【摘 要】
:
历史主义方法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类历史的基本方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运用人类历史发生学方法对“物质生产”“新的需要”“生命生产”“生产方式”和“意识”这五种因素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强大逻辑力量和现实依据阐明了人类历史原始发生和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本质规律,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观念论和旧唯物主义,彻底批判了唯心史观的错误观点和方法。基于此,一种新历史观得到科学阐发,一种坚持历史主义研究理路、彻底贯彻实践原则和辩证法精神的新哲学得以面世。
【机 构】
: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基金项目】
: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中国(1949-2019)发展观的演变”(项目编号:19XNL003);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方案”(项目编号:2017XCB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主义方法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类历史的基本方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运用人类历史发生学方法对“物质生产”“新的需要”“生命生产”“生产方式”和“意识”这五种因素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强大逻辑力量和现实依据阐明了人类历史原始发生和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本质规律,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观念论和旧唯物主义,彻底批判了唯心史观的错误观点和方法。基于此,一种新历史观得到科学阐发,一种坚持历史主义研究理路、彻底贯彻实践原则和辩证法精神的新哲学得以面世。
其他文献
王安石变法时期财权分配体制发生了重要变化。北宋前期经历了“乾德之诏”规定的地方支度经费外归属中央,到景德立额后逐步转向上供定额外留用地方的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总体上都是总量分配。王安石变法设立朝廷财政,规定了朝廷财政所属赋税窠名,促使中央与地方及中央各财政机构间逐步实行税权分配。制度逻辑由北宋前期取法于唐后期“两税三分”变为“窠名分隶”。税权分配制以进一步强化财政中央集权为目的,加剧了三司(户部)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困窘。税权分配的财权分配体制在北宋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且存在地区差异,到南宋成为财权分配
近代日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战争决策体制,到全面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时期臻于完善,并最终伴随着战败而崩溃。以“明治宪法”为核心,日本确立了以天皇为首、政府与军部为主体的政军体制;统帅权独立制、帷幄上奏制以及1900年规定的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成为其军国主义制度的重要体现。甲午至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实行的“大本营”与“御前会议”,是战时确立的决策体制;战后制订的国防方针,则是其对外军事战略。作为明治时代的政治与军事遗产,它深刻影响着此后的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的军政制
近年来,社会领域法治总体成效卓著,但劳动保护、社会组织及公益慈善和特殊群体保护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社会法须适时转向更具有适用价值的具体研究,在坚持自身独立的基础上注重体系协同、注重实施的外部基础环境,在慎重修缮规范的同时发挥软法治理效能,与信息时代、风险社会相适配,构筑现代化、中国化的社会法治系统。
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决策过程相当复杂,影响因素很多。这其中既有长期的近代以来大陆政策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膨胀的侵华野心,也有七七事变必然性和偶然性并存的特殊性。但根源还在于日本错误的对华认识及国际秩序观。这一错误集中表现为日本发动对华侵略战争的国家意志,但它的构成却是来自不同的影响国家决策的集团和个人。本文选取了军部特别是其“中国通”、政府首脑、智库三个样本,分析了他们的对华认识及国际秩序观是如何影响侵华战争的。轻视甚至蔑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中国政府及人民的抗战决心、建立以日本为霸主中国为附
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新一代老年群体综合素质的提升,老年人的价值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退休后再就业现象在我国呈现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基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及公民劳动权本身的法权建构分析,退休后再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成为我国积极老龄化政策实施背景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在短期内,应立足现行立法框架下探索对该群体劳动权益的最大化保护;从长远看,应回应社会关切和时代需求,立足劳动法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扩宽劳动立法主体范围,增强劳动立法的灵活性,梳理重构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基本立法之间的关系,消解立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
受传统儒家将道德外在化、绝对化为形而上“天理”,或内在化、绝对化为形而上“心体”的范式影响,学界对孔子及其弟子思想中的事功因素探讨相对薄弱。实际上,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存在内在与外在、绝对与相对,以及道德与功利的内在矛盾,其思想很大程度上具有在重视事实、功利基础上将道德外在化、相对化的倾向。这一特点直接影响了孔门弟子事功思想的产生,子夏、子贡等人重视经验、实践,强调功利的思想方法,萌发了向“法”的客观之“信”、重视力量之“势”、功利评价标准、宽容革新等的转向。子夏的“西河之学”直接推动了早期法家思想的诞生,孔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难以解释中国持续36年GDP人均年增长9%的“经济增长之谜”的现实表明,制度质量评价中的标准问题直得被探讨,组织内制度体系建设离不开评价标准的引导与促进。制度评价标准是衡量组织制度体系建设质量的关键,制度体系实施的效能比制度体系质量的评价更为重要。制度评价标准研究的核心在于揭示组织制度体系建设的效能。在组织制度体系建设效能的评价标准体系中,包括执行效果、自我完善、科学成熟与法理依据等四个维度。按照四个评价维度的标准,建议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于下属单位制度体系的审查;各级组织与单位在制度设计
2021年10月30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办的"建党百年与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召开.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中宣部出版局期刊处、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的领导,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广州等高校的学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学研究院等期刊评价机构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北京市文科学报研究会负责人,《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要刊主编与总编辑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费毕生精力完成的宏伟巨著,恩格斯对《资本论》的理论贡献使其与马克思的名字不可分离地连在一起。唯物辩证法是《资本论》分析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根本方法,恩格斯不仅在马克思创立唯物辩证法过程中,与马克思共同完成了唯物辩证法在经济学领域的运用,而且在马克思逝世后对唯物辩证法作出了系统化和完善化的研究。《资本论》具有经久不衰的学术价值,恩格斯对《资本论》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与马克思的三轮书信交流,以及修订《资本论》第一卷新版本和编辑出版第二、三卷所作的写作、注解、增补上。《资本论》是一把刺向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