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上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后,一个学生来找笔者,说教材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26页有幅拉斐尔的壁画《雅典学园》(见图1)有误。
《雅典学园》也称《雅典学院》,是拉斐尔为梵蒂冈教皇宫绘制的巨型壁画之一。画中古典哲学的两大代表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正气宇轩昂地步入大厅,两人的左手以不同方式都拿着本大厚书,边走边争论。台阶下面左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坐在地上正专注地在一本书上写着什么,在他前面站立着的修辞家圣诺克利特斯一面回过头一面用手指着书,再往前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右手握笔压在纸上,正倚靠在桌前沉思……(见图2、图3、图4)。
教材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24页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物图片下有两人确切的生卒时间:前者为公元前427—前347,后者为公元前384—前322。而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38页“历史纵横”中则明确写道:“751年,唐朝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随后传入欧洲和北非。”
这个学生说,既然8世纪中期中国的造纸术才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那么壁画中的纸和书又是如何“穿越”到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的欧洲人手中的呢?是不是欧洲当时也有自己的纸和书呢?当时世界其他地区的纸和书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笔者对该生的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给予了肯定和表扬,联想到学校正在开展以 “问题、参与、体验”为关键词的“智慧课堂”教学,就决定以这一问题为契机进行一次“智慧课堂”教学的尝试,组织学生通过对人类早期的主要书写材料和书籍样式的探究,尝试解决《雅典学园》这幅插图中的疑问。笔者将班上学生分成5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要求每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分别探究一种人类早期的主要书写材料和书籍样式,它们是泥版、纸草纸、羊皮纸、贝叶和中国纸,看看《雅典学园》中的书应该是何材料和样式,研究成果在下节课展示。
领到任务后,学生立即饶有兴趣地分头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两天后,各小组在课上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一小组(泥版)认为:西亚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地区有着得天独厚冲积平原的泥土。苏美尔人就地取材,独创性地把它制成泥版,作书写材料。泥版制成后,先用细绳在上面画好格子,再用芦苇秆或木棍在泥版上刻字或画图。由于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形状像木楔,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泥版两面都可刻写。完成后,再把它晾干或烘干。泥版不受虫蛀,不怕霉烂,但笨重易破碎。现考古发掘最古老的泥版有5000多年的历史(见图5、图6)。
泥版书是无法装订的,如果一块泥版写不下一篇文章,那么几块泥版上都需刻写全书的篇名,统一编号,且后一块泥版一般要重复前一块泥版最后一行字,以示衔接。泥版书起源于西亚,后来传到希腊等地。泥版书的制作和使用一直延续到1世纪,后被羊皮书代替。
据上分析,该组学生得出结论:拉斐尔壁画中毕达哥拉斯、圣诺克利特斯手上的书和赫拉克利特压着的纸,从厚度和颜色看,不可能是泥版书。
第二组(纸草纸)认为:在非洲尼罗河畔沼泽地生长着一种水草,古埃及人去掉水草外皮,把松软的草髓剖成薄片,长条铺一层,再在其上横铺一层短条,用树胶溶液处理,用槌猛打使其互相粘合,压平晒干后,最后用浮石、贝壳等把表面磨光,成为半透明的黄纸,即纸草纸。一张纸草纸约16英寸见方。纸草纸很脆,折叠易断裂。需要多页,则用单页连接糊好,制成卷本。“纸草卷”是对西方古代文明具有深远影响的一种书籍形式。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一世在亚力山大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其中收藏的70多万件卷轴书籍就是用纸草写成的(见图7、图8)。
纸草纸后来流传到希腊、罗马和地中海沿岸国家,用纸草纸写的最后一个重要文件是罗马教皇于1022年致德国教会的训谕。在埃及,直到10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纸草纸才真正被废弃。
根据以上分析,该组学生得出结论:从形状看,图中人物手中所持书不会是纸草书,因为纸草书一般是卷轴状。赫拉克利特压着的纸也不可能是纸草纸,因为它是白色而非黄色。
第三组(羊皮纸)认为:公元前2世纪小亚细亚的帕加马人将兽皮(主要是羊皮)煺毛,刮去脂肪层,把这种削薄的兽皮浸泡在石灰水中,处理好后晾干,再用一种含碳酸钙的粉末揉搓,绷在框架上用浮石打磨平整,制成光滑平展的兽皮纸。羊皮纸比纸草纸耐用,可两面书写。通常使用芦秆或羽管做笔。公元2世纪,这种纸传入意大利。公元4世纪时羊皮纸在欧洲成了最通行的书写材料(见图9、图10)。
最初的羊皮书与纸草书一样,都是卷轴式的。到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人开始把羊皮纸裁成书页穿连,外加木板夹住,至4世纪末逐渐演变为书本形。已知较早的羊皮书卷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成书的《波斯古经》,全书共分21卷。
根据以上分析,该组学生得出结论:从形状看,图中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的人们使用的不可能是羊皮书,因为那时羊皮书呈卷轴状。制成书页形的羊皮书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在罗马出现,且用木板夹住。
第四组(贝叶)认为:古代印度通行的书写材料是贝叶和桦树皮。贝叶是多罗树的树叶。这种树属高大乔木,叶既阔又长,质地厚实。制作时,先用刀将贝叶裁成统一的长条形,经水煮、晾干,使叶片变得柔韧不易断裂,再将叶片表层两面磨光,最后穿好孔,以备装订。穿孔后的贝叶即可刻写,其书写是用尖锐的笔刺出清晰、深刻的线条,再在线条上涂色。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恭建那补罗国》中提到:“(王)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1]唐代杜宝在《大业杂记》中也说:“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2](见图11)
古代尼泊尔、巴基斯坦、缅甸、泰国也用贝叶作书写材料,自中国造纸术传入后逐渐被取代。直到11世纪末,印度才普遍使用纸张。 根据以上分析,该组学生得出结论:从书写材料和书籍样式看,图中书与贝叶书完全不符。
第五组(中国纸)认为:我国先民曾利用甲骨、金石记事。金石笨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植物纤维纸出现之前,竹简、木牍、缣帛曾是主要的书写材料。“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3]685说明竹简、木牍笨重,写作和阅读也很不便;而缣帛虽称作“纸”,便于书写、携带、阅读,但价格昂贵,一般人消费不起。
到西汉,我国有了丝质和麻质纤维纸,但质地粗糙、数量不多。直到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成,自是莫不从用焉”[3]685。一种适合书写材料的植物纤维纸从此诞生,得以推广。
中国造纸术于3世纪至7世纪初先后传入周边的越南、朝鲜、日本。751年阿拉伯人在中国战俘中的造纸工匠的帮助下在中亚的撤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开设造纸厂,随后将造纸术逐渐传播到西亚、欧洲和北非。欧洲现存最古的这种纸写书是11世纪初的《圣书记》,为西班牙布尔戈斯市的一家寺院所收藏。
根据以上分析,该组学生得出结论:拉斐尔壁画中毕达哥拉斯手上的应该是用中国造纸术制成的纸印刷的书,赫拉克利特右手压着的纸则是用中国造纸术制成的植物纤维纸。
在确定了壁画中的书和纸的性质后,新的问题出现了: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手上怎么会有纸书呢?他们生活的时代正值我国春秋时期,造纸术还尚未发明。即使我国的造纸术发明出来了,丝绸之路还没有开通,欧洲人也无法获得中国造的纸。那么,该怎样解释壁画中出现的纸和书呢?是中国的纸和书玩了一次“穿越”?还是拉斐尔画错了?
经过一番假设、排除和探究,全班学生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拉斐尔的《雅典学园》创作于1510—1511年,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园为主题,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年—前275年)、托勒密(约90年—168年)和画家自己等50多位代表着哲学、修辞、数学、几何、天文等不同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汇聚到了一起。画家艺术地将跨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学者安排到了画中,让他们或一起侃侃而谈,或独自进行思考……整幅壁画洋溢着浓厚的学术研究和自由辩论的氛围,表达了人类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充分体现了画家人文主义思想。表明拉斐尔是在以认知去描绘前人的生活场景,图中所用书籍和纸张带有其所处时代的特征,便在情理之中;仅从艺术角度来看,也无可非议,不影响其伟大艺术作品的地位。但从史学考证来说,则背离了历史,有意或无意地玩了一次历史“穿越”,成为该画的瑕疵。
课已结束,学生的讨论仍意犹未尽。此情此景,深深地触动了笔者,感叹重视学生质疑的必要,只有以问题为契机,质疑问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感叹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重要,只有创设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才能让他们生成智慧、学会学习、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 大唐西域记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5.
[2] 周光培. 唐代笔记小说选[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2.
[3] 李光勤. 二十六史[M]. 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9.
《雅典学园》也称《雅典学院》,是拉斐尔为梵蒂冈教皇宫绘制的巨型壁画之一。画中古典哲学的两大代表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正气宇轩昂地步入大厅,两人的左手以不同方式都拿着本大厚书,边走边争论。台阶下面左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坐在地上正专注地在一本书上写着什么,在他前面站立着的修辞家圣诺克利特斯一面回过头一面用手指着书,再往前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右手握笔压在纸上,正倚靠在桌前沉思……(见图2、图3、图4)。
教材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24页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物图片下有两人确切的生卒时间:前者为公元前427—前347,后者为公元前384—前322。而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38页“历史纵横”中则明确写道:“751年,唐朝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随后传入欧洲和北非。”
这个学生说,既然8世纪中期中国的造纸术才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那么壁画中的纸和书又是如何“穿越”到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的欧洲人手中的呢?是不是欧洲当时也有自己的纸和书呢?当时世界其他地区的纸和书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笔者对该生的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给予了肯定和表扬,联想到学校正在开展以 “问题、参与、体验”为关键词的“智慧课堂”教学,就决定以这一问题为契机进行一次“智慧课堂”教学的尝试,组织学生通过对人类早期的主要书写材料和书籍样式的探究,尝试解决《雅典学园》这幅插图中的疑问。笔者将班上学生分成5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要求每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分别探究一种人类早期的主要书写材料和书籍样式,它们是泥版、纸草纸、羊皮纸、贝叶和中国纸,看看《雅典学园》中的书应该是何材料和样式,研究成果在下节课展示。
领到任务后,学生立即饶有兴趣地分头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两天后,各小组在课上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一小组(泥版)认为:西亚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地区有着得天独厚冲积平原的泥土。苏美尔人就地取材,独创性地把它制成泥版,作书写材料。泥版制成后,先用细绳在上面画好格子,再用芦苇秆或木棍在泥版上刻字或画图。由于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形状像木楔,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泥版两面都可刻写。完成后,再把它晾干或烘干。泥版不受虫蛀,不怕霉烂,但笨重易破碎。现考古发掘最古老的泥版有5000多年的历史(见图5、图6)。
泥版书是无法装订的,如果一块泥版写不下一篇文章,那么几块泥版上都需刻写全书的篇名,统一编号,且后一块泥版一般要重复前一块泥版最后一行字,以示衔接。泥版书起源于西亚,后来传到希腊等地。泥版书的制作和使用一直延续到1世纪,后被羊皮书代替。
据上分析,该组学生得出结论:拉斐尔壁画中毕达哥拉斯、圣诺克利特斯手上的书和赫拉克利特压着的纸,从厚度和颜色看,不可能是泥版书。
第二组(纸草纸)认为:在非洲尼罗河畔沼泽地生长着一种水草,古埃及人去掉水草外皮,把松软的草髓剖成薄片,长条铺一层,再在其上横铺一层短条,用树胶溶液处理,用槌猛打使其互相粘合,压平晒干后,最后用浮石、贝壳等把表面磨光,成为半透明的黄纸,即纸草纸。一张纸草纸约16英寸见方。纸草纸很脆,折叠易断裂。需要多页,则用单页连接糊好,制成卷本。“纸草卷”是对西方古代文明具有深远影响的一种书籍形式。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一世在亚力山大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其中收藏的70多万件卷轴书籍就是用纸草写成的(见图7、图8)。
纸草纸后来流传到希腊、罗马和地中海沿岸国家,用纸草纸写的最后一个重要文件是罗马教皇于1022年致德国教会的训谕。在埃及,直到10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纸草纸才真正被废弃。
根据以上分析,该组学生得出结论:从形状看,图中人物手中所持书不会是纸草书,因为纸草书一般是卷轴状。赫拉克利特压着的纸也不可能是纸草纸,因为它是白色而非黄色。
第三组(羊皮纸)认为:公元前2世纪小亚细亚的帕加马人将兽皮(主要是羊皮)煺毛,刮去脂肪层,把这种削薄的兽皮浸泡在石灰水中,处理好后晾干,再用一种含碳酸钙的粉末揉搓,绷在框架上用浮石打磨平整,制成光滑平展的兽皮纸。羊皮纸比纸草纸耐用,可两面书写。通常使用芦秆或羽管做笔。公元2世纪,这种纸传入意大利。公元4世纪时羊皮纸在欧洲成了最通行的书写材料(见图9、图10)。
最初的羊皮书与纸草书一样,都是卷轴式的。到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人开始把羊皮纸裁成书页穿连,外加木板夹住,至4世纪末逐渐演变为书本形。已知较早的羊皮书卷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成书的《波斯古经》,全书共分21卷。
根据以上分析,该组学生得出结论:从形状看,图中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的人们使用的不可能是羊皮书,因为那时羊皮书呈卷轴状。制成书页形的羊皮书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在罗马出现,且用木板夹住。
第四组(贝叶)认为:古代印度通行的书写材料是贝叶和桦树皮。贝叶是多罗树的树叶。这种树属高大乔木,叶既阔又长,质地厚实。制作时,先用刀将贝叶裁成统一的长条形,经水煮、晾干,使叶片变得柔韧不易断裂,再将叶片表层两面磨光,最后穿好孔,以备装订。穿孔后的贝叶即可刻写,其书写是用尖锐的笔刺出清晰、深刻的线条,再在线条上涂色。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恭建那补罗国》中提到:“(王)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1]唐代杜宝在《大业杂记》中也说:“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2](见图11)
古代尼泊尔、巴基斯坦、缅甸、泰国也用贝叶作书写材料,自中国造纸术传入后逐渐被取代。直到11世纪末,印度才普遍使用纸张。 根据以上分析,该组学生得出结论:从书写材料和书籍样式看,图中书与贝叶书完全不符。
第五组(中国纸)认为:我国先民曾利用甲骨、金石记事。金石笨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植物纤维纸出现之前,竹简、木牍、缣帛曾是主要的书写材料。“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3]685说明竹简、木牍笨重,写作和阅读也很不便;而缣帛虽称作“纸”,便于书写、携带、阅读,但价格昂贵,一般人消费不起。
到西汉,我国有了丝质和麻质纤维纸,但质地粗糙、数量不多。直到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成,自是莫不从用焉”[3]685。一种适合书写材料的植物纤维纸从此诞生,得以推广。
中国造纸术于3世纪至7世纪初先后传入周边的越南、朝鲜、日本。751年阿拉伯人在中国战俘中的造纸工匠的帮助下在中亚的撤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开设造纸厂,随后将造纸术逐渐传播到西亚、欧洲和北非。欧洲现存最古的这种纸写书是11世纪初的《圣书记》,为西班牙布尔戈斯市的一家寺院所收藏。
根据以上分析,该组学生得出结论:拉斐尔壁画中毕达哥拉斯手上的应该是用中国造纸术制成的纸印刷的书,赫拉克利特右手压着的纸则是用中国造纸术制成的植物纤维纸。
在确定了壁画中的书和纸的性质后,新的问题出现了: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手上怎么会有纸书呢?他们生活的时代正值我国春秋时期,造纸术还尚未发明。即使我国的造纸术发明出来了,丝绸之路还没有开通,欧洲人也无法获得中国造的纸。那么,该怎样解释壁画中出现的纸和书呢?是中国的纸和书玩了一次“穿越”?还是拉斐尔画错了?
经过一番假设、排除和探究,全班学生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拉斐尔的《雅典学园》创作于1510—1511年,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园为主题,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年—前275年)、托勒密(约90年—168年)和画家自己等50多位代表着哲学、修辞、数学、几何、天文等不同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汇聚到了一起。画家艺术地将跨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学者安排到了画中,让他们或一起侃侃而谈,或独自进行思考……整幅壁画洋溢着浓厚的学术研究和自由辩论的氛围,表达了人类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充分体现了画家人文主义思想。表明拉斐尔是在以认知去描绘前人的生活场景,图中所用书籍和纸张带有其所处时代的特征,便在情理之中;仅从艺术角度来看,也无可非议,不影响其伟大艺术作品的地位。但从史学考证来说,则背离了历史,有意或无意地玩了一次历史“穿越”,成为该画的瑕疵。
课已结束,学生的讨论仍意犹未尽。此情此景,深深地触动了笔者,感叹重视学生质疑的必要,只有以问题为契机,质疑问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感叹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重要,只有创设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才能让他们生成智慧、学会学习、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 大唐西域记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5.
[2] 周光培. 唐代笔记小说选[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2.
[3] 李光勤. 二十六史[M]. 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