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前蠕变滑移的地震预报意义:来自纳/微米尺度地质构造证据

来源 :世界地震译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369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采自郯庐活动断裂带及其分支活动断裂的最新断层泥样品,在纳/微米尺度下进行观察,发现发震断层在黏滑滑移之前,普遍存在蠕变滑移现象。表现为黏土片状矿物的褶皱、绕砾滑动、"流水状"排列、撕裂等变形形式。这种蠕变滑移对应于岩石在应力作用下进入屈服阶段尤其是亚失稳阶段的韧性变形。由于这一变形阶段改变了物质结构,故在震源区附近会引起诸多地震前兆物理量变化。鉴于黏滑滑移即将发生,因此这一阶段是捕捉地震前兆的最佳时机,也许是最后的机会。我们认为,发震断层的震前蠕变滑移具有地震预报意义。
其他文献
智慧出行是现在科技界和商界关注的技术与模式创新热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处理、5G通信等技术纷纷加持,涉及到智慧出行的物联网、产业互联、自动驾驶等都是能孕育新业态的
期刊
"地震可预测性合作研究"(CSEP)计划是一个对地震预测模型和预测算法开展前瞻性评估的全球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CSEP的目标旨在提高我们对地震可预测性的理解、推进预测模型的研发、检验关键科学假设及其预测能力,以及改进地震危险性评估水平。自200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以来,全球CSEP合作一直在不同的构造环境及全球范围内进行预测实验,目前在四大洲运行4个检验中心,根据预期数据自动、客观地评估模型
期刊
主震发生后的数小时内,通常伴随一些强余震的发生,余震的实时预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可得到的震后早期地震目录不完整,早期余震预测的效力很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在不需要由运行单元对信号进行变换和精细加工的情况下,仅使用震后30min内记录的地面速度作为唯一信息,开展余震预测。该方法考虑了主震地面速度的对数(将其峰值定义为感知震级)和随后的时间衰减。通过对爱琴海地区2013年以来发生
期刊
卫星热红外图像包含有价值的地震前兆信息。过去的研究得出结论,此类信息仅在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十天出现。然而,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观察到热红外前兆与地震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可长达10年。热红外图像还可以同步指示一个区域内不同震中的未来地震的位置。热红外异常区的形状、面积、强度和动态变化是该地区强震前的异常组合。这些未来地震通常位于主要构造带的边缘、端点或角落附近,热红外异常区域的精细构造或周边构造在异常
我们构建了一个适用于钻孔部署的结合地震计和大地测量的三分量传感器.该仪器工作在钻孔深处,不使用电子器件,而是依赖于光学器件.两个约40cm的摆悬挂在两个正交轴上,其自由
期刊
2016年呼图壁M_W6.0地震发生在中国天山褶皱逆冲带北部。然而,由于震级小、震源深且无地表破裂,2016年呼图壁地震的同震断层破裂模型和地震构造至今仍然未知。本文研究表明,2016年呼图壁地震发生在一个深地壳(15~20km)盲逆冲断层上,且深部盲逆冲断层的破裂触发了浅层上覆褶皱的运动。本文使用Sentinel-1A/1B卫星观测的升轨和降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数据反演构建了2016
期刊
灾难发生后,在废墟中执行搜救任务需要具有细长和柔韧结构的救援机器人,以适应废墟下的复杂结构.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细长和灵活体型的新型腱鞘驱动的柔性救援机器人的结构设
喜马拉雅造山带大地震活动频繁,影响着长达2 500km的人口密集地带。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地震(MW7.8)发生在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上,为陆陆碰撞带断裂活动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观测资料。我们使用覆盖整个余震区的近震台站地震波形数据对MHT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HT沿构造走向呈现清晰的横向变化,在主震区存在低喜马拉雅断坡,而在余震区东部变得更深且倾角更加平缓。余震区以东MHT界面上的
期刊
断层震间闭锁分布常被用来定性分析未来强震危险性,为了进一步评估地震和海啸灾害,定量分析地震破裂分布则是更有效的手段。本文基于哥斯达黎加尼科亚半岛的断层震间闭锁模型,通过地震动力学破裂数值模拟,研究了该地区的地震情景破裂。首先根据断层闭锁程度估算初始应力分布,然后在不同部位成核进行动力学自发破裂数值模拟,分析情景地震的震级和断层面滑动分布特征。本研究基于两种断层闭锁模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约40%的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