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月28日,有“药理学界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遗传药理学大会在长沙召开。当会议主席、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结束35分钟的演讲时,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周宏灏说,全世界每年死亡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是药物不良反应所致,这是由传统的给药方式造成的,医生没有考虑人的个体差异,而是“千人一药,千人一量”。周宏灏提出应该打破这一模式,以人的基因为导向“量体裁衣”,实行差异化用药。
为此,周宏灏做了20多年的潜心研究。1983年,周宏灏发现同样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英国人用药的剂量要比中国人大得多。当时的解释是“中国人的体重比英国人轻”。周宏灏提出质疑,提出了种族用药差异的假说。
1984年,他开始着手在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开展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研究。两年后,科学地证实黄种人和白种人对药物代谢和敏感性均有显著差异,并最终系统阐明了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机制。这一研究被国际同行誉为“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经典研究”。1989年,年届半百的周宏灏坐上了范德比尔特大学的“金椅子”,成为至今惟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1991年,周宏灏回到祖国,在原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建成国内第一个临床药理研究所,并把研究方向扩大到民族和个体之间的差异,研究得出结论:不仅世界各种族用药后的反应有差异,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药物反应也不同,个体之间也因基因的不同而不同。这一发现把人类科学用药提高到了全新阶段,被国际同行誉为遗传药理学“里程碑式的研究”,开创了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新时代。
2004年,个体化药物治疗咨询中心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成立,在我国率先启动了基因导向个体化药物治疗。2005年,国际上首张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开发成功。针对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病、精神病和血管栓塞性疾病的三类基因芯片诊断试剂盒已研发成功。
周宏灏说,全世界每年死亡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是药物不良反应所致,这是由传统的给药方式造成的,医生没有考虑人的个体差异,而是“千人一药,千人一量”。周宏灏提出应该打破这一模式,以人的基因为导向“量体裁衣”,实行差异化用药。
为此,周宏灏做了20多年的潜心研究。1983年,周宏灏发现同样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英国人用药的剂量要比中国人大得多。当时的解释是“中国人的体重比英国人轻”。周宏灏提出质疑,提出了种族用药差异的假说。
1984年,他开始着手在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开展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研究。两年后,科学地证实黄种人和白种人对药物代谢和敏感性均有显著差异,并最终系统阐明了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机制。这一研究被国际同行誉为“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经典研究”。1989年,年届半百的周宏灏坐上了范德比尔特大学的“金椅子”,成为至今惟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1991年,周宏灏回到祖国,在原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建成国内第一个临床药理研究所,并把研究方向扩大到民族和个体之间的差异,研究得出结论:不仅世界各种族用药后的反应有差异,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药物反应也不同,个体之间也因基因的不同而不同。这一发现把人类科学用药提高到了全新阶段,被国际同行誉为遗传药理学“里程碑式的研究”,开创了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新时代。
2004年,个体化药物治疗咨询中心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成立,在我国率先启动了基因导向个体化药物治疗。2005年,国际上首张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开发成功。针对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病、精神病和血管栓塞性疾病的三类基因芯片诊断试剂盒已研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