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6岁的杜保祥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从省老干局退休以后担任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的职务。可敬的老人现在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他无比自豪地说自己已经有65年党龄了,是党给了他政治生命,是党培养了他坚毅、乐观、不怕苦不怕难的品质,是党给了他“光荣在党五十年”的殊荣。他说跟着共产党走,是自己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当他回述上个世纪的事儿时,这位老共产党员一往情深。
1959年,只有24岁的杜保祥被调往果洛草原工作。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对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也是艰苦卓绝的。他刚到果洛的时候,正处于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偏僻、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一些历史原因,工作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那个年代干部有土豆做主食就已经是很好的生活了,偶尔的白菜、粉条都是打牙祭的。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口粮供给一减再减,大家都是扎紧了裤腰带在工作、劳动。那个年代利用率最高的东西是牛粪。大家烧火做饭,取暖御寒都离不开它,一到星期天,当地的干部们就会背上麻袋,跨草滩、钻山沟去捡拾牛粪,或者自己,或者带上家人一起。家附近的牛粪捡光了,就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捡,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由于长期处于高寒缺氧强紫外线照射状态,那里的人肤色几乎都是紫青色的,行动也不能过速,不小心就会有高原反应甚至会有生命之忧,常常是检一袋牛粪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对于牧区来说一年只有两季,冬季和春季。春天的狂风和冬天的大雪。说起春季那刀子般的风,杜保祥到现在都记忆深刻,家里堆放牛粪的铁皮棚经常被大风吹倒,他不得不一次次重盖。高寒缺氧之下,干这个活很吃力,常常累得嘴唇青紫。而每到下帐时,春风“肆虐”都是常见的事儿。有一次,他到群众家里检查、了解生产情况,返回时自己住的白布帐房居然不见了。说到这,老人有点激动,转而又释然地說,好在没有下雪,帐房在几十米远的地方找到了,不然帐房的颜色跟雪成一色,我可能就真的牺牲在那里啦。1962年冬天他的女儿出生了,因为自然环境太差,气候恶劣,孩子得了小儿心脏病,住院治疗40多天也没有脱险,后来只好24小时罩着氧气送往内地治疗。“那时的条件是真的苦啊!但是我从没有退缩过,我是党员啊!”
青海地域辽阔,县与县之间距离遥远,当时的交通十分不便。1977年的7月,杜保祥下乡去解决草山纠纷问题,需要经过的地方没有正式公路,汽车得经过乱石堆,趟过烂泥滩,经常是大家一起下车挪移挡路的大石块,铺沙填土,上车下车忙个不停。更让人头痛的是,有时途中会遇到几十丈宽,看不出深浅,没有桥梁的河,而冒险让汽车强行通过是唯一的办法。可往往会事与愿违,汽车加足马力冲了过去,却只勉强到达河中央,熄火了,车在水流的冲击下摇摇晃晃,侧翻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的危险,同车的人只能小心翼翼地坐在座位上,不敢随意挪动,等待着不知何时路过的车辆救援。
有一次,他陪同上级的领导乘坐一辆从抗美援朝战场退役下来的老式苏联吉普去班玛县下帐房(类似于现在的工作组)。车在一段山路上抛锚了,大家都一天没吃东西,车外的那个风啊刮得呼呼的,感觉温度低至极限,大家都被冻得牙齿打颤,公路上又没有往来的车辆,求救不能,无奈之下,司机坐在车里掌握方向,同车的4人一人一只车轱辘推着往前走,160公里的路程,整整走了一天一夜。“那还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这要是冬天就没法去了,大雪就跟牛羊一样高的。我记得当时一起去的州委领导黄太兴推的是右后轮,他可是当年的老红军老党员呐,那么大岁数了,给我们做了榜样!”
在牧区“下帐”几乎是工作的全部。老党员杜保祥把人生最宝贵、精力最充沛的22年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而他讲到自己曾无数次“下帐”的经历也很是骄傲,因为他几乎走遍了当时全州所有的公社。
下帐一般情况下住的是白布帐房。这种帐房夏天遇上雨,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晚上睡觉得加盖油布和雨衣。有时半夜,一阵狂风暴雨,整个帐房会塌倒压在身上,那就只能收拾大型翻车现场,在风雨中重新扎起帐房再睡。冬天不防寒,在帐房里工作时,铺盖当椅子,再能找到一块纸板垫在膝盖上当作桌子,就是很不错的办公条件了。常常也是写着写着墨水就冻住了,只好用口中的热气哈一哈再写,这样反反复复,写一会儿哈一会儿,手也冻得握不稳笔,有时写好一份材料要花费几天时间。而到了晚上,更是难熬的时刻,整夜都要蜷缩起来不敢伸腿。
牧区的饮食跟内地也有天壤之别,下帐房还要过饮食关。高海拔地区的开水沸点很低,食物的熟烂程度更是可想而知。刚开始的时候,他不习惯吃帐房里煮不熟的牛羊肉,滴着血水的肠,也吃不惯酥油拌炒面,可是除了这些几乎就没有可以顶饱御寒的食物,工作时间稍长一点身体就会抗不住。而现在看到他家里餐桌上招待客人带有血水的肉和肠子,糌粑和酥油,你就可以想象当年的他是怎样从一个外地年轻干部蜕变成扎根在牧区的老党员了。
那时候干部下帐要参加生产队的牧副业生产劳动。放牧、修草库伦、剪羊毛、抓牛绒、打酥油、挖蕨麻、灭鼠、种草,什么都干。
五六月份,各生产队都在修建草库伦,杜保祥跟牧民群众一起用铁锨裁草皮,背草皮,砌墙……在烈日下干得大汗淋漓,一干就是十天半月,一点也看不出是个下乡来的干部。
灭鼠工作在春秋季。他和牧民群众一起提着装有饵料的篮子,在草原找老鼠洞。能看到的鼠洞都要投放饵料,一天下来要走数十里的路,弯几百次的腰,常常是累得腰酸腿痛。
进入冬季,牧民为了母畜和幼畜安全过冬就得砌圈挡风保暖。砌墙时,要先把冻牛粪一块一块地垒起来,再用还没有上冻的稀牛粪抹成墙面。稀牛粪有的冰凉冰凉,有的又热乎乎的,手被弄得又痛又痒,不可言状,而劳动的第一线总是有他的身影。
他说:“我到现在都清清楚楚地记得,我跟房东一起去放羊的事。那天狂风夹着雪粒和沙石就扑过来了,羊群惨叫着到处跑啊,当时把我们吓坏了,拼命地挡着还在跟前的羊,顺着跑散的羊又吹口哨又抛索儿,差不多有一个多小时才把羊群收拢到了一个山洼里,把跑丢的羊找了回来。那时候我是党员啊,怎么说也不能把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资料给搞丢了啊!”
如今,杜保祥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正迈步在奔小康的幸福大道上,而他本人也早已从意气风发的青年走到了耄耋之年,但他唯一不变的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他说:“是党把我培养成一名为民办事的干部,是党让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我感恩党给予我的与牧区一辈子的工作、生活的缘份。”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是共产党员的担当。像杜保祥一样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真干实干的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依然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正是对这份初心的坚守,更彰显了他们共产党员的本色。
(作者单位:青海省融资担保业协会)
责任编辑:许籍尹
艰难困苦,在逆境中磨炼意志
1959年,只有24岁的杜保祥被调往果洛草原工作。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对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也是艰苦卓绝的。他刚到果洛的时候,正处于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偏僻、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一些历史原因,工作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那个年代干部有土豆做主食就已经是很好的生活了,偶尔的白菜、粉条都是打牙祭的。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口粮供给一减再减,大家都是扎紧了裤腰带在工作、劳动。那个年代利用率最高的东西是牛粪。大家烧火做饭,取暖御寒都离不开它,一到星期天,当地的干部们就会背上麻袋,跨草滩、钻山沟去捡拾牛粪,或者自己,或者带上家人一起。家附近的牛粪捡光了,就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捡,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由于长期处于高寒缺氧强紫外线照射状态,那里的人肤色几乎都是紫青色的,行动也不能过速,不小心就会有高原反应甚至会有生命之忧,常常是检一袋牛粪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对于牧区来说一年只有两季,冬季和春季。春天的狂风和冬天的大雪。说起春季那刀子般的风,杜保祥到现在都记忆深刻,家里堆放牛粪的铁皮棚经常被大风吹倒,他不得不一次次重盖。高寒缺氧之下,干这个活很吃力,常常累得嘴唇青紫。而每到下帐时,春风“肆虐”都是常见的事儿。有一次,他到群众家里检查、了解生产情况,返回时自己住的白布帐房居然不见了。说到这,老人有点激动,转而又释然地說,好在没有下雪,帐房在几十米远的地方找到了,不然帐房的颜色跟雪成一色,我可能就真的牺牲在那里啦。1962年冬天他的女儿出生了,因为自然环境太差,气候恶劣,孩子得了小儿心脏病,住院治疗40多天也没有脱险,后来只好24小时罩着氧气送往内地治疗。“那时的条件是真的苦啊!但是我从没有退缩过,我是党员啊!”
交通阻隔,为工作不怕山高路远
青海地域辽阔,县与县之间距离遥远,当时的交通十分不便。1977年的7月,杜保祥下乡去解决草山纠纷问题,需要经过的地方没有正式公路,汽车得经过乱石堆,趟过烂泥滩,经常是大家一起下车挪移挡路的大石块,铺沙填土,上车下车忙个不停。更让人头痛的是,有时途中会遇到几十丈宽,看不出深浅,没有桥梁的河,而冒险让汽车强行通过是唯一的办法。可往往会事与愿违,汽车加足马力冲了过去,却只勉强到达河中央,熄火了,车在水流的冲击下摇摇晃晃,侧翻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的危险,同车的人只能小心翼翼地坐在座位上,不敢随意挪动,等待着不知何时路过的车辆救援。
有一次,他陪同上级的领导乘坐一辆从抗美援朝战场退役下来的老式苏联吉普去班玛县下帐房(类似于现在的工作组)。车在一段山路上抛锚了,大家都一天没吃东西,车外的那个风啊刮得呼呼的,感觉温度低至极限,大家都被冻得牙齿打颤,公路上又没有往来的车辆,求救不能,无奈之下,司机坐在车里掌握方向,同车的4人一人一只车轱辘推着往前走,160公里的路程,整整走了一天一夜。“那还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这要是冬天就没法去了,大雪就跟牛羊一样高的。我记得当时一起去的州委领导黄太兴推的是右后轮,他可是当年的老红军老党员呐,那么大岁数了,给我们做了榜样!”
以苦为荣,摸爬滚打在帐房里
在牧区“下帐”几乎是工作的全部。老党员杜保祥把人生最宝贵、精力最充沛的22年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而他讲到自己曾无数次“下帐”的经历也很是骄傲,因为他几乎走遍了当时全州所有的公社。
下帐一般情况下住的是白布帐房。这种帐房夏天遇上雨,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晚上睡觉得加盖油布和雨衣。有时半夜,一阵狂风暴雨,整个帐房会塌倒压在身上,那就只能收拾大型翻车现场,在风雨中重新扎起帐房再睡。冬天不防寒,在帐房里工作时,铺盖当椅子,再能找到一块纸板垫在膝盖上当作桌子,就是很不错的办公条件了。常常也是写着写着墨水就冻住了,只好用口中的热气哈一哈再写,这样反反复复,写一会儿哈一会儿,手也冻得握不稳笔,有时写好一份材料要花费几天时间。而到了晚上,更是难熬的时刻,整夜都要蜷缩起来不敢伸腿。
牧区的饮食跟内地也有天壤之别,下帐房还要过饮食关。高海拔地区的开水沸点很低,食物的熟烂程度更是可想而知。刚开始的时候,他不习惯吃帐房里煮不熟的牛羊肉,滴着血水的肠,也吃不惯酥油拌炒面,可是除了这些几乎就没有可以顶饱御寒的食物,工作时间稍长一点身体就会抗不住。而现在看到他家里餐桌上招待客人带有血水的肉和肠子,糌粑和酥油,你就可以想象当年的他是怎样从一个外地年轻干部蜕变成扎根在牧区的老党员了。
参加劳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那时候干部下帐要参加生产队的牧副业生产劳动。放牧、修草库伦、剪羊毛、抓牛绒、打酥油、挖蕨麻、灭鼠、种草,什么都干。
五六月份,各生产队都在修建草库伦,杜保祥跟牧民群众一起用铁锨裁草皮,背草皮,砌墙……在烈日下干得大汗淋漓,一干就是十天半月,一点也看不出是个下乡来的干部。
灭鼠工作在春秋季。他和牧民群众一起提着装有饵料的篮子,在草原找老鼠洞。能看到的鼠洞都要投放饵料,一天下来要走数十里的路,弯几百次的腰,常常是累得腰酸腿痛。
进入冬季,牧民为了母畜和幼畜安全过冬就得砌圈挡风保暖。砌墙时,要先把冻牛粪一块一块地垒起来,再用还没有上冻的稀牛粪抹成墙面。稀牛粪有的冰凉冰凉,有的又热乎乎的,手被弄得又痛又痒,不可言状,而劳动的第一线总是有他的身影。
他说:“我到现在都清清楚楚地记得,我跟房东一起去放羊的事。那天狂风夹着雪粒和沙石就扑过来了,羊群惨叫着到处跑啊,当时把我们吓坏了,拼命地挡着还在跟前的羊,顺着跑散的羊又吹口哨又抛索儿,差不多有一个多小时才把羊群收拢到了一个山洼里,把跑丢的羊找了回来。那时候我是党员啊,怎么说也不能把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资料给搞丢了啊!”
如今,杜保祥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正迈步在奔小康的幸福大道上,而他本人也早已从意气风发的青年走到了耄耋之年,但他唯一不变的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他说:“是党把我培养成一名为民办事的干部,是党让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我感恩党给予我的与牧区一辈子的工作、生活的缘份。”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是共产党员的担当。像杜保祥一样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真干实干的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依然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正是对这份初心的坚守,更彰显了他们共产党员的本色。
(作者单位:青海省融资担保业协会)
责任编辑:许籍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