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从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政治交往看,高句丽是隶属于中原王朝的。
关键词:中原王朝;政治交往;高句丽
高句丽族建立高句丽王国,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高句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一。高句丽民族的存继年代较长,长达705年。从考古文化上考察,高句丽族在我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关于高句丽民族的归属问题,在国际史学界存在较大分歧与争议。本文主要从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政治交往看,高句丽是隶属于中原王朝的。其隶属关系如下:
一、高句丽向中原王朝称臣,朝贡
高句丽建国之前,生活在汉玄菟郡内,玄菟郡仍属于西汉管辖区域。自元帝始,至成帝、哀帝、平帝承认其高句丽的王号,高句丽仍是归玄菟郡的管辖。公元9年,王莽将高句丽王改为高句丽侯。公元32年,高句丽大武神王谴使入汉朝。东汉光武帝称赞高句丽的臣属朝贡之举,下令恢复高句丽王号。高句丽从西汉的管辖,一直到东汉的管辖之下都派使者来汉朝朝贡。后玄菟郡进行迁徙,但其政权性质没有变,王族姓氏没有变。
二、高句丽国家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
东汉以后,高句丽一直接受魏晋至隋唐中央和地方政权的管辖,保持高句丽的王号。从高句丽第二十代王起,中央政权在高句丽之前都加封号,并正式诏令。如,公元413年,晋安帝封长寿王为高句丽王乐浪郡公;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封长寿王为征东大将军;公元491年,北魏孝文帝策赠长寿王为马大将军、太傅、辽东郡开国会、高句丽王。公元520年,梁武帝册封安臧王为宁东将军、高丽王。公元550年,北齐文宣帝册封阳原王成为使节侍中,骠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宁东将军、高丽王;公元591年,隋文帝遣使册封婴阳王平阳为上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公元624年,唐高宗封荣留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公元642年,唐太宗册封高句丽末世王宝藏为辽东郡王、高丽王。
三、高句丽与中原及北方政权之间常以和亲通好
高句丽王娶汉人女子为妃,辽东官吏娶高句丽女子为妻。这些都加强了高句丽王公贵族与中原的交往。高句丽黎民百姓也不断加强同中原各族人民的交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们从高句丽的民族分布以及高句丽与历代中原王朝的政治交往可以看出高句丽是中原王朝的一个地方政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所以说,高句丽历史属于中国古代历史,高句丽的政权隶属于中原王朝。
参考文献:
李爽.试析高句丽食邑制度[J].东北史地.2008(04)
(作者单位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十三中学)
编辑 马燕萍
关键词:中原王朝;政治交往;高句丽
高句丽族建立高句丽王国,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高句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一。高句丽民族的存继年代较长,长达705年。从考古文化上考察,高句丽族在我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关于高句丽民族的归属问题,在国际史学界存在较大分歧与争议。本文主要从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政治交往看,高句丽是隶属于中原王朝的。其隶属关系如下:
一、高句丽向中原王朝称臣,朝贡
高句丽建国之前,生活在汉玄菟郡内,玄菟郡仍属于西汉管辖区域。自元帝始,至成帝、哀帝、平帝承认其高句丽的王号,高句丽仍是归玄菟郡的管辖。公元9年,王莽将高句丽王改为高句丽侯。公元32年,高句丽大武神王谴使入汉朝。东汉光武帝称赞高句丽的臣属朝贡之举,下令恢复高句丽王号。高句丽从西汉的管辖,一直到东汉的管辖之下都派使者来汉朝朝贡。后玄菟郡进行迁徙,但其政权性质没有变,王族姓氏没有变。
二、高句丽国家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
东汉以后,高句丽一直接受魏晋至隋唐中央和地方政权的管辖,保持高句丽的王号。从高句丽第二十代王起,中央政权在高句丽之前都加封号,并正式诏令。如,公元413年,晋安帝封长寿王为高句丽王乐浪郡公;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封长寿王为征东大将军;公元491年,北魏孝文帝策赠长寿王为马大将军、太傅、辽东郡开国会、高句丽王。公元520年,梁武帝册封安臧王为宁东将军、高丽王。公元550年,北齐文宣帝册封阳原王成为使节侍中,骠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宁东将军、高丽王;公元591年,隋文帝遣使册封婴阳王平阳为上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公元624年,唐高宗封荣留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公元642年,唐太宗册封高句丽末世王宝藏为辽东郡王、高丽王。
三、高句丽与中原及北方政权之间常以和亲通好
高句丽王娶汉人女子为妃,辽东官吏娶高句丽女子为妻。这些都加强了高句丽王公贵族与中原的交往。高句丽黎民百姓也不断加强同中原各族人民的交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们从高句丽的民族分布以及高句丽与历代中原王朝的政治交往可以看出高句丽是中原王朝的一个地方政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所以说,高句丽历史属于中国古代历史,高句丽的政权隶属于中原王朝。
参考文献:
李爽.试析高句丽食邑制度[J].东北史地.2008(04)
(作者单位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十三中学)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