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梳理我国中医养生保健政策沿革与发展现状并对此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中医养生保健缺乏行业标准与规范,存在监管体制不完善、机构界别不明确等问题,提出细化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建议,以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健康有发展。
【机 构】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北京 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数字中医药应用技术室,北京 100700,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理我国中医养生保健政策沿革与发展现状并对此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中医养生保健缺乏行业标准与规范,存在监管体制不完善、机构界别不明确等问题,提出细化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建议,以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健康有发展。
其他文献
龙胆泻肝汤是清泻肝胆实火经典方,临证发现龙胆泻肝汤治疗多梦打杀吵闹或逝者常获佳效,患者多梦吵架打杀等内容可以龙胆泻肝汤测证,而多梦逝者若无惊恐情节未必责之于肾,此类患者常有负面情绪,对其的心理疏导不容忽视。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活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1月-2019年6月上海市浦东医院180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肾健脾活血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和血清钙水平,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
中医药干预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作用机制主要为影响炎性细胞因子、炎性介质,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相关信号通路,抑制黏蛋白MUC5AC表达。中医药干预COPD气道黏液呈高分泌多途径性、多靶点性的特点,具有较大潜力。但现有研究尚存在一定问题,如研究对象多为肺组织标本,对灌洗液标本研究较少,针对痰液标本的研究较少,需通过进一步的科研设计观察中药及复方制剂对痰液标本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相关信号通路、水通道蛋
《景岳全书》镇阴煎可滋阴敛阳、引火归原,体现了张景岳"阳非有余,阴亦不足",并注重阴阳调和的学术思想,而正虚邪实、阴阳失调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病机,顾护阴液应贯穿于治疗全程。临床中恰当运用镇阴煎治疗恶性肿瘤可取得较好疗效。
目的探讨滋肾健脾生津方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head and neck cancer, HNC)治疗后唾液分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HNC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于放疗第1天起含漱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滋肾健脾生津方。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卡氏(Karnofsky, KP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
随着中国医疗对外援助的日益频繁,针灸在几内亚共和国(以下简称"几内亚")得到传播和发展。当地目前仅有中几友好医院和亚斯丁医院设有针灸科,配备了针灸基本器具,疗法以针刺为主,针灸属自费项目;当地教育体系内无针灸专业,亦尚未建立针灸相关法律法规;语言不通造成两国医师交流困难。建议考虑地理、饮食、医疗因素,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针灸治疗方案,并开展激光针灸治疗、耳甲电针治疗等新项目,同时提高援外医师的语言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甲状腺癌乳头状癌K1细胞生长及侵袭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K1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及10、30、50 μmol/L姜黄素组,其中对照组仅加新鲜培养基,溶剂对照组加入含二甲基亚砜的培养基,10、30、50 μmol/L姜黄素组分别加入10、30、50 μmol/L姜黄素。采用MTT法检测K1细胞生长情况,采用PI和Hochest3342双染检测细胞死亡情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绞股蓝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筛选绞股蓝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TTD、Drugbank、Digsee等数据库,预测和筛选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运用Cytoscape 3.2.1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
气一元论认为人身一气周流,任何一处的气机失常均可致肺气宣降失常。小儿咳嗽气机失常多见肝之左升、肺之右降及中气枢轴斡旋失常,遇其咳嗽可辨听咳嗽的深度、力度、速度、声音质地及痰音,感知其气机失常的状态,治疗需立足于中轴以调和气机升降。左升不及治宜调达气机以开郁,常见咳声闷或呈清嗓样;左升太过治宜培土抑木,常为被动用力咳嗽;右降不及治宜肃降逆气,常见咳声清亮或洪亮;右降太过治宜培土生金,常咳声无力、低微
宋兴教授认为湿邪为病为害最广,甚至百病皆由湿作祟,认为湿邪闭郁为当今诸多顽疾、疑难疾病之因。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湿病中以湿闭病证最为难治,湿邪壅闭难解,日久变生重病大病。提出治湿立足于中焦脾胃,兼顾上焦肺、下焦肾的功能,恢复机体自身所具有的祛湿功能,同时注重辨证调护,医养结合,杜绝生湿之内外根源。附举验案一则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