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盘豆古镇,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坐落在黄河河口冲积扇,原陇海铁路贯穿东西。农民生活水平远远超过全县农民平均生活水平。”据《灵宝黄河志》(1949—2006)记载。
我听了盘东、盘西两个村几个从小在古镇生活的村民讲述:盘豆古镇,从南向北走,分别是南城、南巷、北巷,往东是东城、西边是西城、再往西就是中巷(腰巷)、往北是北大街,北大街是当时的官道。商铺、学校和行政单位都在北大街。北大街的路南是盘豆镇政府,往西是戏园子,再往西就是学校。南城的西边是粮店。中巷,在盘豆古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腰巷”,腰巷有钉马掌的掌炉子,西城的南门有屠宰场和供销社。
盘豆古镇北边没有城门,城墙就在距离黄河不远的黄河滩上。
盘豆古镇的交通十分便利,因为盘豆古镇北临黄河,是一个水旱码头,每天不下几十只大船,去山西都是走水路,坐船过黄河的对面就是山西的彩霞镇。去陕州交公粮也是走水路,顺着黄河直流而下。这个水旱码头养活了好多人,当时盘豆街就有很多“送脚的”,“送脚的”这个词很陌生,村民们讲就是送人去车站的、牵着毛驴驮货物而收取一些费用的一群人。“送脚的”没有组织,都是民间自发的。
在东城的东边就是老铁路,叫做盘豆车站,客货两用,有四条道轨,火车是单轨单线,停下卸货,还得让车。陇海线,在当时是单线。1959年,才改为双轨复线。
今年85岁的村民蒋福禄说:在盘豆古镇的北大街镇政府的北边,有高高的石牌楼,全是青石板,至少有6米高,宽8米,两边跨两个石座子,座子高1.5米,石座子在移民搬迁时拉到了机耕队,这些东西都很笨重,1958年后半年,由机耕队的人用“东方红”拖拉机拉走的。
牌楼的南边就是盘豆古镇的镇政府所在地。盘豆古镇的镇政府面朝南,是一座四合院,东西有两个偏院,西偏院的后头有一个小房子,门槛很低,只能把一只碗塞过去,专门关押违法乱纪的人。今年79岁的王富荣说,他的父亲当时因赌博被抓,就被关押在那里,他提着篮子送了两天饭,每次都是从门槛下面塞进去的,送的是玉面米馍、玉米糁子汤、手擀面等。
盘豆古镇的西边就是盘都镇中心小学,整个盘豆镇的举子都是从盘豆镇中心小学出去的。然后再到阌乡县中学或者阌乡师范上学。学校有两排房子,一排11间,一共22间。学校的院子很大,占地十几亩以上。东边挨着操场的是一个幼儿园,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入园了。幼儿园只有一个教师。小学的教师有十几个,第一任校长就是学校的创办人王造仕,后来他当了阌乡县议长去了。第二任校长就是蒋景文,第三任校长就是马宗乾。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三任校长。当时的小学实行六年制,在这个学校里还出了很多名人。今年85岁的蒋福禄说,他的四哥蒋福寿就是在盘豆镇中心小学上学,随后考上了天津铁道学院,毕业后到郑州铁路局工作,当过处长。1970年调到武汉铁路局任局长职务。
盘豆镇中心小学的西边就是戏台子,有两层,楼下是戏台,楼上是为唱戏的人提供住宿的地方。
据说,繁华热闹的北大街又长又宽,有公路,有桥,桥被大雨冲垮了。在北大街,有一个土财主姓路,外号就叫“路半街”,北大街的一多半门店都是他家的。路家住在路家寨子上。那时的土财主就是土地多,家里的骡子多。路家的房子有两个三进院子,腰房在中间,是议事厅,相当于现在的客厅。“路半街”的小名叫做路二娃,他的清华大学文凭是掏钱买的,路老大还曾经当过河南省人民代表。路家有钱有势,老大媳妇是阌乡县的大家闺秀。
相传,盘豆古镇上的风水,是发外地人,不发本地人。意思是说,外地人在这里做生意都能赚钱,本地人就不行。在盘豆古镇,人常说:东城人有权,西城人有钱。
当时,在盘豆古镇,有很多骡马店,因为那时骡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晚上住店,不仅要管住店人的吃饭住宿问题,而且还要管骡马的吃草、安全问题。比较出名的有彭家店、孔家店、孙家店。
在北大街和东城的交界处,有一个古庙,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坐北朝南,庙前是老公路,每到农历初一和十五,庙里香火旺盛。小孩子随着大人前去烧香磕头。平时小孩子不敢去那里玩耍,因为在三义庙的院子里存放着很多棺材,都是外地做生意的人死亡了,暂时存放在这里,随后再运走,魂归故里。
西城是四方形的,西城一圈都是厚厚的城墙,城内是井字形街道。西城的城墙厚度5米,城墙呈齿轮状。城墙的四角有四个吃水井。西城墙的大门上刻着两个字“攸宁”,传说是朱元璋的笔迹。
在西城的西边,有一个关公庙,占地2亩多。每年农历九月十三,一定要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唱大戏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也是最为热闹的节目。那时唱戏都是陕州的剧团,蒲剧和豫剧居多。那是都是点戏,首先点的一定是《古城会》《香山寺还愿》《双官诰》等。关公庙没有院子,在大路边,每年唱戏就在公路南边扎戏台子。
那时盘豆古镇有四贵:周克信说这个贵,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物以稀为贵,一个是价格贵。一是保安堂的药贵;二是吉庆隆的布贵,吉庆隆是绸缎店,绸缎的质量上乘;三是朱跃武的饭贵,做得好,好吃、稀奇,镇政府的人都喜欢在这儿吃饭;四是万益魁的货贵,万益魁开了一个杂货店,大部分的杂货是从潼关、西安进货的,还有一部分是从上海、太原进货的,杂货的又全又好,水路是坐船过山西到太原,很方便的。
今年75岁的尹中福、76岁的郭裕厚、71岁的蒋尚珍几位老人们说起盘豆古镇,记忆最深的,还是盘豆镇的特色小吃。一是狗娃的筋糕,有一个名字叫做“狗娃”的人,筋糕做得特别好,江米和大枣在一起蒸熟,趁热吃上一盘,热乎乎的,冒着热气,香甜可口,一毛钱一碗。二是胡德的肉合子,胡德是看莲菜池的,他做肉合子是纯肉的,很香。三是赵信的锅贴,两面金黄,味道鲜美。四是老孙的墩子牛肉做得最好,因为老孙是回民,牛肉质量好,人们都喜欢吃。五是老魏的油疙瘩,家住腰巷的老魏,油疙瘩做得很好,粗细长短一模一样,薄薄的,黄黃的,可香了,又好看有好吃,用柳条一穿,很美的。六是毛驰的油茶,他的油茶很特别,有杏仁很香。七是登殿的烧饼,皮儿很黄,五分钱一个烧饼,五分钱的肉,一毛钱就是一个烧饼夹肉,很好吃。八是羊肉馆里的羊肉汤,喝汤一毛五一碗,加汤是不掏钱的,泡上馍馍很好吃,上地干活的时候,拿上馍馍,干完活就吃羊肉。九是豌豆凉粉和绿豆凉粉,用豌豆面做的凉粉,都很好吃。 据今年68岁的周可信说,他还记得,8岁的时候,跟着母亲去盘豆古镇时,刚刚走进盘豆街口,卖烧饼的就赶忙给他做好一个烧饼夹肉,递到他的手里。他的母亲就给人家付钱。老人们说:“小时候,经常在盘豆街上吃,现在说着说着,都想吃了,肚子都饿了。” 说到盘豆古镇的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豌豆、芝麻、谷子等很多。当时说:“盘豆的葱,阌乡的藕,文底镇的白菜。”盘豆的葱,在羊肉汤里一洒,飘在汤上,又绿又白的,葱葉翠绿,葱杆雪白,葱不沉底。
老人们都说:盘豆街太美了,最繁华了。
说到盘豆古镇的有趣事儿:三不亲,为了争水不认亲,只认村;送脚不认亲,今天我有生意,不能让;耍社火,不认亲,敲锅,因为邻村人姓郭,骑马就是因为邻村人姓马,不准骂人。东西城,谁先耍,就是抓阄确定。那时耍社火从正月十五开始,东西城子的人热情很高,热闹非凡,都停不下来,有人说,耍到何时?有人回答,耍到“柏叶落,柳叶圆”的时候。
古镇的大钟,有一米多高,厚厚的,两千斤左右重。文化大院有历史记载。开会就敲钟,乡绅到集中到一块了。古镇上有一棵大树,是老槐树,三个人合抱粗,打造了一只独木船,木材还没有用完。那时一个生产队有700到800亩地。
财神庙:财神庙在南大街与北大街的丁字路口上,是两层小楼。三间房大。
南门有“望鼎”两个字。
盘豆古镇看门人,名叫马三稳。我们采访时,听王福荣老人说,这个人的群众关系很好的,不仅看门,而且打更。直到现在,说起盘豆古镇,人们还惦念着他。他的儿子结婚时,没有钱,都是镇上的人凑钱,你三毛,他五毛,最多就是一块钱,那时钱顶钱,一块钱就买好多东西。他的儿子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而是他的媳妇带来的。我问:“马三稳你们见过吗?”王福荣说:“马三稳,我们都见过,中等个子,四方脸,结结实实的。”
马三稳的哥哥叫马三黑。他的头脑很灵活,会挣钱,在古镇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的故事。那时古镇上还没有称,他就从老爷庙里弄来一根椽,在上面比划着,刻上一格子一格子,再从黄河滩捡拾一块石头蛋子,用麻绳吊起来当坠子。每逢山上砍柴下来的人,他就给人家称称重量,收上几毛钱。砍柴的人也知道自己的柴火有多少,卖起来也知道要多少钱了。从此以后,他的生意范围扩大了,卖红薯的、卖五谷杂粮的,所有做生意的,都要到他这里过秤,他也挣了很多钱。
古镇的大工马望林,手艺精湛。修盖城门楼子的时候,垒砌青石完工后,马望林就用白石灰把石缝抹得严严实实的。
据说銮驾是半副,另外半副由东城保存,破四旧时,被战斗队拿去烧了。这是盘豆古镇的文物,刚搬上来就在火车站的料库里。破四旧,要破坏。非要拿出一件件,他们有箱子。旧社会耍社火的时候,本村人不够用,还到别的村叫人,一个人发一个红绸子,发一双棉布手套,怕出汗的手毁坏文物。不能靠墙上,有一次靠墙放了,就有很多的皮都掉了,掉下开的小东西,村民就用胶贴上。他们说:“你都没见过,那可真是好东西啊!去三门峡、函谷关表演过,是国家保护的二级文物。有24对48个古代兵器,明朝的,全是木头雕刻的。”传说西城出过娘娘,或者说,盘豆古镇很富有,朱元璋奖励5000两银子。西城立功了,给朝廷交了很多钱,商铺的租金很多,给明朝的贡献大,所以说盘豆古镇又叫“攸宁”城子。其实銮驾应该叫做“执事”,由西城一二组村民保管至今。1980年,还在洛阳展览一个月。记者都拍照,人们都很喜欢这些古物,稀罕物啊!
盘豆古镇那时有6000人,本地人3000人,外来做生意的3000人。
1959年因为建三门峡大坝而移民搬迁,繁华而美丽的古镇淹没在茫茫无边的黄河水里。
我听了盘东、盘西两个村几个从小在古镇生活的村民讲述:盘豆古镇,从南向北走,分别是南城、南巷、北巷,往东是东城、西边是西城、再往西就是中巷(腰巷)、往北是北大街,北大街是当时的官道。商铺、学校和行政单位都在北大街。北大街的路南是盘豆镇政府,往西是戏园子,再往西就是学校。南城的西边是粮店。中巷,在盘豆古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腰巷”,腰巷有钉马掌的掌炉子,西城的南门有屠宰场和供销社。
盘豆古镇北边没有城门,城墙就在距离黄河不远的黄河滩上。
盘豆古镇的交通十分便利,因为盘豆古镇北临黄河,是一个水旱码头,每天不下几十只大船,去山西都是走水路,坐船过黄河的对面就是山西的彩霞镇。去陕州交公粮也是走水路,顺着黄河直流而下。这个水旱码头养活了好多人,当时盘豆街就有很多“送脚的”,“送脚的”这个词很陌生,村民们讲就是送人去车站的、牵着毛驴驮货物而收取一些费用的一群人。“送脚的”没有组织,都是民间自发的。
在东城的东边就是老铁路,叫做盘豆车站,客货两用,有四条道轨,火车是单轨单线,停下卸货,还得让车。陇海线,在当时是单线。1959年,才改为双轨复线。
今年85岁的村民蒋福禄说:在盘豆古镇的北大街镇政府的北边,有高高的石牌楼,全是青石板,至少有6米高,宽8米,两边跨两个石座子,座子高1.5米,石座子在移民搬迁时拉到了机耕队,这些东西都很笨重,1958年后半年,由机耕队的人用“东方红”拖拉机拉走的。
牌楼的南边就是盘豆古镇的镇政府所在地。盘豆古镇的镇政府面朝南,是一座四合院,东西有两个偏院,西偏院的后头有一个小房子,门槛很低,只能把一只碗塞过去,专门关押违法乱纪的人。今年79岁的王富荣说,他的父亲当时因赌博被抓,就被关押在那里,他提着篮子送了两天饭,每次都是从门槛下面塞进去的,送的是玉面米馍、玉米糁子汤、手擀面等。
盘豆古镇的西边就是盘都镇中心小学,整个盘豆镇的举子都是从盘豆镇中心小学出去的。然后再到阌乡县中学或者阌乡师范上学。学校有两排房子,一排11间,一共22间。学校的院子很大,占地十几亩以上。东边挨着操场的是一个幼儿园,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入园了。幼儿园只有一个教师。小学的教师有十几个,第一任校长就是学校的创办人王造仕,后来他当了阌乡县议长去了。第二任校长就是蒋景文,第三任校长就是马宗乾。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三任校长。当时的小学实行六年制,在这个学校里还出了很多名人。今年85岁的蒋福禄说,他的四哥蒋福寿就是在盘豆镇中心小学上学,随后考上了天津铁道学院,毕业后到郑州铁路局工作,当过处长。1970年调到武汉铁路局任局长职务。
盘豆镇中心小学的西边就是戏台子,有两层,楼下是戏台,楼上是为唱戏的人提供住宿的地方。
据说,繁华热闹的北大街又长又宽,有公路,有桥,桥被大雨冲垮了。在北大街,有一个土财主姓路,外号就叫“路半街”,北大街的一多半门店都是他家的。路家住在路家寨子上。那时的土财主就是土地多,家里的骡子多。路家的房子有两个三进院子,腰房在中间,是议事厅,相当于现在的客厅。“路半街”的小名叫做路二娃,他的清华大学文凭是掏钱买的,路老大还曾经当过河南省人民代表。路家有钱有势,老大媳妇是阌乡县的大家闺秀。
相传,盘豆古镇上的风水,是发外地人,不发本地人。意思是说,外地人在这里做生意都能赚钱,本地人就不行。在盘豆古镇,人常说:东城人有权,西城人有钱。
当时,在盘豆古镇,有很多骡马店,因为那时骡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晚上住店,不仅要管住店人的吃饭住宿问题,而且还要管骡马的吃草、安全问题。比较出名的有彭家店、孔家店、孙家店。
在北大街和东城的交界处,有一个古庙,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坐北朝南,庙前是老公路,每到农历初一和十五,庙里香火旺盛。小孩子随着大人前去烧香磕头。平时小孩子不敢去那里玩耍,因为在三义庙的院子里存放着很多棺材,都是外地做生意的人死亡了,暂时存放在这里,随后再运走,魂归故里。
西城是四方形的,西城一圈都是厚厚的城墙,城内是井字形街道。西城的城墙厚度5米,城墙呈齿轮状。城墙的四角有四个吃水井。西城墙的大门上刻着两个字“攸宁”,传说是朱元璋的笔迹。
在西城的西边,有一个关公庙,占地2亩多。每年农历九月十三,一定要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唱大戏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也是最为热闹的节目。那时唱戏都是陕州的剧团,蒲剧和豫剧居多。那是都是点戏,首先点的一定是《古城会》《香山寺还愿》《双官诰》等。关公庙没有院子,在大路边,每年唱戏就在公路南边扎戏台子。
那时盘豆古镇有四贵:周克信说这个贵,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物以稀为贵,一个是价格贵。一是保安堂的药贵;二是吉庆隆的布贵,吉庆隆是绸缎店,绸缎的质量上乘;三是朱跃武的饭贵,做得好,好吃、稀奇,镇政府的人都喜欢在这儿吃饭;四是万益魁的货贵,万益魁开了一个杂货店,大部分的杂货是从潼关、西安进货的,还有一部分是从上海、太原进货的,杂货的又全又好,水路是坐船过山西到太原,很方便的。
今年75岁的尹中福、76岁的郭裕厚、71岁的蒋尚珍几位老人们说起盘豆古镇,记忆最深的,还是盘豆镇的特色小吃。一是狗娃的筋糕,有一个名字叫做“狗娃”的人,筋糕做得特别好,江米和大枣在一起蒸熟,趁热吃上一盘,热乎乎的,冒着热气,香甜可口,一毛钱一碗。二是胡德的肉合子,胡德是看莲菜池的,他做肉合子是纯肉的,很香。三是赵信的锅贴,两面金黄,味道鲜美。四是老孙的墩子牛肉做得最好,因为老孙是回民,牛肉质量好,人们都喜欢吃。五是老魏的油疙瘩,家住腰巷的老魏,油疙瘩做得很好,粗细长短一模一样,薄薄的,黄黃的,可香了,又好看有好吃,用柳条一穿,很美的。六是毛驰的油茶,他的油茶很特别,有杏仁很香。七是登殿的烧饼,皮儿很黄,五分钱一个烧饼,五分钱的肉,一毛钱就是一个烧饼夹肉,很好吃。八是羊肉馆里的羊肉汤,喝汤一毛五一碗,加汤是不掏钱的,泡上馍馍很好吃,上地干活的时候,拿上馍馍,干完活就吃羊肉。九是豌豆凉粉和绿豆凉粉,用豌豆面做的凉粉,都很好吃。 据今年68岁的周可信说,他还记得,8岁的时候,跟着母亲去盘豆古镇时,刚刚走进盘豆街口,卖烧饼的就赶忙给他做好一个烧饼夹肉,递到他的手里。他的母亲就给人家付钱。老人们说:“小时候,经常在盘豆街上吃,现在说着说着,都想吃了,肚子都饿了。” 说到盘豆古镇的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豌豆、芝麻、谷子等很多。当时说:“盘豆的葱,阌乡的藕,文底镇的白菜。”盘豆的葱,在羊肉汤里一洒,飘在汤上,又绿又白的,葱葉翠绿,葱杆雪白,葱不沉底。
老人们都说:盘豆街太美了,最繁华了。
说到盘豆古镇的有趣事儿:三不亲,为了争水不认亲,只认村;送脚不认亲,今天我有生意,不能让;耍社火,不认亲,敲锅,因为邻村人姓郭,骑马就是因为邻村人姓马,不准骂人。东西城,谁先耍,就是抓阄确定。那时耍社火从正月十五开始,东西城子的人热情很高,热闹非凡,都停不下来,有人说,耍到何时?有人回答,耍到“柏叶落,柳叶圆”的时候。
古镇的大钟,有一米多高,厚厚的,两千斤左右重。文化大院有历史记载。开会就敲钟,乡绅到集中到一块了。古镇上有一棵大树,是老槐树,三个人合抱粗,打造了一只独木船,木材还没有用完。那时一个生产队有700到800亩地。
财神庙:财神庙在南大街与北大街的丁字路口上,是两层小楼。三间房大。
南门有“望鼎”两个字。
盘豆古镇看门人,名叫马三稳。我们采访时,听王福荣老人说,这个人的群众关系很好的,不仅看门,而且打更。直到现在,说起盘豆古镇,人们还惦念着他。他的儿子结婚时,没有钱,都是镇上的人凑钱,你三毛,他五毛,最多就是一块钱,那时钱顶钱,一块钱就买好多东西。他的儿子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而是他的媳妇带来的。我问:“马三稳你们见过吗?”王福荣说:“马三稳,我们都见过,中等个子,四方脸,结结实实的。”
马三稳的哥哥叫马三黑。他的头脑很灵活,会挣钱,在古镇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的故事。那时古镇上还没有称,他就从老爷庙里弄来一根椽,在上面比划着,刻上一格子一格子,再从黄河滩捡拾一块石头蛋子,用麻绳吊起来当坠子。每逢山上砍柴下来的人,他就给人家称称重量,收上几毛钱。砍柴的人也知道自己的柴火有多少,卖起来也知道要多少钱了。从此以后,他的生意范围扩大了,卖红薯的、卖五谷杂粮的,所有做生意的,都要到他这里过秤,他也挣了很多钱。
古镇的大工马望林,手艺精湛。修盖城门楼子的时候,垒砌青石完工后,马望林就用白石灰把石缝抹得严严实实的。
据说銮驾是半副,另外半副由东城保存,破四旧时,被战斗队拿去烧了。这是盘豆古镇的文物,刚搬上来就在火车站的料库里。破四旧,要破坏。非要拿出一件件,他们有箱子。旧社会耍社火的时候,本村人不够用,还到别的村叫人,一个人发一个红绸子,发一双棉布手套,怕出汗的手毁坏文物。不能靠墙上,有一次靠墙放了,就有很多的皮都掉了,掉下开的小东西,村民就用胶贴上。他们说:“你都没见过,那可真是好东西啊!去三门峡、函谷关表演过,是国家保护的二级文物。有24对48个古代兵器,明朝的,全是木头雕刻的。”传说西城出过娘娘,或者说,盘豆古镇很富有,朱元璋奖励5000两银子。西城立功了,给朝廷交了很多钱,商铺的租金很多,给明朝的贡献大,所以说盘豆古镇又叫“攸宁”城子。其实銮驾应该叫做“执事”,由西城一二组村民保管至今。1980年,还在洛阳展览一个月。记者都拍照,人们都很喜欢这些古物,稀罕物啊!
盘豆古镇那时有6000人,本地人3000人,外来做生意的3000人。
1959年因为建三门峡大坝而移民搬迁,繁华而美丽的古镇淹没在茫茫无边的黄河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