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我们学校招收的学生,在县域内名列千名以后。学生踏进校门的瞬间,往往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时刻。社会普遍认为,无论我们的学生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高考落榜的命运;家长也对孩子不抱什么希望,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和美好的前程无缘,让孩子走进高中,无非是因为他们年龄太小,等到孩子高中毕业,随便找一份工作也就知足了。这样的局面,往往形成很坏的影响。社会和家长的想法,无形中也在暗示我们的学生。学生入学后,大多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不思进取,胸无大志。学生普遍厌学,无法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遇到有这样学习心态的学生,老师也常常感慨万端,万般无奈。我一直想找到一个突破口,让我的学生能走出这种低迷的状态。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总不能浑浑噩噩,放任自流。
我所带的高三一班,在年级成绩还算不错,但一段时间的复习过后,许多学生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太大的结果,就又出现了懈怠的心理。我寻求能不能通过语文课堂,给学生上一节思想课,让他们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用一种阳光的心态直面自己的人生。在复习高中必修教材2第二单元时,我又读到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从一次不尽兴的游玩中,悟出了人生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失败的态度。我仿佛看到了带领学生走出心灵困境的通途。
上课时,我先大致复习了这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并没有像过去那样让学生做点练习就完事。我对学生说:“常言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遇到自己失败的时候,我们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是不是所有的失败都令人懊恼不已呢?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被感动了。我们同学能不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呢?”学生似乎已经习惯了老师这样的追问,他们的眼神告诉我,我说的话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思考。我没有生气,继续问道:“你觉得自己人生成功的几率有多大?”学生几乎还是无动于衷,只是应付性地回答:“不大。”我继续追问:“既然我们成功的几率不大,我们就必须思考失败这个问题。你认为人生遇到的失败能不能避免?如果不能,人生中的失败有没有价值?”我发现学生的眼里流露出些许迷茫,或者是惊异和不解,这正是我要的结果。他们已经进入我设置好的思考“圈套”里了。
我接着再问:“你们认为什么是真正的成功?走向成功需要什么条件?”学生的眼神开始有了光泽,这说明他们已经开始思考有关的问题。我趁机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们普遍认为,对他们来说,成功就是考上大学,就是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成功的条件无非是要有人帮助,要有机会,要有一个有权势的爸爸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但我觉得他们心中的成功实际上是别人的看法,他们所开列出的条件恰恰忽略了自己的努力。我提醒学生说:“成功的人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社会标准不同,就这个问题以后还可以继续讨论;关于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条件,要让我们从理性的高度来回答,也难为了大家。可是我们可以看看前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我请学生认真阅读“于是余有叹焉”一段,让他们概括出王安石列举的核心条件:志、力、物。我接着问:“具备了这三点,是否就一定能成功呢?”学生集体回答:“不一定。”我说:“条件都具备了,还不能成功,王安石怎么面对这个问题呢?”学生开始在原文中去寻找根据。他们很快总结出来。王安石认為,同样都是失败的结果,可是性质是不同的。如果是由于自己努力的程度不够而导致失败,别人就可以说三道四,自己也会生出后悔之心;如果自己竭尽全力了,别人也不会讥笑你,你自己也不会后悔。话说到这里,我饱含激情地说道:“看来,自古以来,失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评判失败,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我们评判失败,可以把无悔、无讥作为标准。同学们请扪心自问,在我们求学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升学结果可能不会很理想,但我们能坦然面对无悔、无讥吗?”这时,我发现学生们似乎陷入沉思之中。我引导着学生,必须让他们打开心结,畅所欲言。终于,有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说:“不能,因为我觉得在学习的每个阶段,自己并没有竭尽全力。”我及时的表扬她:“说得好,竭尽全力,可以无悔。”其他同学也陷入了沉思。我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走进我们学校大门时的那种心情,我也清楚三年来你们的学习状况。但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们总应该做些什么,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到高考结束的那一天,我们能很坦然的对自己说,我已经竭尽全力了,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无悔了。”我发现此时的学生,眼里开始变得湿漉漉的。我继续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不能只满足记住了几个实词义项,或是几个虚词的用法,那样我们就把文言文读死了。我们应该学习王安石从自己的一次不尽兴的游玩中,挖掘出人生如何对待失败的道理。如果我们面对自己人生的不如意时,也能像王安石一样,追问一件不能成功的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还怕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能提高吗?我们读前人的文章,从中吸取他们的智慧,小处说,是为了高考;大处说,是为了自己处世。聪明与愚钝往往就在一念之差。希望同学们在复习经典文章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经典作品的魅力,发现学习的乐趣,这比我们死读文章要有用的多。”
就在这时,下课的铃声响起,学生的掌声也响起。反思我在这一节课上,极力引导学生走出沉闷,引导他们反思自己,打开他们自卑的心结。我祝愿他们能比过去努力些,能比过去生活的自信些,能比过去生活的快乐些。那样我们师生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真正的理解了《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的精髓。”
我所带的高三一班,在年级成绩还算不错,但一段时间的复习过后,许多学生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太大的结果,就又出现了懈怠的心理。我寻求能不能通过语文课堂,给学生上一节思想课,让他们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用一种阳光的心态直面自己的人生。在复习高中必修教材2第二单元时,我又读到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从一次不尽兴的游玩中,悟出了人生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失败的态度。我仿佛看到了带领学生走出心灵困境的通途。
上课时,我先大致复习了这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并没有像过去那样让学生做点练习就完事。我对学生说:“常言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遇到自己失败的时候,我们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是不是所有的失败都令人懊恼不已呢?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被感动了。我们同学能不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呢?”学生似乎已经习惯了老师这样的追问,他们的眼神告诉我,我说的话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思考。我没有生气,继续问道:“你觉得自己人生成功的几率有多大?”学生几乎还是无动于衷,只是应付性地回答:“不大。”我继续追问:“既然我们成功的几率不大,我们就必须思考失败这个问题。你认为人生遇到的失败能不能避免?如果不能,人生中的失败有没有价值?”我发现学生的眼里流露出些许迷茫,或者是惊异和不解,这正是我要的结果。他们已经进入我设置好的思考“圈套”里了。
我接着再问:“你们认为什么是真正的成功?走向成功需要什么条件?”学生的眼神开始有了光泽,这说明他们已经开始思考有关的问题。我趁机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们普遍认为,对他们来说,成功就是考上大学,就是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成功的条件无非是要有人帮助,要有机会,要有一个有权势的爸爸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但我觉得他们心中的成功实际上是别人的看法,他们所开列出的条件恰恰忽略了自己的努力。我提醒学生说:“成功的人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社会标准不同,就这个问题以后还可以继续讨论;关于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条件,要让我们从理性的高度来回答,也难为了大家。可是我们可以看看前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我请学生认真阅读“于是余有叹焉”一段,让他们概括出王安石列举的核心条件:志、力、物。我接着问:“具备了这三点,是否就一定能成功呢?”学生集体回答:“不一定。”我说:“条件都具备了,还不能成功,王安石怎么面对这个问题呢?”学生开始在原文中去寻找根据。他们很快总结出来。王安石认為,同样都是失败的结果,可是性质是不同的。如果是由于自己努力的程度不够而导致失败,别人就可以说三道四,自己也会生出后悔之心;如果自己竭尽全力了,别人也不会讥笑你,你自己也不会后悔。话说到这里,我饱含激情地说道:“看来,自古以来,失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评判失败,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我们评判失败,可以把无悔、无讥作为标准。同学们请扪心自问,在我们求学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升学结果可能不会很理想,但我们能坦然面对无悔、无讥吗?”这时,我发现学生们似乎陷入沉思之中。我引导着学生,必须让他们打开心结,畅所欲言。终于,有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说:“不能,因为我觉得在学习的每个阶段,自己并没有竭尽全力。”我及时的表扬她:“说得好,竭尽全力,可以无悔。”其他同学也陷入了沉思。我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走进我们学校大门时的那种心情,我也清楚三年来你们的学习状况。但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们总应该做些什么,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到高考结束的那一天,我们能很坦然的对自己说,我已经竭尽全力了,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无悔了。”我发现此时的学生,眼里开始变得湿漉漉的。我继续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不能只满足记住了几个实词义项,或是几个虚词的用法,那样我们就把文言文读死了。我们应该学习王安石从自己的一次不尽兴的游玩中,挖掘出人生如何对待失败的道理。如果我们面对自己人生的不如意时,也能像王安石一样,追问一件不能成功的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还怕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能提高吗?我们读前人的文章,从中吸取他们的智慧,小处说,是为了高考;大处说,是为了自己处世。聪明与愚钝往往就在一念之差。希望同学们在复习经典文章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经典作品的魅力,发现学习的乐趣,这比我们死读文章要有用的多。”
就在这时,下课的铃声响起,学生的掌声也响起。反思我在这一节课上,极力引导学生走出沉闷,引导他们反思自己,打开他们自卑的心结。我祝愿他们能比过去努力些,能比过去生活的自信些,能比过去生活的快乐些。那样我们师生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真正的理解了《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