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与联系生活实际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或验证所学的知识;二是应用数学的有关知识、概念和思维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课前准备——提取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求知欲。
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对富有现实意义,最贴近生活的数学素材、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最感兴趣,并且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因此,小学数学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如教学“年、月、日”前,布置学生搜集不同年份的年历,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为教学这部分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又如教“分一分”这内容,通过设计一些分苹果动手操作情境。这样拉近了课本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灵活地理解认识分数,并从中亲身体验几分之几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导入新课——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对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困难、乏味,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巧妙设疑,引入新的知识。如学习“三角形的特征”时,可根据‘土木’结构的房屋,它的房梁都做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能做成其它形状吗?在认识“圆的特征”时,可向学生质疑:我们常见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都是圆的,这是为什么?能换成方形的吗?通过这样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三、探索新知——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理解能力。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系统性很强,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直观讲解,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式”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提问:你最近在家里有没有帮父母买了什么东西?每件商品的价钱是多少?买了多少?共付出多少钱?让学生认真思考,看看大家所讲的事情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最后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学生对这个数量关系式的由来理解了,也就容易记忆,懂得运用。
四、设计练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提高运用能力。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如在教学“时、分、秒”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生活情境:小明早上7时起床,2分钟洗脸,3分钟刷牙,把牛奶和面包放进微波炉转5分钟,10分钟吃完牛奶和面包,15分钟走到学校,问:他能否在7点30分准时到达学校?通过这样与实际结合的应用情境,既促进了学生所学的时、分、秒的知识计算出经过的时间,又从中培养了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开展活动——检验生活中的数学,拓展数学知识。
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解题和应用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课外可以布置一些有关生活的数学题,如在某假日要求学生对用“煤气”和用“电”哪个更便宜作调查研究,并通过实际数据计算,得出结论。在实际调查中学生必须了解到:电饭煲每小时用电量为0.8度,每度电0.49元;煤气一罐108元,大约可以烧60小时。电饭煲每次烧饭要30分钟,花费0.49×0.8×0.5≈0.20元;煤气每次烧饭也要30分钟,花费108÷60×0.5=0.9元,通过数据比较,最后结论:用电比用煤气烧饭便宜很多。
总之,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给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重视学生经历、体验和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
一、课前准备——提取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求知欲。
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对富有现实意义,最贴近生活的数学素材、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最感兴趣,并且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因此,小学数学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如教学“年、月、日”前,布置学生搜集不同年份的年历,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为教学这部分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又如教“分一分”这内容,通过设计一些分苹果动手操作情境。这样拉近了课本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灵活地理解认识分数,并从中亲身体验几分之几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导入新课——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对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困难、乏味,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巧妙设疑,引入新的知识。如学习“三角形的特征”时,可根据‘土木’结构的房屋,它的房梁都做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能做成其它形状吗?在认识“圆的特征”时,可向学生质疑:我们常见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都是圆的,这是为什么?能换成方形的吗?通过这样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三、探索新知——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理解能力。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系统性很强,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直观讲解,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式”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提问:你最近在家里有没有帮父母买了什么东西?每件商品的价钱是多少?买了多少?共付出多少钱?让学生认真思考,看看大家所讲的事情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最后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学生对这个数量关系式的由来理解了,也就容易记忆,懂得运用。
四、设计练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提高运用能力。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如在教学“时、分、秒”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生活情境:小明早上7时起床,2分钟洗脸,3分钟刷牙,把牛奶和面包放进微波炉转5分钟,10分钟吃完牛奶和面包,15分钟走到学校,问:他能否在7点30分准时到达学校?通过这样与实际结合的应用情境,既促进了学生所学的时、分、秒的知识计算出经过的时间,又从中培养了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开展活动——检验生活中的数学,拓展数学知识。
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解题和应用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课外可以布置一些有关生活的数学题,如在某假日要求学生对用“煤气”和用“电”哪个更便宜作调查研究,并通过实际数据计算,得出结论。在实际调查中学生必须了解到:电饭煲每小时用电量为0.8度,每度电0.49元;煤气一罐108元,大约可以烧60小时。电饭煲每次烧饭要30分钟,花费0.49×0.8×0.5≈0.20元;煤气每次烧饭也要30分钟,花费108÷60×0.5=0.9元,通过数据比较,最后结论:用电比用煤气烧饭便宜很多。
总之,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给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重视学生经历、体验和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