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其天然植被按水平地带性分布的规律,不仅与其现代的生态环境一致,而且和它们各自的区系历史和成分也大体吻合。本文对内蒙古地区现代森林分布及在各个地史时期森林的演化进行简单的描述,以探究内蒙古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的历史。
关键词:森林资源;地史时期;主要植被
1 引言
内蒙古地区之主体自然景观为高原温带草原。其区域特征可概括为:高原为主体的地貌;中溫带半干旱为主的气候;内、外流河兼备的陆地水文;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为主的自然植被;栗钙土、棕钙土为主的土壤;温带草原动物群为主的野生动物;呈干湿地带性的区域分异规律。
2 区域概况
内蒙古深居内陆,地域辽阔,一方面受到辐射热量的影响,从南到北,相继出现暖温带(日温≥10℃持续期日平均气温总和≥ 3200℃)、中温带(1700~ 3200℃)和寒温带(≤ 1700℃)的热量梯度气温带;另一方面又由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作用,自东向西随水分的递减而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干旱的地理气候差异。在这种水热条件的融汇、综合作用下,使内蒙古在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分布和发育着森林、草原、荒漠及其各个过渡类型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并使欧亚大陆中部按南北方向分布的各植被带在内蒙古境内形成了东北——西南方向的偏转。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天然植被分布最为显著的重要特征。
3 森林状况分析
3.1现代内蒙古森林的概况
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变的地形特征使得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是煤”的美誉,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由东到西自然差异较大,也造成了每一种自然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十分明显。以森林资源为例,从东北到西南,依次有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11片次生林区(大兴安岭次生林区、宝格达山、迪彦庙、克什克腾、茅荆大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和额济纳);中部高原有大面积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
与现代森林的分布不同,在遥远的史前,内蒙古的森林则又是一番景象。
3.2古生代的内蒙古森林
在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时期内蒙古古陆只存东至商都西止阿拉善左旗的东西狭长的陆地,北边为蒙古——兴安浅海,南部为鄂尔多斯海浸区域,气候湿热,沼泽广布,植物繁茂,熟不高达数十米,许多地区呈现出原始森林的景观。主要植物群以芦木类、鳞木目、柯达纲为主,几乎全为高大的乔木构成的森林。发现与这些地点化石也从证明了这一点,例如阿拉善左旗的三点鳞木(Lepidodendron tripunctatum)、带科达(Cordaites principalis)、大青山的单纹科达(Cordaites borassifolia)等。这个时期是内蒙古南部地区的重要的成煤期,例如现在著名的准格尔煤田、桌子山煤田、乌达煤田等就是开始于二叠纪的时候。
到石炭纪晚期,气候带转移,北方成煤作用先后停止,气候渐趋干旱。到二叠纪时,地壳运动强烈,自然地理条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气候炎热干燥,促进了植物界的大变革,进一步向征服与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环境演化。虽然植物繁盛如故,但某些不适应的植物,如鳞木、芦木和晚泥盆纪兴起的种子蕨纲大多数属种趋于衰退或灭绝,而某些对于干旱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门类,如松柏纲、银杏纲的某些原始植物种类却应运而生,或得到继续发展成为森林地史演变中另一次重大转折。裸子植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有松柏类的羽杉,苏铁类的侧羽叶,以及古银杏等,石松植物中的大部分已灭绝,只有一小部分后裔变为草本植物,在潮湿的环境中保存下来,如水韭,一直生活到现代。
3.3中生代的内蒙古森林
一直到中生代经历了两次强烈的地壳运动,至中生代晚三叠纪(距今1.95亿年)北半球己整块联合成北古大陆,至此内蒙古大地已全部形成。区内则形成了古天山、古昆山、古秦岭、古祁连山、古大别山、古阴山等许多山系。当时在北方的植物群中,蕨类和种子蕨类还居于重要地位,而银杏类相对增多,苏铁和松柏类也出现一些代表,反映出所处的环境,已不若前期潮湿、炎热了,但仍然属于亚热带气候。从多地的孢粉结果来看,当时平地森林类型多为亚热带淡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混交林,而山地多为针叶林。
随着气候带逐渐分化,内蒙古地区更加趋于干旱,到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600万年前),除裸子植物,特别是松柏纲植物得到了最昌盛的发展外,更能适应不同陆生环境的被子植物迅速代替了大部分裸子植物。使植物界进入了与当今世界更为密切的被子植物时代。
3.4新生代的内蒙古森林
新生代初期,古地理、古气候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内蒙古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少,降水很少,夏季炎热,冬日温和,全年为大陆性气候所笼罩,较为干旱。在此环境下,内蒙古东北部及中部仍然延续着北方晚白垩纪植被的特征,柔荑花序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特别是桦科、榆科、杨梅科和胡桃科逐渐占居绝对优势与日渐贫乏的裸子植物 和蕨类构成暖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针叶林。西部则向大陆性亚热带旱生植被类型发展,森林渐少。某些高纬度、高海拔山地上部可能由冷杉、云杉、雪松组成针叶林,山下部为松栎林,丘陵、平原为稀树草原植被。
到始新世末期的地壳运动,使地中海退出西藏,中亚大陆抬升为陆地,气候的大陆性明显加强,干寒程度加剧。内蒙古西部地区距离海洋更加遥远。植被由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逐渐被暖温带疏林草原、温带草原所代替。落叶、阔叶林以榆树、杨树、桦树等为主。在乔木中,杉科、柏科大为减少,针叶林以松为主。
之后,历经三千万年的地史发展,内蒙古地区气候更加接近现代,植被种类也更加趋近与现代。
3.5第四纪的内蒙古森林
因受冰期、间冰期的影响,植被受气温波动的影响,发生了大规模的地理往返迁徙。在迁徙过程中,部分不能适应新环境的植物种类被淘汰或在其他地区定居下来,部分植物完善了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从而更加丰富了植物区系组成,奠定了今日世界植物地理分布的格局。
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兴安岭才具备了以落叶松占优势林相简单的寒温带针叶林特色,也形成了大兴安岭东南部部分保留了有藤本层外植物为特征的温带夏绿阔叶林。
在内蒙古中部呼包平原所获得的大约10万年前的孢粉资料表明,当时的植被以草原为主。草本植物中,主要有旱生的麻黄、篙属、黎科,有时还可见到水生植物。木本植物常见有松、云杉。
而内蒙古西部较高山地仍为云杉、冷杉针叶林,山下平原进一步荒漠化。
第四纪冰期以后,内蒙古的天然植被水平分布已和现代大体相似,自东北向西南,构成了森林、草原、荒漠三大区域。
4 结论
内蒙古天然植被按水平地带性分布的规律,不仅与其现代的生态环境一致,而且和它们各自的区系历史和成分也大体吻合。如作为森林带的大兴安岭针叶林,以达呼里区系为主,在历史上共同经受了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因而夹带了不少欧洲、西伯利亚乃至鄂霍茨克成分;大兴安岭岭东的落叶阔叶林与长白区系有密切联系,并且它们在历史上和大兴安岭针叶林一样,继承了第三纪北方植物区系的某些特征,并独特地遗留了一些第三纪古老的孑遗种。草原带以蒙古区系为主,它所拥有的种属是周围山地植物随着历史上气候旱化演变的结果,而南部和西部也有一些东亚和中亚成分,特别是和辽西赤峰市南部和通辽市南部的森林草原,由于已经进入了燕山山地的水热环境,华北区系成分渐次增多。荒漠带主要是古地中海和中亚成分,古老的荒漠植物残留至今。
受气候变干和气温升高的综合影响,森林面积呈减少趋势并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退缩。这种演替格局反映了森林对生境和气候变化的多元适应性结构。
参考文献
[1]地质矿产部地质辞典办公室编辑,地质辞典,(三)古生物·地史分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2]徐仁.地质时期中国各主要地区植物景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地史时期内蒙古森林的演变_张炽瀛
[4]内蒙古森林变迁地史时期森林的变迁_内蒙古林业调查
[5]内蒙古森林变迁关于内蒙古几个树种的演化_内蒙古林业调查
[6]守望家园——内蒙古生态环境演变录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关键词:森林资源;地史时期;主要植被
1 引言
内蒙古地区之主体自然景观为高原温带草原。其区域特征可概括为:高原为主体的地貌;中溫带半干旱为主的气候;内、外流河兼备的陆地水文;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为主的自然植被;栗钙土、棕钙土为主的土壤;温带草原动物群为主的野生动物;呈干湿地带性的区域分异规律。
2 区域概况
内蒙古深居内陆,地域辽阔,一方面受到辐射热量的影响,从南到北,相继出现暖温带(日温≥10℃持续期日平均气温总和≥ 3200℃)、中温带(1700~ 3200℃)和寒温带(≤ 1700℃)的热量梯度气温带;另一方面又由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作用,自东向西随水分的递减而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干旱的地理气候差异。在这种水热条件的融汇、综合作用下,使内蒙古在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分布和发育着森林、草原、荒漠及其各个过渡类型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并使欧亚大陆中部按南北方向分布的各植被带在内蒙古境内形成了东北——西南方向的偏转。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天然植被分布最为显著的重要特征。
3 森林状况分析
3.1现代内蒙古森林的概况
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变的地形特征使得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是煤”的美誉,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由东到西自然差异较大,也造成了每一种自然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十分明显。以森林资源为例,从东北到西南,依次有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11片次生林区(大兴安岭次生林区、宝格达山、迪彦庙、克什克腾、茅荆大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和额济纳);中部高原有大面积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
与现代森林的分布不同,在遥远的史前,内蒙古的森林则又是一番景象。
3.2古生代的内蒙古森林
在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时期内蒙古古陆只存东至商都西止阿拉善左旗的东西狭长的陆地,北边为蒙古——兴安浅海,南部为鄂尔多斯海浸区域,气候湿热,沼泽广布,植物繁茂,熟不高达数十米,许多地区呈现出原始森林的景观。主要植物群以芦木类、鳞木目、柯达纲为主,几乎全为高大的乔木构成的森林。发现与这些地点化石也从证明了这一点,例如阿拉善左旗的三点鳞木(Lepidodendron tripunctatum)、带科达(Cordaites principalis)、大青山的单纹科达(Cordaites borassifolia)等。这个时期是内蒙古南部地区的重要的成煤期,例如现在著名的准格尔煤田、桌子山煤田、乌达煤田等就是开始于二叠纪的时候。
到石炭纪晚期,气候带转移,北方成煤作用先后停止,气候渐趋干旱。到二叠纪时,地壳运动强烈,自然地理条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气候炎热干燥,促进了植物界的大变革,进一步向征服与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环境演化。虽然植物繁盛如故,但某些不适应的植物,如鳞木、芦木和晚泥盆纪兴起的种子蕨纲大多数属种趋于衰退或灭绝,而某些对于干旱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门类,如松柏纲、银杏纲的某些原始植物种类却应运而生,或得到继续发展成为森林地史演变中另一次重大转折。裸子植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有松柏类的羽杉,苏铁类的侧羽叶,以及古银杏等,石松植物中的大部分已灭绝,只有一小部分后裔变为草本植物,在潮湿的环境中保存下来,如水韭,一直生活到现代。
3.3中生代的内蒙古森林
一直到中生代经历了两次强烈的地壳运动,至中生代晚三叠纪(距今1.95亿年)北半球己整块联合成北古大陆,至此内蒙古大地已全部形成。区内则形成了古天山、古昆山、古秦岭、古祁连山、古大别山、古阴山等许多山系。当时在北方的植物群中,蕨类和种子蕨类还居于重要地位,而银杏类相对增多,苏铁和松柏类也出现一些代表,反映出所处的环境,已不若前期潮湿、炎热了,但仍然属于亚热带气候。从多地的孢粉结果来看,当时平地森林类型多为亚热带淡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混交林,而山地多为针叶林。
随着气候带逐渐分化,内蒙古地区更加趋于干旱,到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600万年前),除裸子植物,特别是松柏纲植物得到了最昌盛的发展外,更能适应不同陆生环境的被子植物迅速代替了大部分裸子植物。使植物界进入了与当今世界更为密切的被子植物时代。
3.4新生代的内蒙古森林
新生代初期,古地理、古气候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内蒙古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少,降水很少,夏季炎热,冬日温和,全年为大陆性气候所笼罩,较为干旱。在此环境下,内蒙古东北部及中部仍然延续着北方晚白垩纪植被的特征,柔荑花序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特别是桦科、榆科、杨梅科和胡桃科逐渐占居绝对优势与日渐贫乏的裸子植物 和蕨类构成暖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针叶林。西部则向大陆性亚热带旱生植被类型发展,森林渐少。某些高纬度、高海拔山地上部可能由冷杉、云杉、雪松组成针叶林,山下部为松栎林,丘陵、平原为稀树草原植被。
到始新世末期的地壳运动,使地中海退出西藏,中亚大陆抬升为陆地,气候的大陆性明显加强,干寒程度加剧。内蒙古西部地区距离海洋更加遥远。植被由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逐渐被暖温带疏林草原、温带草原所代替。落叶、阔叶林以榆树、杨树、桦树等为主。在乔木中,杉科、柏科大为减少,针叶林以松为主。
之后,历经三千万年的地史发展,内蒙古地区气候更加接近现代,植被种类也更加趋近与现代。
3.5第四纪的内蒙古森林
因受冰期、间冰期的影响,植被受气温波动的影响,发生了大规模的地理往返迁徙。在迁徙过程中,部分不能适应新环境的植物种类被淘汰或在其他地区定居下来,部分植物完善了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从而更加丰富了植物区系组成,奠定了今日世界植物地理分布的格局。
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兴安岭才具备了以落叶松占优势林相简单的寒温带针叶林特色,也形成了大兴安岭东南部部分保留了有藤本层外植物为特征的温带夏绿阔叶林。
在内蒙古中部呼包平原所获得的大约10万年前的孢粉资料表明,当时的植被以草原为主。草本植物中,主要有旱生的麻黄、篙属、黎科,有时还可见到水生植物。木本植物常见有松、云杉。
而内蒙古西部较高山地仍为云杉、冷杉针叶林,山下平原进一步荒漠化。
第四纪冰期以后,内蒙古的天然植被水平分布已和现代大体相似,自东北向西南,构成了森林、草原、荒漠三大区域。
4 结论
内蒙古天然植被按水平地带性分布的规律,不仅与其现代的生态环境一致,而且和它们各自的区系历史和成分也大体吻合。如作为森林带的大兴安岭针叶林,以达呼里区系为主,在历史上共同经受了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因而夹带了不少欧洲、西伯利亚乃至鄂霍茨克成分;大兴安岭岭东的落叶阔叶林与长白区系有密切联系,并且它们在历史上和大兴安岭针叶林一样,继承了第三纪北方植物区系的某些特征,并独特地遗留了一些第三纪古老的孑遗种。草原带以蒙古区系为主,它所拥有的种属是周围山地植物随着历史上气候旱化演变的结果,而南部和西部也有一些东亚和中亚成分,特别是和辽西赤峰市南部和通辽市南部的森林草原,由于已经进入了燕山山地的水热环境,华北区系成分渐次增多。荒漠带主要是古地中海和中亚成分,古老的荒漠植物残留至今。
受气候变干和气温升高的综合影响,森林面积呈减少趋势并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退缩。这种演替格局反映了森林对生境和气候变化的多元适应性结构。
参考文献
[1]地质矿产部地质辞典办公室编辑,地质辞典,(三)古生物·地史分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2]徐仁.地质时期中国各主要地区植物景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地史时期内蒙古森林的演变_张炽瀛
[4]内蒙古森林变迁地史时期森林的变迁_内蒙古林业调查
[5]内蒙古森林变迁关于内蒙古几个树种的演化_内蒙古林业调查
[6]守望家园——内蒙古生态环境演变录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