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理论分析、逻辑归纳等方法,对体育院校语文课程的现状、问题根源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竞技体育、武术、艺术等专业学生语文基础过于薄弱,表达能力欠缺,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深造以及未来就业。其根源,有体制束缚下学生基础教育的问题,也有体育高校自身的教学管理缺陷。后者主要体现在:功利主义、专业本位意识支配下,一再削减语文科目、课时导致的开课量不足;忽视学生语文基础的不平衡性,单纯以院系、学年为依据的一刀切分班开课模式造成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研究为体育院校改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应对之策。
体育院校语文教学教学管理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的奖牌丰收之后,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根本在于育人,在于培育人性完整、人格健全的人;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更有利于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培养。然而,对体育人才摇篮的体育院校来说,语文教育滞后、文化基础薄弱,仍是他们前进途中的阿克琉斯之踵。症结在哪?就体育院校自身来说,现实条件下可行的切入点又在哪?
一、体育院校语文学科现状:基础薄弱,边缘化
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语文学科的滑坡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一个普遍问题。体育院校也不例外,而且因为其特别的背景,情况还尤为严重。主要是,部分院系学生的文化基础过于薄弱,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教师课堂管理难度大,教学效率不高;而从学科以及教研室的建设发展来看,则有逐渐萎缩与边缘化倾向。原因是多方面的。
1.生源问题:先天不足
体育院校招生,主要看重体育成绩,更多地从基层体校、体工队、体育中专录取,或者从普通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现实的问题是,这些运动能力突出的学生,文化基础大都很薄弱。可是说,从一入学开始,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就低于普通院校理科生,其中,又以竞技体育、武术、艺术专业为甚。这方面,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有切实的体会,也曾与教研室同仁一起做过调研。
体校、体工队、体育中专,这些学校的文化课教学情况,前人多有论及。曾有学生向笔者讲述他们在体工队时的情形:“上语文课,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自说自话,下面的座位都是空的——大伙都在宿舍睡觉,训练实在太累了。”
2.院校教学管理误区:模式僵化
(1)分班开课一刀切
虽有生源的先天不足,体育院校一般还是延续惯例,按部就班地开设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文学欣赏等大学本科课程。实际教学中,学生表现得很吃力。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专业的应用写作课为例。应用写作须以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根基,而该专业学生多来自体工队,艰苦的训练让他们荒疏了系统的文化课学习,以至于课堂上学了很多写作格式、规范、要求、技巧,实际的写作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武术专业也是。为了能阅读典籍,更好地传承中华武术,系里曾特地开设古代汉语课程。遗憾的是,那些有着深湛“童子功”的“练家子”,语文的底子却是薄了些,突然要面对这佶屈聱牙的大学古代汉语,有些勉为其难。反复权衡,系里最终停掉了这门课程。还有艺术系,为培育学生艺术品味一直开设文学欣赏课。但有将近半数的学生,因为理解障碍以及学习习惯问题在课上萎靡不振,文学的形象构建、审美感受也就都谈不上了。
并且,体育院校生源复杂,普通高中、体工队、体育中专,学生“出身”不同,文化基础相差悬殊;而分班上课,又只以院系、专业以及入学时间为依据。这也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起点低的听不懂,基础好的又吃不饱,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任课老师则是左右支绌难以顾全。教育要求循序渐进,忽视学生基础开课分班一刀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难免要打折扣。
(2)“学科”之偏
在体育院校,语文等相关科目被划为“学科”,属于“本科理论课”。“学科”,是与“术科”相对的概念。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学科”是指“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各种知识性的科目”;而“术科”则是,“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各种技术性的科目。”二者之别,有论者做过更具体的阐释:“学科”教学,是理性化的知识教学;而“术科”,是操作式的技术性教学;“学科”教学是一种理论认识活动,而“术科”是一种直接的实践活动;“学科”是“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术科”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种二元对立的分法有它的依据及实用意义,但又过于简单化。有些科目,很难明确界定究竟是“术科”还是“学科”。比如,语文课,既要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还要有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训练。
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为技能。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太慢,落后于时机,那也不成为技能。”吕叔湘从工具性的角度阐述了“语文”的功能与性质。而较全面地考察语文这一科目,它有知识性内容,也有技术性要求,除此之外还有人文修养的成分。现实的误区在于,一方面,是急于速成,竞相开设类似“应用写作”这样的技术性极强的语文课程;另一方面,又只见其知识性,而简单地把它划成“本科理论课”,与“术科”的训练课对立起来。于是,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体育院校的语文课动辄是上百学生济济一堂,“听课”而已。这样的课容量,教师的当堂练习难以落实到人,布置的课后作业也难以做到及时的查验批改,训练不能到位、到量,也就达不到教学目的。
(3)科目与课时缩减
体育院校,对语文等文化基础课的关注度普遍不高。这在招生考试要求,精力、财力投入,教研室、学科建设,以及教师评估体系上,都有反映。而更直接的表现是,语文的有关科目、课时被一再裁减。大学语文、应用写作(一些院系又设公文写作、商务文案写作)、文学欣赏、文学作品选读,这些语文课程的安排大都是系里自行拟定,要求普遍很低,一些院系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能写个请假条”。课程、课时数的设定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科目反复更改,课时时多时少,总体趋势则是萎缩。近十年间,北京体育大学的语文等相关科目大都从64学时削减到了32乃至16学时;2012年,体育教育专业更是直接撤掉了应用写作必修课。 2.深层根源:中国体育与基础教育的双轨制
“中国足球的希望在教育。中国篮球,中国排球,甚至可以说,中国体育的希望在教育。如果推不开校园的大门,我们就永远看不到振兴的希望。”体育解说员刘建宏的这种看法(见刘建宏博客文章,“向中国教育要中国体育”),在业界很有代表性。体育被单独剥离了出来,自立门户自行其是,事实上跟基础教育岔成了两股道。前一股道上,业余体校、体育中专、体工队、省队、国家队,学生从小到大进行全天候、专业化训练,就是所谓的举国体制一条龙;一条龙里,运动成绩或者说奖牌是第一位压倒性的,人本身被忽略被异化,文化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在后一股道上,高考指挥棒下的九年义务教育只为升学,体育等素质教育课程又长期被抛荒。
高等的体育院校也难脱窠臼。宏观的价值取向上,重运动技术,轻人文素养,大都有浓重的专业本位意识;而语文等文化课则可有可无,逐步被边缘化。体育院校的语文课或者文化课问题,也是双轨制弊病具体而微的体现。语文等文化教育“瘸腿”,体育教育发展就要被“扯后腿”。而问题的症结,深植于中国体育与基础教育的双轨制。
二、体育院校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1.观念转变:从“专业人”到“完整的人”
“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的意义上来讲,它是不能同教育分离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向于一个完整的人。”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这番话,说的是体育的本质所在。体育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要求这项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即便是竞技体育,也不仅仅是体能、运动技巧的比拼,它还广泛涉及人的心性智能乃至科学技术,是人所以为人的一种全面、综合的较量。而少了文化的根基,即使练出了高超的运动技能练成了世界冠军,也还是残缺的,是带有工具性的不自觉的人。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归根结底是要育人,要培育人性完整、人格健全的人;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会更有利于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培养。体育院校的学生,大都是未来的体育工作者、管理者,在必备的专项特长基础上,他们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管理公关,以及科研论文能力;其间,语文无处不在。更切近地说,在眼下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语文能力高下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与工作。事实上,以语文为基础的文化素质问题,也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改善语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对体育院校、体育人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2.课程开设:增量分级,缩小班额
先天不足,后天进补。就体育院校现实情况,应先以字词句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为主,行以基础语文教育;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有侧重地开设应用写作等大学课程。这样可以顾及各个层次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低起点的同学,让他们能够树立信心,循序渐进,从而有更大的收获。笔者以为,体育院校的语文课程,应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实行分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课时量的保证
课时量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语文课被一再裁撤压缩后,竞技体育、武术、艺术以及教育、新闻、管理等专业,现有的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语文课程只有区区32学时,就大多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是杯水车薪。笔者以为,至少应回复到原来的64学时;而且,对竞体、武术等底子亏空的院系,语文课贯穿四年也不为过。
(2)分级开课
中国早有因材施教的说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则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者应摸清学生的既有水平,以及潜在发展水平,找出其“最近发展区”,设计搭建好高度适当的“脚手架”,鼓励、引导、帮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从而高效地达到教育目的。对教师而言,根据学生实际安排深浅适度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而程度相同或接近的学生同堂上课,会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从而保证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建议,体育院校应该按学生实际语文能力,或者退一步,按他们的文化课综合水平,分班上课。
作为尝试,可先在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竞技体育、武术、艺术等专业实施,统计高考成绩,组织摸底考试,以此为据划分教学班。相应地,施教内容也分层级:低起点的班,可以先补习中学语文——类似预科班,然后再学习应用写作、大学语文、文学欣赏等本科课程。同时开设一些选修课,供高起点学生选择:中国文学作品选读、外国名著欣赏、中国文化导读、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等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化素养。条件成熟,再进一步地跨越院系,分级分班,上语文等文化共同课。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到语文的学科、术科兼备的特性,控制好班级规模,力避百人以上的大班,而以四十人左右为宜。这样的开课方式,会增大院系以及教务部门的排课及管理难度;但面对现实,权衡得失,还是很有尝试的价值。
(3)教材建设
实施分级开课,教材选编也需调整跟进。体育院校目前所用的语文教材,大都是理科院校通用的,适用性不是很好。特别是大学语文,内容老旧,偏深偏难。体育院校需要编写适合自己的教材。首先,要挑选艺术性以及思想情感俱佳的名篇;其次,是注意时代感、贴近性,可适当选入一些体育文学篇目。
近年,北京体育大学联合一些兄弟院校,先后编选出《文体写作学教程》《国语读写教程》等专门针对体育院校本科生的教材。它们有新意,有建设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斟酌改进。主要是把握好贴近性与艺术质量的关系,在体育与经典之间斟酌;也要在古、今、中、外,认知类、析理类、审美类三大文体,以及审美类文体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各类型篇目中斟酌;最终达到较为适当的比例,定性定量。还要进一步考虑的就是,在篇目的选择编排上,根据难易深浅做梯次的章节划分,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基础学生的需要。
3.课堂教学:消除师生隔阂,强化语言实践
(1)情感投注,文体融合 语文课堂上多有审美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悦之以美,所以师生间更需要情感的浸润,心灵的沟通。现实中,这却正是语文等体育院校共同课老师的短板。语文老师,也包括其他文化课老师,大都应试教育出身,一路念书升学而少有运动经历,不太懂体育,缺乏对体育的情感。因为出身异路,与主流的专项体育教师“不是一类人”,于是在学校日益边缘化,积极性受挫;因为“不是一类人”,少共同语言,也难以被动感十足耐不住板凳的体院学生接受;再加课时少,学生多,师生交流匮乏,感情隔阂,课堂效果难免打折扣。作为体育院校语文教师,必须调整心态,积极地去赢取学生的亲近与信赖。教师、教研室要与院系及时沟通,更多了解学生动态。可以寻找机会参与系里的活动,包括旁听他们专项课,或者当班主任、兼任系里行政人员,广泛建立各种联系,与学生打成一片,达到情感融通。这种努力对课堂教学大有助益。
院系、学校,也应认识到问题,在行政管理上有相应的考虑和顾及。还应从组织层面上提出要求并采取有力措施,为语文等共同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创造机会和条件,帮他们摆脱游离的、边缘化的窘境,真正融入到体育中来。比如提供适时适量的业务培训。语文专业的培训当然是必要的,但还应有体育方面的,如基本体育常识、体育史、体育理论等,以培养体育认同体育情感。体育院校的语文老师,应该懂体育,爱体育,理解体育人;只有如此,才可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2)听说读写,突出技能训练
如前所述,语文课既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具有“学科”的性质,也需有足量的语言技能训练,从而兼备“术科”的特点。训练,就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由施训者按既定的计划使受训者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的一种有控制的练习。竞技体育中提高运动成绩固然要靠训练,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要靠训练。比如,写作能力,就要在反复的写作练习中获得。所以,语文课不能只有教师的讲,还应有学生充分的练,应由“本科理论课”调整为类似“术科”的训练课,调整为在理论指导下的语言运用技能训练课。教师的角色也应由单纯的老师转变为准教练,而适当加大课堂以及课后语言运用训练的比重。
(3)多媒体教学,营造活泼氛围
总体来讲,运动出身的学生文字符号破译能力弱,课堂注意力维持时间短。相应地就要求教师,有更充分更具匠心的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去导演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注意贴近性。例文及讨论话题,要充分考虑体育院校的现实情况,结合院系特点,有所偏重。可以选一些跟学生专业专项相关也更熟悉的题材内容,如体育文学、体育报道、体育赛事等。
教学手段上要更多样,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我们知道,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动态事物比静态事物容易引起注意,视觉和听觉结合更有助于信息的摄入。而多媒体,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集合为一体,能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变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为相对抽象枯燥的语文课堂营造出趣味盎然的教学情境,从而减轻学生的认知难度,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4.指导阅读:培育校园文化
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仅凭几十分钟的课堂无法完成。语言的运用,光技术训练是不够的。没有阅读,没有思想,没有心灵的成长,也就不会产生真正有价值的独创的东西。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厚积薄发,需要有学养的积累;而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思想,深藏于那些最伟大的书籍之中。所以人要阅读,广泛地阅读。即如当代教育学者朱永新说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
眼下进入所谓“读图时代”。校园阅读也有快餐化、娱乐化的倾向。讲究感官的轻松适意,回避深刻崇高乃至回避文字符号。这有进步因素与合理的一面,同时又肤浅寡淡缺乏营养,日久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失衡,了无根基而又浮躁懒惰。这样的阅读应受到节制。本文前面强调体育院校语文教学的特色,强调其体育的贴近性,也只是一种出于现实考虑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入门的办法;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那些经过艰苦努力基础有所改观的学生,教师还是要指导其阅读经典,勉力而行。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基础情况,有针对性有步骤地推介阅读篇目,不要过多过重增加学生负担。还有就是,要倡导解决问题的阅读,争取师生互动,相互启发,相互熏染。
缺少了阅读过程,便缺少了广阔的智力背景,进一步深造也就少了有力的支撑。所以专业的设置固然重要,广博的阅读也必不可少。而体育院校,更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从整体上培育一种积极阅读的校园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文化基础问题,已成为体育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巨大障碍。受中国体育的大环境影响以及院校内部与现实脱节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模式,都是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笔者以为,作为体育精英的荟萃之地,体育院校应引领潮流,率先而动,改善包括语文教育在内的文化素质教育,以实现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受大环境制约,这注定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而调整教学管理思路,优化课程结构,是现实条件下可行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张彩红.体育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11,(07):258-259.
[2]郭姗姗.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对策[J].现代语文,2011,(02):113-115.
[3]赵环.素质教育视角下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02):104-106.
[4]张秀芳.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04):123-124.
[5]阮福.北京市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5,6.
[6]程红,吴志强,王芬,?蔡文菊,邢学波,韩景荣,张春萍,谢卫.“北京体育大学学生语文水平通级考试”的构想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406-1408.
[7]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1429.
[8]王广虎,冉学东.论体育学院学科与术科教学的不同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02):48-51.
[9]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M].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3.331.
[10]高海燕.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01):113.127.
[11]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0,(02):18-20.
[12]李微微.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个案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03):130-131.
[13]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45-147.
体育院校语文教学教学管理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的奖牌丰收之后,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根本在于育人,在于培育人性完整、人格健全的人;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更有利于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培养。然而,对体育人才摇篮的体育院校来说,语文教育滞后、文化基础薄弱,仍是他们前进途中的阿克琉斯之踵。症结在哪?就体育院校自身来说,现实条件下可行的切入点又在哪?
一、体育院校语文学科现状:基础薄弱,边缘化
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语文学科的滑坡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一个普遍问题。体育院校也不例外,而且因为其特别的背景,情况还尤为严重。主要是,部分院系学生的文化基础过于薄弱,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教师课堂管理难度大,教学效率不高;而从学科以及教研室的建设发展来看,则有逐渐萎缩与边缘化倾向。原因是多方面的。
1.生源问题:先天不足
体育院校招生,主要看重体育成绩,更多地从基层体校、体工队、体育中专录取,或者从普通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现实的问题是,这些运动能力突出的学生,文化基础大都很薄弱。可是说,从一入学开始,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就低于普通院校理科生,其中,又以竞技体育、武术、艺术专业为甚。这方面,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有切实的体会,也曾与教研室同仁一起做过调研。
体校、体工队、体育中专,这些学校的文化课教学情况,前人多有论及。曾有学生向笔者讲述他们在体工队时的情形:“上语文课,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自说自话,下面的座位都是空的——大伙都在宿舍睡觉,训练实在太累了。”
2.院校教学管理误区:模式僵化
(1)分班开课一刀切
虽有生源的先天不足,体育院校一般还是延续惯例,按部就班地开设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文学欣赏等大学本科课程。实际教学中,学生表现得很吃力。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专业的应用写作课为例。应用写作须以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根基,而该专业学生多来自体工队,艰苦的训练让他们荒疏了系统的文化课学习,以至于课堂上学了很多写作格式、规范、要求、技巧,实际的写作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武术专业也是。为了能阅读典籍,更好地传承中华武术,系里曾特地开设古代汉语课程。遗憾的是,那些有着深湛“童子功”的“练家子”,语文的底子却是薄了些,突然要面对这佶屈聱牙的大学古代汉语,有些勉为其难。反复权衡,系里最终停掉了这门课程。还有艺术系,为培育学生艺术品味一直开设文学欣赏课。但有将近半数的学生,因为理解障碍以及学习习惯问题在课上萎靡不振,文学的形象构建、审美感受也就都谈不上了。
并且,体育院校生源复杂,普通高中、体工队、体育中专,学生“出身”不同,文化基础相差悬殊;而分班上课,又只以院系、专业以及入学时间为依据。这也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起点低的听不懂,基础好的又吃不饱,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任课老师则是左右支绌难以顾全。教育要求循序渐进,忽视学生基础开课分班一刀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难免要打折扣。
(2)“学科”之偏
在体育院校,语文等相关科目被划为“学科”,属于“本科理论课”。“学科”,是与“术科”相对的概念。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学科”是指“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各种知识性的科目”;而“术科”则是,“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各种技术性的科目。”二者之别,有论者做过更具体的阐释:“学科”教学,是理性化的知识教学;而“术科”,是操作式的技术性教学;“学科”教学是一种理论认识活动,而“术科”是一种直接的实践活动;“学科”是“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术科”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种二元对立的分法有它的依据及实用意义,但又过于简单化。有些科目,很难明确界定究竟是“术科”还是“学科”。比如,语文课,既要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还要有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训练。
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为技能。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太慢,落后于时机,那也不成为技能。”吕叔湘从工具性的角度阐述了“语文”的功能与性质。而较全面地考察语文这一科目,它有知识性内容,也有技术性要求,除此之外还有人文修养的成分。现实的误区在于,一方面,是急于速成,竞相开设类似“应用写作”这样的技术性极强的语文课程;另一方面,又只见其知识性,而简单地把它划成“本科理论课”,与“术科”的训练课对立起来。于是,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体育院校的语文课动辄是上百学生济济一堂,“听课”而已。这样的课容量,教师的当堂练习难以落实到人,布置的课后作业也难以做到及时的查验批改,训练不能到位、到量,也就达不到教学目的。
(3)科目与课时缩减
体育院校,对语文等文化基础课的关注度普遍不高。这在招生考试要求,精力、财力投入,教研室、学科建设,以及教师评估体系上,都有反映。而更直接的表现是,语文的有关科目、课时被一再裁减。大学语文、应用写作(一些院系又设公文写作、商务文案写作)、文学欣赏、文学作品选读,这些语文课程的安排大都是系里自行拟定,要求普遍很低,一些院系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能写个请假条”。课程、课时数的设定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科目反复更改,课时时多时少,总体趋势则是萎缩。近十年间,北京体育大学的语文等相关科目大都从64学时削减到了32乃至16学时;2012年,体育教育专业更是直接撤掉了应用写作必修课。 2.深层根源:中国体育与基础教育的双轨制
“中国足球的希望在教育。中国篮球,中国排球,甚至可以说,中国体育的希望在教育。如果推不开校园的大门,我们就永远看不到振兴的希望。”体育解说员刘建宏的这种看法(见刘建宏博客文章,“向中国教育要中国体育”),在业界很有代表性。体育被单独剥离了出来,自立门户自行其是,事实上跟基础教育岔成了两股道。前一股道上,业余体校、体育中专、体工队、省队、国家队,学生从小到大进行全天候、专业化训练,就是所谓的举国体制一条龙;一条龙里,运动成绩或者说奖牌是第一位压倒性的,人本身被忽略被异化,文化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在后一股道上,高考指挥棒下的九年义务教育只为升学,体育等素质教育课程又长期被抛荒。
高等的体育院校也难脱窠臼。宏观的价值取向上,重运动技术,轻人文素养,大都有浓重的专业本位意识;而语文等文化课则可有可无,逐步被边缘化。体育院校的语文课或者文化课问题,也是双轨制弊病具体而微的体现。语文等文化教育“瘸腿”,体育教育发展就要被“扯后腿”。而问题的症结,深植于中国体育与基础教育的双轨制。
二、体育院校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1.观念转变:从“专业人”到“完整的人”
“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的意义上来讲,它是不能同教育分离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向于一个完整的人。”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这番话,说的是体育的本质所在。体育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要求这项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即便是竞技体育,也不仅仅是体能、运动技巧的比拼,它还广泛涉及人的心性智能乃至科学技术,是人所以为人的一种全面、综合的较量。而少了文化的根基,即使练出了高超的运动技能练成了世界冠军,也还是残缺的,是带有工具性的不自觉的人。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归根结底是要育人,要培育人性完整、人格健全的人;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会更有利于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培养。体育院校的学生,大都是未来的体育工作者、管理者,在必备的专项特长基础上,他们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管理公关,以及科研论文能力;其间,语文无处不在。更切近地说,在眼下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语文能力高下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与工作。事实上,以语文为基础的文化素质问题,也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改善语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对体育院校、体育人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2.课程开设:增量分级,缩小班额
先天不足,后天进补。就体育院校现实情况,应先以字词句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为主,行以基础语文教育;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有侧重地开设应用写作等大学课程。这样可以顾及各个层次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低起点的同学,让他们能够树立信心,循序渐进,从而有更大的收获。笔者以为,体育院校的语文课程,应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实行分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课时量的保证
课时量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语文课被一再裁撤压缩后,竞技体育、武术、艺术以及教育、新闻、管理等专业,现有的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语文课程只有区区32学时,就大多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是杯水车薪。笔者以为,至少应回复到原来的64学时;而且,对竞体、武术等底子亏空的院系,语文课贯穿四年也不为过。
(2)分级开课
中国早有因材施教的说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则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者应摸清学生的既有水平,以及潜在发展水平,找出其“最近发展区”,设计搭建好高度适当的“脚手架”,鼓励、引导、帮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从而高效地达到教育目的。对教师而言,根据学生实际安排深浅适度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而程度相同或接近的学生同堂上课,会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从而保证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建议,体育院校应该按学生实际语文能力,或者退一步,按他们的文化课综合水平,分班上课。
作为尝试,可先在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竞技体育、武术、艺术等专业实施,统计高考成绩,组织摸底考试,以此为据划分教学班。相应地,施教内容也分层级:低起点的班,可以先补习中学语文——类似预科班,然后再学习应用写作、大学语文、文学欣赏等本科课程。同时开设一些选修课,供高起点学生选择:中国文学作品选读、外国名著欣赏、中国文化导读、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等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化素养。条件成熟,再进一步地跨越院系,分级分班,上语文等文化共同课。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到语文的学科、术科兼备的特性,控制好班级规模,力避百人以上的大班,而以四十人左右为宜。这样的开课方式,会增大院系以及教务部门的排课及管理难度;但面对现实,权衡得失,还是很有尝试的价值。
(3)教材建设
实施分级开课,教材选编也需调整跟进。体育院校目前所用的语文教材,大都是理科院校通用的,适用性不是很好。特别是大学语文,内容老旧,偏深偏难。体育院校需要编写适合自己的教材。首先,要挑选艺术性以及思想情感俱佳的名篇;其次,是注意时代感、贴近性,可适当选入一些体育文学篇目。
近年,北京体育大学联合一些兄弟院校,先后编选出《文体写作学教程》《国语读写教程》等专门针对体育院校本科生的教材。它们有新意,有建设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斟酌改进。主要是把握好贴近性与艺术质量的关系,在体育与经典之间斟酌;也要在古、今、中、外,认知类、析理类、审美类三大文体,以及审美类文体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各类型篇目中斟酌;最终达到较为适当的比例,定性定量。还要进一步考虑的就是,在篇目的选择编排上,根据难易深浅做梯次的章节划分,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基础学生的需要。
3.课堂教学:消除师生隔阂,强化语言实践
(1)情感投注,文体融合 语文课堂上多有审美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悦之以美,所以师生间更需要情感的浸润,心灵的沟通。现实中,这却正是语文等体育院校共同课老师的短板。语文老师,也包括其他文化课老师,大都应试教育出身,一路念书升学而少有运动经历,不太懂体育,缺乏对体育的情感。因为出身异路,与主流的专项体育教师“不是一类人”,于是在学校日益边缘化,积极性受挫;因为“不是一类人”,少共同语言,也难以被动感十足耐不住板凳的体院学生接受;再加课时少,学生多,师生交流匮乏,感情隔阂,课堂效果难免打折扣。作为体育院校语文教师,必须调整心态,积极地去赢取学生的亲近与信赖。教师、教研室要与院系及时沟通,更多了解学生动态。可以寻找机会参与系里的活动,包括旁听他们专项课,或者当班主任、兼任系里行政人员,广泛建立各种联系,与学生打成一片,达到情感融通。这种努力对课堂教学大有助益。
院系、学校,也应认识到问题,在行政管理上有相应的考虑和顾及。还应从组织层面上提出要求并采取有力措施,为语文等共同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创造机会和条件,帮他们摆脱游离的、边缘化的窘境,真正融入到体育中来。比如提供适时适量的业务培训。语文专业的培训当然是必要的,但还应有体育方面的,如基本体育常识、体育史、体育理论等,以培养体育认同体育情感。体育院校的语文老师,应该懂体育,爱体育,理解体育人;只有如此,才可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2)听说读写,突出技能训练
如前所述,语文课既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具有“学科”的性质,也需有足量的语言技能训练,从而兼备“术科”的特点。训练,就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由施训者按既定的计划使受训者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的一种有控制的练习。竞技体育中提高运动成绩固然要靠训练,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要靠训练。比如,写作能力,就要在反复的写作练习中获得。所以,语文课不能只有教师的讲,还应有学生充分的练,应由“本科理论课”调整为类似“术科”的训练课,调整为在理论指导下的语言运用技能训练课。教师的角色也应由单纯的老师转变为准教练,而适当加大课堂以及课后语言运用训练的比重。
(3)多媒体教学,营造活泼氛围
总体来讲,运动出身的学生文字符号破译能力弱,课堂注意力维持时间短。相应地就要求教师,有更充分更具匠心的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去导演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注意贴近性。例文及讨论话题,要充分考虑体育院校的现实情况,结合院系特点,有所偏重。可以选一些跟学生专业专项相关也更熟悉的题材内容,如体育文学、体育报道、体育赛事等。
教学手段上要更多样,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我们知道,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动态事物比静态事物容易引起注意,视觉和听觉结合更有助于信息的摄入。而多媒体,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集合为一体,能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变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为相对抽象枯燥的语文课堂营造出趣味盎然的教学情境,从而减轻学生的认知难度,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4.指导阅读:培育校园文化
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仅凭几十分钟的课堂无法完成。语言的运用,光技术训练是不够的。没有阅读,没有思想,没有心灵的成长,也就不会产生真正有价值的独创的东西。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厚积薄发,需要有学养的积累;而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思想,深藏于那些最伟大的书籍之中。所以人要阅读,广泛地阅读。即如当代教育学者朱永新说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
眼下进入所谓“读图时代”。校园阅读也有快餐化、娱乐化的倾向。讲究感官的轻松适意,回避深刻崇高乃至回避文字符号。这有进步因素与合理的一面,同时又肤浅寡淡缺乏营养,日久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失衡,了无根基而又浮躁懒惰。这样的阅读应受到节制。本文前面强调体育院校语文教学的特色,强调其体育的贴近性,也只是一种出于现实考虑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入门的办法;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那些经过艰苦努力基础有所改观的学生,教师还是要指导其阅读经典,勉力而行。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基础情况,有针对性有步骤地推介阅读篇目,不要过多过重增加学生负担。还有就是,要倡导解决问题的阅读,争取师生互动,相互启发,相互熏染。
缺少了阅读过程,便缺少了广阔的智力背景,进一步深造也就少了有力的支撑。所以专业的设置固然重要,广博的阅读也必不可少。而体育院校,更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从整体上培育一种积极阅读的校园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文化基础问题,已成为体育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巨大障碍。受中国体育的大环境影响以及院校内部与现实脱节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模式,都是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笔者以为,作为体育精英的荟萃之地,体育院校应引领潮流,率先而动,改善包括语文教育在内的文化素质教育,以实现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受大环境制约,这注定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而调整教学管理思路,优化课程结构,是现实条件下可行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张彩红.体育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11,(07):258-259.
[2]郭姗姗.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对策[J].现代语文,2011,(02):113-115.
[3]赵环.素质教育视角下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02):104-106.
[4]张秀芳.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04):123-124.
[5]阮福.北京市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5,6.
[6]程红,吴志强,王芬,?蔡文菊,邢学波,韩景荣,张春萍,谢卫.“北京体育大学学生语文水平通级考试”的构想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406-1408.
[7]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1429.
[8]王广虎,冉学东.论体育学院学科与术科教学的不同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02):48-51.
[9]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M].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3.331.
[10]高海燕.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01):113.127.
[11]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0,(02):18-20.
[12]李微微.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个案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03):130-131.
[13]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