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合唱的“傲人传统”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aog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12月24日圣诞节前夕,一大早,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礼拜堂外就排起了长龙,人们都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国王学院圣诞庆典。虽然庆典要到格林尼治时间下午三点才开始,但限于礼拜堂的席位数量,唯有赶早,才有把握领到入场券。而在世界其他地方,这一天也有百万听众守候在电波前,聆听这一年一度的盛事——九篇读经与圣诞颂歌庆典(A Festival of Nine Lessons and Carols),剑桥国王学院最引以为傲的传统。1446年,当学院礼拜堂奠基之前,这里还只是一片沼泽地。而如今,这座晚期哥特式建筑却傲立于剑桥,鸟瞰着方圆数十里之地,拥有直指苍穹的锥形尖顶、大气而通透的花窗、精美华丽的扇形拱顶,更重要的是,它的音乐被传播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圣诞前夕的这个下午,国王学院合唱团在摇曳的烛光与袅袅馨香中,用真挚的歌声唱起他们最拿手的圣诞颂歌,让聆听者感受到谦卑、敬畏与安宁。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国王学院“九篇读经与圣诞颂歌庆典”诞生于1918年,由当时年仅三十四岁的院长埃里克·米尔纳-怀特(Eric Milner-White)策划。他的初衷源于早年随军牧师生涯的感受——英国教会应该有更多富有想象力的崇拜仪式。第二年,这套庆典的仪轨被加以修订,从此固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实际上,这套庆典并非米尔纳-怀特的原创,而是在十九世纪特鲁洛教区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Edward White Benson,后来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创立的一套圣诞礼拜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1880年平安夜十点,本森主教在他辖区内的一所临时搭建的木屋内举行了这一庆典,目的倒是很单纯——让人们在平安夜远离酒精。据本森的后人回忆,这套礼仪选取了九篇《圣经》经文,按照辈份由诗班男童至主教本人在内的九个人宣读,同时配以九首圣诞颂歌,这应该就是“九篇读经与圣诞颂歌庆典”的雏形了。


01国王学院合唱团


02合唱团录制的圣诞颂歌专辑

  1928年,国王学院的“九篇读经与圣诞颂歌庆典”第一次通过英国广播公司进行了实况直播,除了1930年以外,至今未曾中断过。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国王学院礼拜堂内所有的花窗被移走、室内没有暖气的窘境下,庆典依旧举行,只是为了安全起见,在广播中略去了“国王学院”的名号。参加与收听国王学院的圣诞庆典,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的一项传统。庆典向海外的直播则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据估计,每年全球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听众收听。1963年,庆典进行了第一次电视转播,不过有别于电台直播,人们在荧屏前收看到的是在平安夜前几日事先制作好的录像,借此也弥补了那些未能进入礼拜堂亲身感受的观众的遗憾。


  “九篇读经与圣诞颂歌庆典”,顾名思义,是由九篇《圣经》经文与圣诞颂歌组合而成。在这里,圣诞颂歌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从每年圣诞节前的将临期开始,一直到翌年的1月6日主显节,都是极其适合演唱圣诞颂歌的时节。
  今天,无论我们想要界定圣诞颂歌的含义,还是要追溯其起源,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迄今被公认为最早的一首与圣诞有关的歌曲,要数公元四世纪米兰的安布罗斯(Ambrose of Milan)创作的一首圣歌《万民救赎者请来》(Veni redemptor gentium)了。但依照流传至今的谱面来看,这只是一首古老的单声部素歌,与格里高利圣咏近似,和我们如今所知的圣诞颂歌实在相去甚远。后者的魅力在于极富亲和力,旋律朗朗上口,更像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整个中世纪,欧洲各地的圣诞歌曲层出不穷。但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英国一隅,因为那里才更像是圣诞颂歌的摇篮。1426年,英语中圣诞颂歌“carol”一词正式出现在了文献资料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单词的本意,竟是指当时的普通百姓为了庆祝秋收或是圣诞,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欢唱的歌谣。这一点,在如今许多艺术化的圣诞颂歌里依然有迹可循,譬如 “fa la la”这样的叠句,正是出自微醺的宴饮者口中。还有《这位奇妙婴孩是谁》(What Child is This)的旋律来自我们耳熟能详的英国民歌《绿袖子》。所以,这不正说明了圣诞颂歌源于普罗大众吗?
  文艺复兴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也推动了圣诞颂歌的蓬勃出产。人们陆续从一些音乐出版物中寻找新鲜的曲调,替换上应季的歌词,从而产生出更多的圣诞颂歌。《虔诚歌曲集》(Piae Cantiones)就是诸多灵感源泉中的一汪。这部歌曲集出版于1582年,在欧洲各地广为流传,尤其是在英国。今天,许多朗朗上口的圣诞颂歌,诸如《仁君温瑟拉》(Good King Wenceslas)、《甘饴喜乐》(In dulci jubilo)等,都源于这部集子。
  于是,长年累月,在英国这片土地上竟积累了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圣诞歌曲。十八世纪的英国人有一种使命感,要整理和推广这些文化瑰宝。1833年,一个名叫威廉·桑迪斯(William Sandys)的讼师搜集出版了《古今圣诞颂歌集》(Christmas Carols Ancient and Modern),其中就包括了现代人熟知的《圣诞佳音》(The First Noel)、《我看見三艘船》(I Saw Three Ships)、《听那天使高声唱》(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1871年,教士亨利·兰姆斯登·布兰利(Henry Ramsden Bramley)和作曲家约翰·斯坦纳(John Stainer)一起编订出版的《新旧圣诞颂歌集》(Christmas Carols New and Old)是一部里程碑之作,集合了前人之大成。而作曲家马丁·肖(Martin Shaw)和拉尔夫·沃恩-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在 1928年编订出版的《牛津圣诞颂歌集》(Oxford Book of Carols)则继续把英国圣诞颂歌的复兴大业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到了1961年,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指挥大卫·威尔考克斯爵士(Sir David Willcocks)编订的《合唱圣诞颂歌集》(Carols for Choirs)则将目光投向了当代,吸收了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约翰·拉特(John Rutter)等英国现代作曲家创作的圣诞颂歌。


01《新旧圣诞颂歌集》


02威尔考克斯爵士


  英国圣诞颂歌的繁盛,凝结了世代以来各方的努力,其中自然也有英国合唱团的一大份功劳。正是他们的演绎,才如同载体般,将这些美妙动人的音符传递给人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有世界上最深厚的合唱传统,而最优秀的合唱团也大多在英国。为什么这么说?究竟是什么使得英国的合唱团如此杰出呢?原因有很多,但我们或许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看看。
  第一个优点就是音准了。细数每一支英国合唱团,总有多如十八般武艺,但音准这个玩意儿恐怕是其中最有威力的一项了。在英国,几乎每一位参加合唱的歌者从小就会被教导,要把音唱得准,除了声乐技术上要精进以外,还要随时倾听其他人发出的声音。
  第二是读谱能力。英国的合唱团成员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读谱者,他们的读谱速度快,理解谱面的能力强,往往可以在拿到新作品后唱个几遍,就大致搭起了框架,即便是更大型的作品,也只需要花上短短几个小时。这一点令很多与他们合作的各国作曲家们赞叹不已,连连称奇。
  第三,是音色上的过人之处。好的合唱人声音色,应该是发声位置高,声音自然、通透又清澈,不需要过多的颤音。英国的合唱团有非常好的声乐技术,可以发出丰满又如水晶般润泽的音色。
  最后一点,可能是乐理知识方面的长处了。英国的合唱团在这方面几乎无可挑剔,这要归功于几个世纪以来古老的合唱传统。英国的合唱团特别善于用心推敲怎么把音乐做出来,既要有灵魂、有表现力,又不能过于矫揉造作。
  在那么多英国合唱团里,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是其中的翘楚。爱乐者只要听过他们灌录的唱片或是现场演出,就会明白这样的盛名实在不虚。国王学院合唱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兰开斯特王朝的时代,由国王亨利六世(Henry VI)一手创办。一直以来,其合唱传承的脉络不曾断过。而合唱团今天的成就,要归功于大卫·威尔考克斯爵士。这位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据说没法接受一点点稍逊的东西。他时常夜以继日地工作,除了每周一的休息外,都会提前将学院礼拜堂所有的礼仪用乐准备稳妥。对团员而言,严格规范的训练必不可少,他们的工作量也实在大得惊人,每天破晓鸡啼的时候就得起床,在仪式里献唱。根据合唱团曾经的管风琴师安德鲁·戴维斯(Andrew Davis)的回忆,很多时候他不得不在晚上进入礼拜堂练习白天需要演奏的曲目。
  如今,英国大大小小的教堂都有各自附属的合唱团,有着类似严格的例行排演,但并不是每一支合唱团都能获得像国王学院合唱团这般的成就。虽说国王学院礼拜堂的奇特声学构造极有助于声音的表现——洪亮又不失柔和——但人声之所以听上去像是笼罩着一层柔美的光环,主要还是因为歌手们的声音是纯粹地道的英格兰味道。女高、女低两个声部分别由还没到变声期的男童以及假声男高音们担当,没有一位女歌手。男孩子的嗓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纯净气息,但如果引导不当的话,他们的声音很容易变成猫头鹰那样的尖锐叫声。好在国王学院合唱团的孩子们技术过关,始终保持着均匀统一的清澈音色。


  让我们再回到国王学院合唱团的圣诞庆典。
  每一年,庆典中读经和祈祷的部分是固定不变的。但是颂歌的部分总会有曲目的更迭。庆典的进堂咏——赞美诗《昔日在大卫王城中》(Once in Royal David’s City)——永远是固定的,身着红白诗袍的合唱团与神职人员列队于教堂至圣所内鲁本斯的《三王来朝图》前,由一位男童合唱团员(chorister)领唱第一段,接着全体合唱团演唱第二、三段并缓缓步入堂内。当队伍行进至诗班席时,礼拜堂内所有参与庆典的会众们要齐唱剩余的段落,整座教堂内遂充满了人声的共鸣,再加上管风琴伴奏的澎湃,将所有的杂念一扫而空,为接下去的庆典预备一颗平静的心。进堂咏之后,主礼牧师致辞并带领众人祈祷,接着便是庆典的主体部分:宣讀九篇经文。


01国王学院合唱团的创始人亨利六世


02圣诞庆典进行中的国王学院合唱团


03国王学院合唱团的现任指挥史蒂芬·克里伯利

  这九篇精心选取的经文分别来自《旧约·创世记》《旧约·以赛亚书》《新约·路加福音》《新约·马太福音》与《新约·约翰福音》,以短小的章节,将人类始祖的堕落、弥赛亚的预言与耶稣的诞生呈现在人们面前。九篇经文的宣读亦遵循传统的规则,严格依照年龄与辈份:第一位诵读者是某位男童合唱团员,接着是一位合唱团里的成年合唱学员(choral scholar),第三位是教区代表,接着是剑桥市民代表、伊顿姊妹学院的代表、校牧、合唱团指挥、国王学院院士,最后是学院院长。每篇读经后,就会有两首适当的圣诞颂歌,以回应刚才宣读的内容。另外,礼拜堂内参礼的会众并非仅仅是观众,他们也要同诗班席上的歌者互动,这体现在演唱赞美诗(hymns)的环节,包括前述的进堂咏,在庆典中途与末尾,各有一首固定的赞美诗——《主佑幸福》(God Rest You Merry,Gentlemen)与《信友齐来》(O Come All Ye Faithful),需要会众按照手中节目册的指示同合唱团一起歌唱。集体歌唱赞美诗是英国教会的传统,而这几首赞美诗又都是最经典、最脍炙人口的圣诞歌曲,因此几乎每个英国人都会唱。大家济济一堂,齐声同唱,令庆典显得活泼又喜悦。   值得一提的是现任国王学院合唱团的指挥史蒂芬·克里伯利(Stephen Cleobury)。他于1982年从前任菲利普·雷吉尔(Philip Ledger)手中接过合唱团。这位很有自己想法的合唱指挥将合唱团从大卫·威尔考克斯爵士手下的气势磅礴,逐渐打造成一支更注重声音典雅精致的团体。他还为“九篇读经与圣诞颂歌庆典”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他不断拓宽曲目的选择,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维多利亚(Tomas Luis de Victoria)、普雷托里乌斯(Michael Praetorius)的经典复调作品至当代的合唱先锋默顿·劳里德森(Morten Lauridsen)、埃里克·惠特克(Eric Whitacre)、扬·桑德斯特罗姆(Jan Sandstrom)讲求奇幻和声效果的曲目,既保留了传统,又不拒绝优秀的当代作品;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克里伯利在1983年创立了“委托作曲”环节,此后每年的圣诞庆典,我们都能听到一首当代作曲家为该庆典特别创作的圣誕颂歌。在历年的委托作曲家中,不伐爱乐者熟知的炙手可热的当红作曲家,如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帕特(Arvo P?rt),芬兰作曲家埃诺约哈尼·劳塔瓦拉(Einojuhani Rautavaara),英国本土作曲家约翰·拉特(John Rutter)、詹姆斯·麦克米兰(James MacMillan)、约翰·塔文纳(John Tavener),美国作曲家史蒂芬·保禄(Stephen Paulus)等,而其中拉特的《哪有歌曲更甜美》(What Sweeter Music)、佩尔特的《诞神女颂》(Bogoroditse Devo)、韦尔的《炫耀吧,耶路撒冷》(Illuminare Jerusalem)更是在庆典后成为常演不衰的佳作。克里伯利的努力为国王学院的圣诞庆典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亦促成了一项新的传统的诞生。

尾声


  “九篇读经与圣诞颂歌庆典”自创立至今,已近一个世纪,如今已然风靡全球,成为了国王学院礼拜堂及其合唱团的代名词。现在,不仅在英国,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每年也有教堂举行这样的庆典,有的是直接效仿,有的是改编,但都无法也不可能超越国王学院。国王学院独享这一殊荣远胜于他者。岁岁年年的圣诞前夕,国王学院合唱团的歌手都在学院礼拜堂内为世界各地的听众献唱,虽然他们年纪轻轻,但功力却炉火纯青。他们的歌声随着礼拜堂的束柱上升至拱顶,回响在每一块砖石上,触动着每一个聆听者的心悸。庆典本身的意义,已不仅仅是将听者带回至两千年前回忆中的宗教仪式,也不是一场音乐会那么简单,而是将英国傲人的五百年合唱音乐的传统展现在世人面前。
其他文献
施尼特凯:“几乎是个奏鸣曲”  施尼特凯的父亲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1927年移居苏联,成了一名记者兼德语翻译;他的母亲则是一位随祖辈移民俄罗斯的德国后裔。施尼特凯1934年出生于苏联,少年时代曾随赴奥地利工作的父亲在维也纳学习过三年。在这段时间内,他确立了投身于音乐事业的终生信念,也找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德奥后裔的身份归属感。“我感觉在那里的每个瞬间都有一种与历史线索之间的联系:一切都是多维度的
期刊
常说音乐要有声,音乐是乐音的有机组合,但在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约376-427年)的无弦琴故事中却并非如此。沈约《宋书》本传说:“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莲社高贤传·陶潜传》说:“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勞弦上声!’”意思是说陶公有张“素琴”,没有弦和徽,他常与友朋饮酒时弹它,虽“抚而和之”,但奏的却是无
期刊
不久以前,环球澳洲发行了青年钢琴家陈默也的新唱片《四种文化》(Four Worlds)。乐迷们对环球澳洲应该不会陌生,多年来,其发行的“雄辩系列”(Eloquence)再版了众多经典演奏,而这些内容往往是国际版所忽略的。我是不太相信包装的,尤其在古典音乐方面,我只相信品位。对于“雄辩系列”的唱片,除了其中一部分的装帧风格我不尽认同以外,对于其录音内容的选择,我真是每每要击节赞叹。陈默也参加悉尼国际
期刊
在戏剧舞台上,采用中国题材、表现中国情调的西方歌剧作品,最广为人知的首推《图兰朵》——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留下的未竟之作,讲述了美貌绝伦却冷酷无情的中国公主最终被鞑靼王子征服的故事。这个故事经1998年张艺谋执导制作的“太庙版”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鸟巢版”,惊艳了全世界。  其实,还有一部歌剧,亦是以中国宫廷为背景的一段“异国恋”,讲述了中国王子与奥地利女子的情爱恩怨,可视作《图兰朵》的姐妹篇
期刊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1865-1936),俄罗斯作曲家,自幼显示出非凡的音乐天赋。格拉祖诺夫十一岁开始作曲,十四岁结识“强力集团”的核心人物巴拉基列夫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追随后者学习,取得飞速进步。在音乐赞助人贝尔雅耶夫的支持下,年轻的格拉祖诺夫游历西欧,定期举办推广自己与其他俄罗斯作曲家作品的音乐会,逐渐获得国际声誉。十九世纪末,格拉祖諾夫的创作进入成熟期,重要作品包括多部
期刊
作为晚期浪漫主义时期的奥地利音乐教育巨人,罗伯特·福克斯似乎并没有他的众多学生那样耀眼:勃拉姆斯、沃尔夫、马勒、西贝柳斯……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蕴藏着那个时代最为卓越的技术与最为敏锐的思想。然而,这每一个名字都与罗伯特·福克斯紧密相连。身处浪漫主义晚期音乐创作的中心,为每一位具有才华与潜质的学生指引方向,罗伯特·福克斯无疑是成功的。福克斯  罗伯特·福克斯1847年2月15日出生在离现在奥地利和斯洛
期刊
上海大学OMC原创音乐社是一个活跃在上海大学校园的音乐社团,以原创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释为主。其社员不仅拥有一定的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基础,还具有音乐创作热情,作品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大奖,来看一下吧!  禅语有:清池皓月照禅心。所谓禅心,即清静寂定的心境,清空安宁的心。这首歌词写得简而不白,禅意深远,一字一句皆怀菩提心。主旋律紧贴歌词的平仄,用干净简洁的创作手法,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使用了现代和声进行搭
期刊
2001年9月11日早上,美国发生了立国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震惊世界——其中当然也包括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所有乐师以及行政人员,他们原定在两日后开演一连三晚的2001/02乐季开幕音乐会。这时,乐团的音乐总监克里斯托弗·冯·多纳伊(Christoph von Dohnanyi)与行政总监莫里斯(Tom Morris)面临着一个难题:这场开幕音乐会还要继续吗?  如果我们回看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百年历
期刊
2018年7月20日至21日,由朱家角镇人民政府发起,音乐评论家、“音乐之友”创始人、“若耶音乐节”发起人刘雪枫先生与上海思维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策划,施坦威赞助的首届“若耶·珠溪音乐雅集”在朱家角安麓举行。  若耶音乐节创立于2017年3月,是中国第一个山水实景的秘境音乐节,曾于2017年举办“绍兴若耶音乐雅集”“兰亭·若耶雅集”等活动,不仅体现了音乐、艺术与美景的交融,更以富于特色的音乐雅
期刊
舒伯特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无数醉人的旋律,留在稿纸上的文字却寥寥无几,但这梦醒时分记下的只言片语却意外地成为了《冬之旅》的最好注脚。他在生命临近终点时写成的声乐套曲《冬之旅》改编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穆勒(Wilhelm Müller)的诗歌,其中注定有些宿命降临的意味:无人理解的音乐,永远失落的爱情,寻求死亡的旅程……但这部长达七十五分钟的大型声乐套曲却在舒伯特去世后赢得了无与伦比的名声,“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