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体育管理体制、教育理念、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考核与评定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了两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差异,并提出了我国课程目标应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课程内容应更加生活化、学习考评应更加综合化的建议。
【关键词】中美高校;学校体育;比较研究
引言
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状况,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体育管理体制、教育理念、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考核与评定等几个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和总结中美高校体育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1中美高校体育现状对比
1.1中美高校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对比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图1)分为校外管理机制和校内管理机制两大部分。校外管理机制主要表现为政府体育管理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体卫艺司、处)和体育行政部门(科教司)组成。其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协调和组织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规划并指导有关体育专业、高水平运动队和教材建设、开展专业师资培训等;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校内管理的主要方式由校领导分管和学校体育工作部门具体执行而进行的。负责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决策、指导、布置和检查。制定本校工作计划,落实教学任务,组织课外群体活动,开展课余训练竞赛工作。
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图2)是典型的、彻底的地方分权制。联邦教育部,代表国家对整个教育行业实行宏观管理,主要任务是统计和分析全国教育相关数据,为总统和联邦议会,以及州和地方教育机构提供制定教育政策法规的依据和建议。不能指导、监督和控制任何教育部门、组织、学校及个人的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州教育部是州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辖区内的各类学校,对州内学校办学状况进行考察评估,协调管理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相互间的关系。高校一般实施自我管理,依法自主办学、自主管理、自我负贵。绝大多数学校实行董事会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在美国,大学体育部是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大学体育教学的具体实施工作。按照学生类型和教学目的,把大学体育分成竞技体育部和娱乐体育部。娱乐体育部管理以各个运动项目体育俱乐部为参与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竞技体育部管理大学生运动员〔1〕。
从教育行政的权力分配方面看,我国是以中央集权为基础,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相结合的体制。在教育行政管理中,中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贯彻、执行实施中央制定的教育法律政策、规划、指令。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教育事业是地方和公众的事业,由地方公共团体独立自主的经营和管理,拥有统治性自主权,中央政府则总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只有在必要的范围内才参与。
1.2中美高校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对比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可见,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为根本,真正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加以肯定。“健康第一”即以体育为手段,实现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
美国的体育教育理念课概括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个体价值和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充分联系社会并且服务社会。美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始终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在身体、认识、社会和情感四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意识、兴趣和习惯,主张学生在学校阶段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学生终生都有意识和能力参与体育锻炼〔2〕。
1.3中美高校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对比
在我国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总的目标为: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要求高校体育课程要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思想,强调要突出促进学生健康的课程之本,使高校体育课程成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与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3〕。
由于地方分权的运行机制,美国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办教育的权利属于各州,各州的教育委员会有权决定本州的教育发展方针和发展方向。体育的情况也是一样,在美国各高校对体育目标的提法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实质上都是要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在身体、认知、社会以及情感四个方面的发展。因此,美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发展体能、提高运动技能,促进心理发展,以改进生活质量,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终生参与体育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服务〔4〕。
对比来看,两国都从人本主义的体育课程理念出发,以学生为本,设置不同的课程目标。而美国高校体育课程更注重发展学生的社会化,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学生自信和领导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验,侧重于体育参与的态度的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以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而我国则把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体能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实施现状来看,我国高校体育更多的则是关注学生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注还不够,运动主线和发展主线两者的整合有待加强,忽略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效益。
1.4中美高校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对比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和集体项目为主,开课率较高的项目主要为:足、篮、排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等,其次为:健美、田径、舞蹈、形体、健美操等。像游泳、网球、轮滑这些项目由于受场地师资条件的限制开课率较低。
美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东方传统体育项目,又有流行的健身、休闲娱乐项目。其内容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有氧运动、集体项目、个人项目、水上运动、体适能、传统的养生运动、冰雪运动、户外运动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等。有些学校还将登山、潜水等一些野外生存类项目纳入课程。还有不少高校以研讨的形式开设急救、个人卫生、健康生活方式所需要的体育知识等课程,有的还开设怎样购买、保养和修理体育器材等课程。
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的课程内容丰富,主要以个人项目、健身休闲、娱乐项目为主,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情感教育和保健教育,突出终身体育的内容,有很强的健身性、文化性、选择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学生可选择空间大。我国则是以竞技运动项目、集体项目为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健身、休闲运动,以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等,开设的还比较少。另外,美国的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是主要向学生进行运动项目知识、体适能和运动处方的指导。而我国则是以健康知识为主,对运动处方的内容涉及不多。
1.5中美高校学校体育学习考评对比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对学生学习考评也在不断转化,更加重视强化激励、发展的功能,评价内容也由重运动成绩转向重全面发展。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从注重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三方面进行。评价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主。
美国高校体育课的考核没有统一要求,国家也没有统一规定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重视考核学生的体验与实践过程,即对学生的整个实践操作进行考核、评分。考试成绩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种,相对来说比较松散。但是对学生的出勤的要求是比较严格。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俱乐部、校内或校际的各种竞赛的方式来获得学分,但是有些高校对参加校内的比赛是不给学分的。
在高校学校体育学习考评上,相比较而言我国要比美国要完善的多,并且其系统性较强,注重三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在具体操作上,美国侧重于对体育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改进和成就,学生互评方面较弱。我国总体上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较差,而且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对心理健康、情感内容和社会适应考核在操作层面上还有待提高。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管理体制方面
我国以中央集权为基础,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相结合,中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贯彻实施中央政策、规划和指令。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地方的几乎完全拥有自主权,难以制定全国统一的规划,教育缺乏统一的标准,各种制度纷乱复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另外,各地经济条件不同,现实的贫富差异也会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2.1.2教育理念方面
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理念和美国具有一致性,都包含激发体育兴趣,培养体育习惯,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提倡大众参与和终身体育等。
2.1.3课程目标方面
两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但是,美国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侧重于体育态度的培养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而我国从实施的现状来看,则更多的关注学生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注还不够,运动主线和发展主线两者的整合急待加强。
2.1.4课程内容方面
两国的体育课程内容都呈现多样性,具有很强的可选择空间和实用价值。美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以个人项目、健身娱乐项目为主,突出终身体育的内容。而我国则是以竞技运动项目、集体项目为主。美国高校体育基础理论课主要向学生进行运动项目知识、体适能和运动处方的指导,更多的注重对健康、安全锻炼的方法的传授。而我国对体适能和运动处方的指导显得不够。
2.1.5学习考评方面
两国高校体育课程都重视对学生的立体化评价,评价方式主要由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方式结合使用,注重理论的研究。但是,在具体操作上,美国高校更具实践性,侧重于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运动参与和运动体验。而我国较注重终结性评价,重视对运动技能水平的考核,而对心理健康、情感内容和社会适应的考核不够。
2.2建议
2.2.1课程目标应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课程目标上,应更加关注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要对体育课程目标进行合理的整合,使课程目标和学校的客观实际以及学生的客观条件有效的整合起来。努力整合成适应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对课程目标的运动主线和发展主线整合起来。真正使运动成为发展的载体,是发展成为运动的目标。
2.2.2课程内容应更加生活化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应该更加贴近生活、关注身体教育、情感教育和保健教育,使之与竞技运动教育一起构成多样化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2.2.3学习考评应更加综合化
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要努力实现评价内容综合化、方式多样化的科学转化,使课程学习评价向激励和反馈功能转化,不断完善体育课程学习,使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更好地为体育课程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2〕陈广旭,孔川川.美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3(2):96-99.
〔3〕曲宗湖,顾渊彦.高校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坤.中美两国高校体育课程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5):25.
【关键词】中美高校;学校体育;比较研究
引言
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状况,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体育管理体制、教育理念、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考核与评定等几个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和总结中美高校体育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1中美高校体育现状对比
1.1中美高校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对比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图1)分为校外管理机制和校内管理机制两大部分。校外管理机制主要表现为政府体育管理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体卫艺司、处)和体育行政部门(科教司)组成。其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协调和组织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规划并指导有关体育专业、高水平运动队和教材建设、开展专业师资培训等;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校内管理的主要方式由校领导分管和学校体育工作部门具体执行而进行的。负责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决策、指导、布置和检查。制定本校工作计划,落实教学任务,组织课外群体活动,开展课余训练竞赛工作。
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图2)是典型的、彻底的地方分权制。联邦教育部,代表国家对整个教育行业实行宏观管理,主要任务是统计和分析全国教育相关数据,为总统和联邦议会,以及州和地方教育机构提供制定教育政策法规的依据和建议。不能指导、监督和控制任何教育部门、组织、学校及个人的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州教育部是州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辖区内的各类学校,对州内学校办学状况进行考察评估,协调管理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相互间的关系。高校一般实施自我管理,依法自主办学、自主管理、自我负贵。绝大多数学校实行董事会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在美国,大学体育部是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大学体育教学的具体实施工作。按照学生类型和教学目的,把大学体育分成竞技体育部和娱乐体育部。娱乐体育部管理以各个运动项目体育俱乐部为参与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竞技体育部管理大学生运动员〔1〕。
从教育行政的权力分配方面看,我国是以中央集权为基础,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相结合的体制。在教育行政管理中,中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贯彻、执行实施中央制定的教育法律政策、规划、指令。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教育事业是地方和公众的事业,由地方公共团体独立自主的经营和管理,拥有统治性自主权,中央政府则总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只有在必要的范围内才参与。
1.2中美高校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对比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可见,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为根本,真正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加以肯定。“健康第一”即以体育为手段,实现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
美国的体育教育理念课概括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个体价值和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充分联系社会并且服务社会。美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始终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在身体、认识、社会和情感四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意识、兴趣和习惯,主张学生在学校阶段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学生终生都有意识和能力参与体育锻炼〔2〕。
1.3中美高校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对比
在我国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总的目标为: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要求高校体育课程要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思想,强调要突出促进学生健康的课程之本,使高校体育课程成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与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3〕。
由于地方分权的运行机制,美国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办教育的权利属于各州,各州的教育委员会有权决定本州的教育发展方针和发展方向。体育的情况也是一样,在美国各高校对体育目标的提法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实质上都是要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在身体、认知、社会以及情感四个方面的发展。因此,美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发展体能、提高运动技能,促进心理发展,以改进生活质量,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终生参与体育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服务〔4〕。
对比来看,两国都从人本主义的体育课程理念出发,以学生为本,设置不同的课程目标。而美国高校体育课程更注重发展学生的社会化,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学生自信和领导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验,侧重于体育参与的态度的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以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而我国则把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体能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实施现状来看,我国高校体育更多的则是关注学生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注还不够,运动主线和发展主线两者的整合有待加强,忽略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效益。
1.4中美高校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对比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和集体项目为主,开课率较高的项目主要为:足、篮、排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等,其次为:健美、田径、舞蹈、形体、健美操等。像游泳、网球、轮滑这些项目由于受场地师资条件的限制开课率较低。
美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东方传统体育项目,又有流行的健身、休闲娱乐项目。其内容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有氧运动、集体项目、个人项目、水上运动、体适能、传统的养生运动、冰雪运动、户外运动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等。有些学校还将登山、潜水等一些野外生存类项目纳入课程。还有不少高校以研讨的形式开设急救、个人卫生、健康生活方式所需要的体育知识等课程,有的还开设怎样购买、保养和修理体育器材等课程。
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的课程内容丰富,主要以个人项目、健身休闲、娱乐项目为主,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情感教育和保健教育,突出终身体育的内容,有很强的健身性、文化性、选择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学生可选择空间大。我国则是以竞技运动项目、集体项目为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健身、休闲运动,以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等,开设的还比较少。另外,美国的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是主要向学生进行运动项目知识、体适能和运动处方的指导。而我国则是以健康知识为主,对运动处方的内容涉及不多。
1.5中美高校学校体育学习考评对比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对学生学习考评也在不断转化,更加重视强化激励、发展的功能,评价内容也由重运动成绩转向重全面发展。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从注重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三方面进行。评价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主。
美国高校体育课的考核没有统一要求,国家也没有统一规定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重视考核学生的体验与实践过程,即对学生的整个实践操作进行考核、评分。考试成绩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种,相对来说比较松散。但是对学生的出勤的要求是比较严格。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俱乐部、校内或校际的各种竞赛的方式来获得学分,但是有些高校对参加校内的比赛是不给学分的。
在高校学校体育学习考评上,相比较而言我国要比美国要完善的多,并且其系统性较强,注重三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在具体操作上,美国侧重于对体育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改进和成就,学生互评方面较弱。我国总体上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较差,而且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对心理健康、情感内容和社会适应考核在操作层面上还有待提高。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管理体制方面
我国以中央集权为基础,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相结合,中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贯彻实施中央政策、规划和指令。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地方的几乎完全拥有自主权,难以制定全国统一的规划,教育缺乏统一的标准,各种制度纷乱复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另外,各地经济条件不同,现实的贫富差异也会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2.1.2教育理念方面
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理念和美国具有一致性,都包含激发体育兴趣,培养体育习惯,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提倡大众参与和终身体育等。
2.1.3课程目标方面
两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但是,美国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侧重于体育态度的培养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而我国从实施的现状来看,则更多的关注学生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注还不够,运动主线和发展主线两者的整合急待加强。
2.1.4课程内容方面
两国的体育课程内容都呈现多样性,具有很强的可选择空间和实用价值。美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以个人项目、健身娱乐项目为主,突出终身体育的内容。而我国则是以竞技运动项目、集体项目为主。美国高校体育基础理论课主要向学生进行运动项目知识、体适能和运动处方的指导,更多的注重对健康、安全锻炼的方法的传授。而我国对体适能和运动处方的指导显得不够。
2.1.5学习考评方面
两国高校体育课程都重视对学生的立体化评价,评价方式主要由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方式结合使用,注重理论的研究。但是,在具体操作上,美国高校更具实践性,侧重于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运动参与和运动体验。而我国较注重终结性评价,重视对运动技能水平的考核,而对心理健康、情感内容和社会适应的考核不够。
2.2建议
2.2.1课程目标应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课程目标上,应更加关注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要对体育课程目标进行合理的整合,使课程目标和学校的客观实际以及学生的客观条件有效的整合起来。努力整合成适应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对课程目标的运动主线和发展主线整合起来。真正使运动成为发展的载体,是发展成为运动的目标。
2.2.2课程内容应更加生活化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应该更加贴近生活、关注身体教育、情感教育和保健教育,使之与竞技运动教育一起构成多样化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2.2.3学习考评应更加综合化
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要努力实现评价内容综合化、方式多样化的科学转化,使课程学习评价向激励和反馈功能转化,不断完善体育课程学习,使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更好地为体育课程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2〕陈广旭,孔川川.美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3(2):96-99.
〔3〕曲宗湖,顾渊彦.高校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坤.中美两国高校体育课程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