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带了机遇与挑战,通过探讨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以及面临的困境,以期为地方高职院校提出可行性建议,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职业院校;乡村振兴;路径
一、地方高等職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
(一)以培养乡村各类人才为核心,推动乡村建设新发展
地方职业高校以培养多类型、高水平的职业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承担着为乡村建设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可见,地方职业高校需根据当地乡村的农业结构、发展方向等综合特征,培养专业性人才。其一,学校在依托涉农学科的基础上,根据本地不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立学科专业,形成多科性涉农学科专业群,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三农”人才,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其二,以建立乡村振兴创业基地为平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下乡创业,以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三,通过定期开展网络继续教育、乡村基层干部培训教育、农村技术人员培训等形式, 全方位、多层次地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推动乡村建设新发展。
(二)以促进乡村科技水平为纽带,引领农业科技新发展
以推动乡村振兴的快速实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放在第一位,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和农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1]。学校一方面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为突破口,紧密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业,以农业创新科技平台为载体,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高校+农业+创新”的产学研模式;同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服务手段,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促进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学科与农业相融合,并结合当地农村的特色产业,紧密围绕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三)以服务乡村文化建设为关键,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障。服务乡村文化建设,要发挥职业院校文化传承的功能。其一,学校通过开发设立服务于乡村文化建设的专业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培养一批传承乡村文化的新生力量,带领村民继承、学习、创新乡村文化。其二,学校结合地方特色、产业特色,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群与特色文化乡镇,推动农村传统工艺的发展,形成乡村文化品牌。其三,利用专业优势与人才优势,组织师生,下乡考察,针对乡村特色文化,可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传承与创新乡村文化。
二、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非农化:服务意识与思想观念落后
地方职业高校服务乡村发展的意识并不高,一是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多位于城市,面向于地方城市经济发展,为区域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服务对象定位于城市,对乡村发展重视程度低且服务意识不强;而且大多数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为地方政府举办,学校发展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学院则致力于城市发展。二是由于目前高校的科研体系日益数量化、等级化,导致教师科研多是为晋升职称,存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另外,关于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耗时长、见效慢等特点,多数教师不愿涉及这方面。三是多数学生因发展前景、婚恋问题、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父母期望等多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去乡村,存在着 大学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
(二)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僵化
首先,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结构型失调、缺少灵活性的问题。为迎合市场需求、追求经济效益、扩大生源等,学校多设置“热门专业”,而涉农专业存在数量少、质量不高的现象,缺少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不能根据农村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与乡村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其次,人才培养的单一化。职业高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秉持“学+做”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忽视“做”,培养的多是理论型人才,无法满足乡村所需的实用型人才。最后,课程设置比例失调。学校重理论课轻实践课,再加上校企合作机制尚未成熟、学生思想观念落后等各种原因,使实践课流于形式;课程内容过于老旧,缺乏一些前沿性实用性的内容。
(三)程序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长期以来,高校过于重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而忽视了其实际经济价值,导致许多科研成果实用性不强[1]。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科研一方面以晋升职称为主,多是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大多实用性较低,没有从促进农村发展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地对策分析。二是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判断教师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质量,是以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刊物等级为标准,忽视了成果的实用性与经济效益。三是企业注重农业新技术的市场需求与经济效益,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具有长期性与滞后性的特点,同时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积极性比较低,这些都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导致企业很少参与高校有关涉农项目的合作。
三、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策略选择
(一)以培养人力资源为关键
培养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乡土人才,是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首要职责。首先,要整合学校优势资源,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推动传统涉农学科与新兴学科的融合发展;同时选取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作为扶持重点,为乡村输送“开拓型”“复合型”人才。其次,调整课程设置的比例,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农村实际发展;同时完善高校与乡村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农村产业试点园区等,安排学生定期到农村进行实习实训,深入乡村产业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服务于“三农”发展的优质人才。最后,增加“双师型”师资数量,定期选派教师到农村调研与实践,鼓励教师深入一线服务乡村振兴,增加教师有关乡村发展方面的经验。
(二)以推进科技创新为重点
一是搭建高水平的科研支撑体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大力推动涉农科研项目的发展,加快促进乡村振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开发农业新技术与新产品,构建农业现代化新体系,实现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相结合。二是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分析农村产业的发展趋势,推动多学科交叉荣符合发展;同时与政府、各高校、企业合作,建设乡村振兴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创新服务局面。三是加大农业课题研究经费的投入,鼓励教师加强专项课题,扶持涉农项目的开展,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与补贴,集中力量开展具有前沿性的科研工作,力争取得有标志性的创新研究,利用高新技术推动农村产业链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以构建服务体系为平台
一是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能培训,如开展短期的干部培训班、农民技术培训班等,为农民提供多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培训等。另外,教学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乡村经验,教学内容要体现农村、贴近生活,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二是联合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建立区域合作联盟。遵循协同发展、共促农村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师范与非师范的交叉发展,壮大科研与技术团体,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师资梯队;同时协同企业、政府建立农业示范区等,提高学校的服务能力,带动农村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三是指引民众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学校可通过定期组织教师与学生下乡进行有关文化资源、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宣讲,推动地方文化工程建设,提高乡村文化软实力,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宝东,等.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7-9.
关键词:地方高校;职业院校;乡村振兴;路径
一、地方高等職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
(一)以培养乡村各类人才为核心,推动乡村建设新发展
地方职业高校以培养多类型、高水平的职业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承担着为乡村建设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可见,地方职业高校需根据当地乡村的农业结构、发展方向等综合特征,培养专业性人才。其一,学校在依托涉农学科的基础上,根据本地不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立学科专业,形成多科性涉农学科专业群,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三农”人才,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其二,以建立乡村振兴创业基地为平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下乡创业,以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三,通过定期开展网络继续教育、乡村基层干部培训教育、农村技术人员培训等形式, 全方位、多层次地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推动乡村建设新发展。
(二)以促进乡村科技水平为纽带,引领农业科技新发展
以推动乡村振兴的快速实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放在第一位,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和农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1]。学校一方面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为突破口,紧密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业,以农业创新科技平台为载体,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高校+农业+创新”的产学研模式;同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服务手段,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促进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学科与农业相融合,并结合当地农村的特色产业,紧密围绕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三)以服务乡村文化建设为关键,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障。服务乡村文化建设,要发挥职业院校文化传承的功能。其一,学校通过开发设立服务于乡村文化建设的专业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培养一批传承乡村文化的新生力量,带领村民继承、学习、创新乡村文化。其二,学校结合地方特色、产业特色,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群与特色文化乡镇,推动农村传统工艺的发展,形成乡村文化品牌。其三,利用专业优势与人才优势,组织师生,下乡考察,针对乡村特色文化,可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传承与创新乡村文化。
二、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非农化:服务意识与思想观念落后
地方职业高校服务乡村发展的意识并不高,一是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多位于城市,面向于地方城市经济发展,为区域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服务对象定位于城市,对乡村发展重视程度低且服务意识不强;而且大多数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为地方政府举办,学校发展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学院则致力于城市发展。二是由于目前高校的科研体系日益数量化、等级化,导致教师科研多是为晋升职称,存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另外,关于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耗时长、见效慢等特点,多数教师不愿涉及这方面。三是多数学生因发展前景、婚恋问题、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父母期望等多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去乡村,存在着 大学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
(二)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僵化
首先,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结构型失调、缺少灵活性的问题。为迎合市场需求、追求经济效益、扩大生源等,学校多设置“热门专业”,而涉农专业存在数量少、质量不高的现象,缺少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不能根据农村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与乡村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其次,人才培养的单一化。职业高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秉持“学+做”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忽视“做”,培养的多是理论型人才,无法满足乡村所需的实用型人才。最后,课程设置比例失调。学校重理论课轻实践课,再加上校企合作机制尚未成熟、学生思想观念落后等各种原因,使实践课流于形式;课程内容过于老旧,缺乏一些前沿性实用性的内容。
(三)程序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长期以来,高校过于重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而忽视了其实际经济价值,导致许多科研成果实用性不强[1]。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科研一方面以晋升职称为主,多是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大多实用性较低,没有从促进农村发展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地对策分析。二是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判断教师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质量,是以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刊物等级为标准,忽视了成果的实用性与经济效益。三是企业注重农业新技术的市场需求与经济效益,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具有长期性与滞后性的特点,同时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积极性比较低,这些都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导致企业很少参与高校有关涉农项目的合作。
三、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策略选择
(一)以培养人力资源为关键
培养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乡土人才,是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首要职责。首先,要整合学校优势资源,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推动传统涉农学科与新兴学科的融合发展;同时选取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作为扶持重点,为乡村输送“开拓型”“复合型”人才。其次,调整课程设置的比例,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农村实际发展;同时完善高校与乡村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农村产业试点园区等,安排学生定期到农村进行实习实训,深入乡村产业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服务于“三农”发展的优质人才。最后,增加“双师型”师资数量,定期选派教师到农村调研与实践,鼓励教师深入一线服务乡村振兴,增加教师有关乡村发展方面的经验。
(二)以推进科技创新为重点
一是搭建高水平的科研支撑体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大力推动涉农科研项目的发展,加快促进乡村振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开发农业新技术与新产品,构建农业现代化新体系,实现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相结合。二是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分析农村产业的发展趋势,推动多学科交叉荣符合发展;同时与政府、各高校、企业合作,建设乡村振兴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创新服务局面。三是加大农业课题研究经费的投入,鼓励教师加强专项课题,扶持涉农项目的开展,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与补贴,集中力量开展具有前沿性的科研工作,力争取得有标志性的创新研究,利用高新技术推动农村产业链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以构建服务体系为平台
一是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能培训,如开展短期的干部培训班、农民技术培训班等,为农民提供多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培训等。另外,教学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乡村经验,教学内容要体现农村、贴近生活,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二是联合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建立区域合作联盟。遵循协同发展、共促农村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师范与非师范的交叉发展,壮大科研与技术团体,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师资梯队;同时协同企业、政府建立农业示范区等,提高学校的服务能力,带动农村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三是指引民众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学校可通过定期组织教师与学生下乡进行有关文化资源、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宣讲,推动地方文化工程建设,提高乡村文化软实力,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宝东,等.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