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州16断块是我厂的主力油藏之一,历经八年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断块逐渐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开发矛盾日益凸显,2009年至今,通过深入研究,依据断块特性,精调细注积极开展平面、层间治理,有效改善了断块的开发状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平面矛盾 层间矛盾 注水方式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043-01
0 引言
州16含油层位S3中段S34-1Ⅰ-Ⅳ油组,其单层厚度较大,油层分布稳定。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州16断块,依据其特性,根据不同井区特性,精选注水方式和动态调配,积极开展平面、层间治理,有效改善了断块的开发状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 概况
州16断块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旧州乡,构造上处于冀中坳陷固安-旧州构造带旧州凹陷。地层沉积稳定,构造继承性较好。含油面积:2.0km2,地质储量:474×104t,可采储量:111.5×104t,溶解气储量5.74×108m3,采收率为23.5%,断块2002年投入开发。
州16断块主要含油层位为:ES3段,自上而下将其细分为:Es33、Es34-1Ⅰ、Ⅱ、Ⅲ、Ⅳ五个油组。主力生产层为Es34-1
2.断块生产特点
(1)油水井套变,注采井网不完善
断块井况进一步变差:主要表现州16断块套变出灰浆现象进一步加剧,油田开发后续难度加大。州16断块套变井数20口,占断块总井数的37%,致使注采井网不完善,直接影响到断块整体调整。
(2)平面矛盾突出,单层单向见效
在有注采对应关系的油井中仅22口井见到了水驱效果,其中单向见效井18口,约占见效总井数的82%。单向见效厚度占水驱厚度的52.0%。
注水见效油井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主河道与分支河道砂体沉积区,储层物性较好,易形成固定通道,主力产层全部为河道砂沉积,如州16-2、-8井见效好,均为分支水道砂沉积,是Ⅰ油组主产区。主河道及分支河道砂体的原油易被注入水驱替。而边部的水道间砂、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则见效慢,不易水淹。
(3)层间矛盾突出,储层纵向动用不均
断块内多井均为多层合采、合注,受层间物性差异影响,层间矛盾呈现加剧趋势,统计所有水井历年吸水剖面的动用率只有54.5%,其中10.61%的剖面吸水强度大于4m3/m.d。由此导致油井要么不见效,要么见效后快速水淹,层间调整难度大。
3.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1)完善注采关系
以细化注采单元,量化注水为方针,对部分油井择优转注1口,完善对应层位补孔2口。注采井数比由1:2.2变为1:2.08,注采井网更加完善。
(2)多轮次调驱—减缓平面、层间矛盾
断块2009-2014年调驱10井次,受效22井次,累计增油12211t,断块递减明显减缓,含水上升速度也得到一定控制,成效突出。
(3)因井制宜精调细注
①强化注水—州16-37井组
该井组在2012年7月调驱后,适时提高配注,强化注水,加大水线推进力度,扩大了水驱波及体积,使产量平稳上升,整体好转。
②轮换注水——州16-9、-12井组
州16-8井与-9井Ⅰ油组对应关系明显,州16-9井一直以20方/天温和注水,为了防止单向突进,我们于2012年5月将州16-12井防砂恢复注水,配注20方/天,使州16-12井与-9井轮换注水,最终-8井液量稳定在13吨,含水控制在28%以下,实现阶段无递减的良好局面。
③周期注水—州16-15井组
州16-2井的Ⅰ油组明显受效与州16-15井,为了控制中高含水井的含水上升,避免单层突进水淹,对州16-15井实施周期注水,最终达到控含水稳增油的目标。
④层间调水—州16-16井组
为了减缓层间矛盾,州16断块对有条件的水井实施了分层注水,共计分注井11口。下面以州16-41井组为例。该井区环境较复杂,存在高含水井、中含水井和低含水井,调水工作比较困难,我们利用分注井的优势,实施层间精细调水,使该井区的产量维持稳定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首先,将高含水井州16-17井与水井州16-41井对应较好层Ⅲ油组实施周期停注工作,使该油井的高含水得到控制;其次,将中含水井州16-33x与水井州16-41井对应的Ⅰ油组的水量控制在20-30m3/d之间,使其含水平稳,保证稳产;最后,将低含水井州16平2的对应注水的Ⅱ油组实施30-20m3/d的注水量,平稳提高该井产能。
4.效果评价
经过注水调整和精细调水,州16断块的注采关系进一步完善,注采井数比由之前的1:2.2提高至1:2.08,层间、平面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油层见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含水上升率有所控制,水驱波及体积进一步扩大,开发形势逐渐变好,自然递减连创新低。
5.结束语
根据断块目前形式,我们以提高油层见效率为中心,以多向见效为主线,确保州16断块的持久高效开发,做出如下规划:进一步完善注采关系。建议对断块内套变严重无法修复的州16、州16-1井更新,州16-31井侧钻、将州16-11转注Ⅱ、Ⅲ油组,州16-28x1转注ⅢⅣ油组。细分层系注水,建议重新分注州16-14、-3、-34、-37、-40、-44、-9、-22八口水井,缓解层间矛盾,提高油层纵向见效率。加强实时监控,以精细调水为主,周期注水为辅,提高水驱程度。
综上所述,针对油田开发中的难点,一定要抓住要害,关键环节深剖析,寻找问题根源,明确治理方向。在断块开发过程中,一定要精细地质研究,将精细贯穿于各环节之中。而在研究过程中,更是要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高效开发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彭昱强,涂彬,魏俊之等.油气田开发井网研究综述[J].大慶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6):22-25.
[2] 魏纪德,杜庆龙,杜春明等.大庆油田剩余油分布及影响因素[J].石油及天然气地质,2000,22(1):57-59.
[3] 束青林,张本华,徐守余.孤岛油田河道砂岩储集层油藏动态模型及剩余油研究[J].石油学报,2005,26(3):64-69.
[4] 赵向宏.水驱小油藏合理采液速度、合理井网密度及布井方式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21(1):74-79.
[5] 华北油田开发研究院《州16断块开发方案》.
[关键词]平面矛盾 层间矛盾 注水方式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043-01
0 引言
州16含油层位S3中段S34-1Ⅰ-Ⅳ油组,其单层厚度较大,油层分布稳定。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州16断块,依据其特性,根据不同井区特性,精选注水方式和动态调配,积极开展平面、层间治理,有效改善了断块的开发状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 概况
州16断块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旧州乡,构造上处于冀中坳陷固安-旧州构造带旧州凹陷。地层沉积稳定,构造继承性较好。含油面积:2.0km2,地质储量:474×104t,可采储量:111.5×104t,溶解气储量5.74×108m3,采收率为23.5%,断块2002年投入开发。
州16断块主要含油层位为:ES3段,自上而下将其细分为:Es33、Es34-1Ⅰ、Ⅱ、Ⅲ、Ⅳ五个油组。主力生产层为Es34-1
2.断块生产特点
(1)油水井套变,注采井网不完善
断块井况进一步变差:主要表现州16断块套变出灰浆现象进一步加剧,油田开发后续难度加大。州16断块套变井数20口,占断块总井数的37%,致使注采井网不完善,直接影响到断块整体调整。
(2)平面矛盾突出,单层单向见效
在有注采对应关系的油井中仅22口井见到了水驱效果,其中单向见效井18口,约占见效总井数的82%。单向见效厚度占水驱厚度的52.0%。
注水见效油井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主河道与分支河道砂体沉积区,储层物性较好,易形成固定通道,主力产层全部为河道砂沉积,如州16-2、-8井见效好,均为分支水道砂沉积,是Ⅰ油组主产区。主河道及分支河道砂体的原油易被注入水驱替。而边部的水道间砂、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则见效慢,不易水淹。
(3)层间矛盾突出,储层纵向动用不均
断块内多井均为多层合采、合注,受层间物性差异影响,层间矛盾呈现加剧趋势,统计所有水井历年吸水剖面的动用率只有54.5%,其中10.61%的剖面吸水强度大于4m3/m.d。由此导致油井要么不见效,要么见效后快速水淹,层间调整难度大。
3.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1)完善注采关系
以细化注采单元,量化注水为方针,对部分油井择优转注1口,完善对应层位补孔2口。注采井数比由1:2.2变为1:2.08,注采井网更加完善。
(2)多轮次调驱—减缓平面、层间矛盾
断块2009-2014年调驱10井次,受效22井次,累计增油12211t,断块递减明显减缓,含水上升速度也得到一定控制,成效突出。
(3)因井制宜精调细注
①强化注水—州16-37井组
该井组在2012年7月调驱后,适时提高配注,强化注水,加大水线推进力度,扩大了水驱波及体积,使产量平稳上升,整体好转。
②轮换注水——州16-9、-12井组
州16-8井与-9井Ⅰ油组对应关系明显,州16-9井一直以20方/天温和注水,为了防止单向突进,我们于2012年5月将州16-12井防砂恢复注水,配注20方/天,使州16-12井与-9井轮换注水,最终-8井液量稳定在13吨,含水控制在28%以下,实现阶段无递减的良好局面。
③周期注水—州16-15井组
州16-2井的Ⅰ油组明显受效与州16-15井,为了控制中高含水井的含水上升,避免单层突进水淹,对州16-15井实施周期注水,最终达到控含水稳增油的目标。
④层间调水—州16-16井组
为了减缓层间矛盾,州16断块对有条件的水井实施了分层注水,共计分注井11口。下面以州16-41井组为例。该井区环境较复杂,存在高含水井、中含水井和低含水井,调水工作比较困难,我们利用分注井的优势,实施层间精细调水,使该井区的产量维持稳定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首先,将高含水井州16-17井与水井州16-41井对应较好层Ⅲ油组实施周期停注工作,使该油井的高含水得到控制;其次,将中含水井州16-33x与水井州16-41井对应的Ⅰ油组的水量控制在20-30m3/d之间,使其含水平稳,保证稳产;最后,将低含水井州16平2的对应注水的Ⅱ油组实施30-20m3/d的注水量,平稳提高该井产能。
4.效果评价
经过注水调整和精细调水,州16断块的注采关系进一步完善,注采井数比由之前的1:2.2提高至1:2.08,层间、平面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油层见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含水上升率有所控制,水驱波及体积进一步扩大,开发形势逐渐变好,自然递减连创新低。
5.结束语
根据断块目前形式,我们以提高油层见效率为中心,以多向见效为主线,确保州16断块的持久高效开发,做出如下规划:进一步完善注采关系。建议对断块内套变严重无法修复的州16、州16-1井更新,州16-31井侧钻、将州16-11转注Ⅱ、Ⅲ油组,州16-28x1转注ⅢⅣ油组。细分层系注水,建议重新分注州16-14、-3、-34、-37、-40、-44、-9、-22八口水井,缓解层间矛盾,提高油层纵向见效率。加强实时监控,以精细调水为主,周期注水为辅,提高水驱程度。
综上所述,针对油田开发中的难点,一定要抓住要害,关键环节深剖析,寻找问题根源,明确治理方向。在断块开发过程中,一定要精细地质研究,将精细贯穿于各环节之中。而在研究过程中,更是要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高效开发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彭昱强,涂彬,魏俊之等.油气田开发井网研究综述[J].大慶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6):22-25.
[2] 魏纪德,杜庆龙,杜春明等.大庆油田剩余油分布及影响因素[J].石油及天然气地质,2000,22(1):57-59.
[3] 束青林,张本华,徐守余.孤岛油田河道砂岩储集层油藏动态模型及剩余油研究[J].石油学报,2005,26(3):64-69.
[4] 赵向宏.水驱小油藏合理采液速度、合理井网密度及布井方式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21(1):74-79.
[5] 华北油田开发研究院《州16断块开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