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提出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阐明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旨在揭示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一些特点,在实践中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从课内教学内容的变革延伸到课外相关内容的教学,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提一点可资借鉴的参考意见。从而改善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减少语文教学的一些困扰。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作者简介:陈丁胜,男,上海市医药学校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35-0043-03
一、情感教育的概述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反应,情感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情感教育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内容:(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管学习积极性,变教师主导的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的主动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文化技能;(2)通过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建立稳定的情感基础,学会欣赏人、事、物中美的一面,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够明辨是非,逐步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完善的人格,以情感教育带动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深化教育成果的一块基石。[1]
(二)中职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情感教育体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2]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端正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情感教育的目标也同样重要。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因而学习的压力小,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可以淡化,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利用这些课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情感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况调查
为保证调查数据能够反映样本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况,本次调查的范围概括了学生总数的30%,调查的有效样本来自9个专业345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显示,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周岁,男生与女生的比例分别为30.1%和69.9%。其中有22.3%的学生属于农村、海岛、低保家庭。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是有所欠缺的,59.13%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没用或者不知道有何用处。他们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将在他们生活中、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只有31.05%的学生有主动学习语文的要求,而这一数字远远小于另外另个数字。从中可以看出,关于语文学习无用论及学习目的盲目是目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缺少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表3可以看出,教材内容吸引人,教师讲课富有感染力的选择占对语文学习有兴趣者的8751%与90.35%。从表4中看出,学习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中,教材内容枯燥乏味原因占6410%,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的原因占43.30%,这说明中职生希望拥有更多更好更贴切他们的教材以及适合他们的教法,而情感教育在这里就有着它的用武之地了。
以上罗列的调查数据表明了一些导致了中职学校师生情感交流渠道不畅的原因。这些数据同样表明学生是拥有一定被认可的需要的,那么在中职学校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观念与方法对于促进教学、沟通师生是有积极意义的,也值得教师去研究。
三、中职学校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在校期间的语文课学习,可能成为相当一部分同学全日制学习中最后的文化课学习,如何有效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情感,以及具有高尚的职业素质,就至关重要了。经过思索、实践以及学生间的问卷调查,笔者认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的改革需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教学内容的变革
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教材,但要目前的一些教材却不能明显的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就需要任课教师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加以调整甚至替换。可以从《读者》等杂志中选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具有时代特征与时效性的篇章让学生欣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内容的变革还涉及教学顺序的适当改变,如单元教学一般都把文言文放在一起,但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环节薄弱,一些同学对于平时的语文课很感兴趣,到了文言文单元就放弃了,上课开小差是常有的事。对此,教师不妨调整教学顺序,穿插的授课,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压力,还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中按照教材的单元教学法进行教学(主旨与材料、思路与结构等);比较阅读、快速阅读等,既能够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技能,又提供一些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与方法,整体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精神,比支离破碎的分析要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比较难于理解的诗歌,可采用诵读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模仿或者分组竞赛等方式,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诗歌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学生很好的理解,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教师努力分析,学生神游迷离,教学过程难以为继,其结果是催生了学生有收获的课堂学习与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一)遵循教材中提供的线索,适当补充作家作品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作家作品,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在中职的课堂上,没有升学压力,把语文课上成欣赏课般的美妙,增加学生听课效果,能有效弥补了教材单调、乏味的不足;多介绍一些课文背后的故事,学生感到轻松,教师更主动,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双方都体验到愉快教学的乐趣。
(二)创设情景,诱发情感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学生能带着真切的感受来学习课文,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鼎湖山听泉》课文中对于泉水声音的表达时,把握作者通过听泉来思考人生哲理的主题,学生虽然能够从整体感知上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于自然、人生思考的情感,但为了增加对作者真挚情感的感受,笔者把作者描写泉水声音的语句挑出来,配以相应的声音。这就把多样的游记体散文中的自然气氛移植到教室中,学生表现的非常踊跃。
(三)深钻教材,挖掘情感
毕竟教材中不是所有的篇目都能挖掘出一定的积极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多下功夫,为那些缺少情感的课文,增加情感教学的内容。如《风景谈》一文,它虽然有美的欣赏价值,但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这种抽象的美并不感兴趣。结合学生特点,把本课确立为情感体验为主的课程。鼓励学生朗读准确、吐字清晰,语气连贯,感情真挚,并增加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成绩。课堂里传出了久违的朗朗的读书声。
(四)教师范读,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诗歌篇章的时候,很多诗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弱,讲多了,学生不喜欢听,也破坏了诗歌的美感;讲少了,好像没有落实好知识点,对诗歌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那么笔者认为古人讲的“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是非常有道理的。
(五)适当补充优秀的作品,作为语文教材的补充
如《认识父亲》这一课,从父亲群像描写父爱,有真情实感。除此之外,笔者还给学生讲了两篇《读者》里的关于母爱的故事,通过几个母亲的比较,学生得出:母爱是伟大的这个结论,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学。
(六)联系实际,让语文学习能够学以致用
教材中还涉及到一部分如何写感谢信、聘书等应用文体的教学内容。起初笔者认为这样的内容枯燥、难教,但了解到班级中有同学手机遗失后,被高年级学生捡到并归还的事例,就鼓励本班学生给拾金不昧的同学写感谢信,这个事例离我们的生活都很近。笔者只教写法及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感激之情,学生们都兴致勃勃的愿意去写,并认识到它将对自己的生活有帮助。
五、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应用结果分析
笔者挑选了所任教的三个班级语文课中进行情感教育对比研究,其中一班运用了上文所提到的情感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另外,2班、3班则使用既定的教学安排进行教学。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并通过SPSS软件对三个班级的期中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得出以下数据。
从表5中可以知道,三个班级的各自最高、最低分以及平均分。从表6的三个班级期中成绩的齐性检验中可以发现,三个班级的期中成绩中,1班与2班的显著性为0.001、与3班的显著性为0.000(无限接近于零),说明1班与2班、3班有着很大差异;而2班与3班的显著性为1.000,由此可知两个班级成绩之间没有差异。同样,这个结论也可以从表7的S-N-K(Student-Newman-Keuls)Q检验中发现,1班属于单独一个集团,而2班与3班则处于一个集团。由此笔者初步认为,情感教育的一些方法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成绩方面是具有一定的功效的。
参考文献:
[1]刘晓伟.情感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李漪]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作者简介:陈丁胜,男,上海市医药学校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35-0043-03
一、情感教育的概述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反应,情感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情感教育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内容:(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管学习积极性,变教师主导的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的主动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文化技能;(2)通过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建立稳定的情感基础,学会欣赏人、事、物中美的一面,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够明辨是非,逐步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完善的人格,以情感教育带动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深化教育成果的一块基石。[1]
(二)中职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情感教育体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2]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端正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情感教育的目标也同样重要。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因而学习的压力小,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可以淡化,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利用这些课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情感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况调查
为保证调查数据能够反映样本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况,本次调查的范围概括了学生总数的30%,调查的有效样本来自9个专业345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显示,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周岁,男生与女生的比例分别为30.1%和69.9%。其中有22.3%的学生属于农村、海岛、低保家庭。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是有所欠缺的,59.13%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没用或者不知道有何用处。他们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将在他们生活中、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只有31.05%的学生有主动学习语文的要求,而这一数字远远小于另外另个数字。从中可以看出,关于语文学习无用论及学习目的盲目是目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缺少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表3可以看出,教材内容吸引人,教师讲课富有感染力的选择占对语文学习有兴趣者的8751%与90.35%。从表4中看出,学习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中,教材内容枯燥乏味原因占6410%,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的原因占43.30%,这说明中职生希望拥有更多更好更贴切他们的教材以及适合他们的教法,而情感教育在这里就有着它的用武之地了。
以上罗列的调查数据表明了一些导致了中职学校师生情感交流渠道不畅的原因。这些数据同样表明学生是拥有一定被认可的需要的,那么在中职学校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观念与方法对于促进教学、沟通师生是有积极意义的,也值得教师去研究。
三、中职学校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在校期间的语文课学习,可能成为相当一部分同学全日制学习中最后的文化课学习,如何有效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情感,以及具有高尚的职业素质,就至关重要了。经过思索、实践以及学生间的问卷调查,笔者认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的改革需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教学内容的变革
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教材,但要目前的一些教材却不能明显的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就需要任课教师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加以调整甚至替换。可以从《读者》等杂志中选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具有时代特征与时效性的篇章让学生欣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内容的变革还涉及教学顺序的适当改变,如单元教学一般都把文言文放在一起,但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环节薄弱,一些同学对于平时的语文课很感兴趣,到了文言文单元就放弃了,上课开小差是常有的事。对此,教师不妨调整教学顺序,穿插的授课,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压力,还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中按照教材的单元教学法进行教学(主旨与材料、思路与结构等);比较阅读、快速阅读等,既能够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技能,又提供一些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与方法,整体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精神,比支离破碎的分析要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比较难于理解的诗歌,可采用诵读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模仿或者分组竞赛等方式,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诗歌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学生很好的理解,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教师努力分析,学生神游迷离,教学过程难以为继,其结果是催生了学生有收获的课堂学习与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一)遵循教材中提供的线索,适当补充作家作品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作家作品,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在中职的课堂上,没有升学压力,把语文课上成欣赏课般的美妙,增加学生听课效果,能有效弥补了教材单调、乏味的不足;多介绍一些课文背后的故事,学生感到轻松,教师更主动,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双方都体验到愉快教学的乐趣。
(二)创设情景,诱发情感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学生能带着真切的感受来学习课文,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鼎湖山听泉》课文中对于泉水声音的表达时,把握作者通过听泉来思考人生哲理的主题,学生虽然能够从整体感知上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于自然、人生思考的情感,但为了增加对作者真挚情感的感受,笔者把作者描写泉水声音的语句挑出来,配以相应的声音。这就把多样的游记体散文中的自然气氛移植到教室中,学生表现的非常踊跃。
(三)深钻教材,挖掘情感
毕竟教材中不是所有的篇目都能挖掘出一定的积极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多下功夫,为那些缺少情感的课文,增加情感教学的内容。如《风景谈》一文,它虽然有美的欣赏价值,但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这种抽象的美并不感兴趣。结合学生特点,把本课确立为情感体验为主的课程。鼓励学生朗读准确、吐字清晰,语气连贯,感情真挚,并增加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成绩。课堂里传出了久违的朗朗的读书声。
(四)教师范读,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诗歌篇章的时候,很多诗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弱,讲多了,学生不喜欢听,也破坏了诗歌的美感;讲少了,好像没有落实好知识点,对诗歌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那么笔者认为古人讲的“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是非常有道理的。
(五)适当补充优秀的作品,作为语文教材的补充
如《认识父亲》这一课,从父亲群像描写父爱,有真情实感。除此之外,笔者还给学生讲了两篇《读者》里的关于母爱的故事,通过几个母亲的比较,学生得出:母爱是伟大的这个结论,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学。
(六)联系实际,让语文学习能够学以致用
教材中还涉及到一部分如何写感谢信、聘书等应用文体的教学内容。起初笔者认为这样的内容枯燥、难教,但了解到班级中有同学手机遗失后,被高年级学生捡到并归还的事例,就鼓励本班学生给拾金不昧的同学写感谢信,这个事例离我们的生活都很近。笔者只教写法及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感激之情,学生们都兴致勃勃的愿意去写,并认识到它将对自己的生活有帮助。
五、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应用结果分析
笔者挑选了所任教的三个班级语文课中进行情感教育对比研究,其中一班运用了上文所提到的情感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另外,2班、3班则使用既定的教学安排进行教学。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并通过SPSS软件对三个班级的期中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得出以下数据。
从表5中可以知道,三个班级的各自最高、最低分以及平均分。从表6的三个班级期中成绩的齐性检验中可以发现,三个班级的期中成绩中,1班与2班的显著性为0.001、与3班的显著性为0.000(无限接近于零),说明1班与2班、3班有着很大差异;而2班与3班的显著性为1.000,由此可知两个班级成绩之间没有差异。同样,这个结论也可以从表7的S-N-K(Student-Newman-Keuls)Q检验中发现,1班属于单独一个集团,而2班与3班则处于一个集团。由此笔者初步认为,情感教育的一些方法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成绩方面是具有一定的功效的。
参考文献:
[1]刘晓伟.情感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