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此间的生活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中的去年8月,盛夏流光长明,绿皮火车迟缓地驶过粤北的密密山岭、重重水域,蒸腾的尾气飘散于空中,在铁轨周围氤氲成诗。从北纬37度到北纬23度的跨越,行行重行行,我来到这片珠江水系含纳的广阔土地,归于“中大”,毗邻珠江,傍水而居。
  “中大”情怀
  “你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讲了许多年。”
  骊歌初唱的夏天,凤凰花芯抽出极长的蕊,同样红艳的花瓣从血色的花萼内侧伸出,丝丝缕缕的纹路浸入花尾的黄晕中,延续着春季木棉带来的热烈。在中山大学最古老的南校区里,学子们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这些隐匿在郁郁葱葱中的红楼,恍惚间我曾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陶翁笔下的“世外桃源”:一树参天,一瓦翡翠,一砖朱红,四方檐角,水轻涌,清风散,晚霞明,不会太喧嚣,也不会太寂寞,却又足够温暖。
  “中大”整体由一条中轴线分为东西两区,漫步于中轴线上,一端的尽头便是“中大”标志性的石牌门,北门外的珠江晚风猎猎作响,吹得“国立中山大学”几个牌坊刻字显得愈加清晰坚定。记得上学期上过一门课程是专门讲述“中大”历史变迁的,课堂上我总是痴醉于老师口中那段关于他学在“中大”的深刻印记。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在心里问自己,我内心深处镌刻珍藏的“中大”印记,是粤地岭南的脉脉长情吗?是逸仙路上风吹榕叶的沙沙作响吗?是公教楼到图书馆之间的数米阳光吗?是三行情书林飘荡的浪漫吗?还是十二月满天飘飞的凤凰花瓣?又或者是从一饭窜到三饭的味道吗?还有浩然矗立的石门牌坊和中山铜像……
  浪漫主义的商科生
  因为数理能力较差,我在高中读的是文科,可未曾想到,在进入大学后,我却一头扎进了经济学的“魔鬼海洋”。在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左有高等数学的无情摧残,右有微观宏观经济学的肆意碾压,再辅之管理学等课程的大量内容,倒真把我逼得是欲哭无泪。但在逐渐适应这种快节奏的课程安排后,我也渐渐发现了经济学的“俏皮可爱”之处,比如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形的,而可乐的易拉罐是圆形的。各个商家之间的价格博弈就好像一场奇妙的推理游戏一般,让我“乐不思蜀”。
  虽然主修商科,但因为骨子里有一颗文学的心,我还选修了几门文史哲的课程。我清楚地记得,上学期上过一门哲学系老师的课,他在呼吁我们看宫崎骏的经典电影《天空之城》后,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要去过有意义有价值不后悔的人生。我想,我会始终记得老师所传达的精神:“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人性才是有希望的,保持一份成熟的天真,做一个有趣的大人。”
  商科因为学业繁重,背诵的东西繁多且需要做大量计算,经常被列入“十大掉头发专业”之一,但有时虽会忙得饭都不想吃,却总有让人感动的片刻。
  还记得那时夜已深,早就门禁了,楼里还有个别宿舍亮着灯。我走在从图书馆回宿舍的幽静小道上,站在墨色之外,把四周一一看遍。图书馆前的驻足,深夜的楼道,日升月浮,星河起舞,“月转过梧桐树影”,都成了那些不可复制的夜晚里独一无二的记忆。我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在背负沉重生活前进的时候,不要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难的不是自强,而是不息地自强,就像我们头顶的这片星空一样宽广。
  闲情小札
  “中大”校园藏身闹市区,但高墙里自有自己的一份安逸宁静,“中大”在学术上声名远播,但更让我受益的却是思想开放,活泼自由。南草坪的蓝天,那里住着尼采口中所说的自由,小北门外的夜晚,有着青春的歌和稚嫩的诗,这一切都让人无比庆幸能够生活在这个园子里。
  这些天,忙碌之余仍然想要种梦在心里头,回忆很多,但仿佛一回头,还是可以看见图书馆的旧时光,以及楼上飘来的一缕缕墨香。“中大”里的每一处寥廓与轩邈、细微与琐碎,都值得记录,都值得作为一帧帧鲜活的记忆实实在在地收藏好。
  水中倒影苍劲,阳光晒干心事,花间水边浸染了干净与透亮。“中大”光华,文脉文风,湖边总少不了一些晨练的老教授。我还记得刚开学那会儿,曾一度好奇地上前问询。他是一名中文系教授,亲切和蔼,眼里有光,话里有力,让我看到一股文化精神的赓续与传承。于是在某个凑巧的清晨,我也“装模作样”地跟着他捣鼓起来。他是一名清瘦孤独的贤博学者,可是我知道,他的精神饱满而丰盈,是我曾经幻想中的文人墨骨。临走时,他还不忘嘱咐一声:“小伙子,别忘多来中文系听听课哦!”急着赶去上课的我心中是久久的感动与温暖,至今不能忘怀。
  中山客
  “愿为春风,植荒十年,换得一时春生。”已经不记得在何处看过这句话,半年来的多少个晨昏定省,希望在以后的将来,我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商科学生,同时不忘记对于文学的热爱。在图书馆学习累了,或是刚从教室里出来时,偶尔会抬起头来看看中轴线处的中山先生像,希望我的眼眸里永远是热爱与希望的光亮,似“中大”青年一样的意气风发。
  黯与亮的碰撞,是似曾相识,是焕然一新。明与暗的结合,勾绘出“中大”独特的剪影。晦明变化的一日里是跃动的身影在夕光中停驻。其实故事远远不止这些,每天校园里的各个角落都在上演着,一批批在“中大”孜孜求学的他们,那些追求卓越的故事,每一幕的剪影都很美。
  从前往后看,是游客,回首间指点新鲜;从后往前看,是住客,寻一点温暖回忆。致我的此间“中大”,我的此间少年,我的此间夜色,我的我,我的你,我的他們,我们共同珍视的中山情。从你的四季走过,岁盛暑气蒸,可长歌,可痛饮,唯不可离去。
  “愿你的青春恣意飞扬,终得其所。”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却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请以“我心有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去年学校举行创业大赛的时候,我兴致勃勃地报了名。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暖风软的温和午后,暮色沉沉的安宁深夜,我一直在翻看各种论文,查阅相关理论,黑夜被压缩,白昼在拉长,一遍遍地撰写,又一遍遍地推翻重来。窗外的樱花盛开之时,我终于完成了方案。  可是我没有获奖,失落如潮水般翻涌而来,那些目不窥园的时光和孜孜不倦的努力统统被否定了,我追悔不已,早知如此,还不如趁着花繁春盛去游园观景。  一个月后,老
一、抄写下面的字,注意字形结构,保持页面整洁。(4分)  领 群 船 朗   论 神 依 洪  二、拼音与汉字(4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20分)  2. 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 )里。(6分)  A. B.  转移( ) 转椅( ) 转让( )   A. B.   纳
素材分析: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也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运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因为,这就是人生。  亚蒙·哈默1898年生于美国纽约市,曾担任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被誉为“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年輕时哈默曾走过一段时间的弯路,不过,这段经历最后也成为他成长过程
三亚学院大三学生周浩火了,继去年用90天沿边境线驾驶摩托车骑行了大半个中国后,今年暑假,他又带上了自己收养的小狗“小二”继续骑摩托,用时40天完成了余下的旅程。单人骑行万里,颇有些“少年游侠”的味道。  就在今年6月份,媒体还曾报道,山西朔州一高三班主任带领11名“准大学生”,从朔州骑行了1800公里到达上海。8月份,来自安徽的清华大学新生骑行900公里,从家乡前往清华大学报到等。无论是周浩还是这
普雄至攀枝花的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已经开行了50年,与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奇迹的成昆铁路同龄。作为成昆铁路的标志性列车,它穿行于我国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为闭塞的山区搭起了一座与山外世界沟通的桥梁,是彝族老乡心中的便民车、致富车。  中国铁路的发展是快的,中国高铁的速度是快的,但中国速度有快,也要有“慢”。中国各地像5633次列车一样的公益慢火车就代表
我不是一个空有一腔孤勇的末路英雄,我是一个敲门人,准备了很多礼物,装在黑色的大麻袋里,从深巷的另一头摸黑走来。我永远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面对生活,我永远感谢一切经历,我永远相信自己,相信美好的未来。  尊敬的“985”大学:  不久以前,连我都在质疑自己:你怎么敢报“985”大学?  去年夏天,我经过挂着“985”大学牌匾的朱门前,许多游客争着在门前拍照。有年轻的面孔,或匆匆地低头穿过人群,或骑着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年,弹指一挥间,“十三五”即将落子收官。这是“中国号”列车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和时间赛跑的五年,是用速度跑出风采、用实干创造辉煌、用奋斗书写华章的五年。在这场为期五年的“大考”中,中国在众多领域刷新成绩,跑出了中国新速度,交出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答卷。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GDP达99.1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达30%左右;2019年年末,我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超过3.
17岁,葱茏鲜活的青春,本该带着充满希望的光芒面对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我却深陷迷茫的旋涡。我的世界似乎一直在变暗,没有人关我的灯,而是我自己走进了漆黑的小房子。  我一直都以为自己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人,不怕打击不畏挫折,但现实却告诉我,我是错的。其实我也知道我是错的,我其实很脆弱,只不过我从来都不愿相信,不愿面对。  高中以前,我的成绩一直都是班里的前几名,偶尔会有浮动,但也从来没跌出过班里的
親,感谢您对《高考季》一直以来的厚爱~只要您将填好的评刊表用手机拍照上传至QQ 1696383164,或发送至邮箱1696383164@qq.com,或艾特我们的新浪微博@高考季杂志,或发送至微信高考季,或通过邮局邮寄给我们,即有机会获得奖品一份哟。  我们的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经三路北段98号故事家杂志社《高考季》编辑部收 邮编:450008  昵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