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农民心中的万寿菊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f657094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走在六盘大地,我被一片片或黄、或橘红的花海所吸引,这花儿不是当地的观赏花,而是引进的一种中药材——万寿菊。每年9月,它们与本地道地的山菊花一起盛开,如同脱贫富裕起来的群众火红的日子,映红了山野,映紅了人们灿烂的笑脸,把层层的梯田点缀得如诗如画。
  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六盘山区的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万寿菊,过去这些在城市花园里少量种植的观赏花儿,因其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被作为脱贫致富产业予以扶持、推广,经过培训,农民熟练掌握了种植、田间管理、初加工的技术,发了“菊财”。它们成为增收的“致富菊”。如今成片成片的花儿盛开,不仅开在山野,更开在了农民的心里。
  万寿菊又名臭芙蓉,为1年生菊科属的植物,原产地墨西哥;喜阳、耐寒、耐干旱,在中国各地都有人工栽培;多生于海拔较高的路边草地;株高60~100厘米,茎粗壮呈绿色,头状花序着生枝顶,或黄或橘色,花期较长,易管理收获。
  六盘山地区的县(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较高,气候高寒阴湿,大部分耕地是在山地和半山地,植物覆被良好,肥沃疏松、保水较好、土质无污染,适合万寿菊的生长。春天播种,夏季孕育,夏秋开花、采摘,成熟的花朵是提取纯天然叶黄素的理想原料。
  生态保护、保产增收,是六盘山地区脱贫攻坚探索出来的发展方式和原动力。山区人们沐浴着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把万寿菊作为增收的“致富菊”大面积种植,不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并用天蓝山绿水清守护着这片纯洁天然无污染的万寿菊。为防止使用农药化肥等,万寿菊的种植全部为地膜化,解决了晚霜、冬春干旱和涝灾危害;利用地膜保水、保肥、除草作用,涵养了水分,提高了产量,抑制了病虫害;由大田传统种植向科技化方向转变,拓展了地膜万寿菊的栽培区域,收获了万亩地膜万寿菊的种植成果。
  质量铸就品牌。当地政府成立合作社和公司,政府与公司签订合同,实行订单式种植、销售,严把万寿菊的种植、田间管理、采摘、收购、贮藏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关,打造六盘山品牌。
  走进万寿菊种植基地,鲜花朵朵,争奇斗艳,大得像团团彩球,小得如盏盏精巧的花灯,竞相绽放的花朵如流金的云霞笼罩着四野。政府更是审时度势适时发展乡村旅游,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使脱贫攻坚工作再显成效。
  每当万寿菊花朵由淡黄色逐渐变为深黄色、橘红色时,农民就知道万寿菊该到采摘的时节了。万寿菊收获简单,农民用镰刀一朵一束地收割,运回去,晒在水泥地板的打场上,摊开,去掉花柄上的杆子,每天翻晒直至晒干;然后将晒干的万寿菊交到合作社或公司。万寿菊开花好几茬、采摘好几茬,每亩万寿菊产量达1000公斤左右,每公斤市场价1元,如此计算每亩能收入1000元,相当于小麦种植收入的2倍之多。
  万寿菊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它能够延缓老年人因黄斑消退而引起的视力退化和失明症,以及因机体衰老引发的心血管硬化等疾病,有镇静、降压、扩张支气管、解痉及消炎作用。从观赏走向市场,农民越来越认识到它的价值,体会到了万寿菊带来的丰厚的收入。
  每次到六盘山,看到万寿菊盛开时的风姿万种,一马平川的气势,勃勃向上的生机,我就会深深地受到感动感染。农民亲切地称它为朝阳之花,我想它更是甜美之花、幸福之花、脱贫致富之花。
  (部分图片源自宁夏画报影像中心图片库)
其他文献
宁夏的北部,贺兰巍巍,黄河滔滔。一山一河,孕育出一个美丽的城市,石嘴山。  石嘴山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直属地级市,位于东经105°58′~106°39′,北纬38°21′~39°25′。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踞银川平原北部,海拔在1090~3475.9米。按地形地貌可分为贺兰山山地、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四种类型。东西宽约88.8公里,南北长119.5公里。  石嘴山市属
期刊
蓝天碧水净土“护起来”  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坚定的决心和扎实的行动全力推进污染防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打好蓝天保卫战。建成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天候监测网格,建设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8个。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19 年全市优良天数 298 天,比例达到 81.6%,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 34 微克 / 立方
期刊
龙泉村隶属大武口区长胜街道办事处,位于大武口区南,背靠贺兰山,因村内有9个天然泉眼而得名,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64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乡村民俗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塞北村落。  走进龙泉村,跃入眼帘的便是绿树成荫、绿意盎然,沿着略有起伏的硬化路会邂逅各种风格的农家小院。院中的果树茂盛,往往挤满整个院落,枝头挂满各类果实,有尚未成熟的大枣、带着青皮的核桃、压弯枝头的苹果……不时“
期刊
人类文明的起源,基本离不开河流,这几乎是一条铁律。因为河流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是人类生存基本要素之一。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的古巴比伦,尼罗河孕育的古埃及,恒河孕育的古印度,黄河孕育的华夏文明,等等,其实都是河流的故事。  黄河文明大致形成于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从中国历史来说主要是夏、商、周三代。  黄河历史上周期性地泛滥,频繁地改道,形成广阔而肥沃的冲积平原,提供了创造
期刊
石嘴山因“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石嘴山之美在于以“五湖四海、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纽带,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在这里交融汇合、焕发勃勃生机。石嘴山之美在于平安吉祥,“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这座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已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并入围全国最安全城市之列。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已成为石嘴山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是人民群众心中的靓丽风景。石嘴山之美离不开“石嘴山公安”在践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期刊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古诗词《孔雀东南飞》这样赞美女子的心灵手巧。  如果这是巧娘的“古代版”,那么,她们就是现代巧娘。  只是,现代巧娘“巧”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表达的“心意”也更宽阔。  这些现代巧娘,用精巧的心思、灵巧的双手,以及对文化的热爱、对传统的继承,在手工行业里“织”出一片锦绣。  近些年,为了发挥手工产业在助力妇女脱贫、吸纳妇女就业、促进妇女创业
期刊
近年来,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按照全域旅游引领转型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一山一河两湖”联动发展,全力打造生态工业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大沙湖旅游区建设提质增效,文化旅游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了全市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实现接待国内游客397.7万人次、旅游收入2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4%、8.2%。  文化旅游
期刊
闽宁镇是福建和宁夏对口协作的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也是宁夏“八七”扶贫移民吊庄的重点工程及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重要安置区,是全国东西合作的示范镇。  1996年9月,党中央决定实施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福建与宁夏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了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1996年11月,闽宁第一次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在福州举行,会议决定两省区政府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总结
期刊
这个纷繁忙碌的世界,离不开无数人的默默耕耘与创造。  五月的第一天,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國际劳动节”,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处角落的人们最共情的节日。  这一天,是为纪念劳动的光荣,是在颂扬每一位劳动者。  而你我,都为劳动者。  其实,不止这一天,劳动或劳动者都是永恒的话题。  那些身边的劳动者,无论脑力亦或体力;无论荣誉等身,亦或寂寂无名;无论事业有梦,亦或谋生当下,却殊途同归,在劳动中获得价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嘴山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实施脱贫富民战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红翔新村、红瑞村、庙庙湖村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如期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产业扶贫——仓禀实  实施产业兴村强镇行动,通过自主经营、创办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方式,统筹抓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