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主动参与,关注的是实现学生从“听数学”“练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如下的策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欲望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一堂研究市场营销的数学应用课中,引出这样一段开场白:今天这节课,大家都是商场经理,商场里现在有10元的1 200毫升可乐和2元的200毫升可乐,你能推出优惠措施进行促销吗?学生异常活跃。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三条措施:买大送小、一律九折、满30元一律八折,然后提问:班级进行野炊,班委要为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可乐,该怎么买?在这里教师只是简单地转换一下角色,便又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提供可研究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学生的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我让每一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菱形、圆、五角星和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课初通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三条对称轴,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轴对称的特征,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使其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充分的条件中,学生多了研究的机会,多了思考的时间,多了活动的空间,多了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研究的天空。
三、提倡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探究能力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研究,去发现,去找出有关的数学知识,其间的过程往往是独立的。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网络层面。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研究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独立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研究,努力做到:(1)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重复教案的过程;(2)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3)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离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总之,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四、鼓励合作交流,激励学生共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研究,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效果的恰当评价。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中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像让学生收集零花钱的情况、调查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学生的体重情况,都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收集。在制作统计图时,我们让学生根据出示的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然后反馈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提出问题,看统计图考考自己组内的同学。这样的过程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每个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并将思维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研究性学习。教师要适当地组织学生分组,最好能按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交叉分组,发挥互补优势,以体现互助合作精神。
五、重视评价体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主动发展的能力。评价体验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发展:首先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验,并自觉将学习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主动探究”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做独立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策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认识、发现、改造和创新,真正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参与社会建设的强有力的基础。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欲望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一堂研究市场营销的数学应用课中,引出这样一段开场白:今天这节课,大家都是商场经理,商场里现在有10元的1 200毫升可乐和2元的200毫升可乐,你能推出优惠措施进行促销吗?学生异常活跃。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三条措施:买大送小、一律九折、满30元一律八折,然后提问:班级进行野炊,班委要为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可乐,该怎么买?在这里教师只是简单地转换一下角色,便又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提供可研究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学生的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我让每一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菱形、圆、五角星和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课初通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三条对称轴,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轴对称的特征,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使其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充分的条件中,学生多了研究的机会,多了思考的时间,多了活动的空间,多了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研究的天空。
三、提倡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探究能力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研究,去发现,去找出有关的数学知识,其间的过程往往是独立的。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网络层面。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研究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独立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研究,努力做到:(1)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重复教案的过程;(2)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3)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离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总之,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四、鼓励合作交流,激励学生共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研究,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效果的恰当评价。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中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像让学生收集零花钱的情况、调查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学生的体重情况,都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收集。在制作统计图时,我们让学生根据出示的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然后反馈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提出问题,看统计图考考自己组内的同学。这样的过程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每个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并将思维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研究性学习。教师要适当地组织学生分组,最好能按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交叉分组,发挥互补优势,以体现互助合作精神。
五、重视评价体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主动发展的能力。评价体验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发展:首先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验,并自觉将学习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主动探究”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做独立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策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认识、发现、改造和创新,真正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参与社会建设的强有力的基础。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