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的7—8月十分不平静,汛情叠加疫情,河南多数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聚沙公益协会积极组织志愿者参加防汛抗疫工作,巡河排查,救助学生,组织救灾物资募捐,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等等。
7月11日开始,聚沙公益协会志愿者在洛宁县长水镇进行为其半个月的支教。支教期间,由于遭遇极端强降雨,他们主动报名参加洛水河流域巡河任务,排查沿岸电线低垂、落水险情等安全隐患以及劝导当地人员远离河流湖泊等危险地带。
7月21日22点,在得知河南一高校考研学生被洪水围困,断水、断电、断粮,急需物资保障与专业救援时,聚沙公益协会会长庞彦杰老师和赵海亮同学积极与被困同学取得联系,安抚他们的情绪并立刻与救援部门联系。在随后的6个多小时中,赵海亮打了几十个电话,彻夜无眠。早上4点46分,近2000名被困人员得到救助,其中包括被困地下室内的100余名学生,郑州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打来电话表示感谢。“想到那些被困的学生,我焦急万分,无法入睡。”赵海亮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7月24日,为支援新乡、鹤壁等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地区,聚沙公益协会组织发起救灾物资募捐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通过聚沙公益协会提供的捐赠渠道,纷纷捐款捐物,传递爱心、温暖和关爱。
7月26日下午,聚沙公益协会防汛救灾车队将饮用水、面包、包子、衣服被褥、药品及消毒用品等第一批救援物资运往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秀才庄村和石庄村。物资卸车完毕后,乡亲们热情地给志愿者递西瓜、水和面包来表达感谢之情。志愿者也将救援物资分发下去。这种彼此间爱的传递,让灾后这片冷清的土地增添了许多温情。热腾腾的包子让幸福感洋溢在每一位乡亲的脸上。物资交接完毕,夜幕也已挂上天空,乡亲们站在高速路口挥舞国旗高声致谢:“新乡人民感谢你们,一路顺风!”看着一张张质朴的面孔,聚沙公益协会的志愿者被深深感动和感染。
7月29日,聚沙公益协会志愿者开始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近邻宝清点、整理和搬运物资。屋里屋外大包小包的被褥衣物等物资共计150余包,矿泉水300余件,方便面、米、面、油等物资更是不计其数。运输车旁边是一条不断搬运的志愿者队伍,各种救灾物资在他们手中传递,对灾區人民的爱也在向远方传递。
当天下午5点40分,聚沙公益协会第二批防汛救灾物资顺利运送至鹤壁市浚县新镇镇彭村及小河镇牛寨村。这也是志愿者马列第二次到灾区运送物资,他说:“我觉得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作为聚沙公益协会的一名志愿者,马列同学支教刚结束,就立刻赶回学校投身抗洪救灾一线。他不顾疲劳,联系学校后勤部门提前安排返校志愿者宿舍,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捐赠人赵波大夫对接,联系运输车辆,先后将150件矿泉水、52包大袋衣物、14套被褥、17件面包和方便面、20箱药品等捐赠的物资运回学校。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报名参与老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当地疫情防控点担任志愿者,测量体温,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做核酸检测,配送生活物资,等等。聚沙公益协会中像马列同学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如赵海亮、姚福伟、李昊……他们在自己的家乡或在学校,坚守在防汛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聚沙——让爱传递”的宗旨和目标。“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抗洪有我;请大家放心,抗疫有我。”马列同学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聚沙公益协会志愿者们内心的真实表达。
在此次防汛救灾中,聚沙公益协会向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秀才庄村和石庄村捐赠救灾物资价值约37000余元;向鹤壁市浚县小河镇牛寨村捐赠救灾物资价值 57158元;向浚县新镇镇彭村捐赠10台发电机,4箱机油,价值19016元。第三批救灾物资也早已准备就绪,原计划7月31日运送至周口市扶沟县永昌村,却因疫情被迫暂停。
据悉,聚沙公益协会在2011年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庞彦杰老师发起成立。10年来,聚沙公益协会在全国捐建了46个图书馆,帮助10000多名孩子实现了阅读梦想,资助了22名大中小学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600多场,开展大中小学生“手牵手”活动,促成1000多对学生结对。该协会曾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获得“我为正能量代言贡献奖”,组织的公益活动得到《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河南卫视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为社会的发展凝聚正能量。
聚沙成塔,让爱传递。一粒粒蕴含着爱的“沙子”聚在一起,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温暖与爱,这正是聚沙公益协会的意义所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聚沙公益协会将在付出与奉献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责编:沐 阳
7月11日开始,聚沙公益协会志愿者在洛宁县长水镇进行为其半个月的支教。支教期间,由于遭遇极端强降雨,他们主动报名参加洛水河流域巡河任务,排查沿岸电线低垂、落水险情等安全隐患以及劝导当地人员远离河流湖泊等危险地带。
7月21日22点,在得知河南一高校考研学生被洪水围困,断水、断电、断粮,急需物资保障与专业救援时,聚沙公益协会会长庞彦杰老师和赵海亮同学积极与被困同学取得联系,安抚他们的情绪并立刻与救援部门联系。在随后的6个多小时中,赵海亮打了几十个电话,彻夜无眠。早上4点46分,近2000名被困人员得到救助,其中包括被困地下室内的100余名学生,郑州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打来电话表示感谢。“想到那些被困的学生,我焦急万分,无法入睡。”赵海亮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7月24日,为支援新乡、鹤壁等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地区,聚沙公益协会组织发起救灾物资募捐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通过聚沙公益协会提供的捐赠渠道,纷纷捐款捐物,传递爱心、温暖和关爱。
7月26日下午,聚沙公益协会防汛救灾车队将饮用水、面包、包子、衣服被褥、药品及消毒用品等第一批救援物资运往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秀才庄村和石庄村。物资卸车完毕后,乡亲们热情地给志愿者递西瓜、水和面包来表达感谢之情。志愿者也将救援物资分发下去。这种彼此间爱的传递,让灾后这片冷清的土地增添了许多温情。热腾腾的包子让幸福感洋溢在每一位乡亲的脸上。物资交接完毕,夜幕也已挂上天空,乡亲们站在高速路口挥舞国旗高声致谢:“新乡人民感谢你们,一路顺风!”看着一张张质朴的面孔,聚沙公益协会的志愿者被深深感动和感染。
7月29日,聚沙公益协会志愿者开始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近邻宝清点、整理和搬运物资。屋里屋外大包小包的被褥衣物等物资共计150余包,矿泉水300余件,方便面、米、面、油等物资更是不计其数。运输车旁边是一条不断搬运的志愿者队伍,各种救灾物资在他们手中传递,对灾區人民的爱也在向远方传递。
当天下午5点40分,聚沙公益协会第二批防汛救灾物资顺利运送至鹤壁市浚县新镇镇彭村及小河镇牛寨村。这也是志愿者马列第二次到灾区运送物资,他说:“我觉得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作为聚沙公益协会的一名志愿者,马列同学支教刚结束,就立刻赶回学校投身抗洪救灾一线。他不顾疲劳,联系学校后勤部门提前安排返校志愿者宿舍,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捐赠人赵波大夫对接,联系运输车辆,先后将150件矿泉水、52包大袋衣物、14套被褥、17件面包和方便面、20箱药品等捐赠的物资运回学校。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报名参与老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当地疫情防控点担任志愿者,测量体温,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做核酸检测,配送生活物资,等等。聚沙公益协会中像马列同学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如赵海亮、姚福伟、李昊……他们在自己的家乡或在学校,坚守在防汛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聚沙——让爱传递”的宗旨和目标。“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抗洪有我;请大家放心,抗疫有我。”马列同学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聚沙公益协会志愿者们内心的真实表达。
在此次防汛救灾中,聚沙公益协会向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秀才庄村和石庄村捐赠救灾物资价值约37000余元;向鹤壁市浚县小河镇牛寨村捐赠救灾物资价值 57158元;向浚县新镇镇彭村捐赠10台发电机,4箱机油,价值19016元。第三批救灾物资也早已准备就绪,原计划7月31日运送至周口市扶沟县永昌村,却因疫情被迫暂停。
据悉,聚沙公益协会在2011年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庞彦杰老师发起成立。10年来,聚沙公益协会在全国捐建了46个图书馆,帮助10000多名孩子实现了阅读梦想,资助了22名大中小学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600多场,开展大中小学生“手牵手”活动,促成1000多对学生结对。该协会曾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获得“我为正能量代言贡献奖”,组织的公益活动得到《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河南卫视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为社会的发展凝聚正能量。
聚沙成塔,让爱传递。一粒粒蕴含着爱的“沙子”聚在一起,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温暖与爱,这正是聚沙公益协会的意义所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聚沙公益协会将在付出与奉献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责编:沐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