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生活,诱发了众多新的经济因素,其中包括由各种考试带来的消费热潮。本文在对考试经济火热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导致考试经济迅速发展最深层的原因便是利益纠葛。
[关键词] 考试经济 成因 利益
近年来,经济界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网络经济、文化经济、娱乐经济、校园经济等,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不断升温,在拥有知识就拥有未来的职场竞争中,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阶层,抑或是尚未走上职场的莘莘学子,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为了明天而“备战”,或自学充电,或培训考证,或赶考求职……一时间,资格证书炙手可热,培训市场如火如荼,从而催生出了围绕考试的一系列产业,有关人士称之为“考试经济”。而且参与各种类型考试和培训的人形成了一支蔚为壮观的大军,如中考、高考、成考、考研、英语级别考试、托福和GRE考试等各类考证和职业证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在众多的考试背后,一个新的消费市场也正在形成。
考试经济顾名思义是围绕考试而形成的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即由市场行为主体为各种考试活动而展开服务或举行考试所带来经济利益,以及各主体为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目标而进行的经济行为。考试经济的雏形在我国古代就存在了,有宋朝的谚语“槐花黄,举子忙”为证。直到光绪三十年,废除科举制度,这种现象才逐步消失。而民国时期,各大学自主招考,考北大的到北京,考华西的就去成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9年下半年。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考试似乎有点冷淡,但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考试热潮又再次出现。有人戏称,我国已经进入知本主义时代。知本主义时代的特征口号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本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以资本的价值体现,考试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人进入知本时代的物化通行证,男女老幼顺理成章地纷纷涌入考试潮,考试成为多数中国人最熟悉的行为之一。人们对待考试都有“毕其功于一役”和“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想法,都想通过考试这一手段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一批批吃考试饭、发考试财的单位和个人十分活跃,考试逐渐形成了一条涉及多种行业的“产业链”。考试消费的需要是因考试的目的而引起的,具有其他经济形式的一般特征,符合商品流通的环节。以考试为中心的产业在消费领域中占有显著的比重,对经济的增长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关键性影响。一是考试所需出的费用,包括报名费、资料费等,直接汇给考试组织单位。二是由考试所带来的附带消费,包括出版社、印刷业、培训机构、保健品业等服务业。所以在二者的推动下使考试经济愈演愈烈,如火如荼。
一、“考试经济”火热的原因分析
1.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回报高
除义务教育外,从幼儿教育到“终身教育”存在巨大且尚待开发的市场。应试者为了通过考试,毫不吝啬钱财,这样,考试确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考试市场有较高的利润回报率。以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2005年全国共有117.2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报考硕士生人数首次突破百万。按平均每个人用于购买考试用书、时事资料和习题的费用为500元计算,仅这一项出版社就有近6亿元的营业额。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在2002年全国职称外语考试中,单是印数巨大且价格不菲的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定用书,便能获利1.76亿元!与此同时,与考试相关的培训消费、保健品消费等市场成为考试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2.人才选拔途径单一,就业门槛提高,社会竞争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已打破了单一的经济体制,但还没有破除单一的人才选拔制度。考试仍然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而且社会出现一种趋势:文凭证书能够成就未来,文凭证书成为了求职的敲门砖、升迁的垫脚石。因此,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人士,都必须跨过“考试”这一门槛。才能获取文凭证书,这也是考试成风的重要原因。由于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都普遍存在用人唯学历论,人才高消费在现实社会中愈演愈烈。连仓库管理员、总台话务员、酒店服务员等都要求大专以上学历。而且,在许多单位将员工的学历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由于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持证上岗在国外是行业惯例。因此我国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 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现在许多行业都已开始实行行业准入,没有证书进不去。随着信息、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对从业人员的学历文凭、技能和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考试也就成了人们接受继续教育的体现形式。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多一份文凭、多一份职业资格证书,就意味着多一个求职竞争的砝码。许多人为了提升自我社会竞争力,不断通过考试来获取各类证书。高校在读生不辞劳苦地考取英语水平证、计算机等级证、从业资格证等等,社会人士不断回炉充电,提升学历、学位、职称,目的就是增加自己的竞争筹码。
3.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及消费重心改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家庭个人收入水平已大幅提高。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04年年底,居民储蓄存款额已超过10万亿元,这标志着我国居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按国际划分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已接近小康水平,居民消费已开始由基本生活消费为主过渡到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为主。
二、“考试经济”背后的哲学思考
如今,名目繁多、蔚为大观的考试已经遍及社会各个角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报名参加各类考试的人,加起来有上千万之多,“考试经济”的规模之大,也令人咋舌。“考试经济”的繁荣,也让一些拥有考权的部门和单位为之着迷。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新华曾认为,考试评价体系本属于社会中介的行为,但现在一些考试机构却和政府权力部门是“一家人”,导致了一些政府部门在考试活动中角色的错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是多头考试、重复考试的原因之一。可见“考试经济”混杂着各种“颜色”的利益纠葛。考试,本为检验素质、体现水平,进而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但日益膨胀的“考试经济”却昭示了这样一种信息:一些部门和机构组织的考试已经远离其理想初衷,而沦为以金钱为中心的逐利工具。目前无论任何考试,主办者都必称意义如何重大、考试如何必要,而被考者和社会大众对一项考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没有发言权,考试的举办及其过程与成效的监督缺乏一套科学的机制,考试因此变成了一些部门的“自由意志”,利益追逐通过合法的形式而实现。所以笔者认为:无利不起早,考试之热的背后其实就是利益之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曾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为了利益,人们走到一起,同样,为了利益,人们却又可能尖锐地对立起来。利益不仅是经济学、政治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哲学的基本范畴。利益,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一定的客观需要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时,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协调、均衡关系;其本质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在物质外壳掩盖下的生产关系的一定性质的表现形式。
满足利益需要是人从事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因。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与探索、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一起构成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人们进行交往活动的基本动机就是寻求有助于实现自己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的条件,人们在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和社会关系以及作为这些关系定型化的产物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在深层次上都表现为一种利益关系或利益结构。利益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利益不但是客观的、现实的,而且是多元的,它们构成复杂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不但存在着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同,而且存在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细小利益与根本利益、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的区别。如何对待和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呢?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利益矛盾趋于一致的关键在于“协调”。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和主体的社会主义,这不但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为我们协调利益矛盾奠定了基础。协调利益矛盾,调整利益差距,就要求我们对利益进行合理化分配,这能使利益动力有效地作用于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利益观,运用利益协调和制衡机制对利益矛盾进行有效的平衡、调控和纤缓。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而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都是在利益基础上发生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深刻根源在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发达状况,在此情况下,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关系,必须要确立社会主义利益观。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客观基础。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牢牢记住这个观点,“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我们党目前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从思想观念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必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因此从协调利益的角度才是解决考试经济过热的最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01(1)
[关键词] 考试经济 成因 利益
近年来,经济界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网络经济、文化经济、娱乐经济、校园经济等,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不断升温,在拥有知识就拥有未来的职场竞争中,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阶层,抑或是尚未走上职场的莘莘学子,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为了明天而“备战”,或自学充电,或培训考证,或赶考求职……一时间,资格证书炙手可热,培训市场如火如荼,从而催生出了围绕考试的一系列产业,有关人士称之为“考试经济”。而且参与各种类型考试和培训的人形成了一支蔚为壮观的大军,如中考、高考、成考、考研、英语级别考试、托福和GRE考试等各类考证和职业证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在众多的考试背后,一个新的消费市场也正在形成。
考试经济顾名思义是围绕考试而形成的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即由市场行为主体为各种考试活动而展开服务或举行考试所带来经济利益,以及各主体为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目标而进行的经济行为。考试经济的雏形在我国古代就存在了,有宋朝的谚语“槐花黄,举子忙”为证。直到光绪三十年,废除科举制度,这种现象才逐步消失。而民国时期,各大学自主招考,考北大的到北京,考华西的就去成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9年下半年。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考试似乎有点冷淡,但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考试热潮又再次出现。有人戏称,我国已经进入知本主义时代。知本主义时代的特征口号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本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以资本的价值体现,考试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人进入知本时代的物化通行证,男女老幼顺理成章地纷纷涌入考试潮,考试成为多数中国人最熟悉的行为之一。人们对待考试都有“毕其功于一役”和“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想法,都想通过考试这一手段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一批批吃考试饭、发考试财的单位和个人十分活跃,考试逐渐形成了一条涉及多种行业的“产业链”。考试消费的需要是因考试的目的而引起的,具有其他经济形式的一般特征,符合商品流通的环节。以考试为中心的产业在消费领域中占有显著的比重,对经济的增长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关键性影响。一是考试所需出的费用,包括报名费、资料费等,直接汇给考试组织单位。二是由考试所带来的附带消费,包括出版社、印刷业、培训机构、保健品业等服务业。所以在二者的推动下使考试经济愈演愈烈,如火如荼。
一、“考试经济”火热的原因分析
1.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回报高
除义务教育外,从幼儿教育到“终身教育”存在巨大且尚待开发的市场。应试者为了通过考试,毫不吝啬钱财,这样,考试确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考试市场有较高的利润回报率。以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2005年全国共有117.2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报考硕士生人数首次突破百万。按平均每个人用于购买考试用书、时事资料和习题的费用为500元计算,仅这一项出版社就有近6亿元的营业额。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在2002年全国职称外语考试中,单是印数巨大且价格不菲的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定用书,便能获利1.76亿元!与此同时,与考试相关的培训消费、保健品消费等市场成为考试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2.人才选拔途径单一,就业门槛提高,社会竞争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已打破了单一的经济体制,但还没有破除单一的人才选拔制度。考试仍然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而且社会出现一种趋势:文凭证书能够成就未来,文凭证书成为了求职的敲门砖、升迁的垫脚石。因此,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人士,都必须跨过“考试”这一门槛。才能获取文凭证书,这也是考试成风的重要原因。由于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都普遍存在用人唯学历论,人才高消费在现实社会中愈演愈烈。连仓库管理员、总台话务员、酒店服务员等都要求大专以上学历。而且,在许多单位将员工的学历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由于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持证上岗在国外是行业惯例。因此我国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 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现在许多行业都已开始实行行业准入,没有证书进不去。随着信息、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对从业人员的学历文凭、技能和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考试也就成了人们接受继续教育的体现形式。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多一份文凭、多一份职业资格证书,就意味着多一个求职竞争的砝码。许多人为了提升自我社会竞争力,不断通过考试来获取各类证书。高校在读生不辞劳苦地考取英语水平证、计算机等级证、从业资格证等等,社会人士不断回炉充电,提升学历、学位、职称,目的就是增加自己的竞争筹码。
3.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及消费重心改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家庭个人收入水平已大幅提高。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04年年底,居民储蓄存款额已超过10万亿元,这标志着我国居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按国际划分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已接近小康水平,居民消费已开始由基本生活消费为主过渡到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为主。
二、“考试经济”背后的哲学思考
如今,名目繁多、蔚为大观的考试已经遍及社会各个角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报名参加各类考试的人,加起来有上千万之多,“考试经济”的规模之大,也令人咋舌。“考试经济”的繁荣,也让一些拥有考权的部门和单位为之着迷。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新华曾认为,考试评价体系本属于社会中介的行为,但现在一些考试机构却和政府权力部门是“一家人”,导致了一些政府部门在考试活动中角色的错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是多头考试、重复考试的原因之一。可见“考试经济”混杂着各种“颜色”的利益纠葛。考试,本为检验素质、体现水平,进而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但日益膨胀的“考试经济”却昭示了这样一种信息:一些部门和机构组织的考试已经远离其理想初衷,而沦为以金钱为中心的逐利工具。目前无论任何考试,主办者都必称意义如何重大、考试如何必要,而被考者和社会大众对一项考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没有发言权,考试的举办及其过程与成效的监督缺乏一套科学的机制,考试因此变成了一些部门的“自由意志”,利益追逐通过合法的形式而实现。所以笔者认为:无利不起早,考试之热的背后其实就是利益之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曾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为了利益,人们走到一起,同样,为了利益,人们却又可能尖锐地对立起来。利益不仅是经济学、政治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哲学的基本范畴。利益,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一定的客观需要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时,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协调、均衡关系;其本质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在物质外壳掩盖下的生产关系的一定性质的表现形式。
满足利益需要是人从事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因。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与探索、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一起构成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人们进行交往活动的基本动机就是寻求有助于实现自己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的条件,人们在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和社会关系以及作为这些关系定型化的产物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在深层次上都表现为一种利益关系或利益结构。利益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利益不但是客观的、现实的,而且是多元的,它们构成复杂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不但存在着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同,而且存在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细小利益与根本利益、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的区别。如何对待和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呢?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利益矛盾趋于一致的关键在于“协调”。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和主体的社会主义,这不但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为我们协调利益矛盾奠定了基础。协调利益矛盾,调整利益差距,就要求我们对利益进行合理化分配,这能使利益动力有效地作用于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利益观,运用利益协调和制衡机制对利益矛盾进行有效的平衡、调控和纤缓。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而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都是在利益基础上发生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深刻根源在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发达状况,在此情况下,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关系,必须要确立社会主义利益观。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客观基础。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牢牢记住这个观点,“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我们党目前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从思想观念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必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因此从协调利益的角度才是解决考试经济过热的最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