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西文化差异 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应注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对中国学生常犯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及其原因进行教学指导。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提高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英语教学是一种“应试性”的教学,使学生陷入了纯知识性的记忆和漫无边际的题海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学生下苦功夫学习的只是能“应试”而不能“应用”的英语。故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语言,在交际中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
  
  二、弊端的分析
  
  (一)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犯错误的原因
  提到跨文化交际,既涉及文化,又涉及交际。只有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并且具有成功地与其他文化成员交际的真诚“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不同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障碍。
  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犯错误有以下几个原因。
  1)缺乏对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和理解
  2)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俗称Chinese-English。或把中西文化等同起来,忽略了文化差异。当一个文化成员观察另一个文化时,他往往用本族文化模式来理解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当两种文化表达的方式和意义产生差别时,这些学生就很容易用本族文化的模式来理解、
  思维和表达。因而常常产生误解。
  3)缺乏真实的语境
  在我国,英语不是我们的第一语言,学生使用语言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创设语言环境,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际,但学生常常接触到的是中国式英语。比如,问候他人早上好:
  ——Good morning, teacher!
  ——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
  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们会根据具体环境说Good morning, class! Good morning, everybody! Good morning, Mr/Mrs/Miss/Ms Green. Teacher是不能用作称呼语的。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常问别人吃饭没有,而英语国家的人们是不问对方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这样的话,他们更爱谈论天气情况。
  4)我国传统英语教材忽略了语言实用性、得体性。传统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学生学了不少孤立的语法知识,脱离了实际运用,不会听说读写,但其应试能力甚至连英国学生也望尘莫及。
  (二)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和中国学生跨文化交际中常犯的错误。
  1)称呼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是存在区别的。
  在非正式场合,中国人和西方人都有会直呼人的名字,以示关系的亲密。汉语中这种称呼比英
  语中的这种称呼显得更深、更密切。所以,当中国人直接叫外国人的名字而不是称呼他的姓时,中国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或觉得对人不够礼貌。但事实上却大相径庭。正如,Helen Oatey所说:“如对西方人不直接称呼名字的话,他们会不太高兴的。因为他们觉得不直接称呼名字,表示不愿意与他们交朋友。”
  2)通过问候语让我们了解一下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
  朋友间通常会互致问候来促进人际关系,英语常用的问候语“Hi/Hello!(你好!) How are you?(你好吗?) Good morning!(早上好!) Good evening(晚上好!)”,以上的问候语在中国人之间却很少用,我们中国人在打招呼时常用的是:“你吃过饭了吗?”这是中国人问候的常见方式。其实并非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过了饭。然而在英语中,这种问候语就不是在打招呼了,而表示邀请对方一块进餐的意思。汉语中另一个常见的问候语是“你到哪儿去?”或是“你干什么去?”,我们可以随便给个回答,并非真是想了解问候人到哪儿去或做什么事去。如这样去问西方人,他们往往会不高兴的,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干涉了他们的私事。所以,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误会。认真学习和正确运用英语问候的差异尤其重要。
  3)中西方跨文化交际通常是通过谈话的方式来进行的。但要注意同外国人交际时要选用恰当的话题才能与外国人愉快的交流,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中国人常常因为不会选择恰当的话题而遭到外国人的拒绝。
  4)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反应,中西方人有着明显不同。
  在与中国人进行交往中,外国人总是很吃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和恭维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外国人应对赞扬和恭维时,则坦然的用语言表示感谢。例如,当外国人赞扬和恭维某人的衣服漂亮时,这人会回答:
  ——Oh, your dress is really nice.
  ——Well, it is just so-so.
  甚至有人会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
  ——Oh, no, my dress isn’t nice. It’s ugly.
  其实,对类似的赞美之辞外国人用一句Thank you.回答就可以了。这都是由于中国人把自谦看作是一种传统美德。因而,在我们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避免文化差异成为交际中的障碍。
  5)对于年老和幼小者的帮助之举,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也有差别。
  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尊老爱幼。然而,英美国家的人十分看重个人的独立性,要人照顾常常被视为弱者。只要是他们认为自己能完成的事情,一般不求别人代劳。例如,在外游历,我们的学生会主动向年老的或背着大大的、沉甸甸背包的外国小朋友提供帮助时,反而会让他们感到很难堪。对于这一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英美国家人的想法恰恰相反。
  6)另外,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比重很大,而且大量的英语单词、短语、成语都具有和英语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Peter Trudgill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所用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
  一个常见的英语与汉语之间内涵和词汇之间差别的词是“亲爱的(dear)”,在英语中,dear这个词可用在许多场合下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羡慕、爱情或是作为称呼别人的一种习惯,不表示任何特殊的感情。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夫妻、情人或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想表达非常亲密的关系时,他们常常用“亲爱的(darling)”来表示。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面趋于含蓄,所以很少用“亲爱的”来称呼别人。
  在中国,peasant(贫农)和labourer(劳工)含有正面的、积极的含义,但对西方国家来说,却有某种反面的、消积的意味。相反,landlord(地主),landlady(房主),boss(老板)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在西方国家却不是这样。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词汇、短语和成语的讲解和学习必须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的情境中进行。
  
  三、结论
  
  语用能力必须跟随语言能力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英语学困生多一直是农村英语教师们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农村英语教师,并制约着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英语学困生因为得不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便讨厌英语学科,这些同学中有些最后因为讨厌学英语就辍学了。农村初中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辍学,他们几乎都是英语学困生。所以在我们当前的英语教学中,不能少了对英语学困生的关注。英语教师应通过采取消除学困生对英语的畏惧和厌
期刊
对话是英语学习的形式之一,它可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开拓学生视野。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对话能力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对话兴趣、对话阅读能力和对话能力的评价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对话能力    1.向学生输入大量语言信息,使他们形成交际能力。语言学习的氛围对一个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大量语言信息输入,也就是习得,是语言交际的基础。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认知
期刊
著名俄罗斯教育家季米良捷夫曾经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教学的艺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学语言的艺术。要想改变课堂的枯燥、沉闷,使课堂充满艺术魅力,就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艺术,实现教学的艺术化。  教师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利于创建一个轻松
期刊
谈及课堂,我们不约而同的想到教师、学生、教材、教室。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是每一个精明的老师的追求。这就要求有效教学,它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一节高效的课应该让学生发挥较高的效应、收获较高效果,从而课堂产生较高效率。这就是所谓的“三高”。一节高效的课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要有兴趣,要积极参与
期刊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它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这种教学途径既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又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每一节英语课的任务确定应从学生学习实际性出
期刊
新一轮课改倡导学习的主动探究,参与合作,强调学生的潜能开发与创新精神。这并不是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做什么”,也就是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授之以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动”起来。那么如何围绕目标和学科特点开展课堂教学?我的做法是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投其所好,在“动”字
期刊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上好课,使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首先应树立以下观念:    一、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1.老师的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领导者和控制者。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
期刊
摘要:本文从有关初中英语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出发,从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三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并从教学效果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启发参与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
期刊
摘要:通过一个高三课堂词汇复习课例,本文强调词汇复习在高三英语复习中的重要性。并且,文章主张结合课文语境,通过任务型教学和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以及对此,笔者产生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词汇复习 教材内容    一、引言    著名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 指出“没有语法几乎不能交流思想,没有词汇根本不能交流思想”。由此可见,词汇学习十分重要。另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期刊
高一英语教材(人教版)中有这么两句话:①If we want to live a better life…(p.66) ②…if we want to be happy and live a good life.(p.81) : 不少人问:“live常作不及物动词,为什么以上句子中都用life作宾语?” 这个问题涉及一个较特殊的语言现象——同源宾语。  英语中有些动词(大多词典列为及物动词)的宾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