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公共选修课旨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是高校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地方高校的公共选修课在设置和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本文对地方高校公选课的现状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措
  【关键词】地方高校 公共选修课 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005-01
  一、公共选修课作用及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选修课(简称公选课),旨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实现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依然以侧重培养知识型人才的专业课程为主,公共选修课定位模糊,课程理念不清晰,教学质量不如人意,是地方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薄弱的一环,并不能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设随意,数量不足
  老师由于科研的压力,开设选修课的积极性不高,自愿开设选修课的数量有限。由于公选课数量不足,在选课时,学生执行的是“先选先得,课目不论”的策略,学生对课程选择缺乏主动权,大部分人选课也仅仅是为了赚个学分,到把选修课当成可上可不上、可听可不听的课,实行隐性逃课的情况。
  2.质量不高,缺乏精品课程
  在开设选修课的任课教师中,由于教授、副教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较重,开设选修课的大多是青年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由于选修课的开设缺乏严格的质量把关,教师的课程开设比较随性,这使得选修课的质量无法保证。同时由于修习要求低,考评时没有实行严格的考试,大多只是提供课程论文,学生学习时缺乏兴趣和动力,论文也是东拼西凑,收获不大。除此之外,学校对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导致公共选修课少有名师之作、精品课程。
  3.课程体系结构失调,缺乏规划
  公共选修课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但目前,高校对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缺乏科学规划与指导,自然科学类、综合交叉类课程开设的难度要大于人文科学类,导致大部分开设的课程结构失调。地方院校公共选修课中自然科學类、实用技术类所占比率较大,人文社科类、艺术类相对偏少,而且不少的公共选修课仅仅是将专业课改头换面作为公共选修课来开设。
  三、对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1.改变观念 ,确保公共选修课的重要地位
  在大学里开设公选课程应以学生需要为本,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所应当具备的能力或知识往往是超越学科本身,大学公选课应坚持科学与人文的相通相融、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设置。在课程内容上,注意知识的实用性与时效性,优化知识结构,开设跨学科交叉、综合型、实用型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造力、应用能力。专业课的重要性,表现在与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关度很高,但它是短期效应,而重视人文素养、思维创新能力及学生能力的公共选修课,表面上看似教给学生的是无用不实用的知识 ,实则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学显然要处理好长期发展与短期效应之间的关系。地方院校往往存在过分注重实践技能的传授,导致教出的学生缺乏人文修养和实践创新能力,这与学校轻视公共选修课不无关系。基于此,地方院校在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时,决不能轻视公共选修课,并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教师投入公共选修课教学中去。
  2.加大投入,打造一批精品公共选修课
  对比于研究型重点院校,地方高校还是应该以教学为主,公共选修课建设应不失时机地走在前面,通过设立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投入更多精力于教学中去,鼓励高资历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使一大批优秀的公共选修课脱颖而出。同时,无论在师资还是教学资源方面,也可以采取“借鸡生蛋”的政策。师资方面,在所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的几大模块中,各引进一至二名学科带头人或优秀导师;在资源建设方面 ,可以通过自己研制和购入网络课程等多种方式,并对购入的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合理改造。打造一批优质公共选修课的精品课程有着积极意义。如果利用得好,公共选修课建设的努力就可以凸显出地方高校的“应用型”特色和优势。
  3. 构建体系,做好公共选修课课程规划
  公共选修课受众广,课程相对独立,课程功能多样化,起着价值导向、人文素养形成、能力拓展的功能,因而,学校首先要进行系统的课程规划,构建一个既有纵向深入又有横向拓展的公共选修课体系,打造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不同教学模块再设置针对各项能力培养的支撑性教学课程,维护课程开设的均衡及稳定性,构成一个完善的公共选修课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框架。
  四、结论
  公共选修课是大学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该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首先要做好课程定位和科学规划,打造精品课程,逐渐形成一个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人格构建和能力发展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学习机会。
  参考文献:
  [1]马锦云.简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公选课建设[J].教育与考试,2013(2):88-91.
  [2] 黄晓靓.大学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与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7).
  [3]陈文贵,刚永.高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质量管理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1).
  [4]于立军.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数字信息运用与传播不断地发展,为了满足数字媒体产业的需求以及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先如今必须对传统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数字媒体人才短缺是现在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除此之外,现在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不仅需要过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需要较高的艺术设计水平。所以说,数字媒体专业要着力培养创新性和复合性人才,才能应对数字媒体产业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
期刊
【摘要】本文以2011年至2014年上海市高考招生数据为样本,对各区域、各省市高校在沪招生录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招生情况冷热不均。最后,剖析了这种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上海市 高考 招生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23-02  前言  自从2008年上海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以来,各高校逐
期刊
【摘要】诱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指引正确思路,引导学生从正确角度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诱导是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師在诱导过程要把握时机,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为学生分析问题,诱导学生向正确方向自主思考,通过思考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是教师教学的目的,数学教学中合理启发学生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知识水平,使学生在课堂上勇于提出见
期刊
【摘要】在梅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云课堂的实践案例中,面临着课前宣传不到位,学生认识不到位,到课率低,师生交流少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云课堂的重视,积极向学生宣传,加强师生交流,以期改善云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云课堂 梅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录课室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52-02  梅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一所以远程、开放、交流为办
期刊
【摘要】本文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其构建的“新能源”专业特色文化的设计与实施,进而分析专业特色文化如何在实践中引领专业建设与学习。  【关键词】文化 专业特色 专业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004-02  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中凝聚而成的,具有深层次的价值体系蕴涵和明确的导向功能,对培养与造就合乎学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国内中学生机器人教育呈现的普实程度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分析国内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现状基础上,本活动以发现兴趣-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勇于创新为主线,开发了面向中学生的大-中联动实用机器人教学平台,设计了系列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情境的机器人科学实践活动趣味性项目,并面向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不同年级学生的多次开课,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兴趣驱动 开放科学实践 机器人实验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了个体化医学理念在胃肠外科胃癌课程临床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研究中选择了2014级本科学生20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学生10例,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通过调查对两组学生的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观察组中有18名学生认为,通过个体化医学理念在胃肠外科胃癌课程临床教学中运用,可以增加学习中的临床问题,激发探究兴趣,增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同时逐渐增
期刊
【摘要】犹如中国梦一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怀有梦想。尤其是核心素养发布后,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该如何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去是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教育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008-01  和其他大多数本科毕业生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字典式工具书查询翻译模式已变得低效落后,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节奏,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作为新兴的翻译模式应运而生。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技能,运用常用的翻译软件、检索工具、熟悉双语语料库、在线词典、电子百科全书的使用和查询,来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提高翻译的速度和质量已成为现代译者的一种必备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 翻譯教学 教学改革  【中
期刊
【摘要】传统教学只关注共性,忽视个性,求同排异;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谋求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求同重异。广大教师不想放弃每一个学生,不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利益换取某部分学生的“成功”,就需要不断地研究、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运用这一理论改进我们的教学,促进教学内部发生深刻的变革。  【关键词】多元智能 多元化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