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茶馆》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文学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是中国戏剧史上的典范之作,对我国现代剧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一直为人们所歌颂。老舍的作品中具有独有的京味儿特色,本文将浅析老舍《茶馆》语言的京味兒特色,品味老舍作品中独特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老舍;《茶馆》;京味儿特色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
引言:
《茶馆》在我国的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建国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直到今天仍然是学术界进行研究的重要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学术界对《茶馆》的研究更加深入,不仅表现在话剧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与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还在于其语言上的京味儿特色。本文即对作品的京味儿特色展开论述,以供借鉴。
一、作品善于运用京味儿语言
《茶馆》这部话剧讲述了一个在旧北京城中的一个小茶馆的故事,而实际上作者通过以一个小茶馆为平台,真正目的是为了影射出旧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有为了生存费劲心力的茶馆掌柜;有终日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还有投机倒把的骗子与卖儿卖女的贫苦人家,话剧中众多具有鲜明形象特征的人物,无一不是旧北京城中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老舍在《茶馆》中运用了大量的带有京味儿特点的语言环境,通过京味儿语言的运用,作者将旧北京人的种种性格特征,如安分守己、机智圆滑、听天由命等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作品中的语言都采用了旧北京人使用的北京口语,句子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生动传神的特点,对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重大的作用。例如:作品的第二幕表述的内容是在清朝灭亡十几年后,在该幕的开头,茶馆的老伙计——李三,迟迟不肯将自己的辫子减去:“咱就把小辫儿一留,万一皇上要是给改回来呢?”这句话为标准的北京白话,透漏出较强的京味儿特点,将旧北京底层生活中的人们(如伙计李三)的艺术形象刻画得更加生动形象。
另外,老舍还善于根据人物的不同阶层、不同身份,创造出与人物身份与阶层相符合的个性化语言。如王利发作为茶馆的掌柜,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生存,具有语言恭顺、善于应酬的人物形象,又如剧中的常四爷作为一个旧北京城中没落的旗人,能够自力更生,因此作者塑造了常四爷语言好爽、饱经沧桑的人物形象[1]。
二、作品语言的京味儿特色
(一)语言的节律性较强
《茶馆》中的剧作语言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具有界线分明的音节、抑扬顿挫的语调、较强的音乐性等特点。作品融入了北京曲艺中的音律性特色,令作品的语言更加的生动传神。句子短小精悍,每句话的音节组合字数较少,因此作品的语言具有较强的节律性,加之声调与语调的变化,使得人物的话语变得朗朗上口,更增添了作品语言的节律性。
例如,作品的第一幕所描写的内容发生在清朝末年,在第一幕的开头,作者就安排设计了常四爷(八旗子弟)与二德子(小小恶霸)的口角争端,如下:
马五爷:有啥事好好说,别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嗻!您说得对!我去后头坐着去。李三,今儿的茶钱我候啦!
常四爷: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
马五爷:(挡话)我还有事,再见!
常四爷:(對王利发)邪!这倒是个怪人!
这段话具有节奏感鲜明的音节特点,话语上抑扬顿挫,向读者展示出具有独特京味儿的语言美感,增加了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程度。
(二)作者注重对儿化音的运用
儿化音是北京语言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北京话的重要特点。音节的儿化现象实际上是普通话的音变现象,具有区别词义与区别词性的重要作用,在北京话口语中被大量运用,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与环境气氛的烘托。
例如,“这儿”的运用,王利发(茶馆掌柜):“坐!有您在我这儿坐着,我脸上生光!”又如,“一块儿”的运用,康顺子:“好!好!我们永远在一块儿……”等语句中都存在儿化的现象,通过音节的儿化作用,使得作品的语言更具口语化色彩,拉近了剧中人物的距离,也使读者深深地沉浸在人物的对话中,令读者增强对作品的感受与体验。
(三)善用叹词、语气词及句调
《茶馆》的京味儿特色还体现在作者对叹词、语气词及句调的熟练使用。句调在句子结尾处的表现较为明显,并贯穿于整个话语语句之中,在作品中,作者往往在疑问句、反问句中运用升调的语气来增添语言的艺术气息,使人物对话更加富于口语化。
例如,刘麻子:“您爱吗?爱就给您!一句话,五两银子!……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意!”该句中的句调为由平升高,借助于句调,增添了对刘麻子的性格刻画,突出了刘麻子善于投机钻营的特点。
另外,作品中还有大量的叹词与语气词,可表达人物的叹息、吃惊、哀怨等情感,增强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四)善用小短句
作者还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小短句,长句的出现频率较少,使得人物间的对话结构较为简单,表意更加灵活,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使得作品的口语化水平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令人物的语言可表达出更加强烈的思想感情。
例如,秦忠义:“我不喝!我也不坐!”该句中运用了感叹语气与短小的句子结构,表达出人物的坚决态度与不满情绪,态度较为强硬。而另一句:“秦忠义:小王,这儿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一提啊?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租钱,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句子结构为长句,只是为了叙述一件事,人物的语气较为缓和[2]。
结论:
总之,老舍在《茶馆》运用了大量的北京话,具有浓厚的京味儿特色,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其语言更加富有艺术上的美感。这源自于老舍先生对北京市民文化的热爱与钻研,最终成就了《茶馆》在文学与戏剧上的较高的艺术成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以阅读原作,感受这种独特的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李烨.从老舍的“京味儿文学”看北京话[J].才智,2011,04:187.
[2]高上幸子.老舍《茶馆》的语言风格评析[J].戏剧之家,2016,05:52.
关键词:老舍;《茶馆》;京味儿特色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
引言:
《茶馆》在我国的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建国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直到今天仍然是学术界进行研究的重要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学术界对《茶馆》的研究更加深入,不仅表现在话剧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与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还在于其语言上的京味儿特色。本文即对作品的京味儿特色展开论述,以供借鉴。
一、作品善于运用京味儿语言
《茶馆》这部话剧讲述了一个在旧北京城中的一个小茶馆的故事,而实际上作者通过以一个小茶馆为平台,真正目的是为了影射出旧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有为了生存费劲心力的茶馆掌柜;有终日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还有投机倒把的骗子与卖儿卖女的贫苦人家,话剧中众多具有鲜明形象特征的人物,无一不是旧北京城中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老舍在《茶馆》中运用了大量的带有京味儿特点的语言环境,通过京味儿语言的运用,作者将旧北京人的种种性格特征,如安分守己、机智圆滑、听天由命等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作品中的语言都采用了旧北京人使用的北京口语,句子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生动传神的特点,对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重大的作用。例如:作品的第二幕表述的内容是在清朝灭亡十几年后,在该幕的开头,茶馆的老伙计——李三,迟迟不肯将自己的辫子减去:“咱就把小辫儿一留,万一皇上要是给改回来呢?”这句话为标准的北京白话,透漏出较强的京味儿特点,将旧北京底层生活中的人们(如伙计李三)的艺术形象刻画得更加生动形象。
另外,老舍还善于根据人物的不同阶层、不同身份,创造出与人物身份与阶层相符合的个性化语言。如王利发作为茶馆的掌柜,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生存,具有语言恭顺、善于应酬的人物形象,又如剧中的常四爷作为一个旧北京城中没落的旗人,能够自力更生,因此作者塑造了常四爷语言好爽、饱经沧桑的人物形象[1]。
二、作品语言的京味儿特色
(一)语言的节律性较强
《茶馆》中的剧作语言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具有界线分明的音节、抑扬顿挫的语调、较强的音乐性等特点。作品融入了北京曲艺中的音律性特色,令作品的语言更加的生动传神。句子短小精悍,每句话的音节组合字数较少,因此作品的语言具有较强的节律性,加之声调与语调的变化,使得人物的话语变得朗朗上口,更增添了作品语言的节律性。
例如,作品的第一幕所描写的内容发生在清朝末年,在第一幕的开头,作者就安排设计了常四爷(八旗子弟)与二德子(小小恶霸)的口角争端,如下:
马五爷:有啥事好好说,别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嗻!您说得对!我去后头坐着去。李三,今儿的茶钱我候啦!
常四爷: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
马五爷:(挡话)我还有事,再见!
常四爷:(對王利发)邪!这倒是个怪人!
这段话具有节奏感鲜明的音节特点,话语上抑扬顿挫,向读者展示出具有独特京味儿的语言美感,增加了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程度。
(二)作者注重对儿化音的运用
儿化音是北京语言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北京话的重要特点。音节的儿化现象实际上是普通话的音变现象,具有区别词义与区别词性的重要作用,在北京话口语中被大量运用,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与环境气氛的烘托。
例如,“这儿”的运用,王利发(茶馆掌柜):“坐!有您在我这儿坐着,我脸上生光!”又如,“一块儿”的运用,康顺子:“好!好!我们永远在一块儿……”等语句中都存在儿化的现象,通过音节的儿化作用,使得作品的语言更具口语化色彩,拉近了剧中人物的距离,也使读者深深地沉浸在人物的对话中,令读者增强对作品的感受与体验。
(三)善用叹词、语气词及句调
《茶馆》的京味儿特色还体现在作者对叹词、语气词及句调的熟练使用。句调在句子结尾处的表现较为明显,并贯穿于整个话语语句之中,在作品中,作者往往在疑问句、反问句中运用升调的语气来增添语言的艺术气息,使人物对话更加富于口语化。
例如,刘麻子:“您爱吗?爱就给您!一句话,五两银子!……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意!”该句中的句调为由平升高,借助于句调,增添了对刘麻子的性格刻画,突出了刘麻子善于投机钻营的特点。
另外,作品中还有大量的叹词与语气词,可表达人物的叹息、吃惊、哀怨等情感,增强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四)善用小短句
作者还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小短句,长句的出现频率较少,使得人物间的对话结构较为简单,表意更加灵活,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使得作品的口语化水平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令人物的语言可表达出更加强烈的思想感情。
例如,秦忠义:“我不喝!我也不坐!”该句中运用了感叹语气与短小的句子结构,表达出人物的坚决态度与不满情绪,态度较为强硬。而另一句:“秦忠义:小王,这儿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一提啊?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租钱,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句子结构为长句,只是为了叙述一件事,人物的语气较为缓和[2]。
结论:
总之,老舍在《茶馆》运用了大量的北京话,具有浓厚的京味儿特色,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其语言更加富有艺术上的美感。这源自于老舍先生对北京市民文化的热爱与钻研,最终成就了《茶馆》在文学与戏剧上的较高的艺术成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以阅读原作,感受这种独特的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李烨.从老舍的“京味儿文学”看北京话[J].才智,2011,04:187.
[2]高上幸子.老舍《茶馆》的语言风格评析[J].戏剧之家,2016,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