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二九年五月三日,鲁迅日记里首次出现叶永蓁的名字:“寄还陈瑛及叶永蓁稿并复信。”此稿即是小说《小小十年》。此后短短两月,鲁迅先生为校改书稿、介绍出版、作《小引》,频频与叶永蓁来往。《小小十年》由春潮书局出版后,作者即给鲁迅先生送了一本样书,上题:“鲁迅先生:这小小十年给您作我认识您时小小的礼物。后学叶永蓁谨赠,一九二九.九.五。”此书至今还保存在北京鲁迅博物馆。
叶永蓁原名叶蓁,乳名崇余,号会西,又字剑榆,一九○八年出生于浙江乐清高岙。叶永蓁二十岁之前的经历,读《小小十年》这本自传体小说,大致可知。他十二岁时父亲亡故,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母亲迫于伯叔间的压力,打算让其休学。后在祖父的支持下,从乐清第三高等小学转学到省立第十师范学校附小,得以继续学业。一九二六年,叶永蓁从省立第十中学毕业后,其母为他定了一门亲事,但他另有所爱,故愤而远赴广州。原想报考中山大学,可考期未到,又为北伐革命浪潮所动,便投笔从戎,读了黄埔军校。毕业后即入伍,从军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他备感失望,觉得受了革命领袖欺骗,故而脱离队伍,来到上海。
在上海,叶永蓁曾在亚士培路滨海中学任教,与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原国民党第三军第八师编遣军人符号一起住在上海大学附近的一个小客栈里。据符号后来撰文回忆:“小客栈一盏电灯高悬在板壁洞中,一点黄光,当然无法写作,于是我们只好用一个小煤灯在一白木板条桌上写写日记什么的。我们两人每晚都要到艺术大学去会客,我是去找谢冰莹,他是去找楼曼文。她们是同学,恰好住在一个寝室。我们两对,总是在艺大的阳台,缠绵到午夜,这才回来写点日记,写点‘作品’。”符号当时在创作军旅杂记《风沙拾掇》,而叶永蓁则把恋爱经历写成小说。每写成一段就给符号看,征求意见。初稿完成后,想发表,但无名青年的著作,谁要。叶永蓁说他要去找鲁迅先生。结果是,鲁迅先生不单是读了,而且看得很仔细,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他要“侧重写时代,不要侧重写恋爱”。叶永蓁深受启发,对原满是亲吻、拥抱的旧稿,大刀阔斧进行了修改。
对于这部小说及叶永蓁,鲁迅先生是器重的:“他描出了背着传统,又为世界思潮所激荡的一部分的青年的心,逐渐写来,并无遮瞒,也不装点,虽然间或有若干辩解,而这些辩解,却又正是脱去了自己的衣裳。至少,将为现在作一面明镜,为将来留一种记录,是无疑的罢。”“我极欣幸能绍介这真实的作品于中国,还渴望看见‘重上征途’以后之作的新吐的光芒。”
然而,叶永蓁只是昙花一现。尽管此后还有作品发表并结集,但终究没有如鲁迅先生所愿,那么“光芒”四射。
检索上海图书馆数据库,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七年,叶永蓁发表了《眼镜与胡子》、《心境的秋》等三十一题,刊登于《大陆杂志》、《现代》、《矛盾月刊》、《慧星》、《文艺月刊》、《朔望半月刊》、《中国革命》、《社会月报》、《人间世》、《国衡》、《内外杂志》、《革命空军》、《宇宙风》等报刊。其中部分文章后被收录在生活书店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初版的《浮生集》中。
此外,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收录有叶永蓁致汪馥泉信三通,其中提道:“近日来夜间正在写三部剧:一为《血》,写沈阳事件;一为《泪》,写广州屠杀;一为《潮》,写中日事件之总出路,拟写好托交大道剧社排演。” 写信的时候应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
一九三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时事新报》副刊刊登了叶永蓁的三首诗,也为上海图书馆检索结果中所没有的。其一题为《赠云——调寄长亭怨》:“说不尽此时情绪,无数愁怀,万千忧虑,暮暮朝朝,只关心究何去?问人多矣,人都说‘不知处’,岂细雨斜风,迷住了天边云树?……”
一九三三年,生活书店重印《小小十年》。叶永蓁写信给鲁迅先生表示感谢,并送去三本样书。此事记于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一日。这也是鲁迅日记中最后一次出现叶永蓁这个名字了。
这大概就是《小小十年》之后又一个十年,叶永蓁的基本创作面貌。
有人说,一九三四年广益书店还曾出版叶永蓁的散文集《我的故乡》,但查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均无藏,《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也未见著录,故存疑。
又一个十年,依旧“浮生如梦。”
叶永蓁在《浮生集》后记中写道:把这十几篇不成样的散文合成一集问世,并不是为了怕它们散失了或怎么了的。而是需要寄一些钱回家。叶永蓁一九二六年离家,中间只回去过一次。他的家已经“坠入于穷困的深渊中去了”。他的母亲被一群债主威逼着,觉得再没有了希望,产生了轻生之念。叶永蓁说自己只是一个卖文为生的人,于是才将过去的文章集为一集。
他说:“我敢于坦白地说出这一个原因,而我也因此愈加原谅这世界中种种样样的人。我自己现在虽然在这现世界中还好像在活着,但我的四周,在无形间仿佛有了一道高墙把我隔成为一个孤独的人了,我的身体虽然和旁人一样在这人群中跋涉着,可是我的心,却老是凌空地吊杂我的头上,世事在我的眼里经过愈多,而我的感触、悲哀,也愈加纷扰地在我的心里占据着。种种凄凉的、无望的情绪将使我的心都被腐蚀了,我虽然仍有挣扎的意志,但也是好像是徒然的。”
叶永蓁决定重归兵营。一九三七年二月,叶永蓁在《宇宙风》发表了一篇《再当丘八》,以此告别文坛:“索性还是再去当丘八罢,妈的,同他拼一下。”为什么又当丘八?他说是受了爱因斯坦的启发。爱因斯坦被希特勒逐出了德国。有一位比利时青年问他:“你现在对于战争有什么感想?”爱因斯坦回答:“你是一个比利时的青年,应该就来赞助战争;否则,你,你们,都将没有比利时了!非战主义在现在已经没有用了,现在你们只有赞助战争,赞助战争!”
叶永蓁回到了叶会西的生活。叶永蓁的名是拿笔的,而叶会西的名是拿枪的。
叶永蓁如流星般从文坛消失了。熟悉他的人,此后很少有机会能读到他的文章了。一九三八年,只《文艺月刊》第二卷第五期、第六期,刊登了叶永蓁的《毫无可感之感:日本鬼子的小气》、《毫无可感之感》两文。一九三九年六月上海中学生书局出版的《写作经验谈》,收录了叶永蓁的《写作上的五条“条例”》。一九四○年《中国青年》第三卷第一、二期合刊,发表有署名叶蓁的《一个青年眼中所见的汉口》。一九四七年第三卷第六期、第四卷第一期,《世界兵学》刊登了叶会西《将帅论》两篇,及其所撰《通俗战争论》一书的出版讯息。叶永蓁和国民党要员张冲是少年同学,曾撰《张冲小传》,应是一九四一年张冲逝世后所为。
而叶永蓁“写的兴趣渐渐苏醒过来”,那已是一九六九年了。他的老乡金溟若主编台湾《大众日报》副刊,隔几天就来“逼”他写文章,不得已,于十一月写下第一篇“方块”。一九七○年六月,金溟若患肠癌作古,另一个老乡缪天华继任。早年叶在暨南大学听课的时候,就已认识在中国公学读书的缪。所以,缪让他写,他又只好写下去。
这些“方块”后集为《御寇短评集》,列台湾商务印书馆“人人文库”之一,于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初版。我有幸得一签赠本,上题:“世麟兄嫂指正,弟叶会西敬赠,六十一年二月十六日。”
此书共收文章八十篇,多时事评论,今日读来已无多新意,且所持观点,在我们看来也是有失中允的。只是所作后记,记录了他弃笔从军后的种种经历,解开了《小小十年》之后的叶永蓁之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颇有价值的。
叶永蓁说,一九三二、一九三三年前后,上海的文坛被“左联”搅得一塌糊涂,殷作桢和林适存想办一个《中国文学》月刊,邀请他共同编辑就参加了。一九三四年秋,他觉得中、日之间的战争势不可免,便谢绝一切文坛上的朋友,在《宇宙风》杂志上刊出一篇告别式杂文,自己一个人跑到部队里去了。先是奉命在皖南、川东与红军作战。抗战爆发后,其所隶属的部队由上海撤退到南京,担任南京保卫的任务。作战九日后,向武汉转移。离南京那晚,过江时掉入江中,被人所救。到浦口时,又险些陷入滩涂。步行至滁县,集合落伍的人、枪,奔向信阳,半月后才抵武汉。武汉会战前,转迁重庆。至纂江,住了三年。又去重庆任职。一九四三年春,被派往前线服务。是年十月,策应常德作战,攻破荆门以南的山陡铺日军据点,亲见日寇两腿在半空上飞,心中大快,稍雪南京败亡之耻。后参加中原会战,丹水会战。日本宣布投降时,正驻防竹蹊。
叶永蓁原名叶蓁,乳名崇余,号会西,又字剑榆,一九○八年出生于浙江乐清高岙。叶永蓁二十岁之前的经历,读《小小十年》这本自传体小说,大致可知。他十二岁时父亲亡故,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母亲迫于伯叔间的压力,打算让其休学。后在祖父的支持下,从乐清第三高等小学转学到省立第十师范学校附小,得以继续学业。一九二六年,叶永蓁从省立第十中学毕业后,其母为他定了一门亲事,但他另有所爱,故愤而远赴广州。原想报考中山大学,可考期未到,又为北伐革命浪潮所动,便投笔从戎,读了黄埔军校。毕业后即入伍,从军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他备感失望,觉得受了革命领袖欺骗,故而脱离队伍,来到上海。
在上海,叶永蓁曾在亚士培路滨海中学任教,与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原国民党第三军第八师编遣军人符号一起住在上海大学附近的一个小客栈里。据符号后来撰文回忆:“小客栈一盏电灯高悬在板壁洞中,一点黄光,当然无法写作,于是我们只好用一个小煤灯在一白木板条桌上写写日记什么的。我们两人每晚都要到艺术大学去会客,我是去找谢冰莹,他是去找楼曼文。她们是同学,恰好住在一个寝室。我们两对,总是在艺大的阳台,缠绵到午夜,这才回来写点日记,写点‘作品’。”符号当时在创作军旅杂记《风沙拾掇》,而叶永蓁则把恋爱经历写成小说。每写成一段就给符号看,征求意见。初稿完成后,想发表,但无名青年的著作,谁要。叶永蓁说他要去找鲁迅先生。结果是,鲁迅先生不单是读了,而且看得很仔细,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他要“侧重写时代,不要侧重写恋爱”。叶永蓁深受启发,对原满是亲吻、拥抱的旧稿,大刀阔斧进行了修改。
对于这部小说及叶永蓁,鲁迅先生是器重的:“他描出了背着传统,又为世界思潮所激荡的一部分的青年的心,逐渐写来,并无遮瞒,也不装点,虽然间或有若干辩解,而这些辩解,却又正是脱去了自己的衣裳。至少,将为现在作一面明镜,为将来留一种记录,是无疑的罢。”“我极欣幸能绍介这真实的作品于中国,还渴望看见‘重上征途’以后之作的新吐的光芒。”
然而,叶永蓁只是昙花一现。尽管此后还有作品发表并结集,但终究没有如鲁迅先生所愿,那么“光芒”四射。
检索上海图书馆数据库,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七年,叶永蓁发表了《眼镜与胡子》、《心境的秋》等三十一题,刊登于《大陆杂志》、《现代》、《矛盾月刊》、《慧星》、《文艺月刊》、《朔望半月刊》、《中国革命》、《社会月报》、《人间世》、《国衡》、《内外杂志》、《革命空军》、《宇宙风》等报刊。其中部分文章后被收录在生活书店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初版的《浮生集》中。
此外,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收录有叶永蓁致汪馥泉信三通,其中提道:“近日来夜间正在写三部剧:一为《血》,写沈阳事件;一为《泪》,写广州屠杀;一为《潮》,写中日事件之总出路,拟写好托交大道剧社排演。” 写信的时候应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
一九三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时事新报》副刊刊登了叶永蓁的三首诗,也为上海图书馆检索结果中所没有的。其一题为《赠云——调寄长亭怨》:“说不尽此时情绪,无数愁怀,万千忧虑,暮暮朝朝,只关心究何去?问人多矣,人都说‘不知处’,岂细雨斜风,迷住了天边云树?……”
一九三三年,生活书店重印《小小十年》。叶永蓁写信给鲁迅先生表示感谢,并送去三本样书。此事记于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一日。这也是鲁迅日记中最后一次出现叶永蓁这个名字了。
这大概就是《小小十年》之后又一个十年,叶永蓁的基本创作面貌。
有人说,一九三四年广益书店还曾出版叶永蓁的散文集《我的故乡》,但查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均无藏,《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也未见著录,故存疑。
又一个十年,依旧“浮生如梦。”
叶永蓁在《浮生集》后记中写道:把这十几篇不成样的散文合成一集问世,并不是为了怕它们散失了或怎么了的。而是需要寄一些钱回家。叶永蓁一九二六年离家,中间只回去过一次。他的家已经“坠入于穷困的深渊中去了”。他的母亲被一群债主威逼着,觉得再没有了希望,产生了轻生之念。叶永蓁说自己只是一个卖文为生的人,于是才将过去的文章集为一集。
他说:“我敢于坦白地说出这一个原因,而我也因此愈加原谅这世界中种种样样的人。我自己现在虽然在这现世界中还好像在活着,但我的四周,在无形间仿佛有了一道高墙把我隔成为一个孤独的人了,我的身体虽然和旁人一样在这人群中跋涉着,可是我的心,却老是凌空地吊杂我的头上,世事在我的眼里经过愈多,而我的感触、悲哀,也愈加纷扰地在我的心里占据着。种种凄凉的、无望的情绪将使我的心都被腐蚀了,我虽然仍有挣扎的意志,但也是好像是徒然的。”
叶永蓁决定重归兵营。一九三七年二月,叶永蓁在《宇宙风》发表了一篇《再当丘八》,以此告别文坛:“索性还是再去当丘八罢,妈的,同他拼一下。”为什么又当丘八?他说是受了爱因斯坦的启发。爱因斯坦被希特勒逐出了德国。有一位比利时青年问他:“你现在对于战争有什么感想?”爱因斯坦回答:“你是一个比利时的青年,应该就来赞助战争;否则,你,你们,都将没有比利时了!非战主义在现在已经没有用了,现在你们只有赞助战争,赞助战争!”
叶永蓁回到了叶会西的生活。叶永蓁的名是拿笔的,而叶会西的名是拿枪的。
叶永蓁如流星般从文坛消失了。熟悉他的人,此后很少有机会能读到他的文章了。一九三八年,只《文艺月刊》第二卷第五期、第六期,刊登了叶永蓁的《毫无可感之感:日本鬼子的小气》、《毫无可感之感》两文。一九三九年六月上海中学生书局出版的《写作经验谈》,收录了叶永蓁的《写作上的五条“条例”》。一九四○年《中国青年》第三卷第一、二期合刊,发表有署名叶蓁的《一个青年眼中所见的汉口》。一九四七年第三卷第六期、第四卷第一期,《世界兵学》刊登了叶会西《将帅论》两篇,及其所撰《通俗战争论》一书的出版讯息。叶永蓁和国民党要员张冲是少年同学,曾撰《张冲小传》,应是一九四一年张冲逝世后所为。
而叶永蓁“写的兴趣渐渐苏醒过来”,那已是一九六九年了。他的老乡金溟若主编台湾《大众日报》副刊,隔几天就来“逼”他写文章,不得已,于十一月写下第一篇“方块”。一九七○年六月,金溟若患肠癌作古,另一个老乡缪天华继任。早年叶在暨南大学听课的时候,就已认识在中国公学读书的缪。所以,缪让他写,他又只好写下去。
这些“方块”后集为《御寇短评集》,列台湾商务印书馆“人人文库”之一,于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初版。我有幸得一签赠本,上题:“世麟兄嫂指正,弟叶会西敬赠,六十一年二月十六日。”
此书共收文章八十篇,多时事评论,今日读来已无多新意,且所持观点,在我们看来也是有失中允的。只是所作后记,记录了他弃笔从军后的种种经历,解开了《小小十年》之后的叶永蓁之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颇有价值的。
叶永蓁说,一九三二、一九三三年前后,上海的文坛被“左联”搅得一塌糊涂,殷作桢和林适存想办一个《中国文学》月刊,邀请他共同编辑就参加了。一九三四年秋,他觉得中、日之间的战争势不可免,便谢绝一切文坛上的朋友,在《宇宙风》杂志上刊出一篇告别式杂文,自己一个人跑到部队里去了。先是奉命在皖南、川东与红军作战。抗战爆发后,其所隶属的部队由上海撤退到南京,担任南京保卫的任务。作战九日后,向武汉转移。离南京那晚,过江时掉入江中,被人所救。到浦口时,又险些陷入滩涂。步行至滁县,集合落伍的人、枪,奔向信阳,半月后才抵武汉。武汉会战前,转迁重庆。至纂江,住了三年。又去重庆任职。一九四三年春,被派往前线服务。是年十月,策应常德作战,攻破荆门以南的山陡铺日军据点,亲见日寇两腿在半空上飞,心中大快,稍雪南京败亡之耻。后参加中原会战,丹水会战。日本宣布投降时,正驻防竹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