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考到普通高中,看谁都不顺眼,为什么?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65247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自从上了高中,孩子就整天哭丧个脸,并且看谁都不顺眼。”
  这天,我接待了预约来访的一家三口:高中生超群和他的父母。
  超群的父母四十多岁,父亲厚道,母亲干练。提起孩子的情况,父亲推了母亲一下:“让她说吧,我家的事,都是她说了算。”我笑了:“对。当爸的都管大事,让当妈的管小事。不过,孩子的事也不小啊!”
  超群的母亲一下子找到了知音:“可不,孩子的事桩桩件件都不是小事。事实上,家里的事也不是都由我说了算,只是我这人争强好胜,不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力争上游,包括对孩子的教育,我也是这态度。就这一个孩子,盼着他将来有出息,给他起名‘超群’,就是希望他将来能卓尔不群。我给他定的目标是上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这样才能有美好的未来。要说这孩子,上小学时挺省心的,我们不辅导,成绩就很好;上初中后,我俩轮番辅导,孩子努力,最后也成了班里的尖子生。
  “可自从上了高中,孩子就整天哭丧个脸,并且看谁都不顺眼。看老师,说老师不给他好脸色,明明入学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可老师偏偏不拿他当回事;看同学,说同学瞧不起他,对他不友好;看我们,也是各种心烦,天天不是吵就是闹。我说他,你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好好学习呢?他立刻回击我,待在这个破学校里,你说我该有什么状态?!我怎么这么倒霉,都怪你,都怪你!我只好不说话了,因为如果我再说话,我们准保要吵起来。
  “还有更气人的!前段时间学校考试,他的数学卷子没答完就交了,满分150,他就得了40多分,年级排名一下子下滑100多名。我们从老师那里了解情况后刚要问他,他马上摆出一副好斗的架势,吓得我们把话又咽了回去。
  “在家发发脾气也就罢了,在学校倒是好好念书啊!可他完全不在状态,对什么都不满意,整天没精打采的,一点奋斗精神都没有。前几天,他打电话说心里难受,非要他爸接他回家……”
  这时,超群的父亲接过话茬儿:“是啊,听孩子这么说,我们虽然不知道孩子怎么了,但也很心疼,于是我去學校接他。一路上,他垂头丧气的,也不怎么说话,到家后也不说到底为什么难受,就是玩手机。他妈妈为学习上的事情数落他几句,他听后默默流泪,后来哭出了声,且哭声越来越大,简直成了号啕大哭。我和他妈妈面面相觑。第二天,孩子拒绝上学,好说歹说都不行。如今,他已经好几天没上学了。我们真不知道,孩子上高中后怎么会变成这样?”
  孩子:“在这个破学校里,名列前茅又有什么意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一探究竟,我和超群进行了单独交流。初步沟通建立了较好的咨询关系后,我开诚布公地问:“听说,你好几天没上学了?”
  “都怪他们,怪我妈。”
  “为什么这么说?”
  超群痛苦地回忆:“我并不是一个不知道努力的人。上初中时,我就已经很努力了。可我妈整天唠叨我,考重点高中、考重点高中!快中考时,我实在被唠叨烦了,就对她说:你放心,我一定会考上重点高中的。可她不相信我,说我吹牛!结果,如她所愿,中考成绩出来,我果然没考上重点高中,就差一分。那些日子,我浑浑噩噩,不知自己是怎么过来的。可他们眼里只有学习成绩,只知道埋怨我:咋不多考点分?哪怕多考一分呢!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仿佛掉进了深渊,周围一点光都看不见。”说着说着,他的眼圈红了。
  “你是说,父母先给你制造压力,而后给你泼冷水,然后又往你的伤口上撒盐?中考带给你的是失败、灰心和绝望……”
  超群泣不成声:“不仅中考,我的整个初中都白学了,三年努力白费了!那时,我多努力啊,全年级排名,初一排前120名,初二排前50名,初三排前30名。班级排名,我初一是前20名,初二是前15名,初三是前3名。可我居然没考上重点高中,心血付之东流……”
  我给他递去纸巾。等他稍稍平静些,以理解的口吻说:“所以,你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试卷也懒得写完,现在更是连校门都不想进了?”
  男孩点点头:“是。上高中后,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了年级第二。可在这个破学校里,名列前茅又有什么意义?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后来考试我百无聊赖,随便写写就交卷了。现在,我实在没心思上学了……”
  “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如果我是你,估计也会如此。因为一个看不到希望、眼前一片灰暗的人,怎么会发奋努力呢?可是,你知道吗?你是自己把自己打倒了!谁说上普高就没希望呢?”
  男孩抬起头:“难道不是吗?”
  我看着他的眼睛:“当然不是。”
  咨询师:“你在普高更有希望,甚至可以说是大有希望!”
  超群的心理根源找到了——他被中考失败的阴影所笼罩,完全看不到自己在普通高中的希望。
  他有这么强烈的失败感,真的源于中考失败吗?
  不,恰恰相反。我认为,他的中考是成功的,且整个初中都很成功。但是,他的心理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硬是把可喜的成功扭曲成了惨痛的失败。
  是什么让超群把成功扭曲成了失败呢?
  笼统地说,是社会流行的成功观。
  不知从何时起,似乎只有成了天下第一才配说成功。社会、家庭甚至学校都向年轻人灌输这样的理念:要努力拼搏,力争上游,敢为人先,争创第一……
  鼓励年轻人积极进取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只有夺冠才是成功,当首富才有意义,那除了金字塔尖的极少数人外,绝大多数普通人怎么办?都要在失败的痛苦中煎熬吗?不,正常的理念应该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可以享有成功的感觉。
  可是,为什么普通人享受不到成功的感觉呢?因为我们被片面的成功观绑架了。
  片面的成功观,让家长对孩子形成了高期望值。超群的父母一直对儿子抱有莫大的期望,希望孩子将来卓尔不群、出人头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孩子必须上重点学校,考不上就是失败,彻头彻尾的失败。   在这种环境中,孩子认同并接受了家长的观点,把外部压力化为内在压力,把外部的价值观内化为自我的价值观。超群认为,重点高中对自己而言,考上了是天堂,没考上是地狱。结果,他因一分之差,跌入地狱。带着这样的感受走进普通高中,不言而喻,每一天都是煎熬。而他考试不想答题,后来不愿上学,都是煎熬下的无可奈何。
  怎样帮超群找回希望呢?
  首先引导他正确认识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
  先说重点高中。不得不承认,重点高中有其优势,但也得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学业发展不是凭主观努力可以任意赶超的,正如运动员不是凭主观努力就可以夺冠的。能进重点高中的,个个都是尖子生。如果超群作为擦线生,进了重点高中,不一定能有翻身的机会,弄不好还会失去信心。因此,即便他上了重点高中,也不意味着他就能考上重点大学。而重点高中,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上一般院校,这是客观事实。
  再说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看似处于劣势,但并非没有前途。这里有个“鸡头与凤尾”的关系问题。如果超群多考一分踩线进重点高中,势必成了“凤尾”,要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备受煎熬。如今他因一分之差上不了重点高中,“下凡”到了普高,那是绝对的“鸡头”啊,能保持各方面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再说,普高的尖子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比比皆是啊。
  沟通至此,超群抬起头:“我不是失败者?普高生也有希望?”
  “你的中考很成功,甚至很幸运,你在普高更有希望,甚至可以说是大有希望!”
  超群的眼里有了光,但又马上闪过一丝疑惑:“可是,我初中三年的努力不是白费了?”
  我笑了:“你的意思是,既然不努力就能进普高,那我何必努力三年呢?可你想过没有,如果初中不努力,你凭什么在普高做鸡头?”
  超群说:“是啊,入学后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了年级第二,就是因为初中打下的基础好。就我的心理素质,似乎更适合待在普通高中。这样一分析,现在这所学校,不仅不是地狱,还是天堂呢。我一定要振作起来!”
  转而,他又有些不解:“可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对我似乎并不好——”
  我说:“你听过疑邻偷斧的故事吗?在中国古代,有个人找不到自己的斧头了,于是就疑心是邻居偷了,于是看邻居怎么看怎么像个贼。但等他在自己家找到斧头后,再看邻居就不像贼了。你明白这个故事的意思吗?”
  男孩恍然大悟:“哦,你的意思是,大家其實没有对我不好,这只是我猜想出来的。”
  我用肯定的语气说:“是的。初来乍到,大家没有理由对你不好,况且你在学校里可是学霸啊。你感觉大家对你不好,是把自己内心的不好感觉投射到了别人身上,于是,哪怕别人对你微笑,你也以为是嘲笑;哪怕别人赞美你,你也以为是嘲讽。就是说,你听到的都是你想听到的,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
  男孩挺起了胸:“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明天我就去上学!”
  我伸出手,和他握了握,感觉他的手上有了力量。
  与超群的父母沟通了以上意见,他们领悟到,孩子进普通高中是好事,并非意味着失败。听说孩子明天要去上学,他们很是欣喜,表示以后不再对孩子抱过高期望,不再给孩子施加压力。
  送他们走时,我对超群的父母说:家长虽然很难左右社会潮流,但可以把控自己的期望值,只有以平常心对待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小环境,才是对孩子的真爱。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问:小华和小磊是某小学二年级学生。上体育课时,小华从地上捡了一根木棍追打小磊。体育老师看到这一幕,未予制止。小磊为躲避小华的追打,不慎将小华从主席台上推落,导致小华摔断了右臂。请问,小华的损害赔偿责任应由谁承担?  律师意见:我国《民法典》第1201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
孙楚洋两岁时不幸患上自闭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自娱自乐,不愿与外界交流。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叶文云发现他对瑜伽很感兴趣,对瑜伽动作几乎过目不忘。妈妈坚信,这就是儿子向这个世界展示自己最好的窗口。她“聘请”儿子当她的“老师”,陪儿子上台表演,引领儿子在瑜伽练习中提高自我认识。6岁时,孙楚洋通过全国职业人才认证中心的测评,获得注册少儿瑜伽教练资格证,成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瑜伽教练。他还精通架子鼓、爵士舞等,
2019年4月,天津市发生一起血案:一名留学归来的小伙,为救治患癌的父亲向女友借钱遭拒后,残忍地将女友杀害。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走到这一步,与母亲的“功利母爱”有着莫大关系——  制作“育子账簿”激励儿子  罗鲜丽出生于1967年,曾是天津一家制药厂的质检员,丈夫唐经智比她大两岁,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两人于1993年生下儿子唐顿。罗鲜丽勤俭持家,结婚伊始就有记账的习惯,家庭收支都要详细记录,三口
女生也会得卵巢畸胎瘤  半年前,王医生接诊了一名14岁的初中女生。她右下腹反复疼痛已有7个多月,曾两次住院,都没能明确诊断出是什么病。后来,她因腹痛加重,并伴有频繁呕吐,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北京协和医院找到王医生。王医生迅速安排她做B超检查,发现右卵巢有一较大的肿块,直径约8cm。王医生怀疑是右侧卵巢畸胎瘤发生蒂扭转,所以当天就安排她做了急诊腹腔镜手术。术中所见与术前判断完全相符,只见右侧卵巢输卵管因
被蜜蜂蜇伤的危害  一名5岁女童在外玩耍被蜂蜇后,家人没当回事,仅涂抹牙膏完事。半小时后,女童身上出现红肿,并呕吐、抽搐不止。家人赶忙将其送往医院,但已错过抢救时机。  一说到被蜜蜂、马蜂蜇到,很多人认为就是蚊虫叮咬而已,没有大碍。其实,被蜂蜇后死亡率很高。蜂的尾巴有一根硬刺,这根刺连接它的内脏“毒液腺”。蜂蛰人时,常将毒刺遗弃于伤处,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部分蛰伤者会产生过敏反应
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比成人更纯真,能更敏感地捕捉生活中的美。北京家庭美育专家戴亚楠就抓住孩子的这个特性,让两个儿子大宝、小宝的思想自由飞翔……  一起画画,时光悄然溜走  戴亚楠生于辽寧省丹东市,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在外企工作多年,后又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读MBA,回国后在北京创办了咨询公司,为国内外教育机构服务。如今,她已有两个儿子:大宝和小宝。  年轻时,戴亚楠喜欢穿宽大松垮的衣服,帽子上
脱胎换骨  河南省郑州市南阳路二小六(3)班  杨紫萱  讲台,举动,眼睛,调皮鬼,病榻,希望,殷切,力透纸背  有一天,调皮鬼小明把一个足球踢到了教室里,正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猝不及防,被砸伤了眼睛,被紧急送往医院。小明去医院探望老师,看见老师躺在病榻上,心里十分后悔。老师抚摸着小明的头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你太调皮了,得改改。我相信,你父母也殷切地希望你好好学习。”老师的举动感动了小明,他
22岁,正值青春韶华。可22岁的晨宇却成了全家最大的愁事——他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18岁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终日与网络游戏为伴,与家人仅有的沟通就是要钱……  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经济这么强大的父母做后盾去留学的,晨宇不仅把大好机会浪费掉了,而且没成栋梁先成“巨婴”。此事在网上披露后,网友们一片哗然。大家纷纷议论,一手好牌打得稀
问:我是一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职工,目前已在该单位工作多年。两年前,我儿子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公派到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两年来,为了节省开支,儿子一直没有回国休假。我想问一下,作为母亲,我能享受探亲假吗?  林女士(广东顺德)  律师意见:探亲假制度,是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与家属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回家与父母或配偶团聚假期的制度。1981年3月14日重新修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
什么叫安静力?就是家长在孩子面前能够保持安静、淡定、不插手的能力和习惯。家长在孩子面前,该安静时就不要说话,该少说时就不要多说,该沉默时就一定要忍住。懂得适时、适度安静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才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我常常安静地观察孩子,毫无功利心地陪著或只是远远看着孩子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不介入,不插手,不评判,只做一名好观众。我发现,儿童其实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总是能喷发出蓬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