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主要技术措施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要求,安徽舒丰蔬菜标准园结合实际情况,从环境保护、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应用和采后统一销售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套实用性很强的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主要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18-02
  1 园地基本情况
  1.1 环境条件
  舒丰蔬菜标准园位于县城郊区城关镇双丰村、城南村境内,园区蔬菜生产基地内的土壤、空气、灌溉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检测机构——国土资源部合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的环境检测,符合绿色食品蔬菜产地环境生产标准[1]。园区内的废旧农膜、遮阳网、防虫网和穴盘等生产资料,全部集中委托专门的机构进行回收,防止二次环境污染。
  1.2 园区规模
  园区占地面积800 hm2,其中设施大棚20 hm2,智能化温室4 000 m2,连栋温室8 000 m2,脱毒组培室200 m2,畜禽养殖舍2 000 m2,2 000 t蔬菜储藏保鲜库1座,配套建设办公及仓库用房1 000 m2。
  1.3 功能区布局
  按照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的原则,形成六大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即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展示中心、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供肥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采收后蔬菜产品冷藏加工和农业生产资料集中存放区。
  1.4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到位,主干道及部分田间道路实现水泥硬化,水渠全部实现“U”型渠处理,达到旱能灌、涝能排[2]。新建“U”型水渠4 000 m,排灌站2座,架设80 kV变电设备2台套,地下低压电缆3 000 m,新修3 m宽园区水泥路2 000 m,泥结石道路3 000 m。建设8 000 m2连栋生产温室,4 000 m2智能化温室,温室建造委托有资质的温室生产厂家进行建造,符合国家温室行业建造相关标准,园区内的单栋大棚建造,全部采用热镀锌钢管,符合国家钢管大棚行业标准,抗风抗雪压,使用寿命长,已在全县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
  2 园区田间栽培管理技术
  2.1 技术操作规程及耕作制度
  园区内申请认证了19个蔬菜产品的绿色食品标志,蔬菜栽培过程全部按照A级绿色食品操作规程进行,建立了绿色食品蔬菜品种栽培技术档案。园区内所有作物茬口安排遵循水旱轮作、不同类作物轮作的原则,例如叶类蔬菜与茄果类蔬菜轮作、根菜类与叶类蔬菜轮作,最大限度降低同类蔬菜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2 品种选择
  园区经过10年多发展,目前引进各类蔬菜新品种达300个以上,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省种子公司以及多家省内外知名种子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选择品种以“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将试验示范成功的蔬菜新品种及时示范推广到农民手中,目前已成功推广各类蔬菜新品种50个以上,主要有芥蓝、菜心、上海青、脱毒马铃薯、水果黄瓜、樱桃番茄、小西瓜和食用菌等,辐射面积逾466.67 hm2。
  2.3 开展集约化育苗
  总投资640万元以上,建成年培育能力为2 000万株瓜菜种苗集约化育苗中心1座,新建智能化连栋温室4 000 m2, 8 m跨钢管大棚2 hm2,6 m跨钢管大棚8 hm2,脱毒组培室200 m2。育苗技术重点以脱毒组培技术、非试管育苗技术和基质育苗技术为主[3],全部实现无土育苗,园区内示范生产的瓜菜种苗已实现100%集约化育苗,同时与农户通过订单等多种方式,将优质种苗推广辐射到农户手中。
  2.4 示范应用新型覆盖材料
  园区设施大棚使用长寿防雾滴功能薄膜,四季进行覆盖,实现冬季保温,夏季防雨栽培的目标;为实现夏季叶类蔬菜绿色标准化生产,夏季生产大棚两侧、门等通风口覆盖防虫网,棚顶加盖遮阳网,棚内张挂粘虫板,瓜类、茄果类栽培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同时结合高温闷棚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在园区内安装太阳能诱虫灯20台,降低虫害发生率。
  2.5 水肥管理
  建有养殖圈2 000 m2,配套沼气池300 m3,种—养—沼相结合,种植业的下脚料用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后产生的沼渣是种植业非常好的有机肥料,沼液是蔬菜种植的叶面生物肥料,沼气作为园区员工生活燃料和冬季大棚加温燃料使用,可实现良性生态循环。肥料使用以沼渣、鸡粪等有机肥为主,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施肥。
  2.6 病虫害防控措施
  园区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实行统防统治,按照绿色食品蔬菜农药使用指南,遵循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印发的《农药合理使用指南》,以生物农药防治为主,科学合理用药,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一律禁止在园区内使用。配备2名蔬菜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蔬菜病虫害测报工作,对症用药,在最佳时期防治病虫害,降低用药成本,提高防治效果[4-5]。
  2.7 田园清理情况
  生产基地每茬作物采收结束后,人工及时将蔬菜秸秆和下脚料清理干净,部分放入沼气池发酵,部分集中堆沤进行生物堆肥技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
  3 蔬菜产品采后处理技术
  3.1 采收上市
  蔬菜产品采收时,在确保农药使用、肥料使用安全间隔期的情况下,根据生产实际,对照绿色食品蔬菜采收标准,及时进行采收。
  3.2 设施设备
  新建了2 000 t蔬菜储藏保鲜库1座(其中包括预冷库、高温库和低温库),建设了300 m2蔬菜分拣车间,配套真空包装机、封口机和打冰机等净菜包装设备,配备了蔬菜运输车辆1部,蔬菜采收后统一使用泡沫箱分拣包装,并加冰袋进行低温运输,部分进入超市的蔬菜产品采用礼品盒包装上市。   3.3 统一标识,分等分级
  注册了“舒丰”牌商标,统一印有相同的包装袋,注明了蔬菜品名、产地、生产者和等级信息。园区内的蔬菜产品根据市场主体的不同需求,进入超市和高档酒店宾馆的蔬菜产品以优等品供应,进入市场的蔬菜产品以通货进行直接供应,实现分级销售。
  3.4 安全质量
  园区内有19个蔬菜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A级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参照国家绿色食品行业标准执行,园区为安徽省绿色食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点之一,近几年抽查过程中都未发现质量不合格产品,未检出含有禁限用农药。
  4 园区蔬菜产品质量管理技术
  4.1 农资管理制度
  园区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农资管理制度,配备固定仓库存放农业生产资料,安排1名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农药进出库管理工作,建立出入库台账记录档案,仓库内配备了货柜,将杀菌剂、杀虫剂和种子等整齐有序排放,废旧农药袋及时回收进行集中处理,按照绿色食品蔬菜农药合理使用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用药,国家禁限农药一律禁止使用。
  4.2 档案记录制度
  配备1名大学毕业生专职负责田间档案管理工作,将园区内的大棚进行编号,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对品种选择、肥料使用、播种期、农药使用以及采收进行详细记录,在办公室配置专柜实行档案管理。
  4.3 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
  购置了1台农药残留速测仪,配备专门技术人员进行负责,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对上市的蔬菜产品进行统一的检测,不合格的一律禁止进入市场销售。同时委托安徽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园区内的蔬菜产品实行定期抽检,目前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5 参考文献
  [1] 冷杨,梁桂梅,李建伟,等.蔬菜标准园生态栽培技术解读[J].中国蔬菜,2010(19):3-8.
  [2] 王华,朱爱云,何文娟,等.蔬菜标准园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109-110.
  [3] 王宏宇.河北省蔬菜标准园区创建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2(11):76-77.
  [4] 魏平.蔬菜标准园新型农药使用技术[J].吉林农业,2012(12):95-96.
  [5] 王迪轩.蔬菜标准园创建解读[J].湖南农业,2013(1):19.
其他文献
当下中职生核心素养的生成是职教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实用主义教育创始人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是来自于经验的",经验连续性对于教学而言十分重要。现实教学中经验连续性存在
文章全面介绍钢水真空处理的控制系统构成,重点论述蒸汽泵抽真空、真空室加热、顶枪控制、合金料投入等控制子系统的控制策略.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时代中西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战略是: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共生型职业教育;产教协同、加快发展融合型
随着矿井向深部延伸,瓦斯涌出量也越来越大,综合放顶煤新的采煤方式的出现,给长距离掘进瓦斯治理带来了压力。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矿结合自身的具体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通风与巷
通过对安徽霍邱县刘寺铁矿床系统取样,利用偏光显微镜、人工重砂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X粉晶衍射分析等,对该矿床的矿石物质组分(伴生有害和有益组分)、矿石的结构构造(粒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