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boy_z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几乎每篇文章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无不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我们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讴歌、对正义的弘扬、对罪恶的鞭挞……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以情感打动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没有情感的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教学 教材内涵 朗读课文 创设情境
  一、发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血和泪的凝集,是感情的海洋。冰心说:“文章写到了有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他所描述的人、物、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浓厚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语言。”(《关于散文》)在水一般清澈的冰心的散文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受到火一样炽热的感情波涛吗?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极富感情的内容,引导学生历经分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维过程,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叩开他们的情感之门。如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我引导学生认识:这篇课文通过松骨峰战斗、马玉祥勇救朝鲜小孩、“我”和战士的谈话三个典型事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表现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又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一课时,通过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中不难营造一种“凄楚感伤”的气氛,并使这种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深入到心灵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炉,产生共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车站相别的场景两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以情收尾。学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收到“此时无聲胜有声”的效果。再如教学杨朔的《荔枝蜜》时,我按“事─景─人─情”逐层剖析,使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主题:热情歌颂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奉献精神。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中悟情
  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起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血跳腕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听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诗歌、散文的精彩片断和神韵会通过朗读这个媒体,变成一种时空艺术,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意境中。现行语文课本中很多古今中外名篇,其深蕴的意味不借助于诵读是体会不出的,还有一些课文所渗透的谦和、友爱、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等强烈而真挚的感情无一不是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言、节奏和谐的韵律表达出来的。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情感熏陶的最佳手段。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叩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而文中的情感审美因素也会自然而然地向读者释放,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如朗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会知道如何养浩然正气;朗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会珍惜朋友间深厚的情谊;朗读屈原的《离骚》会更添一腔爱国之志;朗读《背影》会体会父爱的伟大;朗读《甜甜的泥土》会感受母爱的深沉;朗读《变色龙》会更加鄙视小人的无耻善变;朗读《爱莲说》会更加坚守君子的高洁情操……
  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
  在课堂中恰当引入一幅画、简单的手工作品、书法作品等,哪怕带上一块小黑板,使用一支彩色粉笔,也能增强课堂吸引力,创设情境。比如,《小巷深处》这篇抒情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盲母、养女之间的深厚情感,感人肺腑,仅凭讲授显得空乏。情到深处,我情不自禁地哼起《妈妈的吻》,紧接着播放《想起老妈妈》,顿时教室里响起深情的歌声,应和着师生深情的朗诵:“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人影……”我不失时机地出示一组简笔画,使盲母亲瘦弱却高大的形象浮现在学生面前。多种各具情感特征的教具派上用场,情感体验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注意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情的感召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从而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赵苹,王建.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邵冠飞.融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沟通交流互动让思想风云际会学习提升发展开启互联网思维年2月27~3月1日,由北京《现代家电》杂志社、北京新七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财神软件联合举办的家电电子商务总裁
图书营销早已不是简单地图书销售的概念,在出版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内涵变得十分丰富,销售手段变得更加多样化。各出版社不再仅仅是销售人员进行发行策划的工作,往往是编辑尤其是责任编辑从策划该产品时就首先与营销人员制订了周密的营销计划,下一步才是适时推出图书。  各类图书因其分类的不同采取的营销方式也有所区别。编辑对选题有深入了解,对读者群的定位十分清晰与准确;销售人员对市场敏锐与熟悉,善于采用多种方式
摘 要: “少教多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少教多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指导主要体现在:研究学情,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让“多学”更有针对性;精心设问,让“多学”更有方向性;有效指导,让“多学”更高效。  关键词: 少教多学 教师指导 指导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少教多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对招选金矿灵山分矿下向胶结充填采场充填体作用机理的研究,在充填体的现场观测和充填采场稳定性的有限元电算分析以及充填体静态、动态力学参数的室内试验方面,都得到了
在矿井通风系统中,无论巷道、工作面或采空区,风流方向总是从高压端流向低压端,风量大小取决于风路两端点间压力差和两点间的风阻。均压通风防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风压调
摘 要: 语文教学要想从被学生“对抗”的困境中走出来,充分彰显语文的人文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文章本着引导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的宗旨从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意识,营造充满人文性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人文性地参与语文教学等方面充分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对引导学生亲近语文的重要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意识 人文素养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给“语文”定义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
新课改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内容、考核方式等形式上的改变,还应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本质上的改变,从而达到“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目标。故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探寻出他们所喜欢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學习能力,使他们真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在学习每一节新
浮选剂D2是一种以2、5—二硫酚—1、3、4—硫代二唑(DMTDA)为主要活性成份的活化剂,本文介绍D2在氧化铜矿石浮选过程中应用的研究结果。一个以孔雀石为主要铜矿物的氧化铜矿
雅玉2号系雅安地区农科所1989年育成,1993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适应性广,播期弹性大,是一个突破性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摘 要: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一直探讨并追求的目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中职学生、中职教育特点及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方法  传统的语文语堂教学可以形容为:一根粉笔教到底,一堂课灌到底,教学内容格式化,缺乏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学生学语文是为了分数,得不到心灵的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