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小说和博物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二0一八年的第一个月还没过完,天气还滞留在隆冬。我来到伊斯坦布尔,住在面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旅店里。深夜听到海峡吹来的凄厉的风声,让我想到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书中常提到的一个字:“呼愁”(huzun)。
呜咽的风声不仅愁人,更带着不祥的预兆。新闻报道着令人忧心的消息:土耳其在一月二十日发动代号“橄榄枝”的军事行动,空袭邻国叙利亚西北部阿夫林地区数十次,企图驱赶库尔德民兵;土国的地面部队在二十一日越界进入叙利亚,二十二日炮击多个库尔德民兵目标……山雨欲来,烽烟四起,我和旅伴开始考虑是不是该提前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好在我最想要看的地方都已经看了。与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同名的“纯真博物馆”(Museum of Innoeence)不仅去过了,而且去了两次。
“纯真博物馆”是一本小说,同时也是一问坐落在伊斯坦布尔城里的私人小型博物馆——不要小看这个貌不惊人、名气不大的小博物馆,它可是二0一四年全欧洲博物馆年度奖的得主。
并行的虚构小说和真实的博物馆——虚构的人物、真实的事物,竟然用同一个名字指涉叙说同一个故事,还有比这更听似不可能而又耐人寻味的结合吗?虚以实之,实以虚之;何者为真何者为假?“假作真时真亦假”,但反之亦如是:真作假时——真实的历史、情景、记忆和情感,写成虚构故事描述得引人入胜,再回过头来用实体对象历历陈列,则假亦成真了。
在书写成长年代的回忆录《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之外,帕慕克意犹未尽,以一本虚构的爱情小说里提到的实质物品:书中人的私人收藏,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當时社会的富裕和平民阶层的饮食、娱乐、报纸等种种实体对象,来呈现、凝固一个作者和一座城市的记忆。
小说和博物馆并行的念头,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现在帕慕克的脑海了。小说《纯真博物馆》在二00八年出版,同名的博物馆却直到二0一二年才开张,但并不表示书写早于博物馆的筹建。帕慕克说:“在写小说《纯真博物馆》时,我想着博物馆;在建造博物馆时,我想着小说。”
实际上,帕慕克是同时开始构思小说和博物馆的,而且也在小说中不断“预告”着博物馆的出现。故事的开始颇有言情小说的味道:出生在伊斯坦布尔一个富裕西化家庭的少爷凯末尔(正巧与土耳其的“国父”同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爱上了一个家境寒微的远房表妹芙颂。当时他已经与一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女订婚了,却妄想脚踏两船享齐人之福,直到芙颂愤而离去嫁人,凯末尔才意识到他对芙颂的爱有多深,以及他犯下的大错:在那个年代的土耳其(甚至现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他轻率地获取少女的贞操却不明媒正娶,等于是毁了她的一生。之后漫长的九年里,凯末尔不求回报地苦苦追求、陪伴芙颂,百般讨她欢心;而她多半冷淡以对,偶尔假以辞色,凯末尔就会欣喜不已。许多个夜晚,他下班后就去芙颂家陪她和家人吃饭、看电视,有时陪她(和她丈夫)坐咖啡馆、看电影、逛街,甚至砸钱给她丈夫成立电影公司;同时悄悄收藏心上人曾经碰触过的东西,聊作慰藉。他收集了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件——耳环、小摆设、盐瓶、钥匙、洋装、玩具,甚至她吸过的烟蒂……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东西背后都有故事,都牵绊着他与芙颂共度的点点滴滴时光。最后芙颂永远离开了,凯末尔便把芙颂的旧居买下来,设立了一间博物馆,把这些上千件的纪念品陈列出来,自己住在顶楼“睹物思人”,陪伴这些对象和记忆直到他生命的尽头。一桩以轻率交欢开始的情事,竟然以一座丰碑结束,不能不说是一则少见的传奇故事。
在现实世界里,帕慕克早在一九九八年就买下了他第一件最重要的收藏品:伊斯坦布尔城里库库尔库马区一问有一百二十年历史的房子,后来就化身成为书中芙颂的旧居和这座博物馆。接着他开始搜寻那些住在这栋房子里的人(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在那段年代(主要是七八十年代,但仍可以上溯六十年代、下达世纪末)生活中会用到的东西:陶瓷和玻璃器皿、厨房用具、客厅的小摆设、酒瓶、钥匙、时钟、香烟盒、首饰、日常景象的相片;后来还加入他自己家族的纪念品、老照片、剪报,甚至无中生有但完全可以乱真的品牌手袋和饮料、证件、广告片……他走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里,在跳蚤市场、二手书店搜罗旧货,在亲友家中翻找旧药盒、烟灰缸、清真寺相片、身份证和护照相片。这时,他意识到为一座博物馆搜集工艺品,和为一部小说收集素材,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因此他说:“或许小说和博物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在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一书里,他用了大量的这个城市的老照片,多半是他的朋友、摄影家古勒的作品,有当代的,也有珍贵的旧时影像,其中许多张也展示在博物馆的橱窗里。帕慕克喜欢这些老照片,不仅因为那是他的童年记忆、他的乡愁,而且图片本身都非常美——美好地保存了这个城市已经或者即将失去的面貌。我发现收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书中帕慕克自己和家人的一些陈年照片,竟然也出现在博物馆的收藏里,不过这并不会破坏展品的“虚构性”,因为帕慕克本人也是小说里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身份是凯末尔的朋友,凯末尔为他口述了这个爱情悲剧,由他在凯末尔死后书写出来。
“纯真博物馆”坐落在一条方块石砌的小街上,连地下室共有五层楼。第一层是入口、导览和整面墙的烟蒂(四千二百一十三枚芙颂在九年里吸过的香烟,很多上面留有她的口红痕印);第二、三层是对应书中每一章内容的八十个大大小小的陈列橱窗。顶楼第四层是主角凯末尔的卧室;而墙上的橱窗里则放着真实世界中这本小说各种文字(近四十种)的版本、小说手稿、作者亲绘的橱窗设计蓝图等等。地下层是出售纪念品和相关书籍的小店,兼卖咖啡。有讲解耳机出租,帕慕克也担任讲员,可以听到他录下的声音。
像多半的博物馆一样,这里也需要买票入场,但出示“纯真博物馆”这本书的访客免费。书里印有一张入场券,售票员会在那上面盖个纪念章。可惜我的是电子书,可以免费入场但无法盖章。
呜咽的风声不仅愁人,更带着不祥的预兆。新闻报道着令人忧心的消息:土耳其在一月二十日发动代号“橄榄枝”的军事行动,空袭邻国叙利亚西北部阿夫林地区数十次,企图驱赶库尔德民兵;土国的地面部队在二十一日越界进入叙利亚,二十二日炮击多个库尔德民兵目标……山雨欲来,烽烟四起,我和旅伴开始考虑是不是该提前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好在我最想要看的地方都已经看了。与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同名的“纯真博物馆”(Museum of Innoeence)不仅去过了,而且去了两次。
“纯真博物馆”是一本小说,同时也是一问坐落在伊斯坦布尔城里的私人小型博物馆——不要小看这个貌不惊人、名气不大的小博物馆,它可是二0一四年全欧洲博物馆年度奖的得主。
并行的虚构小说和真实的博物馆——虚构的人物、真实的事物,竟然用同一个名字指涉叙说同一个故事,还有比这更听似不可能而又耐人寻味的结合吗?虚以实之,实以虚之;何者为真何者为假?“假作真时真亦假”,但反之亦如是:真作假时——真实的历史、情景、记忆和情感,写成虚构故事描述得引人入胜,再回过头来用实体对象历历陈列,则假亦成真了。
在书写成长年代的回忆录《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之外,帕慕克意犹未尽,以一本虚构的爱情小说里提到的实质物品:书中人的私人收藏,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當时社会的富裕和平民阶层的饮食、娱乐、报纸等种种实体对象,来呈现、凝固一个作者和一座城市的记忆。
小说和博物馆并行的念头,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现在帕慕克的脑海了。小说《纯真博物馆》在二00八年出版,同名的博物馆却直到二0一二年才开张,但并不表示书写早于博物馆的筹建。帕慕克说:“在写小说《纯真博物馆》时,我想着博物馆;在建造博物馆时,我想着小说。”
实际上,帕慕克是同时开始构思小说和博物馆的,而且也在小说中不断“预告”着博物馆的出现。故事的开始颇有言情小说的味道:出生在伊斯坦布尔一个富裕西化家庭的少爷凯末尔(正巧与土耳其的“国父”同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爱上了一个家境寒微的远房表妹芙颂。当时他已经与一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女订婚了,却妄想脚踏两船享齐人之福,直到芙颂愤而离去嫁人,凯末尔才意识到他对芙颂的爱有多深,以及他犯下的大错:在那个年代的土耳其(甚至现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他轻率地获取少女的贞操却不明媒正娶,等于是毁了她的一生。之后漫长的九年里,凯末尔不求回报地苦苦追求、陪伴芙颂,百般讨她欢心;而她多半冷淡以对,偶尔假以辞色,凯末尔就会欣喜不已。许多个夜晚,他下班后就去芙颂家陪她和家人吃饭、看电视,有时陪她(和她丈夫)坐咖啡馆、看电影、逛街,甚至砸钱给她丈夫成立电影公司;同时悄悄收藏心上人曾经碰触过的东西,聊作慰藉。他收集了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件——耳环、小摆设、盐瓶、钥匙、洋装、玩具,甚至她吸过的烟蒂……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东西背后都有故事,都牵绊着他与芙颂共度的点点滴滴时光。最后芙颂永远离开了,凯末尔便把芙颂的旧居买下来,设立了一间博物馆,把这些上千件的纪念品陈列出来,自己住在顶楼“睹物思人”,陪伴这些对象和记忆直到他生命的尽头。一桩以轻率交欢开始的情事,竟然以一座丰碑结束,不能不说是一则少见的传奇故事。
在现实世界里,帕慕克早在一九九八年就买下了他第一件最重要的收藏品:伊斯坦布尔城里库库尔库马区一问有一百二十年历史的房子,后来就化身成为书中芙颂的旧居和这座博物馆。接着他开始搜寻那些住在这栋房子里的人(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在那段年代(主要是七八十年代,但仍可以上溯六十年代、下达世纪末)生活中会用到的东西:陶瓷和玻璃器皿、厨房用具、客厅的小摆设、酒瓶、钥匙、时钟、香烟盒、首饰、日常景象的相片;后来还加入他自己家族的纪念品、老照片、剪报,甚至无中生有但完全可以乱真的品牌手袋和饮料、证件、广告片……他走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里,在跳蚤市场、二手书店搜罗旧货,在亲友家中翻找旧药盒、烟灰缸、清真寺相片、身份证和护照相片。这时,他意识到为一座博物馆搜集工艺品,和为一部小说收集素材,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因此他说:“或许小说和博物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在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一书里,他用了大量的这个城市的老照片,多半是他的朋友、摄影家古勒的作品,有当代的,也有珍贵的旧时影像,其中许多张也展示在博物馆的橱窗里。帕慕克喜欢这些老照片,不仅因为那是他的童年记忆、他的乡愁,而且图片本身都非常美——美好地保存了这个城市已经或者即将失去的面貌。我发现收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书中帕慕克自己和家人的一些陈年照片,竟然也出现在博物馆的收藏里,不过这并不会破坏展品的“虚构性”,因为帕慕克本人也是小说里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身份是凯末尔的朋友,凯末尔为他口述了这个爱情悲剧,由他在凯末尔死后书写出来。
“纯真博物馆”坐落在一条方块石砌的小街上,连地下室共有五层楼。第一层是入口、导览和整面墙的烟蒂(四千二百一十三枚芙颂在九年里吸过的香烟,很多上面留有她的口红痕印);第二、三层是对应书中每一章内容的八十个大大小小的陈列橱窗。顶楼第四层是主角凯末尔的卧室;而墙上的橱窗里则放着真实世界中这本小说各种文字(近四十种)的版本、小说手稿、作者亲绘的橱窗设计蓝图等等。地下层是出售纪念品和相关书籍的小店,兼卖咖啡。有讲解耳机出租,帕慕克也担任讲员,可以听到他录下的声音。
像多半的博物馆一样,这里也需要买票入场,但出示“纯真博物馆”这本书的访客免费。书里印有一张入场券,售票员会在那上面盖个纪念章。可惜我的是电子书,可以免费入场但无法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