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是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绘本的阅读要注重图文共享。笔者在教学安东尼·布朗的《大猩猩》时,就努力引导学生图文共享,指导学生从读图中丰富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从而提升绘本的阅读效益。
一、读封面,发现信息,激发兴趣
《大猩猩》一书是安东尼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精心创作的,书中运用大量的图画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书的封面上,一只强壮的大猩猩头戴礼帽,脖系领结,面带微笑,一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对这只大猩猩有了好的印象,为绘本的阅读创设了宽松的气氛。
好的封面,会让我们产生好好看一看的冲动。封面上除了图画,还有一些文字,介绍了这本图画书的作者和出版者,有时还会介绍翻译者等其他一些信息,这些也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以后再阅读到这位作者的作品时,孩子们会有一种亲切感:我读过他的书,我很喜欢他的书。
二、读环衬,感受氛围,激发想象
精装图画书一般都有环衬。《大猩猩》这本图画书的环衬是一幅充满梦幻色彩的画面。蓝色的底纹,闪烁的星星,淡淡的,深邃悠远。小女孩和大猩猩闭目相吻,深情的,温暖的,宁静美好。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们会说,这本书在讲小女孩和大猩猩之间的故事;小女孩和大猩猩成了好朋友;我觉得这是个浪漫的故事……
这就是环衬带给孩子们的感受。颜色会给孩子们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这是梦幻的,浪漫的故事。图画是一个线索,它引着孩子去猜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暗示,调整自己的心情,带着自己的猜测走进这个故事。
三、读故事,图文互补,激发情感
图画书有图画,有文字,是图画和文字在一起讲述一个故事。如果你只看文字,不看图画,那你只激活了故事的一半生命。同样,你只看图画,不看文字,也是忽略故事的一半生命。所以,读文字和看图画共同讲述的故事,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知道作者是怎样讲故事的,才能发掘故事的真正意义。
《大猩猩》一书中,文字无法表现的部分被图画很好地补充了,同时这也印证了一个观点,就是图画在描述事物的样子时,远胜于文字。在表现安娜的孤独与寂寞的部分,作者更是只用了图画的形式,让我们去感受。在这幅图里,黑色占据了大部分,给人一种恐惧、压抑的感觉,正如孩子们的感觉一样,安娜的孤独、寂寞深深地刺痛着我们。而图中不多的亮光和那面彩色的墙壁,是不是又在述说着安娜内心的渴望呢?强烈的色彩对比,让我们的遐想丰富起来。图画的细节和色彩都在讲故事。
图画的魅力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那文字呢?在安娜的梦境一部分中,文字讲述了大猩猩带着安娜做了哪些事情:他们一起去翻墙看大猩猩,去看电影,去吃东西,在草地上跳舞。安娜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当你读完这段文字,你就会用想象力“看到”一个连续的画面,就像一部动画短片,至少由四个场景构成。此时,文字拥有的魔法般的力量,它让孩子们的心里生发出许多的画面,每一个孩子心中的画面都是不会与别人的画面完全相同。文字给了我们一双想象的翅膀,要是不小心,就会被图画夺走,读图画书的魅力也就失去了一半。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阅读《大猩猩》一书,相信大家都有一种被作者的想象力所打败的感觉。画面中,爸爸与安娜的动作多么丰富,手拉手,面对面,抱着,背着,肩扛,还有那幅安娜踩在大猩猩脚面上的画,这些细节的勾画,把安娜内心的渴望表现得那么真切,而这一切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那么的熟悉,自然地就唤起了他们对自己爸爸的想象。这就是“图文合奏”,离开了文字或是图画,我们都读不出这样的一种情境和情感。
好的绘本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赏心悦目。“悦目”是因为绘本表现形式使人眼前一亮,难以忘怀。“赏心”是指图文互为补充,互相交融,体现了一种既高深又轻浅的儿童哲学,衍生出精神上的享受。因此,阅读时只有通过调动人最原始的感觉系统:眼看、耳闻、感同身受,才能给人更为深刻的震撼,才能发挥出绘本阅读的最大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大马路小学)
一、读封面,发现信息,激发兴趣
《大猩猩》一书是安东尼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精心创作的,书中运用大量的图画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书的封面上,一只强壮的大猩猩头戴礼帽,脖系领结,面带微笑,一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对这只大猩猩有了好的印象,为绘本的阅读创设了宽松的气氛。
好的封面,会让我们产生好好看一看的冲动。封面上除了图画,还有一些文字,介绍了这本图画书的作者和出版者,有时还会介绍翻译者等其他一些信息,这些也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以后再阅读到这位作者的作品时,孩子们会有一种亲切感:我读过他的书,我很喜欢他的书。
二、读环衬,感受氛围,激发想象
精装图画书一般都有环衬。《大猩猩》这本图画书的环衬是一幅充满梦幻色彩的画面。蓝色的底纹,闪烁的星星,淡淡的,深邃悠远。小女孩和大猩猩闭目相吻,深情的,温暖的,宁静美好。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们会说,这本书在讲小女孩和大猩猩之间的故事;小女孩和大猩猩成了好朋友;我觉得这是个浪漫的故事……
这就是环衬带给孩子们的感受。颜色会给孩子们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这是梦幻的,浪漫的故事。图画是一个线索,它引着孩子去猜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暗示,调整自己的心情,带着自己的猜测走进这个故事。
三、读故事,图文互补,激发情感
图画书有图画,有文字,是图画和文字在一起讲述一个故事。如果你只看文字,不看图画,那你只激活了故事的一半生命。同样,你只看图画,不看文字,也是忽略故事的一半生命。所以,读文字和看图画共同讲述的故事,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知道作者是怎样讲故事的,才能发掘故事的真正意义。
《大猩猩》一书中,文字无法表现的部分被图画很好地补充了,同时这也印证了一个观点,就是图画在描述事物的样子时,远胜于文字。在表现安娜的孤独与寂寞的部分,作者更是只用了图画的形式,让我们去感受。在这幅图里,黑色占据了大部分,给人一种恐惧、压抑的感觉,正如孩子们的感觉一样,安娜的孤独、寂寞深深地刺痛着我们。而图中不多的亮光和那面彩色的墙壁,是不是又在述说着安娜内心的渴望呢?强烈的色彩对比,让我们的遐想丰富起来。图画的细节和色彩都在讲故事。
图画的魅力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那文字呢?在安娜的梦境一部分中,文字讲述了大猩猩带着安娜做了哪些事情:他们一起去翻墙看大猩猩,去看电影,去吃东西,在草地上跳舞。安娜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当你读完这段文字,你就会用想象力“看到”一个连续的画面,就像一部动画短片,至少由四个场景构成。此时,文字拥有的魔法般的力量,它让孩子们的心里生发出许多的画面,每一个孩子心中的画面都是不会与别人的画面完全相同。文字给了我们一双想象的翅膀,要是不小心,就会被图画夺走,读图画书的魅力也就失去了一半。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阅读《大猩猩》一书,相信大家都有一种被作者的想象力所打败的感觉。画面中,爸爸与安娜的动作多么丰富,手拉手,面对面,抱着,背着,肩扛,还有那幅安娜踩在大猩猩脚面上的画,这些细节的勾画,把安娜内心的渴望表现得那么真切,而这一切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那么的熟悉,自然地就唤起了他们对自己爸爸的想象。这就是“图文合奏”,离开了文字或是图画,我们都读不出这样的一种情境和情感。
好的绘本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赏心悦目。“悦目”是因为绘本表现形式使人眼前一亮,难以忘怀。“赏心”是指图文互为补充,互相交融,体现了一种既高深又轻浅的儿童哲学,衍生出精神上的享受。因此,阅读时只有通过调动人最原始的感觉系统:眼看、耳闻、感同身受,才能给人更为深刻的震撼,才能发挥出绘本阅读的最大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大马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