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说是名扬四海、家喻户晓。曹操作为三国中的重要人物,对我国东汉末年时期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受到很不小的争议,有些人评价曹操为乱世枭雄,也有人评价为枭雄。可观来说,我们要抛下历史对曹操的偏见,曹操作为乱世枭雄,为西晋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发展角度分析,曹操推动了我国民族前进步伐。本文以辩证的观点,进而评价《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西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1
引言: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形象描写非常细致,也让曹操成为了名扬四海、家喻户晓的人物。对于曹操这个人物,人们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曹操篡汉自立是位奸雄,也有人认为曹操对历史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是位特定时期的枭雄。但对于曹操这个任务,他有着当时历史的复杂性因素,也无法仅仅凭借“好人”、“坏人”来评价曹操。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的作者,他在人物形象刻画时,并没有让曹操走向善、恶两个极端,必须要用历史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曹操(注:下文“XX”对话内容都是原著引入,下文不再赘述)。
一、曹操奸诈、凶残、权谋
《三国演义》中主要想要扶正刘备的形象,是将曹操作为反面人物进行描绘的,其人物性格极其复杂。在曹操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出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特性,例如奸诈、凶残、自私、极端、残忍等。如:
《三国演义》第四回写道曹操杀了救命恩人吕伯奢一家,由于曹操多疑的性格造成的一场冤案,让人触目惊心,这使得曹操形象从一开始刺杀董卓的大仁大义,一下子变成了可憎、可怕的形象。但也呈现出了最经典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一句臭名昭著的名言直接展现出了曹操的自私与极端,也描绘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
《三国演义》描绘了曹操的狠毒、残忍等形象,使得人们都想“食其肉寝其皮”的想法,使得曹操被世人称之为“奸雄”。可观分析,曹操固然毒辣,但也是当时社会背景所逼。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活着的往往会取得胜利,死掉的往往徒有虚名。
二、雄才大略,政治上远见卓识
曹操一直被世人认作为恶德的化身。但这不是《三国演义》中完整的曹操,曹操之所以长居北方,是因为曹操还有另外一面。如:《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有一个许劭,曹操到前便问:“我何许人也?”对方答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听闻反倒不生气,并哈哈大笑,最终他终于如许劭所言,灭掉袁绍之后彻底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奸雄”。罗贯中在描写曹操奸诈、残忍的同时,也生动展现了曹操的另外一面,即政治家、军事家所拥有的英雄本色,能够看清历史形式。再如,曹刘煮酒论英雄中,曹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当时的曹操想收刘备入麾下(也是试探刘备),可以看出曹操的胸怀大志,实现一统天下的远大目标。特别是在董卓之乱中,罗贯中处处将其各怀异志、搞分裂的军阀做对比,彰显出曹操的政治远见与谋略。并且,整个朝廷只有曹操敢于向董卓“献刀”。可见,曹操具有讨伐董卓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以及高于其他诸侯之上的政治远见。如在《三国演义》地十三回写道,刘备被吕布逼出徐州,无奈投靠曹操。曹擦分别询问荀彧、郭嘉是否杀刘备的意见,最终听从了郭嘉“杀之弊大于利”的意见,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开阔的政治胸怀与远大的政治眼光。
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曹操最出名的一战,也是历史中以少胜多的历史战例,在官渡之战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与远见的政治思想。既能够分析出当时大战的形式,同时也能够静下心虚心听文臣意见,做到集思广益,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在此战中,曹操用不足30万的兵力摧毁了袁绍75万大军。由于曹操的虚怀若谷、择善从流、不耻下问、足智多谋等特点,改变了历史局势,使得被动挨打变为主动出击,进而得到胜利。
三、正面、负面对立形象的统一
从《三国演义》中对曹操这个人物的描写来看,曹操是一个奸诈与远见卓识相互矛盾的形象,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彰显曹操人物的性格特点,让曹操的形象血肉丰满,不失“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风范。曹操可以说是一个乱世环境中悲剧的产物。曹操志高胆略、远见卓识,是集军事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战争领袖。并且善用善聚人才,自己也能够为了国家大计出生入死。虽然曹操多年驰骋沙场,但不乏爱民、养民的本质,在大局面前心胸宽大,危急关头心思缜密,这一系列品质都是刘备、孙权所不具备的。笔者相信,如果在和平盛世中,曹操会成为造福百姓的好官。但生逢乱世,曹操虽然有能力,但受传统思想束缚,使得曹操不敢公然算汉自立,能够通过“借”来间接实现自己的夢想。《三国演义》突出了《拥刘反曹》思想,歌颂刘备“仁义”、彰显曹操“暴虐”,这也导致对三国研究不深的人,给了曹操一个“奸雄”称号。
结束语:
《三国演义》的最终结果是“仁义”的刘备失败,“暴虐”的曹操获得了三国胜利(相对的)。在这种历史矛盾中,作者也想通过作品来彰显“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无奈,只能通过“天”、“命”来表达这一结果。因此,《三国演义》是用一种悲怆的笔调写成的作品,也正是这份悲怆的笔调才使得《三国演义》更具备艺术力量。但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已经成为了像曹操一样的“奸雄”,有多少人做梦都想成为曹操这样的“奸雄”呢?笔者认为,社会中存在很多“真奸雄”。
参考文献:
[1]纪德君.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5-11.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西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1
引言: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形象描写非常细致,也让曹操成为了名扬四海、家喻户晓的人物。对于曹操这个人物,人们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曹操篡汉自立是位奸雄,也有人认为曹操对历史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是位特定时期的枭雄。但对于曹操这个任务,他有着当时历史的复杂性因素,也无法仅仅凭借“好人”、“坏人”来评价曹操。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的作者,他在人物形象刻画时,并没有让曹操走向善、恶两个极端,必须要用历史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曹操(注:下文“XX”对话内容都是原著引入,下文不再赘述)。
一、曹操奸诈、凶残、权谋
《三国演义》中主要想要扶正刘备的形象,是将曹操作为反面人物进行描绘的,其人物性格极其复杂。在曹操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出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特性,例如奸诈、凶残、自私、极端、残忍等。如:
《三国演义》第四回写道曹操杀了救命恩人吕伯奢一家,由于曹操多疑的性格造成的一场冤案,让人触目惊心,这使得曹操形象从一开始刺杀董卓的大仁大义,一下子变成了可憎、可怕的形象。但也呈现出了最经典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一句臭名昭著的名言直接展现出了曹操的自私与极端,也描绘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
《三国演义》描绘了曹操的狠毒、残忍等形象,使得人们都想“食其肉寝其皮”的想法,使得曹操被世人称之为“奸雄”。可观分析,曹操固然毒辣,但也是当时社会背景所逼。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活着的往往会取得胜利,死掉的往往徒有虚名。
二、雄才大略,政治上远见卓识
曹操一直被世人认作为恶德的化身。但这不是《三国演义》中完整的曹操,曹操之所以长居北方,是因为曹操还有另外一面。如:《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有一个许劭,曹操到前便问:“我何许人也?”对方答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听闻反倒不生气,并哈哈大笑,最终他终于如许劭所言,灭掉袁绍之后彻底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奸雄”。罗贯中在描写曹操奸诈、残忍的同时,也生动展现了曹操的另外一面,即政治家、军事家所拥有的英雄本色,能够看清历史形式。再如,曹刘煮酒论英雄中,曹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当时的曹操想收刘备入麾下(也是试探刘备),可以看出曹操的胸怀大志,实现一统天下的远大目标。特别是在董卓之乱中,罗贯中处处将其各怀异志、搞分裂的军阀做对比,彰显出曹操的政治远见与谋略。并且,整个朝廷只有曹操敢于向董卓“献刀”。可见,曹操具有讨伐董卓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以及高于其他诸侯之上的政治远见。如在《三国演义》地十三回写道,刘备被吕布逼出徐州,无奈投靠曹操。曹擦分别询问荀彧、郭嘉是否杀刘备的意见,最终听从了郭嘉“杀之弊大于利”的意见,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开阔的政治胸怀与远大的政治眼光。
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曹操最出名的一战,也是历史中以少胜多的历史战例,在官渡之战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与远见的政治思想。既能够分析出当时大战的形式,同时也能够静下心虚心听文臣意见,做到集思广益,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在此战中,曹操用不足30万的兵力摧毁了袁绍75万大军。由于曹操的虚怀若谷、择善从流、不耻下问、足智多谋等特点,改变了历史局势,使得被动挨打变为主动出击,进而得到胜利。
三、正面、负面对立形象的统一
从《三国演义》中对曹操这个人物的描写来看,曹操是一个奸诈与远见卓识相互矛盾的形象,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彰显曹操人物的性格特点,让曹操的形象血肉丰满,不失“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风范。曹操可以说是一个乱世环境中悲剧的产物。曹操志高胆略、远见卓识,是集军事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战争领袖。并且善用善聚人才,自己也能够为了国家大计出生入死。虽然曹操多年驰骋沙场,但不乏爱民、养民的本质,在大局面前心胸宽大,危急关头心思缜密,这一系列品质都是刘备、孙权所不具备的。笔者相信,如果在和平盛世中,曹操会成为造福百姓的好官。但生逢乱世,曹操虽然有能力,但受传统思想束缚,使得曹操不敢公然算汉自立,能够通过“借”来间接实现自己的夢想。《三国演义》突出了《拥刘反曹》思想,歌颂刘备“仁义”、彰显曹操“暴虐”,这也导致对三国研究不深的人,给了曹操一个“奸雄”称号。
结束语:
《三国演义》的最终结果是“仁义”的刘备失败,“暴虐”的曹操获得了三国胜利(相对的)。在这种历史矛盾中,作者也想通过作品来彰显“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无奈,只能通过“天”、“命”来表达这一结果。因此,《三国演义》是用一种悲怆的笔调写成的作品,也正是这份悲怆的笔调才使得《三国演义》更具备艺术力量。但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已经成为了像曹操一样的“奸雄”,有多少人做梦都想成为曹操这样的“奸雄”呢?笔者认为,社会中存在很多“真奸雄”。
参考文献:
[1]纪德君.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