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东:平实、沉稳的个性面貌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o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晓东   
  1953年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祖籍江苏扬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黄胄美术基金会副理事长,《炎黄艺术》杂志主编。
  
  对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个性面貌。个性面貌愈独特愈好,不同于前人和当代人。不过,能称得上个性面貌的,至少应该包含两层意思:既要异于他人,又要有相当水平。仅仅与别人不同,还不能称为个性面貌,还必须有相当的艺术质量。这就是说,艺术家的创作,不能仅仅求“异”于前人或他人,还要在可以与前人、他人共同比较中能经得起检验,经得起推敲。有些画家为了塑造自己的个性,不惜花样翻新,而忘记艺术创造的共同规范和法则,不在研习传统方面下苦功夫,这是很难成气候的。
  


  崔晓东是有个性面貌的山水画家。
  晓东是从人物画创作走向山水画的。山水与人物虽是两个绘画类别,在技巧上各有不同的要求,但在规律性和原理性的问题上有共同之处,可以“触类旁通”。山水画可以给艺术家更大的发挥空间,可同时因为传统积累太丰富,也容易使人囿于前人的套路而不能自立。晓东有人物画的造型基础,转向山水画后遇到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山水画的笔墨系统,它不同于他原来熟悉的中西融合性的人物造型,必须强化笔墨的训练和研究;二是学习传统大师的遗产,但不沿袭前人的模式。传统山水画的理论主张“写心中丘壑”,但在如何“写心中丘壑”问题上各家各派的认识与理解不尽一致。犹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我国传统艺术的指导理论,但不同的流派却有不同的侧重,有的偏于“外师造化”,有的则偏于“中得心源”。包括20世纪在内的山水画领域,大致上有两大流派:为河山写照派和意趣山水派。比之于书法,前者如楷书,后者如行草,在艺术品格上两者无优劣之分,只是不同的审美追求,适应着人们不同的审美需要。晓东在笔墨上下过苦功,他在揣摩历代山水大师的笔法、墨法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自己的表现套路,找到了自己的绘画符号。在写生山水与意趣山水之间,他取其中,在写生中表现意趣,写意趣时不忘写生。
  我觉得晓东的画在艺术品格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平实。晓东的画,不论是取材、章法,还是笔墨,不以奇和怪诞取胜,而是用平实的表达方法叙说和呈现自己内心的感情。乍看他的画,似较平淡,但细细观赏,其中内在的意味慢慢地被感觉出来。而在这种意味中,“平实的美”占有很大的比重。平实,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是一种美感范畴,可惜现在常常为人们忽略。有些人一味求奇特而流于奇特的表面,得不到真正美感的表现。其实,在平凡的事物中本来就含有美感,发现和捕捉这种美感会给人以惊喜。历来画论讲,平中求奇难,因为这要求画者有平和的心情,有艺术修养。
  二、“繁”美。艺术语言贵在单纯、精练,切忌繁琐、复杂。获得单纯、精练之表现,往往有两种途径:“以少胜多”和“多而单纯,多而整体”。“以少胜多”也好,“多而单纯,多而整体”也好,都离不开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规律。晓东山水画的布局“满”,笔墨“繁”而“多”,但他善于在繁复中求变化,求统一,求整体。他的画,大的视觉效果是单纯的,容易为观众第一眼所把握。细读他的画时,他在繁复语言中表现出来的韵律和节奏,也吸引人们的注意。
  三、沉稳。由平实、繁复语言所造成的当然是一种沉稳的艺术感觉。晓东的画多取材北方山水,重峦叠嶂,浑厚茂密,物象坚实而稳固,但不冷酷、严峻,却含有一种柔和与温情。这是晓东内在的审美理想所决定了的,也反映了他的性格和气质。
  晓东勤于实践、勤于思考和勤于体悟,这是艺术家最宝贵的品质,这里包含着无限的潜力。相信他通过勤奋的艺术实践,通过深切的体悟,会在山水画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延伸阅读·自家画语
  
  我从学画开始到研究生毕业,就一直画人物画,算算也有十几年了,山水、花鸟画几乎没怎么画过。虽然在学校学过一点,也不太用心。研究生毕业时,我身心疲惫,因为几年来总是不断探索,煞费苦心,又画了些大幅的画,过于疲劳。毕业那年回家过暑假,在一本小画册中看到几幅黄宾虹的画,觉得很有意思,在家休息时就照着画了画。刚到一个单位比较忙,有点零散的时间就画一些小山小水,意在休息消遣一下。画着画着,发现中国画的很多形式因素、规律性的东西都存在于山水画之中,这使我对山水画产生了兴趣,这时候我又发现我们这一代人对中国的东西了解得非常有限,甚至不如对西方东西了解得多。从这个时候开始,在画山水画的过程中,我那躁动的心开始平静,兴趣由西方逐渐开始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的文化。回想起来,我60年代初开始上小学,主要接受的是社会主义教育,“文革”期间接受的是“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教育,改革开放后又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在画山水画的过程中,我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教育。
  我学山水画的方法和我的前一代人以及和我的同代人都有所不同。从本世纪初开始的反传统和解放之后社会主义文艺的突出特征就是贴近和反映现实生活,这些都是针对中国古代绘画而言的,二十世纪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教育方式,其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写生,写生方法的引入,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画的思维方式、观察方式和表现方式,学习方法的改变,带来了一系列根本的改变。而我学山水画是按古人的学习方法,以临摹为主,在学山水的前六年几乎没有出去写生过,直到1996年才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这也是对当时现状的一种反叛。
  


  我学山水画,开始是学黄宾虹,画了一段发现应从基础学起,又研究了一些前人的学习方法,画一些基本的东西,如芥子园等,后来开始临的是文人画的东西,主要学“四王”,也学了一些龚贤和石,这时期比较注重的是用笔。龚贤的用笔比较平正,是中锋用笔,王原祁的用笔比较苍劲变化较多,他们两人的东西我吸收的比较多。到1997年时,我开始接触宋人的画,开始是范宽,后来是李成,重点是学习皴法,他俩的画法属于一路,但范宽的笔法比较方硬、李成的笔法比较圆润,后来李成的皴法我吸收的较多。大约到了2002年的时候,我又重新转回文人画,这时开始喜欢黄公望、倪云林和董其昌,他们三人都属于天分较高的才子派,这个时期注意的不仅仅是用笔或皴法而是作画的状态和笔墨所形成的一种意境,我力求使画面的笔墨语言简练、概括,这样我的画逐渐由浓变淡,由繁变简。这几年来一直想画得很淡,但很不容易,现在仍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
  和人物画比起来,画山水画心境平和,作画的时候仿佛走进林泉丘壑、云烟风物之中,心绪自然平静,而画人物画需要激情,作画时注意力得高度集中,虽然用笔不多,但每一笔的位置都不能有差错,而且笔墨的发挥受到内容和造型的限制,画起来没有山水画自由随意。山水画在这些方面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但是画得时间长了,又逐渐发现山水画博大精深,前有无数高山耸立,后有代代才俊层出,要求你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底,读书、行路,还要发展、创新时代精神,又要走自己的路等等。如今又赶上了商品经济时代,得包装运作、宣传经营等等,画得不好不行;画得好不宣传、炒作,没人知道也不行。专业画家就像专业运动员一样得出成绩,每年学校都要考核,还得评职称等等,一个人哪能顾得上这么多,所以我一直觉得画家这个行业很不容易。我有一个男孩,我不希望他学画,所以从小也没有培养他这方面的兴趣。很多朋友问我,你的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让儿子学画,我的很多同行的孩子都是子承父业,可我觉得一个人能在这个领域里搞出点名堂实在太难了。
  我从1977年进大学当老师,除了有四年在画院搞创作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学校,或当老师,或当学生。我想如果我的绘画生涯中有哪些成功的话,其中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我是教师,是这个职业教给我怎样做学问,怎样做人。我喜欢这种状态,既是画家,又是教师。
  画山水画,我是半路出家,进这个专业相对比较晚,我也不是一个才气很大的人,每前进一步都需付出极大的努力,同时我又不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我从90年代初就患了头晕的毛病,作画不能持续太长,画半个小时就得休息一会。近些年,又多了一个毛病,早晨睡醒,吃完早饭后,就困了,如果不睡一觉,一上午就画不了画,这事也使我很痛苦。但是我也有优点,就是一件事如果做不好,我就反反复复的做,有一股韧性,决不轻意放弃,另外我觉得我做事还比较踏实。我是循规蹈矩的人,信奉实力。你要从事这个专业,就必须将这个专业所需要的基本功掌握扎实,这样你才能做好。就像盖房子,必须打好基础,所不同的是,房子是一次性打好基础,而绘画是不断地打基础,不断地练基本功,按李可染先生的说法,是要一辈子做基本功。
  


  我对作品的要求是很严格和认真的,一幅画要反反复复的画,一直画到满意为止,所以画得很慢,我不会为了挣钱而画得简单潦草、粗制滥造。同时我又是一个不善长也不喜欢炒作的人。因此,我以后大概也不会有很多的钱,我对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有稳定的生活和工资收入,有贤慧的妻子和温暖的家庭,我今后唯一的愿望就是能把画画得更好,当然包括把教师工作做得更好。
   (节选自崔晓东《我的学画经历》)
  
  延伸阅读·评论
  
  认识崔晓东已二十年余年。1984年7月黄胄应黑龙江宣传部的邀请到哈尔滨开画展,他们几个青年画家轮流搀扶黄胄,这样就和我有了一些接触。他的忠厚、好学给黄胄和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也是画人物画的。过了两年,他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时不时拿一些习作,听取黄胄的意见。记得黄胄对他的历史人物画《近代人》大幅毕业创作给以赞赏。黄胄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而感动。毕业后,他也曾参加创建炎黄艺术馆的工作,这样,我们就接触得多了。在工作中他突出的表现是沉稳、耐心、不浮躁,这种性格对他研习水墨山水画是大有好处的。1995年春天,我们共同参加了一次笔会,我推着黄胄的轮椅到每位画家的画案前观看他们的创作,当然也观看了崔晓东正在画的山水画。随后,黄胄赞扬崔晓东作品中反应出“有悟性,悟性强⋯⋯”。晚上,我请教黄胄什么叫“悟性”?他说:“悟性就是悟性,它是一种综合性修养,包括做人做事。”他没有给我解释透,我是糊里糊涂的。
  


  黄胄已经逝世七年多了,我一直在琢磨着什么叫“悟性”。这几年崔晓东和我共同担负黄胄美术基金会的工作,他提出来在基金会里设立临摹教室,让一些想学习传统的青年画家在临摹历代大师的作品中得到教益,他也时不时的来进行辅导,我有时也去听课,这样我对于中国山水的知识比以前多了,对他的为人和作品就有更多的了解,也对黄胄对他的夸奖“有悟性,悟性强”有了更多的理解。我觉得“悟”就是“觉悟”、“感悟”,让自己融合在自然之中,融合在集体之中,在治学、创作中不浪费时间,不多走弯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我认为他首先觉悟到他是一位中国山水画家。
  崔晓东选择的是一条艰难的治学道路,但他并不荒废自己的生命去迎合西方朋友对中国传统习俗的猎奇,去把封建糟粕当作“精华”加以渲染夸张,以迎合世俗上的所谓“新”和“怪”,而是踏实虚心地从研究思考唐宋以来大师们的经验教训入手,锤炼自己的基本功。他的形象打扮都很平常,既不时髦又不怪诞,和他接触、欣赏作品时,你会感觉他充满了对人事的热情和积极态度。但他不张扬自己,他能聆听别人的烦恼、看法、主张,也能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见解,言谈充满了智慧但不剑拔驽张,你就像欣赏他的画一样,感觉到的是平静和安慰。我想这是他对大自然、对社会人际关系又一聪慧的感悟吧,这一切都贯穿在他做人做学问的整个人生之中。
  (郑闻慧《与人为善的品质》)
其他文献
魏杰  1962年生于西安。曾从事文博研究多年。现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    主持人语:  “印以示信”,这“信”即诚信、诺言。铺陈开来,篆刻的功能影响于后世的,也正是这一品质,无论是自秦汉以来的官印,还是宋明以来漫溢于文人政客间的私印风气,乃至近世颇为盛言的古雅风神、移情寄怀,可以说都是这一品质的生发。此外由官印到私印
期刊
[平生论画]之二    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尽管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国际化,可是,农村还是农村,农民还是农民。虽然发达地区的农村也有了城市化的景象,农民也进城穿上了工装,然而,与土地厮守在一起的农民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身份,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农业文化。  20世纪50年代之后,农民、农村、农业发生了许多与社会制度相应的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三农”的图像表现出了社会
期刊
会 议:汪稼华画展研讨会  时 间:2007年5月12日上午  地 点:中国美术馆七楼报告厅  主持人:陈履生   宋文京(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岛画院专职书画家,策展人)    陈履生(主持人):    汪稼华笔墨画展,自5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无疑,这个画展名称就已经表明了他有关中国绘画的基本立场;同时,也表明他从艺近50年来的追求。  笔墨是当代中国画发展至关重要的
期刊
郎绍君  1939年生,河北定州人。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近现代美术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    南望北顾楼论画    如今,许多人都在努力“打造风格”。这“打造”似乎暗含着三层意思,一是风格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制造:既可制造甲种风格,也可制造乙种、丙种或丁种风格,就像裁剪一件有个人符号性质的时兴衣服那样;二是风格“打造”过程有如生产
期刊
钱松喦  (1899—1985),江苏宜兴人,1923年毕业于无锡江苏省第三师范学校。曾任无锡市第一届文联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    “山水画”,属于中国民族绘画中的一门。“山水画”三字成为绘画上一个名词。今天必须重新认识这一门画的正确意义,给予一个新的概念。  纵观传统上的山水画,早已不是顾名思义、狭隘的只画山山水水,而是把宇宙间一切有形象的东
期刊
一本文之于“流民”及“流民图像”概念之界定    有关民众流徙现象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周代。最早的民间文学作品《毛诗·国风·桑中》云:“卫之公室淫乱,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1]而周代官方著作《纂图互注礼记·乐记》则以上古音乐之理譬之王政秩序,认为“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并进而作如下譬喻: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怙之音矣。
期刊
展览:  “大山回响—李宝林师生画展”2006年12月1日至8日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2006-12-3湖北美院)   2006年12月14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暨“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学术研讨会、“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文献展开幕。(2006-12-14上海美术馆网)   张文俊中国画展于2006年12月16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共展出张老各时期作品100多幅。(200
期刊
李虚白  原名李瑞熊,又名李齐、李公望,号省斋、观明居士,又号听云山馆主人。1940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1979年定居香港,曾任文物艺术刊物《收藏天地》、《龙语》主编。1996年移民并定居加拿大。    六十五岁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家、诗人李虚白先生,毫无疑问地达到了他绘画行旅的高峰。李先生这批撼人的近作,强有力地证明了这位重要的中国艺术家在过去的七八年里,在不断地提高和深化其对艺术的追求。这批
期刊
董继宁  1955年生,湖北咸宁人。197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1988年结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课程助教班。现为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董继宁喜欢“独步”。他说:“我喜欢在黑夜里独步,人说是孤独的象征,而我认为是自我反省的良机。细雨蒙蒙,人们早已沉睡,我却在这人与自然的梦境里漫游,享受着宇宙的哺爱
期刊
吴正义  1959年生于湖南凤凰,198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理事,湘西自治州美术家协会主席,湘西州群众艺术馆馆长、副研究员。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结缘有时是天生的,比如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的缘份,还有就是左邻右舍街坊上这些人了。三十多年前,正义兄与我们不仅是同街坊、同班同学,还同有一个爱好:画画。三四十年来,先天的缘份和共同的爱好把我们的情感调度得稠稠的。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