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因而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一、有序而活跃的小展示
初具形态的小展示,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改革的提升,让学生们在此环节中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即师生们反复探讨,不断总结经验而得出的每位学生一开始上课,就先用十五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学、群学”。对学就是每小组的全体成员有序而整齐地站起来,拿着自己做好的导学案,正副组长或学科组长把老师事先批改好的预习导学案作参考,帮助B、C段学生进行比对并督促他们认真细致地用红色笔来批改所做的预习习题,并在小组内开展 “一帮一”的帮扶学习,然后由组长牵头与组员一起集体讨论一些学案上或教材中的交叉性或共同性问题。在此过程中,对学有时候以各组A类学生对完为止,时间要短,A段学生答案一致的不再讲原因,如果有不同答案的地方才讲明原因,并讨论出正确答案,一般控制在五分钟之内,同时B、C段生则根据A段同学的答案用红笔更正自己的预习学案。讨论中个个都是声音洪亮,讨论积极,全员参与,书声琅琅,气氛活跃。
如果交叉性问题在组内都不能解决的,可以问老师或其它组的组长,实在还不能解决的话,就当成共同性的问题在全班解决,抛给大家,让其它组的人员来共同探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则要对所涉问题逐组分配任务,深入各小组指导,让他们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准备充分,利于大展示时胸有成竹,谈吐流利,语言顺畅。同时也要求不管是行政组长还是学科组长也应该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恰当地分给组员,让他们理清思路,把问题弄清楚,想准确;也就是必须在组内演练熟悉,就像导演要求演员表演节目那样,尽可能做到展示无误或少出错误,这就是课堂改革中的群学。群学多半由A段生主持,一个组内再分成两个小组,有针对性地讨论C、B段同学不会的问题,基础部分由C段提问B段作答,要点部分由B段提问A段解答,A段学生要教会BC段学生。而且在组内还得要教读学案或课本上的单词、短语、句子等,BC段跟读,声音适量,组内听得见为准;且把凳子轻轻地放在课桌下,桌面整洁,必须全神贯注。
如七年级英语上册的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的第一课时,我设计课前自学是两个内容。一是补全本节课的新单词如[ b__n__n__() ]等,分层要求学生完成,其中A段生能够背诵单词的拼写;B段同学能够背诵单词;C段同学能够背诵单词的汉语意思。二是A段生还要完成到合作学习部分,就是能基本了解新对话:“Do you like bread ?--- Yes, I do ./ No , I don`t .; Does he /she like bananas ?--- Yes , he / she does . No , he /she doesn`t .” 等對话的问与答,待老师讲授后能迅速与同伴操练对话。
二、精彩的大展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十五分钟的小展示一结束,同学们则争先恐后地迈入大展示环节,这个时候就该轮到他们展示风采了。他们通常均以个人展示、小组展示、组团展示等方式进行。当然得严格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实施,有序开展。展示须规范,像老师上课一样,讲学法、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等,最后才出示正确答案。经常使用一些常规语言,像“我代表XX组展示……,我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然后主持说:“其它组还有补充吗?”或“Any questions?”做出邀请的姿势。一种是组间单词或短语PK,组长到指定区域抽查掌握情况。一种是组间挑战,各组选派一名组员,构成两两相互挑战,通常是同段生挑战,跨级挑战翻倍计分。尤其是组团展示往往是3~4人参与,一个人当主持人,一个扮演小老师讲解,一个人板书,甚至讲解的知识过多时由多个人组成,一个一个的有序上场,轮流表演。无论主持人、小老师,还是板书者,老师都要经过反复培训,让他们个个都能积极主动参与,乐乐大方,语言精炼,声情并茂,思路清晰,做到有板有眼。待一个问题讲授完毕时,其它组的组员早就高高地举起了手抢着点评或补充,有时对一个不能确定的问题硬是争论不休,场面十分激烈。倘若很久都争论不下的,老师及时参与其中,收拾这一“残局”。反正是一个组接一个组的展示和点评,在近二十分钟的大展示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均能对所授知识进行精彩的对话交流。像上述对话中“Do you like ……?多数学生能快速替换成Do they / Tom and Lucy like ……?; Does he /she like ……?很熟练地换为Does Jim /Gina/ Mary like ……?”这样的句型操练。经过长期地训练,学生们的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增强了。话又说回来,不管是小展示还是大展示,他们只是停留在口语表达,尚需要大量实践。在每节课的两个展示后都设计了达标检测,查看同学们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本情况。
总而言之,这种模式的英语课堂真的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展示了他们在初中生活的喜与乐,也为他们成才铺垫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道,愿快乐的学习方式陪伴他们一生。
一、有序而活跃的小展示
初具形态的小展示,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改革的提升,让学生们在此环节中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即师生们反复探讨,不断总结经验而得出的每位学生一开始上课,就先用十五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学、群学”。对学就是每小组的全体成员有序而整齐地站起来,拿着自己做好的导学案,正副组长或学科组长把老师事先批改好的预习导学案作参考,帮助B、C段学生进行比对并督促他们认真细致地用红色笔来批改所做的预习习题,并在小组内开展 “一帮一”的帮扶学习,然后由组长牵头与组员一起集体讨论一些学案上或教材中的交叉性或共同性问题。在此过程中,对学有时候以各组A类学生对完为止,时间要短,A段学生答案一致的不再讲原因,如果有不同答案的地方才讲明原因,并讨论出正确答案,一般控制在五分钟之内,同时B、C段生则根据A段同学的答案用红笔更正自己的预习学案。讨论中个个都是声音洪亮,讨论积极,全员参与,书声琅琅,气氛活跃。
如果交叉性问题在组内都不能解决的,可以问老师或其它组的组长,实在还不能解决的话,就当成共同性的问题在全班解决,抛给大家,让其它组的人员来共同探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则要对所涉问题逐组分配任务,深入各小组指导,让他们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准备充分,利于大展示时胸有成竹,谈吐流利,语言顺畅。同时也要求不管是行政组长还是学科组长也应该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恰当地分给组员,让他们理清思路,把问题弄清楚,想准确;也就是必须在组内演练熟悉,就像导演要求演员表演节目那样,尽可能做到展示无误或少出错误,这就是课堂改革中的群学。群学多半由A段生主持,一个组内再分成两个小组,有针对性地讨论C、B段同学不会的问题,基础部分由C段提问B段作答,要点部分由B段提问A段解答,A段学生要教会BC段学生。而且在组内还得要教读学案或课本上的单词、短语、句子等,BC段跟读,声音适量,组内听得见为准;且把凳子轻轻地放在课桌下,桌面整洁,必须全神贯注。
如七年级英语上册的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的第一课时,我设计课前自学是两个内容。一是补全本节课的新单词如[ b__n__n__() ]等,分层要求学生完成,其中A段生能够背诵单词的拼写;B段同学能够背诵单词;C段同学能够背诵单词的汉语意思。二是A段生还要完成到合作学习部分,就是能基本了解新对话:“Do you like bread ?--- Yes, I do ./ No , I don`t .; Does he /she like bananas ?--- Yes , he / she does . No , he /she doesn`t .” 等對话的问与答,待老师讲授后能迅速与同伴操练对话。
二、精彩的大展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十五分钟的小展示一结束,同学们则争先恐后地迈入大展示环节,这个时候就该轮到他们展示风采了。他们通常均以个人展示、小组展示、组团展示等方式进行。当然得严格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实施,有序开展。展示须规范,像老师上课一样,讲学法、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等,最后才出示正确答案。经常使用一些常规语言,像“我代表XX组展示……,我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然后主持说:“其它组还有补充吗?”或“Any questions?”做出邀请的姿势。一种是组间单词或短语PK,组长到指定区域抽查掌握情况。一种是组间挑战,各组选派一名组员,构成两两相互挑战,通常是同段生挑战,跨级挑战翻倍计分。尤其是组团展示往往是3~4人参与,一个人当主持人,一个扮演小老师讲解,一个人板书,甚至讲解的知识过多时由多个人组成,一个一个的有序上场,轮流表演。无论主持人、小老师,还是板书者,老师都要经过反复培训,让他们个个都能积极主动参与,乐乐大方,语言精炼,声情并茂,思路清晰,做到有板有眼。待一个问题讲授完毕时,其它组的组员早就高高地举起了手抢着点评或补充,有时对一个不能确定的问题硬是争论不休,场面十分激烈。倘若很久都争论不下的,老师及时参与其中,收拾这一“残局”。反正是一个组接一个组的展示和点评,在近二十分钟的大展示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均能对所授知识进行精彩的对话交流。像上述对话中“Do you like ……?多数学生能快速替换成Do they / Tom and Lucy like ……?; Does he /she like ……?很熟练地换为Does Jim /Gina/ Mary like ……?”这样的句型操练。经过长期地训练,学生们的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增强了。话又说回来,不管是小展示还是大展示,他们只是停留在口语表达,尚需要大量实践。在每节课的两个展示后都设计了达标检测,查看同学们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本情况。
总而言之,这种模式的英语课堂真的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展示了他们在初中生活的喜与乐,也为他们成才铺垫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道,愿快乐的学习方式陪伴他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