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负担的。正所谓轻轻松松当不了先进,舒舒服服出不了成绩,工作如此,学习也是如此。有人幻想不用付出,可以轻松地搞好学习,那是做白日梦。学习可以有技巧,但是承受一定的负担是前提。否则,再好再多的技巧,学习的实效也会落空。
既然如此,为什么“减负”一直是社会的热点呢?那是因为学生承受了不少不适负担,这些不适负担超过了学生身心承受能力。放眼人的终身发展,这些不适负担其实是在“减质”。
“减负”应该由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因为这些不适负担就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学校。
首先,要减就业人为制造困难之负担。就业单位,尤其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准入条件之一就是看“出身”,即对所上大学的“级别”进行筛选。这种风气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每个学生尤其是家长和学校的价值追求——分数才是硬道理。这就必然推动了学生身心和学业不适负担的无限增加。放宽入职报考条件,多看毕业生实际能力,尽可能让更多愿意报考的毕业生有机会公平竞争,一定有利于缓解学生、家长和学校对所上大学“级别”的盲目追求。
其次,要减社会对“好学校”评价标准之负担。好学校,应该体现在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上。但是,现在对“好学校”的评价,社会标准和政府标准是不同的,社会几乎只看学生学业成绩,只看学校升学率。所以每年高考后,各“好高中”极力晒诸如“一本”升学率、高考状元等。同时,还应该减掉所谓“好学生”“好老师”评价标准负担。社会对“好学生”“好老师”的评价也几乎聚焦在分数上,能考高分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能教出可以考高分学生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这种评价负担一定会转嫁到学生身上,也是过重负担。
第三,要减过重课业之负担。不练习不能巩固,不作业不会熟练,不牢记不敢运用,任何习惯的养成基于重复训练。能承受的负担就不是负担,这里强调的是“过重”,作业是否太重,时间是否太满,内容是否太多,要看学生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力,凡是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教育行为都属于过重负担。当然,对学校而言,“减负”是面向全体的,“减负”就是要减超标内容,减超前进度,减超量作业。负担是否过重,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个体而言,不宜一刀切。
第四,要减家长盲目跟风之负担。家长教育行为是否符合规律,直接影响孩子不适负担的多少。不少家长盲目跟风,没有经过很好的论证,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学科竞赛,唯独不规划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外活动,短期内好像提高了學业成绩,长期看严重妨碍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好家长胜过好老师,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是推动家长不断学习,掌握教育知识,了解儿童发展规律。
教育应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掌握各种合适的技能,锻炼儿童的意志,磨炼儿童的性格,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体现了这个规律的负担就是有用的负担,背离了这个规律的负担就是无效的负担;推动了这个规律发展的负担就是有效的负担,阻碍了这个规律发展的负担就是过重的负担。无效的负担,过重的负担,就是孩子不适之负担,就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帮助孩子减掉的负担。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新河街学校)
既然如此,为什么“减负”一直是社会的热点呢?那是因为学生承受了不少不适负担,这些不适负担超过了学生身心承受能力。放眼人的终身发展,这些不适负担其实是在“减质”。
“减负”应该由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因为这些不适负担就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学校。
首先,要减就业人为制造困难之负担。就业单位,尤其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准入条件之一就是看“出身”,即对所上大学的“级别”进行筛选。这种风气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每个学生尤其是家长和学校的价值追求——分数才是硬道理。这就必然推动了学生身心和学业不适负担的无限增加。放宽入职报考条件,多看毕业生实际能力,尽可能让更多愿意报考的毕业生有机会公平竞争,一定有利于缓解学生、家长和学校对所上大学“级别”的盲目追求。
其次,要减社会对“好学校”评价标准之负担。好学校,应该体现在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上。但是,现在对“好学校”的评价,社会标准和政府标准是不同的,社会几乎只看学生学业成绩,只看学校升学率。所以每年高考后,各“好高中”极力晒诸如“一本”升学率、高考状元等。同时,还应该减掉所谓“好学生”“好老师”评价标准负担。社会对“好学生”“好老师”的评价也几乎聚焦在分数上,能考高分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能教出可以考高分学生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这种评价负担一定会转嫁到学生身上,也是过重负担。
第三,要减过重课业之负担。不练习不能巩固,不作业不会熟练,不牢记不敢运用,任何习惯的养成基于重复训练。能承受的负担就不是负担,这里强调的是“过重”,作业是否太重,时间是否太满,内容是否太多,要看学生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力,凡是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教育行为都属于过重负担。当然,对学校而言,“减负”是面向全体的,“减负”就是要减超标内容,减超前进度,减超量作业。负担是否过重,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个体而言,不宜一刀切。
第四,要减家长盲目跟风之负担。家长教育行为是否符合规律,直接影响孩子不适负担的多少。不少家长盲目跟风,没有经过很好的论证,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学科竞赛,唯独不规划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外活动,短期内好像提高了學业成绩,长期看严重妨碍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好家长胜过好老师,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是推动家长不断学习,掌握教育知识,了解儿童发展规律。
教育应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掌握各种合适的技能,锻炼儿童的意志,磨炼儿童的性格,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体现了这个规律的负担就是有用的负担,背离了这个规律的负担就是无效的负担;推动了这个规律发展的负担就是有效的负担,阻碍了这个规律发展的负担就是过重的负担。无效的负担,过重的负担,就是孩子不适之负担,就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帮助孩子减掉的负担。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新河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