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发现,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区域经济差距出现的一个新特征是,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国范围内逐渐缩小,但在局部地区却有扩大之势,出现了新的区域分化.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国际化是缩小中国区域差距的空间模式,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区域分化新问题,要以新的发展理念认识和构建这三种空间模式,不断缩小我国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机 构】
: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合肥2300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发现,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区域经济差距出现的一个新特征是,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国范围内逐渐缩小,但在局部地区却有扩大之势,出现了新的区域分化.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国际化是缩小中国区域差距的空间模式,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区域分化新问题,要以新的发展理念认识和构建这三种空间模式,不断缩小我国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其他文献
新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家庭教育中开展经典诵读,充分发挥国学经典的人文教化功能,不仅有利于书香家庭的构建,而且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承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经典诵读可以采取中国传统读书方法(吟诵法)、浸润式学习法(累积法)、愉悦式读书法(歌诀乐读法),通过亲子诵读、家庭线上读书会和家校联动模式推动德行教育的实践.
詹姆斯? 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描述了在爱尔兰瘫痪麻痹的社会之下女性的悲惨命运.《伊芙琳》《母亲》《泥土》分别描述了未婚的青年女性伊芙琳、结婚已有子女的中年女性卡尼太太以及一直未婚的老年女性玛利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遭遇的各种生活困境,她们都试图摆脱不幸生活的束缚,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乔伊斯展示了在男权话语以及宗教话语占主导地位的爱尔兰社会,都柏林女性一生都无法摆脱社会的钳制,丧失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从而变成了男权社会的附属者.
论文从印度加尔各答华人社区的衰落与生存困境、印度文明传统环境下华人的生存适应与社会融入障碍、中国文化传统影响下印度华人心理文化调适的局限等方面,探讨了华人在印度社会中的心理调适过程及其心理社会均衡的实现情况.华人在印度社会遇到的是种姓制度、宗教认同和单惠型为主的交换模式,与华人的家族及宗族认同、信用借贷型为主的交往模式产生了较大冲突.这种冲突使华人与印度社会形成隔绝,并难以实现社会地位、安全、情感等方面的满足.印度华人根据生存环境调整生存策略,以符合华人基本人际状态的方式,实现心理与社会的内外交互平衡,却
论文以波兰华沙的中国城为案例,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田野方法,考察了其历史沿革和现状、转型困境以及未来前景.华沙中国城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中国商品批发中心和波兰最集中、规模最大的华侨华人社区,也是华商在波兰乃至中东欧地区创业的历史缩影.近年来,随着同行竞争的加剧、税务矛盾、经营模式的掣肘等问题出现,波兰华商面临的挑战和考验日益严峻.从宏观视角而言,波兰华商的发展历程和转型困境也是中国传统制造业在海外发展与转型升级的缩影.从传统意义的输出“廉价货”到“质优价廉”,再到如何走向具有高附加值的“品牌化”发
论文考察了归国华侨与早期中国电影业发展的密切联系和华侨在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国产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华侨在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一方面,在中国电影的起步阶段,一批海外华侨回国创办电影公司或投资参与电影制作,推动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另一方面,侨居海外的华侨亦在当地积极支持国产电影,建立了国产电影的发行放映体系、拍摄突出中国文化的华语电影.民族认同让海外华侨积极推动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使中国电影不断壮大,而国产电影的传播又进一步增强了海外华侨的民族认同感.
论文基于2019年对阿德莱德和墨尔本两个州府城市的实地调研,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宏观背景下的商业移民如何改变其人口与社会经济特征;二是宏观层面因素如何重塑商业移民的发展机会结构;三是中澳经贸关系现状对商业移民有何影响.研究显示: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制度因素和经济背景,对于商业移民的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其作用并非等效.中国近20年来的经济发展对于商业移民特征的转变起着主导作用,澳大利亚移民政策则在呼应改变的同时,间接促成了商业移民内部的组内差异.对于商业机会结构的转变,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带动的需求市场起到良好促进
论文梳理了海外中国劳工保护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探讨了海外中国劳工保护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和新形势下创新与提升的应对举措.研究显示:海外中国劳工保护制度经历起步探索期、规范建制期、调整拓展期、发展完善期的演进轨迹,展示出一个清晰和完整的兼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制度谱系.海外中国劳工保护制度演进有五种驱动力:理念转变、国内发展需要、国家实力提升、国际形势转变以及关键节点催化.海外中国劳工保护是我国海外利益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背景下,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来重新审视海外中国劳工保护制度的演变具有特
论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新加坡华人社会中的商学教育活动为例,梳理商学教育的发展状况,并探讨了近代海外华人经济的近代化转型问题.研究显示:在近代欧美商业冲击与中国民族主义影响下,商学教育在新加坡华人社会悄然兴起,逐渐改变传统华商家族式或学徒制的商业知识传递模式.以中小学和补习学校为主的学校商学教育与以报刊杂志、国货展览会等形式进行的社会商学教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新加坡华人社会商学教育的主要新形态.商学教育不仅是当地华校新式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地华人经济近代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文简述了冯夏威自杀殉国与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联系及其民族英雄形象塑造的过程和重要意义.1905年华侨冯夏威为抗议美国排华政策,在上海美国领事馆门口服毒自尽,奏响了抵制美货运动的序曲,并以民族英雄的形象贯穿运动始终.冯夏威的民族英雄形象是个体自塑与社会他塑的复合体.自杀殉国与遗书自述,完成了个体自塑的描摹;各方悼念与报道宣传,实现了社会他塑的目标.其自杀动机与反美抵制行为,契合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潮流与认同需求,个人意志表达呈现出社会化、国家化、民族化的趋向.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急进发展,不仅为社会
论文通过历史学文献方法和人类学多点田野调查的结合,论述了马来西亚拿督公崇拜的起源、演变和现状.研究认为:拿督公崇拜是一个跨族群的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其中最主要的三个文化因素是源于中国的土地神信仰、马来人的克拉末精灵崇拜以及伊斯兰教的圣者崇拜.在拿督公崇拜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发展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这些宗教因素的跨族群的传承,也可以发现他们的不断演变——体现在各因素内涵的再概念化、再诠释,以及因素之间关系的再整合.这个特殊的崇拜揭示了马来西亚华人发展其宗教信仰和文化认同的独特方式——一方面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对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