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认识到,如果想要使北魏强盛起来,就必须吸收中原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当时的北魏都城是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孝文帝想把都城迁到洛阳,以有利于改革鲜卑族落后的习俗,实行汉化方针政策,但当时的鲜卑贵族在平城住惯了,而且房屋土地都在这里,因此都不愿意迁都。
有一天,孝文帝召集文武大臣到朝堂上议事,忽然提出要動员所有的力量南征,攻打齐国。大臣对此很不理解,认为无缘无故地劳师远征去攻伐齐国有些荒唐,但孝文帝坚持要出兵,大家也只好顺从了他的决定。
于是,孝文帝便亲率20万大军和一批大臣长途跋涉向南方进军,路上遇到大雨,道路泥泞,行走艰难,大臣们怨声载道,见此情形,走到洛阳时,孝文帝就命令停下来休整,几天以后,孝文帝命令继续南行,大臣们实在不想再走了,便一齐跪在孝文帝马前,请求收兵,孝文帝便说:“既然如此,那就把都城迁到洛阳来吧,否则无功而返,我们有什么脸面呢?”这个折中方案一出,大臣们便接受了迁都的主张,没有人再反对了,于是,孝文帝便把北魏的都城迁到了洛阳,从此开创了一代伟业。
美国一名行为心理学家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选择一组学生,让他们每人每天做50道习题,征询他们的意见,结果所有的学生都说太多了,都不同意;选择另一组学生,先提出让他们每人每天做100道习题,他们也都不同意。然后,再提出让他们每人每天做50道习题,结果他们马上同意了。心理学家的结论是:先提出一个大的要求,当对方不接受时,再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对方就很容易接受了。
孝文帝就深谙此道,他根本就没有攻伐齐国的打算,他的目的是为了让大臣们接受迁都的决定,因为相比之下,迁都洛阳比攻打齐国要容易被接受。人与人交往中,常常需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可以先向他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他不同意,再提出真实的要求,他就能接受了。就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有一天,孝文帝召集文武大臣到朝堂上议事,忽然提出要動员所有的力量南征,攻打齐国。大臣对此很不理解,认为无缘无故地劳师远征去攻伐齐国有些荒唐,但孝文帝坚持要出兵,大家也只好顺从了他的决定。
于是,孝文帝便亲率20万大军和一批大臣长途跋涉向南方进军,路上遇到大雨,道路泥泞,行走艰难,大臣们怨声载道,见此情形,走到洛阳时,孝文帝就命令停下来休整,几天以后,孝文帝命令继续南行,大臣们实在不想再走了,便一齐跪在孝文帝马前,请求收兵,孝文帝便说:“既然如此,那就把都城迁到洛阳来吧,否则无功而返,我们有什么脸面呢?”这个折中方案一出,大臣们便接受了迁都的主张,没有人再反对了,于是,孝文帝便把北魏的都城迁到了洛阳,从此开创了一代伟业。
美国一名行为心理学家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选择一组学生,让他们每人每天做50道习题,征询他们的意见,结果所有的学生都说太多了,都不同意;选择另一组学生,先提出让他们每人每天做100道习题,他们也都不同意。然后,再提出让他们每人每天做50道习题,结果他们马上同意了。心理学家的结论是:先提出一个大的要求,当对方不接受时,再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对方就很容易接受了。
孝文帝就深谙此道,他根本就没有攻伐齐国的打算,他的目的是为了让大臣们接受迁都的决定,因为相比之下,迁都洛阳比攻打齐国要容易被接受。人与人交往中,常常需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可以先向他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他不同意,再提出真实的要求,他就能接受了。就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