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呼唤生活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关键词:生活 实际 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拉近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在书本和生活之间构筑一道桥梁。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实际过好识字关
  
  北师大版新语文教材,符合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时刻注意把知识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断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入学面对新教材第一关就是识字关,第一册教材中500字的识字量的确有难度,而且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如何能尽快让学生过识字关,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识字能力,成为我教学的重点。
  首先,我让每名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出来贴到黑板上,自己做自我介绍。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而且在分发作业本时,每次都安排两名学生发,全班轮流分发。用这种方法来互相认识,在记住同学名字的同时也熟悉了名字的书写,扩大了识字量。
  其次,在外界信息非常繁多的今天,我鼓励学生留心外面的世界,做个有心人。
  第三,利用电视识字。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动画城、大风车、七色花、阳光快车道等,学生能从中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我们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不仅“看热闹”,而且要会“看门道”,在看画面、听声音的同时,注意看字幕。利用电视识字,既不加重学生负担,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第四,结合实物识字。农村学生家里一般都饲养有各种畜禽,如鸡、鸭、猪、牛、羊等,可先让学生制好生字卡片,然后在识字课上说说自己家里有那些畜禽,最喜欢什么,它是什么样的,既达到了识字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内容从生活中来,给学生一份亲近感,学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认识了很多字,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天地,识字也为生活带来了方便。
  
  二、从儿童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缺少生机与变化,而生活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感受建构起来的,多姿多彩。以往的课堂教学把学生的书本与生活分开了,课堂上死板、僵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伸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感知、认识广阔的外界生活,通过切身的体验去印证书本。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
  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亲口尝梨知酸甜。”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三、联系学生生活世界,开启学生想象世界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在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我就有意识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
  
  四、走进生活,由课内向课外拓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技巧。”学生学习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同样社会生活又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而教师则是将学生生活实际同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心体会,挖掘教材的底蕴,找到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想象,主动地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的目的,为将来的生活及生存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其他文献
所谓数学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系指题目中的某些条件尚未明显或直接给出,需要解题者认真分析、探究或仔细观察、发挥联想才能被发现,被挖掘使之成为解题的条件。不少数学题只有及时发现了并充分利用了其隐含条件,才能得到解题方法。反之若忽视了或发现不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往往使得解题出现错误或过程繁琐,甚至陷于困境。  此题不少学生只会写出2b=a+c,如何把这个2b=a+c与直线bx+ay+c=0联系起来,它与求
摘要: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迫在眉睫。将环境意识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因势利导,适时渗透环境意识;巧妙设计化学实验不断强化环境意识;在习题设置时,关注环境问题;通过课外活动培养环境意识。  关键词:化学教育 环境 环境意识培养    一、培养环境意识迫在眉睫    现在的中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是21世纪的建设者,使他们从小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对于我们中学化学教育者
地理课学生并不是特别喜欢,做为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一、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如讲海水的盐度时,可这样导入新课:“不知你是否见过浩瀚的大海,是否
摘要:作为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人文教育,近年来在体育界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因此结合我们体育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一个全新的现代体育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育 人文教育 目标 策略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让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年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注重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因为这个时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全面教
反思指的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和再认知并不断探索、调整、改进、创新的过程。它可以源于每天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是某一特别事件的刺激。  笔者在接触到一份试卷后,心灵经受了一场剧烈的震荡,激起了反思的欲望和紧迫感。  该卷共附有图表十四幅,史料丰富,覆盖面广。既有诗词(如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又有典故(如烽火戏诸侯),既有名人名言,又有珍贵文物,既重视知识又关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