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 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 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意会到,每一名学生都是具体的,有着不同个性、不同学习能力的人,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对学生提出相同的学习要求,把学生看成是千篇一律的,因而导致学生有“吃不了”、“背不动”的现象,最后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究竟怎样去关注我们全体学生,又怎样去尊重我们每一名学生的差异,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呢?
一、数学教学关注的对象必须是每一名学生
听一位老师执教过一节数学公开课《小数乘法》,这位老师在课前认真备课,并精心设计了数学学习活动,练习设计也非常成功,但在听课时,我们发现这位老师让学生发言时,总是让二三个优秀的学生来回答,其中有一名优秀学生的回答有七八次之多,尽管回答非常的准确,非常的完整,但大部分学生都被忽视了,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 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开课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就是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往往关注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而对于学习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或者较文静的、默默无闻的学生,我们就容易忽视,而不去关注他们. 关注也是一种教育,在课堂上,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是具体的、发展的、有尊严、并存在着个性差异的人. 关注也就是真爱、平等和公正. 没有爱的教学是苍白的,不懂得爱的教师是欠缺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 ”关注学生,就要平等地善待学生,尊重学生. 我们要让每一名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要把爱洒向每名学生;因为每一名学生,不管是优秀的学生、中等的学生,还是后进生,都有被老师关注,享受老师爱的权利. 教师只有公正地善待每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才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的、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真正地关注每一名学生.
二、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脑力劳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脑力劳动,才能使学生真正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数学,对数学失去信心,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觉得数学思维是枯燥的,不愛动脑. 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思维的方法,体验数学思维的乐趣,培养思维的品质尤其重要.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洞察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获取知识的,以及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而进行引领,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一次听名教师上数学课时,现场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性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时这位老师大胆地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听课的教师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但在大约长长的一分半钟的时间后,学生开始了真实的交流,真正的探索,最后得出了精彩的结论. 而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这也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最大亮点.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地去思考了,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思考过程的魅力,我们要重视这样的时刻,数学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 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 真正地获取知识,是让学生对事实、事物、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消化、提炼的过程.
三、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
数学美感很强,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外在美,数学思想方法独特奇异的美,教学中数学语言符号、图像信息的美,课堂教学中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美,点拨启发艺术的美等. 这些都能给学生以美感,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这些美,就能让学生爱上数学. 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精心提炼教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情感. 有的学生怕学数学,原因之一是他们不了解数学的真谛,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毅力. 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又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要根据具体情况讲述古今中外数学家刻苦钻研的感人故事及他们对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我国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美好愿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要让学生体验到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的过程是美的,要让学生欣赏到有关圆周率的历史是美的,从而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教学中,也可用班级中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榜样,让其他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而且,教学中,教师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姿态语言,都会给学生一种愉悦学习的体验.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鉴赏和感受数学美,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上帝”.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教育的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来最大限度地关注我们的教学对象,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一、数学教学关注的对象必须是每一名学生
听一位老师执教过一节数学公开课《小数乘法》,这位老师在课前认真备课,并精心设计了数学学习活动,练习设计也非常成功,但在听课时,我们发现这位老师让学生发言时,总是让二三个优秀的学生来回答,其中有一名优秀学生的回答有七八次之多,尽管回答非常的准确,非常的完整,但大部分学生都被忽视了,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 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开课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就是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往往关注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而对于学习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或者较文静的、默默无闻的学生,我们就容易忽视,而不去关注他们. 关注也是一种教育,在课堂上,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是具体的、发展的、有尊严、并存在着个性差异的人. 关注也就是真爱、平等和公正. 没有爱的教学是苍白的,不懂得爱的教师是欠缺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 ”关注学生,就要平等地善待学生,尊重学生. 我们要让每一名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要把爱洒向每名学生;因为每一名学生,不管是优秀的学生、中等的学生,还是后进生,都有被老师关注,享受老师爱的权利. 教师只有公正地善待每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才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的、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真正地关注每一名学生.
二、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脑力劳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脑力劳动,才能使学生真正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数学,对数学失去信心,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觉得数学思维是枯燥的,不愛动脑. 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思维的方法,体验数学思维的乐趣,培养思维的品质尤其重要.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洞察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获取知识的,以及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而进行引领,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一次听名教师上数学课时,现场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性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时这位老师大胆地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听课的教师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但在大约长长的一分半钟的时间后,学生开始了真实的交流,真正的探索,最后得出了精彩的结论. 而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这也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最大亮点.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地去思考了,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思考过程的魅力,我们要重视这样的时刻,数学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 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 真正地获取知识,是让学生对事实、事物、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消化、提炼的过程.
三、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
数学美感很强,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外在美,数学思想方法独特奇异的美,教学中数学语言符号、图像信息的美,课堂教学中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美,点拨启发艺术的美等. 这些都能给学生以美感,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这些美,就能让学生爱上数学. 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精心提炼教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情感. 有的学生怕学数学,原因之一是他们不了解数学的真谛,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毅力. 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又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要根据具体情况讲述古今中外数学家刻苦钻研的感人故事及他们对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我国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美好愿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要让学生体验到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的过程是美的,要让学生欣赏到有关圆周率的历史是美的,从而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教学中,也可用班级中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榜样,让其他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而且,教学中,教师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姿态语言,都会给学生一种愉悦学习的体验.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鉴赏和感受数学美,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上帝”.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教育的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来最大限度地关注我们的教学对象,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