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更要关注学生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j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 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 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意会到,每一名学生都是具体的,有着不同个性、不同学习能力的人,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对学生提出相同的学习要求,把学生看成是千篇一律的,因而导致学生有“吃不了”、“背不动”的现象,最后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究竟怎样去关注我们全体学生,又怎样去尊重我们每一名学生的差异,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呢?
  一、数学教学关注的对象必须是每一名学生
  听一位老师执教过一节数学公开课《小数乘法》,这位老师在课前认真备课,并精心设计了数学学习活动,练习设计也非常成功,但在听课时,我们发现这位老师让学生发言时,总是让二三个优秀的学生来回答,其中有一名优秀学生的回答有七八次之多,尽管回答非常的准确,非常的完整,但大部分学生都被忽视了,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 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开课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就是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往往关注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而对于学习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或者较文静的、默默无闻的学生,我们就容易忽视,而不去关注他们. 关注也是一种教育,在课堂上,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是具体的、发展的、有尊严、并存在着个性差异的人. 关注也就是真爱、平等和公正. 没有爱的教学是苍白的,不懂得爱的教师是欠缺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 ”关注学生,就要平等地善待学生,尊重学生. 我们要让每一名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要把爱洒向每名学生;因为每一名学生,不管是优秀的学生、中等的学生,还是后进生,都有被老师关注,享受老师爱的权利. 教师只有公正地善待每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才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的、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真正地关注每一名学生.
  二、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脑力劳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脑力劳动,才能使学生真正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数学,对数学失去信心,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觉得数学思维是枯燥的,不愛动脑. 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思维的方法,体验数学思维的乐趣,培养思维的品质尤其重要.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洞察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获取知识的,以及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而进行引领,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一次听名教师上数学课时,现场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性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时这位老师大胆地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听课的教师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但在大约长长的一分半钟的时间后,学生开始了真实的交流,真正的探索,最后得出了精彩的结论. 而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这也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最大亮点.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地去思考了,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思考过程的魅力,我们要重视这样的时刻,数学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 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 真正地获取知识,是让学生对事实、事物、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消化、提炼的过程.
  三、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
  数学美感很强,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外在美,数学思想方法独特奇异的美,教学中数学语言符号、图像信息的美,课堂教学中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美,点拨启发艺术的美等. 这些都能给学生以美感,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这些美,就能让学生爱上数学. 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精心提炼教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情感. 有的学生怕学数学,原因之一是他们不了解数学的真谛,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毅力. 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又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要根据具体情况讲述古今中外数学家刻苦钻研的感人故事及他们对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我国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美好愿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要让学生体验到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的过程是美的,要让学生欣赏到有关圆周率的历史是美的,从而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教学中,也可用班级中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榜样,让其他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而且,教学中,教师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姿态语言,都会给学生一种愉悦学习的体验.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鉴赏和感受数学美,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上帝”.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教育的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来最大限度地关注我们的教学对象,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中华书局标点出版了全部二十四史,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做了一件造福子孙的大好事。为了使古籍整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精益求精,本文对《后汉书》的分段、标点问题,提出若干不成热的意见,以就教于有关的专家、学者们。
一 我认为,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体系,应从分析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社会形式入手。 强调分析劳动的社会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一大特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时指出,劳动一般这个范畴是“现代经济学的起点”,并对古典学派把它提到首位给了高度评价。
一、从对一个命题的论争谈起 科学研究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很长时间里被当作是常识的命题后来反而成为争论较多的问题。“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就是这样的命题。以前,大家把它看成是一清二楚的,但是现在人们对它的看法却不那么一致。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著作权的精神权利保护问题又成为著作权法领域的焦点之一。精神权利是否需要保护?透过分析答案是肯定的,并得出保护精神权利不仅需要追求作者私人利益
一九八三年第四期《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我的《评〈朱熹思想研究〉》,文章从四个方面对该书提出了批评。一九八四年在同一杂志的第二期上,刊登了该书作者张立文同志题为《关于朱熹研究的几点认识》的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我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反批评。我认为在学术上开展正常的批评和反批评是一件好事,我欢迎立文同志的反批评。不过,除了个别问题,我还不能同意他的看法,在这里我想进一步阐述我的意见。
(一) 否认发展是形而上学。谈论发展未必就是辩证法,要看是现实的发展还是空想的发展。辩证的发展观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0页)任何事物都是处在生成和灭亡的过程中;一个过程结束了,另一个过程又开始了。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减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很
生产力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力概念的内涵、构成要素、发展实质的分析的最大缺陷是具有非人本性。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认
目的: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依据。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患者组成的便利样本,访谈法评定国际版脑卒中ICF综合核心组合的166个条目。
公元一八四——二八0年的三国时代是一个“九州鼎沸、四海渊涌”的大动荡的战争时代。那时“汉祚衰陵,人心竞逐”,封建地主阶级的名派人物,各种势力都涌向了政治舞台,厮打混战,争夺天下,真可以说无日不处于战争之中。古典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出色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别是它成功地反映出了这一时代林林总总、错综复杂的战争。它描写战争的艺术,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