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美育因素 实施有效情感教育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教师就应将把精力集中在“情感”上。怎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呢?
  一、入画——导之入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当我们欣赏《长江三峡》中长江三峡各具特色的美丽画面时,能不为作者抒发的催人奋发的宽阔胸怀而动情吗?看到《窦娥冤》中窦娥蒙冤受屈被绑赴刑场与婆婆诀别的悲壮画面,听到她那怨天恨地的呼号,谁不洒一掬同情之泪?读着《屈原》中的“雷电颂”,其间那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火一般的语言、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谁又不为之心动?玩味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的《春望》,只要深入作品的境界,谁不为诗人那种爱国、伤时、忧民、思家的真挚情感而震动心扉?……且不说这些,即使吟诵像《一月的哀思》那样令人悲痛的诗篇,我们也能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对敬爱的周总理寄以深切的悼念,从“江水沉凝,青山肃立,万木俯首,星月不移”的肃穆悲壮的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
  二、入情——动之以情
  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例如有表情朗读《最后一课》的结尾:“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一句,音量应稍轻,语速要放慢,以表现下课钟声在韩麦尔的心头引起的巨大震撼和痛楚。“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两处破折号要读出间断,以显示韩麦尔哽咽语塞、悲恸万状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沁人心脾”,仿佛灵魂已被引进美妙无比的“天国”似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陶冶。
  三、入境——情境交融
  师生共同理解情感美。教师应先“情动于已”,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就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讲述、品析作者的情感。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写作时势必要精心地构思,合理巧妙地剪裁、组材,且总是顺着一定的思路布局谋篇。如果教师这时能讲述、品析这种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其思路,就能解开作者的情感线索。
  《驿路梨花》所写的山间茅屋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10余年,作者根据情感的需要,在一个个悬念和误会的消释中,读者享受到一种柳暗花明的美感和豁然开朗的快意,引导学生明悟主人公以梨花命名,人物描写又多以洁白无暇、馨香四溢的梨花衬托,结尾又引陆游的梨花诗点睛,将景物美、人物美、心灵美和谐统一于梨花之中,辉映折射出雷锋精神处处开花,代代相传的主旨,从而领会作者那份由衷的赞美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把情感移进去,与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情怀、教师的体会融为一体,产生感情共鸣。
  四、入理——寓情于理
  就是要用作品中蕴涵的哲理启发学生、感染学生。作品主要是抒情言志,而不注重说理。
  以理取胜,就违背了形象思维的规律。“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刘大奎《论文偶记》)”作品中的“理”,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凝聚于画意、诗情之中的。小中见大,言近旨远,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说明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理”,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
  郑振铎在《猫》中对猫(活泼的猫、顽皮的猫、忧郁的猫)的自省,其实是表达一种待人接物的道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之中,认识到情寓于“理”中,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像喜亦喜,像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获得哲理美的享受。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使之“豁人耳目”;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其他文献
探究性阅读只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语文课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法是我买的责任。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上我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具体应用的一点认识。  一、创设民主气氛,形成探究阅读的情景。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
期刊
偶尔忆起自己的求学时代,不禁感慨:如果当时的课堂,多一点温暖,少一点“冰冷”, 多一点激情活力,少一点沉沉死气,那么现在对文字的感觉可能更机敏灵动。儿时的我喜欢读书,现在还记得和同学交换图书的喜悦,在火炉旁借着昏黄的光埋头读书的痴迷,但这种热情到了中学便被无情浇灭,因为课堂上冷冷的“温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因为是以教师为中心,所以整个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表面上看,课堂秩序井然、“规范
期刊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作为班主任,班级琐碎而繁杂的事务常让人忙得焦头烂额,我们也因此抱怨现在的学生实在难管。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在思索,也不断在摸索。柏拉图让弟子用不同方法清理田地里的杂草的故事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与其天天去拔野草,不如用庄稼驱除野草,把
期刊
应试教育的桎梏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训练程式化,语言模式化,致使学生本应随后天培养而丰富起来的想象力反而日趋萎缩匮乏,学生作文时,削足适履,胡编乱造,写出来的文章异口同声,千人一腔,缺乏激情,缺乏新鲜感,更缺乏创新精神。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革故鼎新,积极探索一条作文创新之路。  一、更新观念,打破模式,这是作文创新的前提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命题陈腐,格式老套,训
期刊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意思是说当你置身于某件事情中的时候,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件事的某个具体的点上,而往往忽略了事情的全局,然而周围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很透彻。  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课堂好比是下一盘棋,上课的人在下,观课的人在看。上课的人只注意到了学生的动向,但自己的言谈举止似乎没有太在意,如同下棋只是在攻,缺少防守,然而观课的人不仅注意到了学生的表现,更多的是在关注教师的表现,因
期刊
一、明确写作目的,养成良好写作习惯  作文章,并非“坐”文章,它要求学生“动”起来,“脑动、心动、手动”,将自己对事物的独特感受在灵感实现的时刻迅速捕捉下来,形成文字,这便是写作.而许多学生作文写的不具体,内容不丰富,那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拟好题目不要急于动手写,而应该抽出一定时间来,让学生静静地整理一下大脑仓库中的材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是的,如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
期刊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在他的争奇斗艳的作品王国里七绝更是一朵绚丽的奇葩。诗人在七绝创作上成绩斐然,匠心独具。他善于将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委婉的感情,高度概括和浓缩,其用意之深,写景之妙都有独到之处。对此有人认为可与李白媲美,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备受后人推崇。  一、高度凝练,言简意远  作为笼罩万有,着墨不多的绝句,因篇幅有限,必须要高度慨括地反映现
期刊
那天我们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在梳理了文章结构、分析了语言特色之后,我们探讨了人物形象并达成共识:信客善良厚道、诚信无私、待人宽容。  似乎意犹未尽。于是我问道:“回顾一下本单元课文中几位人物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  几分钟的交流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发言了:  “我想说《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她是一个很不幸的劳动妇女,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从她身上我看到了那种难能可贵的淳朴、善良和热心。”
期刊
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始终囿于文体的训练,虽然考试时大都以记叙文为主,但对记叙文的训练也大都走过场,什么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记叙的顺序,这些都停留在文体的表面,对学生的具体写作并无多大的指导作用。往往一个学期下来,不会写的仍然不会写,会写的也只是无师自通,课本和教师的作用往往体现不出来。也许有人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技巧和样本,足以让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了。这话诚然不错,但我们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