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哲学家克罗奇这句名言意味深长。一方面它提示用当代视角去观照历史,另一方面也昭示赋予历史研究以当代意义。在历史教学和研究中,笔者尝试打破历史教学理念的传统蒲篱,借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文明生态史观,拓展历史教学新视野,在历史和现实双向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谈一谈笔者的一点尝试和探索。
文明生态史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这本巨著中提出来的,他通过人类历史上各大文明形态的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它对于我们开拓历史研究和教学视野显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文明: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
人类跨进了21世纪,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文明形态依然顽强地支撑着文化内核和价值判断。
(一)文明的认知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意味深长,直击人心。从文明形态学视角来看,这首歌更是传达文明传承和文明认知的文化基因符号。当今社会,信息传递迅捷,交通便利发达,打破了过去文明族群的聚居状态。区域变换,移民潮涌,但历史文明的纽带和印记深深铭刻在文明族群集体无意识的深处。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始终感受到文明基因深层次的呼唤和警醒。
(二)文明的融合
余秋雨先生在《第四座桥梁》演讲中认为,文明之间交往融合往往通过四座桥梁,一是经典学理之桥,二是民俗器物之桥,三是民俗风情之桥,四是传达群体人格的文化信息之桥。文明间交往融合最深层的是文化精神层面的交往,通过文化精神层面的交往传达民族精致的灵魂,获得世界性的感动。在参观敦煌莫高窟时,余秋雨先生惊奇地发现,佛学东渐过程中,莫高窟雕像雕刻技法又深深打上希腊文化的烙印。一尊尊无言肃穆的佛像无意中成为几大文明相互融合的结晶和见证。
二、教育:创新与超越的起点
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靠的是教育。作为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面对新世纪、面临科技信息浪潮的沖击和洗礼,对教育,尤其是历史教育必然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构建宏观思维
在进行历史教学中,要打破传统国别史的思维限制,在陈述史实、分析史论方面,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历史事件,而必须在文明“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范围内”去把握,去理解。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指出:“一个同样的总的过程,对不同的部分发生不同的影响,因为不同的局部又以不同的方式反应和促进这个总的过程发生运动的动力。”在分析《世界史(欧洲部分)》上关于封建制的建立、工业体系的建立、责任制议会政府的建立、海外扩张、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时,笔者把它们都放在基督教文明范围内去分析、说明。因为这一系列问题是基督教文明所包含下的西欧国家都曾经历的共性历史事件,不同的是各国面对同一问题所采取的对应方式不同,导致国与国的差异,但它们都是同一文明圈内的同一问题。在讲解“大化改新”“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等一系列改革问题时,笔者并不一味作简单比较,而是让学生把它们当作是儒教文化圈国家面临挑战时做出(采取)的不同应战方式、获得了不同的结果来考虑。
(二)增强忧患意识
当代信息化社会,物质生活的富足和安乐并不表示人类没有了挑战和竞争。生态环境恶化,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个体生存的软弱无助,无不成为当代青年学生面临的重要难关。在历史教学中笔者注重结合史实,条分缕析,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提高他们对挫折、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从容不迫地迎接社会的挑战和时代的冲击。逆境的美德正如先秦哲学大师孟子所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讲解《科学技术史》时作无关痛痒的点缀,而是把创新思维作为历史思维的主体渗透其中。每一次史实、每一场战争、每一个民族的崛起都寓示着对传统的突破,都意味着创新智慧的迸发。在集中分析科学、文艺发展史时,要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中去观察,去体悟,去思索创新灵感的迸发和涌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研究型课题《历史十大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搜索史料、探求规律中,做到当代与历史的智慧与智慧的交汇、灵感与灵感的对接。历史课也不再是史料的堆集场、故纸堆的集散地,而是变成创新能力培养的基地,文明超越与发展的起点。
运用文明形态学去拓展历史教学新视野,这仅是笔者做的一个创意性的尝试。笔者想通过这种链接打开一扇未知的窗口,在这链接、贯通之中,肯定有空乏的、稚嫩的,甚至错误与不当之处,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拓,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完善。
文明生态史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这本巨著中提出来的,他通过人类历史上各大文明形态的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它对于我们开拓历史研究和教学视野显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文明: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
人类跨进了21世纪,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文明形态依然顽强地支撑着文化内核和价值判断。
(一)文明的认知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意味深长,直击人心。从文明形态学视角来看,这首歌更是传达文明传承和文明认知的文化基因符号。当今社会,信息传递迅捷,交通便利发达,打破了过去文明族群的聚居状态。区域变换,移民潮涌,但历史文明的纽带和印记深深铭刻在文明族群集体无意识的深处。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始终感受到文明基因深层次的呼唤和警醒。
(二)文明的融合
余秋雨先生在《第四座桥梁》演讲中认为,文明之间交往融合往往通过四座桥梁,一是经典学理之桥,二是民俗器物之桥,三是民俗风情之桥,四是传达群体人格的文化信息之桥。文明间交往融合最深层的是文化精神层面的交往,通过文化精神层面的交往传达民族精致的灵魂,获得世界性的感动。在参观敦煌莫高窟时,余秋雨先生惊奇地发现,佛学东渐过程中,莫高窟雕像雕刻技法又深深打上希腊文化的烙印。一尊尊无言肃穆的佛像无意中成为几大文明相互融合的结晶和见证。
二、教育:创新与超越的起点
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靠的是教育。作为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面对新世纪、面临科技信息浪潮的沖击和洗礼,对教育,尤其是历史教育必然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构建宏观思维
在进行历史教学中,要打破传统国别史的思维限制,在陈述史实、分析史论方面,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历史事件,而必须在文明“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范围内”去把握,去理解。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指出:“一个同样的总的过程,对不同的部分发生不同的影响,因为不同的局部又以不同的方式反应和促进这个总的过程发生运动的动力。”在分析《世界史(欧洲部分)》上关于封建制的建立、工业体系的建立、责任制议会政府的建立、海外扩张、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时,笔者把它们都放在基督教文明范围内去分析、说明。因为这一系列问题是基督教文明所包含下的西欧国家都曾经历的共性历史事件,不同的是各国面对同一问题所采取的对应方式不同,导致国与国的差异,但它们都是同一文明圈内的同一问题。在讲解“大化改新”“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等一系列改革问题时,笔者并不一味作简单比较,而是让学生把它们当作是儒教文化圈国家面临挑战时做出(采取)的不同应战方式、获得了不同的结果来考虑。
(二)增强忧患意识
当代信息化社会,物质生活的富足和安乐并不表示人类没有了挑战和竞争。生态环境恶化,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个体生存的软弱无助,无不成为当代青年学生面临的重要难关。在历史教学中笔者注重结合史实,条分缕析,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提高他们对挫折、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从容不迫地迎接社会的挑战和时代的冲击。逆境的美德正如先秦哲学大师孟子所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讲解《科学技术史》时作无关痛痒的点缀,而是把创新思维作为历史思维的主体渗透其中。每一次史实、每一场战争、每一个民族的崛起都寓示着对传统的突破,都意味着创新智慧的迸发。在集中分析科学、文艺发展史时,要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中去观察,去体悟,去思索创新灵感的迸发和涌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研究型课题《历史十大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搜索史料、探求规律中,做到当代与历史的智慧与智慧的交汇、灵感与灵感的对接。历史课也不再是史料的堆集场、故纸堆的集散地,而是变成创新能力培养的基地,文明超越与发展的起点。
运用文明形态学去拓展历史教学新视野,这仅是笔者做的一个创意性的尝试。笔者想通过这种链接打开一扇未知的窗口,在这链接、贯通之中,肯定有空乏的、稚嫩的,甚至错误与不当之处,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拓,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