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曹操墓真伪回归学术讨论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o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曹操担心死后被人掘墓,设有七十二疑冢。但估计曹操自己都不会想到,他死后近1800年,会有那么多人为此唇枪舌剑,闹成一团。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坚称河南安阳高陵曹操墓为假的学者闫沛东近日重申,自己掌握曹操墓造假的系列铁证,并指责考古队存在收钱策划之嫌;而考古队相关人士立刻公开否认了“收钱说”。
  这事情如今越来越像一场闹剧,令人不胜其烦。从发掘墓葬开始,舆论就高度关注,咱们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也牵涉其中,跟着起劲儿。而说实话,一般人对墓葬真伪问题并不具备辨别能力,如此旷日持久地在公众媒体上讨论此事,实在无济于事。所以,我认为现在是时候让这个问题回归学术讨论了,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公众一个合乎科学的鉴定结果。
  具体而言,考古队或相关机构应当开放曹操墓,展示考古发掘的文物,邀请不同领域专家来进行识别和鉴定,看看其他专家怎样判断这处墓葬。这件事情既可以由国家文物局牵头组织,也可以由其他科研单位进行,甚至可以开放给国内外考古学家,让专家们根据实地考察结果,畅所欲言。我想,肯定不少专家学者会对此感兴趣,为这桩现代疑案贡献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回归和开放学术讨论,总要比一头说真另一头说假、互相掐架来得好,这样也更能够得出客观结论。甚至可以说,在目前情况下,这是检验曹操墓真伪的最好办法。
  有人认为,围绕着曹操墓真伪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学术之争。恰因如此,这一问题更需要回归学术讨论范畴,因为只有摆脱利益之争,超越个人得失,曹操墓是真是假才可能水落石出。
  媒体和公众关注考古科学,这是好事。不过,倘若只有你来我往的口水仗,不仅让人腻烦,而且十分无趣。譬如,作为旁观者,我更关注考古学家们提出了哪些证据,最终形成了什么结论,而不管曹操墓是真是假,或者暂且存疑,只要符合学术规范,我认为都可以接受。至于从这处墓葬能够发掘出多少经济效益,那显然更不该是学者们考虑的重点了。
  
  魏英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http://blog.sina.com.cn/weiyingjie
其他文献
文章对校园文化与德育的关系进行研究,从两者辩证统一关系中,指出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重要意义,对校园文化德育功能作用原理进行细致分析,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充分挖
近年来,国家对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提高了重视,明确提出禁止在低压无功补偿柜中使用微型断路器作为保护器件,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了解低压无功补偿柜的功
首都北京,交通拥堵日甚一日,每天开车出门,几乎到哪哪堵,市民抱怨不断,领导十分头疼。  交通为何如此拥堵?怎样破解拥堵难题?  京城一些媒体,为此展开讨论,市民专家学者,纷纷出谋献策。有的说,应该错开上下班时间;有的建议,普遍实行交通限行;有的提倡,可以规定街道只准右转不许左转。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看这些想法,都没抓住要害,倘若舍本求末,只会越治越堵!”  笔者到广州出差,与一位市领导谈及
基于化工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生产材料的危险性,确定化工电气作业危险性较高。为了保障化工生产中化工电气设备可以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应当注意强化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
通过对武汉市龙王嘴地区污水管网系统全面调查、分析,提出了污水收集系统改扩建的总体设想,进行了项目排水体制的选择,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在现状道路下敷设污水管道的设计、施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