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si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德育教育为主的基础课程。由于受传统教育的说教式影响,加之此门课程本身理论的抽象性,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极易滑向沉闷、死板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说得头头是道,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死气沉沉。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参与,强调他们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这给我们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指明了新的方向。这一要求其实质就是要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活跃起来。我着重从一下几个方面让我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活起”来。
  1. 收集学生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关注时事发展新动向。充分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源传授理论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只是个例子,那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另外择优选取。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师是“用教材教书”,而不是“教教材”。我们教师既是教材的理解者,实施者,更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我们这个课堂的主要功能。而学生情感和态度的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特别需要学生亲自经历。这就正需要我们多运用学生生活中发生的,经历的事情去说明教材上的理论观点。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例如:上《乐于与人交往》、《学会调节情绪》等课时,就用学生自己经历,或将学生自己的经历再现课堂等方式进行。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总结出与人交往的好处,交流调节情绪的方法。这样把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还能达到有效防止思想品德课成为“口号式”的呐喊课和苍白无力的说教课。
  2. 主动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有意识的在课堂上满足学生的需求,依照学生的兴趣设计课堂 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如果学生有“我要学”的内在需求,我们的教学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要主动去亲近学生,去了解他们急需要用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理解、观察、适应和解决现实问题。把学生需要的这些东西有机的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就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少些玄妙莫测和照本宣科,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例如:一些留守学生抱怨父母对自己不够关爱。我们可以在上《学会与父母交往》一课,以班上某同学的事为例教会学生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再如:清洁扫除的同学抱怨教室,公区很脏,很多垃圾。我们可以在上《保护环境,亲近自然》一课时,让学生谈如何从自己,从小事保护环境。这样把课堂生活化的教学,其实就是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的一次真实体验。这种体验式的教学能直接推动学生需求向更多更高层次发展。这给活跃课堂奠定了长效的、坚实的基础。
  3. 在课堂上因“材”施教,不断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创新 这里的“材”是指教材。教材只是教学活动的一种介子。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运用教材的方式、方法有很大关系。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根据不同的教材,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应选择不同的方式有计划地将其进行转化。如:《善于与他人交往》、《角色不同,责任不同》等内容时,可以设计情景,用角色扮演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情”生情。在讲《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科教兴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时事资料的收集,再分小组作时事报告。这样不仅让学生亲自感悟我国发展及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更是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合作,真正让课堂“活”了起来。我们的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在封闭的教室里、面对静态教材的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才能触动其心灵、激活其情感。
  4. 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夯实基本功,做到能灵活选择教学策略,把思想品德课课堂“引”活 在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关系。教师要“引”好路,就必须苦练基本功。那样才能灵活的选择教学策略,当好向导。首先,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广涉书籍,报刊、杂志、时事新闻。只有不断扩大信息量,才能真正做到以事说理,以理服人。比如滇池的污染、2007重庆等地的洪灾、“嫦娥一号”澳大利亚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这些能充实教材,更能吸引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确保有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精神。这样的教师才能适时的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才能用丰富多样的表情动作感染学生;才能很自然的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课堂就更象是师生间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的交流。在轻松自然的氛围里,学生感觉不到压抑与沉闷,自然也就“活”起来了。
  只要我们的课堂设计和教学都从学生出发并以学生为目的的话,我们的课堂自然会增加几分活力。要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还可以从许多方面努力。以上仅是我个人一点体会。
  
  收稿日期:2010-05-04
其他文献
汉语拼音是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阅读和写作的工具。如何指导刚入学的儿童,掌握好这一重要工具呢?现就此浅谈己见。  1.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兴趣对人的活动,特别是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掌握,视学习为乐事而不觉其苦。这种积极的心态,有利于他们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可以说“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儿童长于形象
期刊
有人说,班主任是服务员,其工作是服务学生,让学生和家长满意。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回首成长历程,可谓酸甜苦辣俱全。  上任伊始,我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学生未到,我先到;学生离开,我还在。一段时间后,我便发现一个问题:有两个学生,一个是学习优异者,另一个学习不用功者,常常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溜走,要不就和别人聊天,等到大家快打扫好了,他们才回来滥竽充数一下。为了严肃班规,我准备严厉斥责他们
期刊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大大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它对信息的集成处理能力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交互环境。在网络环境下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丰富。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更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的情感活动,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感,寓教于乐的目的。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教
期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态度不仅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情感态度还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语言学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则更加明显。《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目标就是培养积极情感,排除消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
期刊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因激励性评价方式而精彩呢?  1. 分时机进行评价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必须善于抓住评价的时机,让评价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激发学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和汉语有着完全不同的组织体系和语言结构,因此,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对英语语法的学习和掌握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但语法课理论性强,枯燥,略显单调,理解能力强的孩子会很容易接受,而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孩子会很容易就失去兴趣,选择放弃,混起日子来。  对于教师而言,长久以来,我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仅仅局限在可操作性很强、学生容易互动的英语听说课。而对于语法课,由于担心学生不够专业、系统,我
期刊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年代,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学校的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倡导,需要学校的美术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美育不仅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教育也有很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美辅德,以美益思。”这一要求告诉我们,必须纠正那些把美术教学作为单一教学的狭隘的看法,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其思想、道德、智力等德育方面的内容,因为它们也是学生一生比不可少的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纲要》和《讲话》为中
期刊
今天,我拜读了李镇西的文章《语文:请给学生心灵的自由》,我连续了两遍,感慨颇多。  是啊,语文应是一门最有生命色彩的学科,本应成为学生的最爱,可现实却恰恰相反。为什么?我们不需要问问自己吗?  是我们把它教坏了。我这么认为。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老师习惯于给学生讲课文,督促甚至是强迫学生学会知识点,以应付考试。一个优美的,富有生命气息的学科就这样被支解了。学生缺乏体验和感悟,更谈不上创造,这样的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课堂数学为切入点,通过各种数学教学的策略、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喜欢数学,乐学数学,要使我们每个老师搞好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叶澜教授曾这样描述:课堂数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搞好课堂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用最优方法,以高效的教学培养生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