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学校思想教育以令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延伸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给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激烈挑战。同时网络已经成为学校整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学生的行为方式、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这势必对高校的思想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研究网络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关注新的时代背景带给高校思想教育的影响,坚持改革和创新,迎接时代的挑战。
2 以网络信息时代为背景的高校思想教育展现出与传统思想教育截然不同的思维特征
网络提供了数量空前的教育资源,改变了思想教育的大环境。网络有效地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人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进入”图书馆、博物院、商业和政府等各类网站,阅读报刊、查找资料、搜集和交换信息。而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人们相互的交往面急剧扩大,交往内容日益丰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到体育、影视、娱乐、股票等,都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最新的、想要的信息。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信息来源,使思想教育工作具有极为丰富的“原材料”。因此,在数量大增的同时,网络信息可谓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这就在客观上增添了信息接受者遴选、辨别有用信息的难度。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展现出与传统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思维特征,制约和激励着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新思维、新方法、新目标的发展。
3 赋予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以新的内涵
3.1 网络带来全新的交流和沟通方式网络既有助于教育者了解到更为真实可靠的学生思想动态,同时又影响到教育者的决策与措施。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者可以根据需要,以老师、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等多种面貌出现,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拉近彼此距离,减少心理压力,平等交流,使对方能畅所欲言。这种沟通方式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网络还能提供匿名自由发表观点的环境,学生乐于在网上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思想公开流露出来,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世界,有助于教师了解。网络还在学校和家长、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更直接更便利的桥梁。通过BBS和学校新闻主页,家长和社会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校的改革举措、规章制度,以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学校也可以通过收集电子邮件和整理BBS上家长的、社会的意见、建议,并与家长和外界社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方动态。随着教师和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家长和社会的影响甚至介入学校决策,不可避免地给教育者带来某些干扰,有时甚至会在某些细节上误导教育者的具体措施和决策。
3.2 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开展立体思想教育工作网络既给学生全新的思想體验方式,也对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造成冲击。价值取向影响人们对自身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而大学是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网络上存在大量的宣扬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诱惑;网络夹带的不健康内容,使得少数大学生经不住诱惑,沉湎其中不能自拔,或受到偏激、错误观点误导,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诱发高智商的网络犯罪现象。针对上述特点,广大高校的教育者应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采取与传统思想教育不同的一些作法。
全面创新教育理念,正确对待网络文化,这是利用好网络为高校思想教育服务的先决条件。高校首先是生产、传播知识,追求、坚持真理的学术机构,负有率先引导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责任。网络不是洪水猛兽,不需要横加指责、严加防范。大多数高校学生具有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教育者应鼓励和帮助他们通过网络,广泛吸收各种信息和资源,学习借鉴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不断汲取发展的动力。
高校不能随波逐流,它不仅传递文化,更重要的是选择、批判、创新和超越文化,对于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教师应该坚持教育者这一固有定位,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对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某些流行观点、热点现象加以具体研究和分析,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他们抵制消极与腐朽思想观念、抗御各种诱惑的“免疫力”。
总之,对于网络,既不能完全拒绝,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采用辩证的态度,让网络为我所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学校思想教育以令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延伸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给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激烈挑战。同时网络已经成为学校整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学生的行为方式、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这势必对高校的思想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研究网络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关注新的时代背景带给高校思想教育的影响,坚持改革和创新,迎接时代的挑战。
2 以网络信息时代为背景的高校思想教育展现出与传统思想教育截然不同的思维特征
网络提供了数量空前的教育资源,改变了思想教育的大环境。网络有效地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人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进入”图书馆、博物院、商业和政府等各类网站,阅读报刊、查找资料、搜集和交换信息。而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人们相互的交往面急剧扩大,交往内容日益丰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到体育、影视、娱乐、股票等,都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最新的、想要的信息。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信息来源,使思想教育工作具有极为丰富的“原材料”。因此,在数量大增的同时,网络信息可谓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这就在客观上增添了信息接受者遴选、辨别有用信息的难度。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展现出与传统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思维特征,制约和激励着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新思维、新方法、新目标的发展。
3 赋予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以新的内涵
3.1 网络带来全新的交流和沟通方式网络既有助于教育者了解到更为真实可靠的学生思想动态,同时又影响到教育者的决策与措施。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者可以根据需要,以老师、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等多种面貌出现,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拉近彼此距离,减少心理压力,平等交流,使对方能畅所欲言。这种沟通方式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网络还能提供匿名自由发表观点的环境,学生乐于在网上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思想公开流露出来,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世界,有助于教师了解。网络还在学校和家长、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更直接更便利的桥梁。通过BBS和学校新闻主页,家长和社会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校的改革举措、规章制度,以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学校也可以通过收集电子邮件和整理BBS上家长的、社会的意见、建议,并与家长和外界社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方动态。随着教师和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家长和社会的影响甚至介入学校决策,不可避免地给教育者带来某些干扰,有时甚至会在某些细节上误导教育者的具体措施和决策。
3.2 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开展立体思想教育工作网络既给学生全新的思想體验方式,也对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造成冲击。价值取向影响人们对自身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而大学是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网络上存在大量的宣扬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诱惑;网络夹带的不健康内容,使得少数大学生经不住诱惑,沉湎其中不能自拔,或受到偏激、错误观点误导,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诱发高智商的网络犯罪现象。针对上述特点,广大高校的教育者应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采取与传统思想教育不同的一些作法。
全面创新教育理念,正确对待网络文化,这是利用好网络为高校思想教育服务的先决条件。高校首先是生产、传播知识,追求、坚持真理的学术机构,负有率先引导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责任。网络不是洪水猛兽,不需要横加指责、严加防范。大多数高校学生具有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教育者应鼓励和帮助他们通过网络,广泛吸收各种信息和资源,学习借鉴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不断汲取发展的动力。
高校不能随波逐流,它不仅传递文化,更重要的是选择、批判、创新和超越文化,对于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教师应该坚持教育者这一固有定位,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对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某些流行观点、热点现象加以具体研究和分析,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他们抵制消极与腐朽思想观念、抗御各种诱惑的“免疫力”。
总之,对于网络,既不能完全拒绝,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采用辩证的态度,让网络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