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 ,是一种发现、探求问题的心理趋向。教学中 ,教师应唤起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使其在创新意识引导下 ,产生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发挥创新潜力。
【关键词】科学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是指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的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学生创新意识的唤起和扶持
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 ,是一种发现、探求问题的心理趋向。教学中 ,教师应唤起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使其在创新意识引导下 ,产生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发挥创新潜力。
(1)保护好奇心理 ,唤起创新意识。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 ,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 ,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 ,就能主动的去钻研 ,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 ,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 ,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 ,作为教师 ,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 ,并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如讲《反冲》一课时 ,教学中设计的瓶子喷水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当水从瓶底喷出时的方向和瓶子转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但教师提出让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时 ,很多学生都说,水倒得越多瓶子转得越快,这虽不是教师所期望能够得到的实验目的,但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而要对学生的看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观察当瓶子转动快时,水喷出的方向是怎样的,从而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达到实验目的。
(2)构建创新情境,扶持创新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构建创新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扶持创新意识。如教学《热传导》一课时,可用下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捕捉问题。教师把热水倒入不锈钢杯中,让学生摸一摸杯壁和杯把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学生很快做出反应:“盛有热水的杯子杯壁和杯把为什么也是热的?热是怎样传到杯壁和杯把上的?”。这样自然打开了学生探究的大门,揭示了本课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玻璃棒、小木棍、塑料尺、细铁棒)提出问题,经过一段实践的实验和观察,就有学生提出许多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固体材料都有热传导的本领?”“金属材料铜、铝、铁热传导的本领一样吗?”……在概括了固体材料有热传导的性质后再启发:“谁还有问题提出来?”有的学生提出:“液体和气体是不是也有热传导的性质”等问题。尽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新发现或创新,但对学生而言都是新的事物,这是创新的起点。因此,教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创新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扶持是至关重要的。
2 学生创新精神的启迪和激发
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产生新的认识、发现新的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当然,学生的这些表现可能还不够成熟,但教师要抓住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积极引导,从而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急于得出结论,在研讨事实时,对学生限制多,放手少,使学生难于主动的研究问题,只有在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因此,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促进求知欲的滋长,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刺激新思维的开拓。如:《轮子》一课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积极的主动参与,设计完成了实验,并得出“轮子能省力”的结论。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出来,有的学生说:“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不全部用铁做呢?”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纷纷讨论着,并发表各自的看法:“用铁做太重。”“用铁做花钱太多。”“用铁做骑车时会颠的”。这表明:小学生的创新潜力,完全可以培养出一定的创新思维。
(2)引导发散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为科学教师应该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各个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材实验:拿一只瓶子,瓶口塞紧带漏斗的瓶塞,把水倒进漏斗,观察水是否能流进瓶子里;再把瓶塞松一松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水流进了瓶里;你还有其他方法能让水流进瓶子里吗?学生思考后,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有的说可以在瓶塞上开一个小孔;有的说可以在瓶子上凿一个洞,……学生的交流使他们获得了意外的信息或“灵感”。学生的畅所欲言,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
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他不仅体现在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而且还体现在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并能在某些知识间建立联系,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上。如果学生对某一事情能亲手实践一下,能促进创新思维的迸发和创新能力的显露。如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察实验材料并让学生想办法证明这些材料是否导电?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可以把这些材料连到电路中实验”,“可以用这些材料代替开关或导线连到电路中去”,“把这些材料分别连到电路中,看小电珠是否发光,发光就说明材料导电,不发光就说明材料不导电” ……学生通过思考,想出很多验证方法,教师让学生用自己想出的办法试试材料是否导电。学生们的研究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去,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研究、探索。通过实验发现:有些材料能使小电珠发光,说明他们能导电;有些材料不能使小电珠发光,说明他们不能导电。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不仅是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突出学生的实验,让学生经历“搞科学”的过程,比获得最终结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总之,每个学生身上都蕴含着创新潜能,只有从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锻造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科学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是指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的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学生创新意识的唤起和扶持
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 ,是一种发现、探求问题的心理趋向。教学中 ,教师应唤起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使其在创新意识引导下 ,产生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发挥创新潜力。
(1)保护好奇心理 ,唤起创新意识。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 ,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 ,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 ,就能主动的去钻研 ,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 ,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 ,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 ,作为教师 ,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 ,并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如讲《反冲》一课时 ,教学中设计的瓶子喷水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当水从瓶底喷出时的方向和瓶子转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但教师提出让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时 ,很多学生都说,水倒得越多瓶子转得越快,这虽不是教师所期望能够得到的实验目的,但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而要对学生的看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观察当瓶子转动快时,水喷出的方向是怎样的,从而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达到实验目的。
(2)构建创新情境,扶持创新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构建创新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扶持创新意识。如教学《热传导》一课时,可用下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捕捉问题。教师把热水倒入不锈钢杯中,让学生摸一摸杯壁和杯把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学生很快做出反应:“盛有热水的杯子杯壁和杯把为什么也是热的?热是怎样传到杯壁和杯把上的?”。这样自然打开了学生探究的大门,揭示了本课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玻璃棒、小木棍、塑料尺、细铁棒)提出问题,经过一段实践的实验和观察,就有学生提出许多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固体材料都有热传导的本领?”“金属材料铜、铝、铁热传导的本领一样吗?”……在概括了固体材料有热传导的性质后再启发:“谁还有问题提出来?”有的学生提出:“液体和气体是不是也有热传导的性质”等问题。尽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新发现或创新,但对学生而言都是新的事物,这是创新的起点。因此,教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创新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扶持是至关重要的。
2 学生创新精神的启迪和激发
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产生新的认识、发现新的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当然,学生的这些表现可能还不够成熟,但教师要抓住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积极引导,从而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急于得出结论,在研讨事实时,对学生限制多,放手少,使学生难于主动的研究问题,只有在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因此,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促进求知欲的滋长,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刺激新思维的开拓。如:《轮子》一课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积极的主动参与,设计完成了实验,并得出“轮子能省力”的结论。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出来,有的学生说:“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不全部用铁做呢?”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纷纷讨论着,并发表各自的看法:“用铁做太重。”“用铁做花钱太多。”“用铁做骑车时会颠的”。这表明:小学生的创新潜力,完全可以培养出一定的创新思维。
(2)引导发散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为科学教师应该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各个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材实验:拿一只瓶子,瓶口塞紧带漏斗的瓶塞,把水倒进漏斗,观察水是否能流进瓶子里;再把瓶塞松一松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水流进了瓶里;你还有其他方法能让水流进瓶子里吗?学生思考后,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有的说可以在瓶塞上开一个小孔;有的说可以在瓶子上凿一个洞,……学生的交流使他们获得了意外的信息或“灵感”。学生的畅所欲言,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
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他不仅体现在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而且还体现在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并能在某些知识间建立联系,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上。如果学生对某一事情能亲手实践一下,能促进创新思维的迸发和创新能力的显露。如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察实验材料并让学生想办法证明这些材料是否导电?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可以把这些材料连到电路中实验”,“可以用这些材料代替开关或导线连到电路中去”,“把这些材料分别连到电路中,看小电珠是否发光,发光就说明材料导电,不发光就说明材料不导电” ……学生通过思考,想出很多验证方法,教师让学生用自己想出的办法试试材料是否导电。学生们的研究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去,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研究、探索。通过实验发现:有些材料能使小电珠发光,说明他们能导电;有些材料不能使小电珠发光,说明他们不能导电。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不仅是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突出学生的实验,让学生经历“搞科学”的过程,比获得最终结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总之,每个学生身上都蕴含着创新潜能,只有从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锻造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