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案身份
姓名:娇娇(化名)
籍贯:湖北宜都
年龄:15
性别:女
地点:学校
个案的问题行为
无心向学:上课不专心,不听讲,搞小动作,缺乏兴趣,不完成作业,学校成绩下降。上课时不服从老师管教,周日不愿意上学,不喜欢上的课就跑到画室画画,一心考美术特长生,文化课不想上。
待人不友善:行为霸道,不顾他人感受,自己爱怎样就怎样,经常跟班里同学起冲突,跟家人吵架。
沉迷网络和追星:放假长时间待在网吧,沉迷追星无法自拔,说话经常出现网络词汇,有点脱离现实生活。
家境清寒却又爱乱花钱,经常买奇装异服烫头发。
个案的背景资料
母亲在生下她之后重病,长期卧床,父亲离婚很快再婚,跟娇娇(化名)没有任何联系,家里只有外婆一个劳动力,但是外婆年纪也大了,对她比较溺爱和顺从,疏于管教,家庭条件很差,经济上一直靠开店的小姨资助。长期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对社会有些仇视甚至怨恨父母没有能力却又生下她,跟自己的外婆和小姨经常起冲突。逃避自己的家庭,周五有时候放假会去小姨家里居住,周末一般上网或者画画,据她描述,这样可以让她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烦恼。
个案心理特点
看着挺乖巧,其实内心很叛逆,说话和对待他人都有些冷漠,易激惹,敏感不自信,极力的把自己打扮成男生的样子,买衣服烫头发,掩盖家庭情况不好的事实和自己内心的脆弱。聪明好学,初一初二成绩拔尖,初三一心想考特长生却得不到家里和班主任的支持,长期压抑导致成绩迅速下滑。
案例分析与诊断
个人因素: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主因。
家庭因素:缺少家庭温暖,外婆教育方法不当,没有父母做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
学校因素:对案主未能跟踪教育,班主任和老师之间未能达成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导致案主对大多学科失去兴趣。
案例辅导策略
归因训练,对案主进行全面的情况分析,引导其作出正确的归因,发现自身优点,例如绘画,找出自我效能感,增强信心。
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
与任课老师联系,采取一致的适当的辅导。
引导结交益友,利用同伴的帮助,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家长密切联系,全方位了解案主,配合教育,并适当的做家长的心理工作,让家长们支持她初中考美术特长生。
尝试让案主担任班干部,为其培养荣誉感、责任感,肯定自我价值。
投其所好,以她喜欢的绘画来感染她,影响她。
辅导经过
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案主的美术老师,我经常利用美术课及课后活动等课余时间,辅导案主绘画并进行沟通,一来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心,二来为后面的美术特长生做准备。
系统脱敏训练。通过导入时或自我想象的方式让案主去想象自己美术特长生考过但是文化课没考过的结果,这样反复多次以后,自觉地对文化课重拾信心和兴趣。
提供学习榜样。跟案主多次讲解自己学绘画的经历、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行为的认知,把案主跟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起坐等。
激励法。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小礼物小心愿等方法,只要案主能够学习成绩进步,跟家人同学关系越来越好,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如回家主动帮外婆小姨做家务、考试成绩进步、科任老师夸学习态度端正等,就能实现她的一个愿望,奖给学习用品、小零食,或者带她看电影。
换位思考法。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例如当你对外婆发脾气时,想一想年迈的外婆在田里劳作了一天以后回家还要被外孙女恶语相向,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例如找没有抚养义务的小姨要钱烫头的时候,站在小姨的位置上想一想,自己也是辛苦挣钱同样还有儿子要抚养,却被不懂感恩的侄女伸手索要不必要的开销。再例如班主任的批评,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很没面子的坏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想:老师关心着我,老师希望我进步,希望我有更好的前程。案主如果能换个角度想问题,很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调动多方因素。与案主外婆和小姨联系了解案主在家中的表现,并跟外婆小姨沟通,支持她初中绘画,并利用特长生的身份考入高中,高中 再劝其放弃。并利用巡堂的机会了解案主上课的情形。
挫折教育。经常找案主谈心,告诉她人在成长过程中没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和选择,有绘画的天分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绘画的支出并不是小姨有能力和有义务承担的,初中可以坚持画一下,高中和大学负担不起就只能提前放弃,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等以后自己有能力了再进修也不晚。
辅导结果与案例启示
通过近一年的精心辅导,问题学生娇娇在行为和性格上出现了极大的好转,并顺利通过美術特长生和文化课的考试,语六月份考入了一中,通过后期与家长联系,她在家里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懂得感恩和好好说话,并不再沉迷网络和追求烫头买衣服,这是非常欣慰的。
之所以有的案主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其行为的异常,是因为他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时,思维走进了死胡同,钻了牛角尖,不懂得换位思考,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只要我们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用我们的恒心、爱心和正确的方法引导他、感化他,就一定能走进她的心灵,打开他心中的“结”。
待探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身体、长智慧的时期,也是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家长应该和学校加强合作,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
姓名:娇娇(化名)
籍贯:湖北宜都
年龄:15
性别:女
地点:学校
个案的问题行为
无心向学:上课不专心,不听讲,搞小动作,缺乏兴趣,不完成作业,学校成绩下降。上课时不服从老师管教,周日不愿意上学,不喜欢上的课就跑到画室画画,一心考美术特长生,文化课不想上。
待人不友善:行为霸道,不顾他人感受,自己爱怎样就怎样,经常跟班里同学起冲突,跟家人吵架。
沉迷网络和追星:放假长时间待在网吧,沉迷追星无法自拔,说话经常出现网络词汇,有点脱离现实生活。
家境清寒却又爱乱花钱,经常买奇装异服烫头发。
个案的背景资料
母亲在生下她之后重病,长期卧床,父亲离婚很快再婚,跟娇娇(化名)没有任何联系,家里只有外婆一个劳动力,但是外婆年纪也大了,对她比较溺爱和顺从,疏于管教,家庭条件很差,经济上一直靠开店的小姨资助。长期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对社会有些仇视甚至怨恨父母没有能力却又生下她,跟自己的外婆和小姨经常起冲突。逃避自己的家庭,周五有时候放假会去小姨家里居住,周末一般上网或者画画,据她描述,这样可以让她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烦恼。
个案心理特点
看着挺乖巧,其实内心很叛逆,说话和对待他人都有些冷漠,易激惹,敏感不自信,极力的把自己打扮成男生的样子,买衣服烫头发,掩盖家庭情况不好的事实和自己内心的脆弱。聪明好学,初一初二成绩拔尖,初三一心想考特长生却得不到家里和班主任的支持,长期压抑导致成绩迅速下滑。
案例分析与诊断
个人因素: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主因。
家庭因素:缺少家庭温暖,外婆教育方法不当,没有父母做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
学校因素:对案主未能跟踪教育,班主任和老师之间未能达成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导致案主对大多学科失去兴趣。
案例辅导策略
归因训练,对案主进行全面的情况分析,引导其作出正确的归因,发现自身优点,例如绘画,找出自我效能感,增强信心。
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
与任课老师联系,采取一致的适当的辅导。
引导结交益友,利用同伴的帮助,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家长密切联系,全方位了解案主,配合教育,并适当的做家长的心理工作,让家长们支持她初中考美术特长生。
尝试让案主担任班干部,为其培养荣誉感、责任感,肯定自我价值。
投其所好,以她喜欢的绘画来感染她,影响她。
辅导经过
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案主的美术老师,我经常利用美术课及课后活动等课余时间,辅导案主绘画并进行沟通,一来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心,二来为后面的美术特长生做准备。
系统脱敏训练。通过导入时或自我想象的方式让案主去想象自己美术特长生考过但是文化课没考过的结果,这样反复多次以后,自觉地对文化课重拾信心和兴趣。
提供学习榜样。跟案主多次讲解自己学绘画的经历、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行为的认知,把案主跟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起坐等。
激励法。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小礼物小心愿等方法,只要案主能够学习成绩进步,跟家人同学关系越来越好,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如回家主动帮外婆小姨做家务、考试成绩进步、科任老师夸学习态度端正等,就能实现她的一个愿望,奖给学习用品、小零食,或者带她看电影。
换位思考法。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例如当你对外婆发脾气时,想一想年迈的外婆在田里劳作了一天以后回家还要被外孙女恶语相向,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例如找没有抚养义务的小姨要钱烫头的时候,站在小姨的位置上想一想,自己也是辛苦挣钱同样还有儿子要抚养,却被不懂感恩的侄女伸手索要不必要的开销。再例如班主任的批评,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很没面子的坏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想:老师关心着我,老师希望我进步,希望我有更好的前程。案主如果能换个角度想问题,很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调动多方因素。与案主外婆和小姨联系了解案主在家中的表现,并跟外婆小姨沟通,支持她初中绘画,并利用特长生的身份考入高中,高中 再劝其放弃。并利用巡堂的机会了解案主上课的情形。
挫折教育。经常找案主谈心,告诉她人在成长过程中没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和选择,有绘画的天分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绘画的支出并不是小姨有能力和有义务承担的,初中可以坚持画一下,高中和大学负担不起就只能提前放弃,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等以后自己有能力了再进修也不晚。
辅导结果与案例启示
通过近一年的精心辅导,问题学生娇娇在行为和性格上出现了极大的好转,并顺利通过美術特长生和文化课的考试,语六月份考入了一中,通过后期与家长联系,她在家里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懂得感恩和好好说话,并不再沉迷网络和追求烫头买衣服,这是非常欣慰的。
之所以有的案主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其行为的异常,是因为他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时,思维走进了死胡同,钻了牛角尖,不懂得换位思考,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只要我们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用我们的恒心、爱心和正确的方法引导他、感化他,就一定能走进她的心灵,打开他心中的“结”。
待探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身体、长智慧的时期,也是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家长应该和学校加强合作,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