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怀旧式阅读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理念、一种习惯。怀旧式阅读关注学生的既有阅读状态,并进行阅读唤醒。它将审美主体的先结构积极参与到阅读中去,让审美主体以自己独特的视觉、听觉、触觉与作品交流沟通,从而真正深入作品,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关键词】怀旧式阅读 阅读状态 阅读唤醒 情感体验
人生如一列火车,轰隆隆向前行驶,在这一旅程中,我们相信风景在远方,我们总渴望着不断地向前、向前、向前……于是,窗外的风景常常被我们在急切中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打发了。而在若干年后,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身后的某个风景忽然再现眼前,我们突然发现,那掠过的风景中,竟有如此打动人心的美丽。
憧憬与怀旧就这样构筑了人生的诗意。憧憬构筑新的景观,怀旧让我们驻足品味。人生如此,阅读亦如此。我们需要新的阅读来开阔我们的精神视野,也需要怀旧式的阅读来更新和充实我们的体验。人生因阅读而丰富,阅读因怀旧而生动。阅读中因该有这样的时候——以一种听一首老歌的情怀重读一篇旧作,那时,文字不再是文字,而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真切的体验。
文学心理学认为,接受者的心理结构由先结构和期待欲构成。先结构是指读者进入接受过程时的一种先在的稳定的心理结构,这种先在的心理结构是阅读者个性气质的一种表露,也是他的生活经历和审美阅历的心理积淀。很多人的阅读开始时还不具备成熟的阅读先结构。以唐诗的阅读为例,很多人的阅读从牙牙学语时即已开始,但这种阅读属于被动阅读,先结构尚不完备。准确地说这时的阅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只是简单的音节上的连缀,所以也就谈不上理解欣赏与感悟了。即使是处于阅读阶段的小学,对于选入课本的唐诗也是读得多、懂得少,更不用说是悟了。
古人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高台揽月。看月亮最真切的时候,应该是年岁渐长之时。然而美丽的月亮总是在“不识月”的小时即已出现。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过分的熟悉让我们失去了细细品读这些美丽的诗篇的愿望,也让我们失去了与之相遇的怦然心动。随着年岁渐长,视野日渐开阔,阅历日渐丰富,我们必然会对那些曾经心无所感的作品产生感觉。与家的距离让我们读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怅惘,读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读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急切;深入历史我们才能触摸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茫,意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衰;步出家门,走出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堡,与自然亲密接触,我们体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感受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新;人生的离别让那些离别诗化做我们自己的语言……但我们却不曾给自己一个产生新感觉的机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可读的东西越来越多,“乱花渐欲迷人眼”,谁还记得一朵花的姿态呢?于是我们毫不留恋地把那些美丽的作品遗忘在了岁月的深处。
从接受者的心理结构来说,有人把儿童向青年期的读书兴趣发展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4—6岁)为绘画期,第二阶段(6—8岁)为传说期,第三阶段(8—10岁)为童话期,第四阶段(10—15岁)为故事期,第五阶段(15—17岁)为文学期,第六阶段(17—)为思想期。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位于文学期,这是在阅读中注意挖掘社会内在东西的自我追求时期。内在动机的成熟加上社会阅历的丰富给文学的理解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若在此时进行一次怀旧式阅读,既能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又能有效利用既有的阅读资源。
怀旧式的阅读关注学生的既有阅读状态,并进行阅读唤醒。他将审美主体的先结构积极参与到阅读中去,让审美主体以自己独特的视觉、听觉、触觉与作品交流沟通,从而真正深入作品,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以对孟浩然的《春晓》的阅读为例。这首诗几乎是很多孩子学说话的语言材料,但对这首诗的理解并不因“早”而对其理解更加深刻。因为好的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年少时读它,看到的可能是一堆文字,此可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年岁渐长,心有所动,此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后来,渐觉诗中有我我在诗中,此之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个小学生可能能想象落花能感受鸟语,一个中学生则会融进知识、情感和人生感悟。知识的积累会提供比较的机会。“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是诗人眼中的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诗人想象中的春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是诗人嗅觉里的春天;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诗人耳朵里的春天,是诗人心里的春天。情感的丰富会让学生品出诗中的多种味道。在这首诗里不但有花开满树,也有落英缤纷;不但有昨夜雨声淅沥,还有今晨鸟语盈耳,有春浓春去,有惜春伤春……更有学生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感悟到人生中美好的事物常常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消失的……二十个音节里有一个走不完的空间。知识、情感、阅历共同丰富了对一首诗的理解。
怀旧式的阅读其实很简单,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理念、一种习惯。许多人因缺少它而失去了文学与人生的呼应与共鸣。“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意蕴,读者往往不是通过一次阅读就可以深入领会的。它需要读者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去一而再再而三的理解和体验……这种随即阅读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明了阅读理解的多元化意义,有利于增长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发展创新意识和张扬个性”(倪文锦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怀旧阅读的自觉,老师缺少提供怀旧阅读机会的主动。同时,一位老师可能对自己学段的内容很熟悉,但对邻近学段的内容则不甚了了;高中老师不了解初中教材,初中老师不了解小学教材。学生曾经做过哪些阅读,正在进行哪些阅读,曾经的阅读对现在的阅读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都在我们的漠视之列。那些遗忘、漠视、隔膜造成了阅读的极大浪费。
社会在高速发展,怀旧已成为一种奢侈。我们的头脑也许会因为繁忙而充实,但我们的心灵却需要驻足和回首。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这样的时刻:翻开发黄的书页,市声退去,在文字的王国里我们静听岁月的回响。那时,诗将与人生融成一片。文学的怀旧必将催生新的感悟。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
【关键词】怀旧式阅读 阅读状态 阅读唤醒 情感体验
人生如一列火车,轰隆隆向前行驶,在这一旅程中,我们相信风景在远方,我们总渴望着不断地向前、向前、向前……于是,窗外的风景常常被我们在急切中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打发了。而在若干年后,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身后的某个风景忽然再现眼前,我们突然发现,那掠过的风景中,竟有如此打动人心的美丽。
憧憬与怀旧就这样构筑了人生的诗意。憧憬构筑新的景观,怀旧让我们驻足品味。人生如此,阅读亦如此。我们需要新的阅读来开阔我们的精神视野,也需要怀旧式的阅读来更新和充实我们的体验。人生因阅读而丰富,阅读因怀旧而生动。阅读中因该有这样的时候——以一种听一首老歌的情怀重读一篇旧作,那时,文字不再是文字,而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真切的体验。
文学心理学认为,接受者的心理结构由先结构和期待欲构成。先结构是指读者进入接受过程时的一种先在的稳定的心理结构,这种先在的心理结构是阅读者个性气质的一种表露,也是他的生活经历和审美阅历的心理积淀。很多人的阅读开始时还不具备成熟的阅读先结构。以唐诗的阅读为例,很多人的阅读从牙牙学语时即已开始,但这种阅读属于被动阅读,先结构尚不完备。准确地说这时的阅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只是简单的音节上的连缀,所以也就谈不上理解欣赏与感悟了。即使是处于阅读阶段的小学,对于选入课本的唐诗也是读得多、懂得少,更不用说是悟了。
古人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高台揽月。看月亮最真切的时候,应该是年岁渐长之时。然而美丽的月亮总是在“不识月”的小时即已出现。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过分的熟悉让我们失去了细细品读这些美丽的诗篇的愿望,也让我们失去了与之相遇的怦然心动。随着年岁渐长,视野日渐开阔,阅历日渐丰富,我们必然会对那些曾经心无所感的作品产生感觉。与家的距离让我们读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怅惘,读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读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急切;深入历史我们才能触摸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茫,意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衰;步出家门,走出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堡,与自然亲密接触,我们体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感受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新;人生的离别让那些离别诗化做我们自己的语言……但我们却不曾给自己一个产生新感觉的机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可读的东西越来越多,“乱花渐欲迷人眼”,谁还记得一朵花的姿态呢?于是我们毫不留恋地把那些美丽的作品遗忘在了岁月的深处。
从接受者的心理结构来说,有人把儿童向青年期的读书兴趣发展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4—6岁)为绘画期,第二阶段(6—8岁)为传说期,第三阶段(8—10岁)为童话期,第四阶段(10—15岁)为故事期,第五阶段(15—17岁)为文学期,第六阶段(17—)为思想期。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位于文学期,这是在阅读中注意挖掘社会内在东西的自我追求时期。内在动机的成熟加上社会阅历的丰富给文学的理解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若在此时进行一次怀旧式阅读,既能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又能有效利用既有的阅读资源。
怀旧式的阅读关注学生的既有阅读状态,并进行阅读唤醒。他将审美主体的先结构积极参与到阅读中去,让审美主体以自己独特的视觉、听觉、触觉与作品交流沟通,从而真正深入作品,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以对孟浩然的《春晓》的阅读为例。这首诗几乎是很多孩子学说话的语言材料,但对这首诗的理解并不因“早”而对其理解更加深刻。因为好的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年少时读它,看到的可能是一堆文字,此可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年岁渐长,心有所动,此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后来,渐觉诗中有我我在诗中,此之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个小学生可能能想象落花能感受鸟语,一个中学生则会融进知识、情感和人生感悟。知识的积累会提供比较的机会。“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是诗人眼中的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诗人想象中的春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是诗人嗅觉里的春天;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诗人耳朵里的春天,是诗人心里的春天。情感的丰富会让学生品出诗中的多种味道。在这首诗里不但有花开满树,也有落英缤纷;不但有昨夜雨声淅沥,还有今晨鸟语盈耳,有春浓春去,有惜春伤春……更有学生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感悟到人生中美好的事物常常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消失的……二十个音节里有一个走不完的空间。知识、情感、阅历共同丰富了对一首诗的理解。
怀旧式的阅读其实很简单,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理念、一种习惯。许多人因缺少它而失去了文学与人生的呼应与共鸣。“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意蕴,读者往往不是通过一次阅读就可以深入领会的。它需要读者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去一而再再而三的理解和体验……这种随即阅读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明了阅读理解的多元化意义,有利于增长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发展创新意识和张扬个性”(倪文锦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怀旧阅读的自觉,老师缺少提供怀旧阅读机会的主动。同时,一位老师可能对自己学段的内容很熟悉,但对邻近学段的内容则不甚了了;高中老师不了解初中教材,初中老师不了解小学教材。学生曾经做过哪些阅读,正在进行哪些阅读,曾经的阅读对现在的阅读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都在我们的漠视之列。那些遗忘、漠视、隔膜造成了阅读的极大浪费。
社会在高速发展,怀旧已成为一种奢侈。我们的头脑也许会因为繁忙而充实,但我们的心灵却需要驻足和回首。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这样的时刻:翻开发黄的书页,市声退去,在文字的王国里我们静听岁月的回响。那时,诗将与人生融成一片。文学的怀旧必将催生新的感悟。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