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问题的大讨论,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在讨论中,各学者深入考察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并指出了原有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特征表述上的缺陷,进而提出了以“实践唯物主义”来表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特征的看法,这就涉及到对“实践”概念理解的问题,涉及到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真正地位问题。实践唯物主义在我国经历了30多年研究,并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就实践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上来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发展阶段及成果来看,从而更深刻地解释实践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哲学界中的理论化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及其体系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实践;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B01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353-01
一、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不仅使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也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了反思哲学的新时期,“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引导人们去反思过去我们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的同时,也促使了人们对自己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反思。经历了十年的文革结束后,人们开始全面地反思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同时也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1978年的“真理标准”,全国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反思热潮,学术氛围空前活跃,各种思潮纷纷涌起。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这一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则就是把实践确立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在这特定的社会背景和需要的条件下兴起的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用实践的观点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唯物主义”概括和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及本质,这集中地表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理解。中国学术界对实践唯物主义展开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这是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间题讨论之后我国哲学界的又一热潮。这次讨论不仅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内容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并且推动了马克思哲学现代化及其体系改革的探索。
这期间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非常激烈,有很多不同观点,但一九九零年前后,实践唯物主义由于政治因素影响而受到批评,各类文章见诸报端。而随着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在后期此类文章开始渐渐减少。这也说明实践唯物主义的深入实际是比较困难的。其外部原因主要有:
(一)实践唯物主义体系变革的讨论,与现行的教育体制严重脱节,传统的哲学教科书并不参考,接受讨论中锁提出的问题,使得实践唯物主义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失去了实际意义。例如,实践的内容虽然都进入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两本书中,但并没有改变这两本书的基本构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专业新版教科书),该书中将一部分章节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路进行了修订,但另一些章节仍旧是遵照传统的教科书体系。这反而加深了人们深刻认识实践唯物主义的难度。
(二)普通高等教育与干部教育的脱节严重就在实际唯物主义改革进入普通高等教育成为现实的时候,我们的干部教育却没有提出任何的对传统哲学体系的改革要求,甚至还将“实践唯物主义”当做政治错误并列入批评的对象;
(三)一九九二年以后,哲学在国内的现实理论中,被“边缘化”再加上实践唯物主义研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等等,都导致要深入讨论实践唯物主义变得越来越困难。
二、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不同理解
人们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有三种基本倾向。
(一)实践中介基础论。认为所谓的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强调实践是意识的中介和途径,并且强调要对世界进行改造的唯物主义哲学。实践对于认识具有基础作用,是连接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主观和客观的中介、桥梁;认为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变革在于把实践范围引进了认识论,并且在认识论中起到了现实性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二)实践本体论的实践唯物主义。简单说来就是实践是新唯物主义的本质。这种观点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广泛并深受广大学者的赞同。这一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所以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原因在于他把实践作为本体,用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周围感性世界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最终源泉,实践也就是社会存在。实践本体论认为,马克思哲学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哲学的最高原则就不再是客观性原则,而是主体性原则。实践本体论大多否认自然辨证法,只承认人的辩证法、实践辨证法、历史辨证法。
(三)实践物质基础论。认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把实践理解为意识的现实的物质基础,从实践出发来解释意识和一切哲学问题。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是客观物质的特殊存在方式。
三、马克思的哲学是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是改造世界的革命哲学。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又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正是实践,一方面为人类改造、创造和理解现实世界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另一方面又为人类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最终的动力,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通过实践,人们在不断改造、认识自然界的同时,又不断改造、创造和理解着人自身。实践构成了现实世界的本质,也构成了人的生存的本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肯定。
本体论是任何哲学问题的第一问题。本体论就是世界观。马克思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自然界和社会的本质,所以在他看来,哲学本体论就是实践本体论。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实践已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已成为本体论的基石。因此,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潘文颖(1986—),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黄偲妍(1986-),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金福,辛望旦.实践唯物主义[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
[2]肖前,李淮春,杨耕,实践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王于.“实践本体论”答问[J].哲学动态.1988,12.
关键词:实践;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B01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353-01
一、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不仅使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也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了反思哲学的新时期,“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引导人们去反思过去我们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的同时,也促使了人们对自己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反思。经历了十年的文革结束后,人们开始全面地反思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同时也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1978年的“真理标准”,全国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反思热潮,学术氛围空前活跃,各种思潮纷纷涌起。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这一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则就是把实践确立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在这特定的社会背景和需要的条件下兴起的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用实践的观点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唯物主义”概括和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及本质,这集中地表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理解。中国学术界对实践唯物主义展开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这是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间题讨论之后我国哲学界的又一热潮。这次讨论不仅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内容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并且推动了马克思哲学现代化及其体系改革的探索。
这期间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非常激烈,有很多不同观点,但一九九零年前后,实践唯物主义由于政治因素影响而受到批评,各类文章见诸报端。而随着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在后期此类文章开始渐渐减少。这也说明实践唯物主义的深入实际是比较困难的。其外部原因主要有:
(一)实践唯物主义体系变革的讨论,与现行的教育体制严重脱节,传统的哲学教科书并不参考,接受讨论中锁提出的问题,使得实践唯物主义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失去了实际意义。例如,实践的内容虽然都进入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两本书中,但并没有改变这两本书的基本构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专业新版教科书),该书中将一部分章节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路进行了修订,但另一些章节仍旧是遵照传统的教科书体系。这反而加深了人们深刻认识实践唯物主义的难度。
(二)普通高等教育与干部教育的脱节严重就在实际唯物主义改革进入普通高等教育成为现实的时候,我们的干部教育却没有提出任何的对传统哲学体系的改革要求,甚至还将“实践唯物主义”当做政治错误并列入批评的对象;
(三)一九九二年以后,哲学在国内的现实理论中,被“边缘化”再加上实践唯物主义研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等等,都导致要深入讨论实践唯物主义变得越来越困难。
二、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不同理解
人们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有三种基本倾向。
(一)实践中介基础论。认为所谓的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强调实践是意识的中介和途径,并且强调要对世界进行改造的唯物主义哲学。实践对于认识具有基础作用,是连接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主观和客观的中介、桥梁;认为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变革在于把实践范围引进了认识论,并且在认识论中起到了现实性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二)实践本体论的实践唯物主义。简单说来就是实践是新唯物主义的本质。这种观点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广泛并深受广大学者的赞同。这一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所以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原因在于他把实践作为本体,用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周围感性世界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最终源泉,实践也就是社会存在。实践本体论认为,马克思哲学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哲学的最高原则就不再是客观性原则,而是主体性原则。实践本体论大多否认自然辨证法,只承认人的辩证法、实践辨证法、历史辨证法。
(三)实践物质基础论。认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把实践理解为意识的现实的物质基础,从实践出发来解释意识和一切哲学问题。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是客观物质的特殊存在方式。
三、马克思的哲学是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是改造世界的革命哲学。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又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正是实践,一方面为人类改造、创造和理解现实世界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另一方面又为人类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最终的动力,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通过实践,人们在不断改造、认识自然界的同时,又不断改造、创造和理解着人自身。实践构成了现实世界的本质,也构成了人的生存的本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肯定。
本体论是任何哲学问题的第一问题。本体论就是世界观。马克思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自然界和社会的本质,所以在他看来,哲学本体论就是实践本体论。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实践已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已成为本体论的基石。因此,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潘文颖(1986—),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黄偲妍(1986-),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金福,辛望旦.实践唯物主义[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
[2]肖前,李淮春,杨耕,实践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王于.“实践本体论”答问[J].哲学动态.19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