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钱林说家教(六)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校长,温州市名校长,温州市首批教育名家,浙江省督学。出版《尊重教育新理念》《新理念作文》等专著。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孩子成长
  真善美,勤劳淳朴,同情弱者,这些都是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要引领孩子形成与主流文化相一致的核心价值观。
  故事分享:重回公平码头
  2007年腊月二十九,我特意带孩子俩来到上海公平码头。我对孩子俩说:“爸爸曾是公平码头的天涯沦落人。”
  1989年年底,23岁的我只身赴北京做生意。腊月二十九回到上海,买了到温州的轮船票,身上只剩零花钱。因开船时间未到就到外滩游玩,之后我提早两小时往回走。没想到赶到码头,船却已离岸50米。当时,没有电话,没有信用卡……后来,在一位老人的好心指点下坐火车到金华,最后已身无分文的我在一位司机的帮助下才平安抵家。
  公平码头已由原来的海航码头变成了渡江码头,见不到几个人,只见几艘渡船在黄浦江上悠闲地开着。码头周边还是老房子,在远处高楼的映衬下显得有点凄凉。当年的公平码头是通往各沿海城市的交通枢纽,曾经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日子如今一去不复返了,让人不禁有种沧桑感。
  我说:“十八年前,如果爸爸想不开了,现在也就不会有你们了。”
  儿子说:“挫折能使人有斗志。”
  记忆中还有一座天桥,于是我带着孩子俩四处寻找。找了半天无果,只好询问坐在码头边的搬运工。搬运工说:“原来的天桥在东大铭路上,十几年前就已经拆了。”我带孩子俩来到了东大铭路,对孩子说:“记忆中的天桥横跨在宽阔的马路上,感觉气势宏伟,而今天的东大铭路却显得有点窄小。”
  我对孩子俩说:“当年爸爸差点流落街头,如果把困难比喻为天桥,当时的天桥显得特别高大。但当后来克服了困难再重新看时,天桥却早已拆了。”
  儿子说:“人难免会碰到困难,甚至苦难,但不要怕,要想办法解决。”
  我说:“人们都说艺术都是遗憾的艺术,实际上人生也都是遗憾的人生。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遗憾的事。但人应该成为强者,能不断克服困难的人就是强者。”女儿说:“老师正布置《青春向我们走来》的命题作文,我就写爸爸的创业精神!”
  家教建议: 让孩子拥有明辨是非的价值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时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既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影响,也有非主流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因此,家长的引领很重要。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可以突破的,什么是不可容忍的,都要清清楚楚地传递给孩子。
  从小接触中华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构成了中国人价值观的根基。从小常读经典文学,对孩子人格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对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分析,对天、地、君、亲、师的敬仰,对温、良、恭、俭、让的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这些传统文化都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
  孩子俩幼时,我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2003年,我组织瑞安安阳实小教师编写《经典文学诵读》校本教材,教材配有注音,易于诵读,于是我给孩子俩诵读。杲杲读初中时,班主任娄老师的传统文化功底深厚,对孩子影响很大。初二时,杲杲就开始看《论语别裁》《史记》等经典书籍。杳杳本来语文就强,读初中时恰好也是娄老师当班主任,因此古典文学学得特别好。
  我还有意让孩子俩多读历史书,他们从小就看了许多历史题材的书。我曾与杳杳有一段对话。我说:“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他怎么会懂得自己将到哪里去?不懂历史的人思想会不成熟,也不会有远见;政治家如果不懂历史,国家将四面楚歌;科学家如果不懂历史,有可能会使科研成果成为人类的劫难。”杳杳说:“历史老师说,人最可怕的就是失忆,忘记历史就像一个国家失去了记忆。”孩子14岁时,我在上海书店买了一本美国人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孩子俩特别喜欢看。
  传承长辈美德
  每个家庭都有一本创业史,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艰辛生活的回忆。我曾碰到一位单亲妈妈,生活过得极其艰苦,却不让儿子知道,而孩子却缺乏上进心。我建议她将家里的情况如实告诉孩子,后来孩子了解了妈妈的辛苦,变得相当懂事。
  把长辈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会让孩子更好地传承家庭的核心价值观。远的有家族长辈的故事,近的有父母奋斗的成功与挫折。我常给孩子俩讲家族长辈的故事,如我父亲30多岁时曾因家境困难到贵州打工的故事;我20出头时曾只身赴北京推销汽车配件的人生经历。在家族长辈的故事中,向孩子传递的价值观主要是做人要勤劳,身处困境要乐观等。
  此外,我还让孩子接触家乡名人的故事。温州是宋代永嘉学派的发源地,深受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影响。改革开放前,温州因地处偏僻,人民生活普遍艰辛。但是,在艰难的岁月,温州人互相关爱,日子过得也幸福。改革开放之后,温州人率先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在历史长河中,温州人形成了特别能吃苦、能合作、能创业的温州精神。我常有意地与孩子俩讨论义利观,讨论温州精神,希望他们能传承家乡先贤以智慧和行动铸就的独特价值观。
  学会尊重
  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获得尊重会产生愉悦感。懂得尊重他人,拥有包容心,将更有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改革开放后,尊重成为了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做世界公民,让孩子学会尊重。自我中心意识太强的孩子,缺乏对他人的尊重,这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我常教育孩子俩,人生而平等。人的职业不同,而人格都是平等的,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我曾出版作文专著《新理念作文》,其中收录了学生的乡土作文,描写了关于打工者、农民的美德故事,这些故事对孩子俩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我告诉孩子俩,与人交往应求同存异,希望别人与自己个性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每个人因天性、成长环境、教育经历不同,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因此与人交往应该学会包容。孩子有时会对某人或某事有意见,我会引导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多想想,学习换位思考。2004年,我带杳杳去北京游玩,导游小姐硬带旅客进商店,一些旅客很生气,后来还发生争执。杳杳轻声对我说,“大家没必要这么生气,导游也有难处,就算导游错了,你也可以去投诉。在路上就争吵,犯得着吗?”   不要代替孩子选择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风俗。宗教教人求善,使人们在道德践行中体悟到人生的尊严和神圣。宗教文化普遍存在,孩子迟早要接触。我觉得,可以让孩子了解宗教知识。一些家长喜欢带孩子到宗教场所,让孩子感受宗教文化,也未尝不可。
  从文化视角看宗教信仰,是比较可取的教育方法。我母亲信仰佛教。一次,孩子俩听到奶奶念经很好奇,我告诉他们,宗教是哲学文化,佛教是释加牟尼创建的哲学文化。孩子俩似懂非懂,我说,“释加牟尼创建佛教,这像老师给学生讲故事,以故事中的道理教育学生。佛经就是故事书。”后来,孩子俩陆续了解世界上并存的几大宗教,对宗教文化开始有所认识。当然,宗教信仰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如果家长把宗教信仰强加给孩子,这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明智的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自主选择与决定的权利。
  核心价值观VS多元价值观
  家长要严格把握核心价值观,对于在孩子身上出现的与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行为,绝不能掉以轻心。比如,孩子贪心而拿他人的东西,攻击他人,浪费珍贵资源等,这些与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的行为,一旦出现苗头就要及时给予纠正。
  当然,对于一些非核心的价值观,家长没必要干涉过多,或者对孩子要求过高。如幼儿贪吃、贪玩,青春期儿童装扮比较另类,对于这些非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我觉得,还是以宽容对待为好。如果家教过于严酷,会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对孩子成长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当前一些家长喜欢让孩子学特长,这未尝不可。但我觉得,功利的特长教育不是核心价值观,我们更要重视人格教育。家长不能逼迫孩子学习,并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学习成绩好,并不能完全替代孩子其它方面的发展;如果成绩不佳,只要人格健全,也不见得是坏事。过于功利的目标,如学习成绩、体艺特长,甚至孩子长大后的职业选择,都应以多元价值观分析为好。千万不要只抓学习分数和特长培养而忽视人格教育,也千万不要盯着所谓的好职业而牺牲了孩子的天性。
  人生幸福取决于幸福感
  教育,不只是将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幸福。幸福是由心态决定的,家庭教育要关注、引导、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故事分享:雨水叮咚响
  刚搬家到瑞安县城时,因房子质量不好,客厅里常漏雨。一旦下了雨,客厅里就得摆上脸盆、水桶。孩子们倒是喜欢玩,当脸盆、水桶里装满水时,争着倒水。
  后来,女儿和儿子的房间都漏雨了。有一次雨水漏滴到床中央,棉被都湿了。于是,我们在天花板上钉上尼龙纸,将雨水引到床边,再用水桶接着。夜深人静,雨水叮咚响。我对孩子俩说:“这是对我们的考验。如果我们认为这是坏事,心情会不好,但雨水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坏心情就停下来。”孩子们问:“那该怎么办?”我说:“调节好心态。”近半年的雨天,孩子俩在漏雨的房间里安然度过。
  一次大雨过后,客厅、房间里摆上了好几个脸盆和水桶,叮咚作响。我说:“古代文人都很喜欢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们也是文人,我们也喜欢雨水。”于是,我们就按着《泉水叮咚响》的旋律,一起边敲脸盆边唱自己编的歌——“雨水叮咚/雨水叮咚/雨水叮咚响/穿过了屋顶/穿过了墙壁/来到我身旁/雨水呀雨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带着我的烦恼/流向他乡……”真有点诗情画意的感觉。
  直到第二年暑假,我找人大修屋顶,孩子俩的房间再也不漏雨了。但那些“雨水叮咚响”的场景,却成为了他们幸福的回忆。
  家教建议:关注孩子的幸福感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幸福。童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家庭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幸福感,而绝不能以成人的观点让孩子“被幸福”。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亲情,让孩子有所追求,并在生活中培育孩子的幸福感。
  关注孩子真正的需要
  孩子的幸福感与成人不同。家长常犯的错误,总是以自己的幸福标准去爱孩子。一些家长认为过去生活艰难,就认为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幸福;一些家长认为过去没有得到关心,就对孩子百般溺爱。可实际情况是,孩子感受不到幸福。于是,家长不断地埋怨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实际上,不是孩子不好,而恰恰是家长应该反思。家长应该与孩子商量,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和幸福感。
  儿童的幸福感与基本需要相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这些都是孩子的基本需要。孩子的生理需要、人身安全大都为家长所重视,而心理安全需要则常常被忽视。如年幼的孩子都怕黑,因此当孩子分房睡后,房间的布置要温馨,让孩子感受到微光,并且父母的房间尽可能靠近孩子的房间。
  孩子喜欢上学,不仅只是学习的乐趣,还因为上学能满足归属的需要。上学后,集体生活让孩子拥有归属感,同伴群体也使孩子获得归属感。当孩子参加如春游、大合唱、朗诵等集体活动时,也会从中获得归属感。随着孩子长大,受尊重的需要慢慢增强,这时候,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专制的作风或将成人意志强加给孩子,都可能会使孩子产生痛苦。
  给予孩子更多的亲情
  一些家长因工作压力重,长期无法陪伴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有些家长把孩子寄养在他人家里,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亲情。一个与父母亲长期隔绝的孩子,有可能会在幸福感上出问题。
  传统观念把家庭教育的责任交给母亲,父亲似乎可以不用操心家庭教育,我觉得这非常不妥。被称为“人才魔术师”的家庭教育专家蔡笑晚先生,作为父教的倡导者,培养了五位博士一位硕士。他曾说,“那些只在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是失职,更是失败。”这句话深深影响了我。孩子俩出生时我在瑞安教育局工作,后来我担任瑞安安阳实小校长一职,工作任务相当繁重,但我总是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如做游戏、参与探究、亲子阅读、讨论问题等。其实,孩子在家里常常看到父母的身影,就会感受到亲情。我觉得,只要看重亲情,不管多忙,陪伴孩子的时间总是有的。
  让孩子品尝自由学习的幸福
  许多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就要求孩子学特长,如乐器演奏、书法、画画、演讲等。如果孩子多才多艺,不仅会增强自信心,更能从中获得独特的幸福感。但是,学习才艺,孩子有兴趣是前提。如果家长逼迫孩子学才艺,极有可能适得其反。我觉得,才艺并不一定就是钢琴、书法之类,也并不一定都要形成特长。任何一项才艺若要形成特长,需要花大量时间,除非孩子特别有天赋或者具有特别的意志力,不然会使孩子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学特长而谋求以后进名校,这种功利性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教育本质,实在不可取。   孩子上学后,从天性上而言,学习是幸福的事。但是,由于现行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强化记忆,加班加点,横向竞争,使本来幸福的学习变了味。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后,更是紧盯分数,一旦老师布置的作业少了些,就外加作业,双休日还送孩子参加培训班,使孩子的学习一开始就烙刻下苦行僧的色彩,致使许多孩子怕学、厌学。
  孩子俩幼时,我也尝试着让他们学一些才艺,但他们对音乐、美术、体育项目缺乏兴趣,我也就不勉为其难。记得曾有一位老师说杳杳手指特别修长,适合弹钢琴,但杳杳对此却毫无兴趣。杳杳曾学过一段时间硬笔书法,后来也不了了之。相比而言,孩子俩特别喜欢看书,我就引导他们自由阅读。孩子俩上学后,我大胆尝试,让他们走自主学习之路,因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孩子俩的中小学生涯过得很幸福。
  幸福是追求之过程
  幸福是追求之过程而非追求之结果,一个人若没有了追求,幸福也就大打折扣。培养孩子的幸福感,要让孩子有追求,并从中培育幸福感。喜欢游戏,希望更丰富的游戏机会,这是每个孩子的追求。希望探究秘密,希望获得玩具,上学后希望取得好成绩,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这些也都是孩子的追求。家长应该在了解孩子追求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在一个目标达成之后,还要及时引导确立新的目标。
  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幸福,既要有高远的志向,又要有恰当定位。志向,使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但孩子遭遇挫折时容易灰心丧气,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将志向分解为具体的且适当的追求目标。杳杳读初一时成绩在班级10名左右,我给她定位在班级20名。有时能考到15名,她就很高兴,若考到5名则更高兴,这样的目标,使她享受到了无比的幸福,这样的幸福感继而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把家庭的生活计划告诉孩子,让孩子参与家庭的生活追求,也能培育孩子的幸福感。在瑞安县城通过房贷购房后,我让孩子俩了解什么是贷款,家里计划如何还贷。孩子俩对我说,“爸爸不用担心,我们好好学习,以后会有好工作,就能为您还贷款。”2004年我出版作文专著《新理念作文》,2005年我出版教育理论专著《尊重教育新理念》,孩子俩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我觉得,大人将自己的追求变成孩子们的共同追求,不失为家教的好方法。
  幸福由心态决定
  幸福生活需要物质条件来保障,但仅靠物质条件,不一定能给予孩子幸福。幸福是由心态决定的。孩子的心态与家长的心态直接相关。在一个平和的家境中,孩子的良好心态容易形成;而如果家长性格急躁,要孩子有良好心态相对就难。家庭或者孩子自己常常会碰到各种困难,这正是锻炼孩子心态的契机。孩子俩小时,家里屋顶漏水,如果我们急躁不安或怨天尤人,孩子就会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而当我们以娱乐方式乐观地对待困难,这不仅成为了幸福的元素,同时也向孩子传递了一种对待困难的态度。
  让孩子接触一些哲学知识,对形成良好心态也很有好处。哲学讲的辩证观、相对论、矛盾分析的方法,都能为孩子形成良好心态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我在孩子俩小时,给他们讲哲理故事,如《最棒的玉米》《农夫救驴》《寻找鲜花的毛毛虫》等,孩子俩在故事中感悟较深。一次,我给他们讲了一则哲理故事——《靠自己》,讲述小蜗牛讨厌背又硬又重的壳,羡慕蝴蝶和蚯蚓。毛毛虫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它;蚯蚓会钻进土里,大地会保护它。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孩子俩讨论说,每个人都会有长处与短处,即使什么都不如别人,也不要羡慕他人,而要发现自己的长处。
  责任编辑:颜雪梅
其他文献
教学叙事就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师把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写下来,通过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改进课堂教学。这种行动化的叙事研究是真实的、鲜活的,可以使教师在饶有兴趣的研究中改进、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真正参与教学研究。  一、改变行为,为撰写叙事作品准备素材  好的教育教学故事是对改变自己教育或教学实践后的一种“记录”,它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