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 莱辛:请勿奢谈男文学、女文学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in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十年前,多丽丝·莱辛就是个叛逆的现代女人。这样的女人放在今天也并不会显得落伍。她性格里和作品中的挑衅性与不妥协性,仍然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年轻女性,去寻找真正的自我,发现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房间和自己的世界。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集《到十九号房间去》刚刚在中国出版。我们刚好借这个机会,回顾一下她的文学道路和男女观念。

一个女人去十九号房


  莱辛勤奋多产,生前出版著作达六七十部,而1950年代以后在中国出版的,少说也有三十种。她的短篇小说虽不像长篇那么有名,但也有很高的水准。收在《到十九号房间去》里、与书名同题的一篇便备受关注,译本颇多。
  小说描写广告画师苏珊嫁给报社编辑马休,搬进大宅,不再工作,生下一儿一女,又添一对龙凤胎,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两口子小心呵护着婚姻,却渐渐感到乏味。丈夫的一次外遇算是少有的微澜。等到双胞胎终于也上学去了,苏珊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几个钟头。“首先,我花了我十二年成年的时光工作,过着我自己的生活。然后,我结婚了,从我怀孕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自己,可以这么说,把自己签给了别人。签给了孩子们。十二年来没有一刻我是独自一人,没有一刻属于我自己。所以现在,我得学会重新做自己。就是这么回事。”
  她在大房子的顶楼给自己争取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连保洁阿姨都不能入内,但她也很少进去,因为那里让她感觉比待在卧室更像囚禁。即便如此,在孩子们接连不断的入侵下,这里很快也变成全家人共用了。于是,她继续“梦想着有一个房间,或者是一个地方,在哪儿都行,她可以到那儿去坐坐,独自一人,谁也不知道她在哪儿”。
  她到邻镇找了一家小旅馆,租了一个又旧又脏的房间,每周三次,朝十晚五,到这儿享受一番孤独,盡管只是坐在扶手椅上,或是站起来看着窗外。十九号房在她心目中变得比家还要亲近。可她没有自己的收入,每个星期得跟丈夫讨五英镑,拿去作房钱。自己在外面本就有情人的丈夫,当然起了疑心,雇用侦探,到处打听妻子并不存在的情夫。苏珊感到灵魂失去了最后的庇护,只剩下一具无用的躯壳。她选择了不活。
  在弗吉尼娅·伍尔夫看来,知识女性的自由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五百英镑的年收入,另一个就是一间自己的房间。这个房间在哪儿呢?想必是在这女人的家里。所以到了莱辛,家里的这个房间已经不够了。因为虽然有了房间,可她还是没能摆脱她的家庭。她必须要走出家门,到十九号房去。可这也是不够的。至少她仍然缺少伍尔夫所说的另一个必要条件:独立的、可以自行支配的收入。
  对这个故事有多种解读,但作者自己承认,她从来没弄明白苏珊想要什么。不过,“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来自于我内心的某个隐秘之处,”莱辛说,“也来自于我们那个时代很多女性的隐秘之处,否则就不会受到她们的青睐。”
→多丽丝·莱辛

两个女人单独待在一套住宅里


  “两个女人单独待在伦敦的一套住宅里。”这便是《金色笔记》那个有名的开篇。
  还是女人,还是房间。安娜和摩莉是新时代的“自由女性”,敢于抛弃反动、堕落和无能的男人,带着孩子单身在外谋生,更敢于独立思考,做出生活和政治上的决断。倘若我们以60年前的标准来看,她们绝对称得上站在时代前列,如摩莉所说:“我下过决心,要做一个完完全全的新女性。”
  摩莉就像安娜的另一个自我,安娜才是这部厚达700页小说的主人公。为了从混乱的状态中理出头绪,她记录了四本笔记,以黑、红、黄、蓝四种颜色区别,分别涉及她在非洲的生活,参与共产主义活动的政治经历,她为更好地理解自己而虚构出的另一个自我,以及记载梦想、日常生活和男女关系的个人日记,最后整合为“金色”的第五本笔记,其中充满了文学女性在面对创作瓶颈时的内心苦斗,亦关乎爱情、性解放、母爱和政治。小说也以这四本笔记的反复出现和交叠结构全书,展现出安娜的内心冲突、思想痛苦和多重人格。她自视为“自由女性”,以此作为每一部分的开篇和结尾,指解放了的、对男性更多责备而不愿再容忍下去的新一代女性,尽管从她的言行来看,所谓的“自由女性”不无反讽。
  《金色笔记》是莱辛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作品。1962年在英国出版时,正值战后西方女权运动的初潮,此书亦被视为女权运动的圣经。但莱辛本人却不想被简单定性,因而始终拒绝这一标签。

走出“思想包”


  一部《金色笔记》,有人看到女权,有人看到政治,有人看到月经。
  莱辛说:“我认为,在《金色笔记》之前,月经从未在小说中出现过,而在《金色笔记》里,它吸引了评论家的不成比例的注意力。但随后,‘月经’丧失了冲击力,这个词(和这件事情)在纸上有了一席之地,而且不怎么引人注目。”
  她在回忆录里透露,这本书是在失落感和变迁感造成的高压下完成的。“《金色笔记》在中国出版两次,每次八万册。相对于中国的人口,这只是个小数目,对于我们却是很大的印量。每次出版都在几天之内销售一空,都是女人在买,因为在中国,人们也把它看成一本给女人看的书。我很高兴这本书能对她们有所帮助,并不介意她们是否知道这本书的‘真正’意图。”
  真正的意图是探索人怎样走出自己的“思想包”——“它们广泛流行,被普遍地接受。在我们的西方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每个年轻人都被灌输了这一整包东西,以为这是唯一可能的思想。”莱辛说,“《金色笔记》完成之际,我也通过写作走出了我的思想包。”《金色笔记》的成功,奠定了莱辛此后的盛名。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提到过有四位美国总统头像的那座山。“如果20世纪的作家有一座拉什摩尔山,那么多丽丝·莱辛必将刻在上面。像(美国诗人)阿德里安娜·里奇一样,她至为关键,所处的那一时刻,正值性别差异堡垒的大门不断溃决,而妇女面对着日益增加的自由和选择,以及日益增加的挑战。”她说。

从修女学校到英共党员


  1919年10月22日,多丽丝·梅·莱辛生于波斯,本姓泰勒,乃英国银行职员阿尔弗雷德和埃米莉·泰勒夫妇(2008年,她为父母立传《阿尔弗雷德与埃米莉》)的头生女。1925年,全家远赴南罗德西亚(今津巴布韦),经营农场,但从未成功。
  小多丽丝厌恶母亲,一心逃离家庭,早早进了索尔兹伯里(今哈拉雷)的一所天主教修女学校,但14岁便因眼疾辍学,从此再未回到课堂,而是进城务工。
  1939年,她嫁给小科员魏斯德姆,生了一子一女,但很快感到,“没有比一个聪明的女人整天跟一个很小的孩子待在一起更无聊的了”。四年后,她离了婚,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左翼书友会,开始政治觉醒,1945年再嫁德裔犹太难民和马克思主义者戈特弗里德·莱辛,又生一子。第二次婚姻也只持续了四年。戈特弗里德日后做了民主德国驻乌干达的大使,而她带着德国姓氏回到英国。次年出版小说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将个人观察融入白人主妇与黑人男仆之间不可逾越的悲剧故事,写尽非洲殖民统治和种族歧视之恶,五个月内重印七次,一举成名。
  1952年,她加入了英国共产党,虽然于1956年那个多事之秋退了党,但此后长期保持着政治热情和左翼态度,不断出现在反帝反核的街头示威队伍中。她的“西方进步作家”的身份从此被苏联和新中国的文学界认定。早在1950年代,她的长短篇小说便在中国出版,包括解步武译《渴望》(1955)、王蕾译《野草在歌唱》(1956)和董秋斯译《高原牛的家》(1958)。
  2015年,英国国家档案馆的解密文件显示,别称军情五处的英国安全局曾对莱辛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秘密监控,窃听她的电话,偷看她的信件,尾随她的旅行,调查她的朋友。1952年的一份报告说:“她对共产党的同情业已极度接近盲信点,概因在罗德西亚的成长经历,已使她生出对种族隔离的深刻仇恨……”

男人和女人相互需要


  “我讨厌谈什么男文学、女文学。一点用都没有。”莱辛说。
  曾有一个美国女人写信给她:“你有没有想过, 《金色笔记》释放出多少女魔头?她们恨男人,也恨爱男人的女人。”
  她付之一笑。她并不恨男人,也不恨爱男人的女人。相反,她认为“英国男人是世界上最浪漫的男人”。他们不恨女人,也不是不喜欢女人。世人之所以认为英国是“腐国”,是因为英国男人在心理塑造期上了禁闭的男生学校,但正是这一点培养了他们的浪漫,“再没有什么比早年的情感剥夺更能造就出这种类型的人(男人和女人):反复地、狂热地爱上遥不可及的爱人”。
  2007年出版的《裂隙》尤其引起女权阵营的争议。小说借古罗马历史学家之口,讲原初沒有男人的世界。那时的所有人类均为女性,以单性生殖成功繁育女婴,而男婴之所以出现,乃是畸形娃娃呱呱落了地。数代战斗之后,女性终于接纳男性,不仅从中发现性爱之美,亦退居二线,将领导权转授男人,在纯粹的动物式的性爱之外,两性也滋生出友谊与爱情,进而发现男女相互需要的意义所在。
  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无法容忍这样的“反动”作品,她们宁愿继续斗争而不要和谐。莱辛反击说,《裂隙》根本无意做到“政治正确”。

太空小说和中国人民


  从1952年到1969年,莱辛陆续出版了《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描写主人公玛莎·奎斯特在政治与女性意识上的双重觉醒。到了60年代后期,由于深受苏菲主义影响,她闭门不出,修身养性,近20年时间不再抛头露面,专写褒贬不一的科幻小说(她自称“太空小说”),直到1985年,才从外空回到地球,以一部《好恐怖分子》重归现实主义。三年后出版的《第五个孩子》写蛮暴巨婴“本”,从娘胎到学校,毁坏家庭,为害社会,在传统的哥特式英国恐怖小说的外衣下,甚至带上了些魔幻色彩。此外,她偶尔还以化名“简·萨默斯”出书,故意掩藏身份,考验那些只认作家名气,不关心作品质量的出版商。
  1993年5月,她访问了中国,她记述到:
  我们仨,迈克尔·霍尔罗伊德、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我,代表英国文化协会,作为主要作家组织的客人,去了中国,为时两周。我们每个人都被分别告知,我们将发现板着脸、不苟言笑的人海包围我们,盯着我们,他们害怕和外国人讲话,而且随时随地都在吐痰。
  一位在北京工作了五年的美国记者说,这都是真的,直到三年前,人们还很害怕引起注意,就连自行车的铃铛都做了消音。
  我们去了北京、上海、西安和广州,到处都是欧洲来的游客,但是从日本、韩国和其他邻国来的更多。我们发现了微笑的、大笑的、活泼而友善的人民,他们从不吐痰,从不盯着人看,接触外国人只是为了帮忙,从我们身上挣钱,要不就是学着挣钱。
  大学生们很了解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至少懂的和美国学生一样多。这是一个急于成功的国家,决心好好干事,充满了能量、信心、能力。我们没见到一个醉鬼。每个城市都用标语向你致意,比如“中国用十亿个微笑欢迎你”。
  2007年,莱辛以88岁高龄,成为有史以来最年长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授奖辞形容她为“女性经验的叙事诗人,一直以怀疑精神,似火热情,以及幻想的力量,详细描写一个分裂的文明”。
  2013年11月17日晨,她在伦敦家中平静过世,享耆寿94岁。
  “不可思议的多丽丝·莱辛死了。”作家阿特伍德写道,“你永远不会想到,这样一位在文学世界里坚如磐石的人物说走就走了。”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47期)
其他文献
导语  5月18日是著名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上市的日子,也是纽约股市历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天。收盘后,全天战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里做实时报道的我已经是疲惫不堪,交易大厅里的交易员们也是大眼瞪小眼。这个日子里发生的所有一切已不足以用好莱坞大戏来形容。  一切都要从Facebook上市说起。  在Facebook打响上市之役后,华尔街的投行便跃跃欲试,互爆丑闻以争取主承销商的资格。为了挤进I
不同交通方式的排放量差异惊人,在交通高峰时段,公共交通每人每公里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三项污染物,分别是小汽车的17.1%、6.1%、17.4%。    西方的创世记神话说世间万物来自上帝7天的创造。现代行为科学研究发现,7天也正是人养成一种新习惯通常需要的最短天数。而习惯一旦养成,无论好坏,都会很难改变。甚至会潜移默化,传给兄弟朋友、子孙后代。  今天,日益严峻的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教材分析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中指出:了解图像基本常识,初步尝试使用一种专门的图像处理工具修改、调整图像或实现简单的艺术效果,运用技术辅助创新设计、个性化表达。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六章第二节“图片的处理”的补充内容。对于图片处理的学习,学生始终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基于这样的要求,我安排了此节课。  学情分析  图片的处理一
门前有块地,春天种玉米的时候,也要套种几行白菜。每年套种白菜的时候,妻子都要说几句,说种菜太多,吃不了糟蹋了。今年种菜的时候我告诉她,那不算糟蹋,少两行菜,也多收不了三五升的粮食,而地在路口,谁没菜吃,顺手拔两颗菜,也没什么不好。  是的,我就是这么想的——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点时间的地步,即便是要好的朋友,要是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也难约齐。但,
越南河内的政府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人们每交出一只死老鼠,政府就给他发钱。政府这样做本来是想控制鼠灾,却导致人们养殖老鼠。  1947年,当死海的卷轴被发现时,考古学家们悬赏收集每一张新发现的羊皮纸手稿。结果,为了增加手稿数量,那些羊皮纸被撕碎了。同样的事也发生在19世纪的中国,当悬赏征购恐龙骨时,农民们会将挖出的完好恐龙骨砸碎,再去领赏。  一家企业的董事会向管理层承诺,一旦实现一个目标,就颁发一
“我们不需要以降价来招揽生意。当然,我们现在给那些愿意买车的潜在客户提供优惠贷款,确保他们即便在金融危机中也能拥有一辆心仪已久的宝马座驾。”    说着一口地道普通话的德国人戴雷(Daniel Kirchert)博士也许是对华晨宝马的最好解读:德国名车在中国入乡随俗。这位华晨宝马营销高级副总裁在此次上海车展上发现中国媒体把“华晨宝马”和“宝马”区别对待,有些叫屈:“我们都是宝马,沈阳生产的宝马品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走进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古诗词教学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借助网络平台,可以其丰富的信息储备、方便的实际操作、灵动的交互式学习手段,从整体上优化古诗教学的模式,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效果。  基于网络平台,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用字凝练、寓意深远,词句、意象都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较远,所以激发学习兴趣,无疑是古诗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基于网络平台,营
历史课的生动性,就是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说,生动是历史课堂的兴奋剂。怎样让生动为历史课堂添彩呢?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历史课堂的生动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全身心参与。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因此,激发兴趣在中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技术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一时间好评如潮,诸如增加课堂容量,丰富教学手段,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课堂吸引力,等等。运用多媒体教学也让笔者得到了实惠,但最近笔者又在思考多媒体教学与语文课的关系问题。拜读了陈子祥老师的《摆脱依赖回归本真——语文课堂现代病诊疗》(《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8期)一文后,在佩服陈老师的同时,对多媒体教学的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  多媒体的好处很多,但我们
【摘 要】 企业投资收益活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特征,这使得企业往往通过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审计意见是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有效监管的最直接手段,但由于我国对审计本身的监管不严,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使部分企业通过审计费用收买审计意见,误导了投资者。文章选取341家ST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投资收益盈余管理对企业审计意见的影响,同时探讨异常审计费用是否会影响二者的关系。通过面板Logit模型和系统广义矩